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螨吸尘器。
背景技术:
除螨吸尘器又名除螨机,是用来清洁床上、沙发、地毯、衣物等纺织物品上面灰尘、以及所滋生的细菌、病毒、螨虫等过敏源。使用除螨吸尘器进行清洁时,除螨吸尘器的吸入口底面与被清洁面接触,从而将灰尘及滋生的细菌、螨虫等过敏源吸入除螨吸尘器。
现有的除螨吸尘器包括除螨吸尘器主机,除螨吸尘器主机上具有底盘和集尘杯,除螨吸尘器主机内具有风机,底盘上具有吸入口,通过除螨吸尘器的机身内部风机提供吸力,使灰尘及滋生的细菌、螨虫等过敏源从底盘的吸入口进入集尘杯。其中,集尘杯通过锁扣与机身连接,通过按压机身上的释放按钮,使集尘杯与机身解锁,从而从机身上取出集尘杯。或者集尘杯与机身通过螺纹连接。
但是,现有的集尘杯的安装较为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螨吸尘器,集尘杯方便拆卸和安装,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螨吸尘器,包括除螨吸尘器主机和集尘杯,除螨吸尘器主机上具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具有第一卡合部,集尘杯的外壁具有与第一卡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卡合部,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以将集尘杯安装在除螨吸尘器主机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安装集尘杯时,将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通过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以将集尘杯安装并固定在除螨吸尘器主机上,方便安装集尘杯。在拆卸集尘杯时,将集尘杯从安装槽中拔出,此时,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脱离,从而能方便和顺畅的拆卸集尘杯。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一卡合部为卡槽,第二卡合部为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凸;或者第二卡合部为卡槽,第一卡合部为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凸。
通过卡凸与卡槽的配合,以将集尘杯安装在除螨吸尘器主机上,方便拆装集尘杯,且卡凸与卡槽制造方便,成本低。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槽的第一内侧壁为第一斜面,卡槽的第二内侧壁为与第一斜面相对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卡凸上具有弧面,卡凸插入卡槽内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与弧面的不同位置相抵接。
这样,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时,第一斜面先与卡凸的弧面接触,且第一斜面逐渐挤压卡凸,使卡凸逐渐向安装槽内侧移动,直至第二斜面也与弧面接触,当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与弧面相抵接时,完成卡凸插入卡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凸为弹性件,第一斜面与弧面接触时,卡凸朝向安装槽的外侧或者朝向集尘杯的内侧移动。通过将卡凸设置为弹性件,在第一斜面压力的作用下,方便卡凸移动,便于卡凸能顺利的卡入卡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安装槽的内侧壁具有缺口,缺口的开口朝向安装槽的底壁;
缺口的底壁连接有连接板,卡凸位于连接板上。
通过在缺口的底壁连接连接板,卡凸位于连接板上。
这样,当卡凸受到第一斜面压力时,卡凸带动连接板朝向安装槽的外侧移动,方便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卡凸为卡槽提供空间,方便卡凸与卡槽卡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凸插入卡槽内时,卡槽的槽底与卡凸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
这样,能避免卡凸与卡槽接触面相互吸合,方便将集尘杯从安装槽内取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一卡合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一卡合部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卡合部的数量和第二卡合部的数量相等。
这样,能稳固的将集尘杯安装在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为圆柱状,安装槽的内侧壁与集尘杯的外侧壁相匹配,各第一卡合部位于集尘杯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
当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时,集尘杯的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相抵接,通过安装槽定位集尘杯,防止集尘杯倾斜或晃动。各第一卡合部位于集尘杯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相应的,第二卡合部也位于安装槽的内侧壁的同一圆周上,这样,各第一卡合部顺利的与各第二卡合部卡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槽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20~50mm,卡槽的长度为20~50mm。
这样,各第一卡合部与各第二卡合部有足够长的接触面,能使各第一卡合部较为稳固的与各第二卡合部卡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安装槽的内侧壁具有加强筋,加强筋与集尘杯的外侧壁相抵接。
通过加强筋与集尘杯的外侧壁相抵接,集尘杯的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避免集尘杯的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的接触面相互吸合,从而方便的将集尘杯从安装槽内取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安装槽的内侧壁具有导向筋,集尘杯上具有与导向筋相匹配的导向槽。
这样,将集尘杯安装到安装槽内时,导向筋插入导向槽内,导向筋可以对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起到引导作用,方便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与除螨吸尘器主机垂直,集尘杯至少三分之一插入安装槽内。
这样,集尘杯能直上直下插入安装槽内,在集尘杯插入安装槽内时,没有除螨吸尘器主机其他部位的干扰。且能使安装槽稳固支撑集尘杯,防止集尘杯安装在安装槽内后产生倾斜或晃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上具有第一进气口和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的出气口,除螨吸尘器主机上具有第二进气口和吸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出气口与吸气口连通。
这样,灰尘等杂质经除螨吸尘器主机上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一进气口进入集尘杯内,在集尘杯内进行旋风分离,灰尘等杂质收集在集尘杯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二进气口与安装槽的底壁连通,吸气口与安装槽的内侧壁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内具有电机,吸气口位于电机与第二进气口之间,集尘杯与电机的主轴垂直,且集尘杯位于电机的主轴的延长线上。这样,使电机产生的风力不受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中除螨吸尘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中集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螨吸尘器主机;11-安装槽;111-卡凸;112-弧面;113-缺口;114-连接板;115-加强筋;116-导向筋;12-第二进气口;13-吸气口;20-集尘杯;21-卡槽;211-第一斜面;212-第二斜面;22-第一进气口;23-出气口;24-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侧壁”“外侧壁”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中除螨吸尘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中集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包括除螨吸尘器主机10和集尘杯20,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具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壁具有第一卡合部,集尘杯20的外壁具有与第一卡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卡合部,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以将集尘杯20安装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为了稳固连接集尘杯20,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设置安装槽11,集尘杯20安装在安装槽11内,即将集尘杯20放入安装槽11内,通过安装槽11初步定位集尘杯20。
在除螨吸尘器的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集尘杯20从安装槽11内脱落,在安装槽11的内壁设置第一卡合部,集尘杯20的外壁设置与第一卡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卡合部。这样,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以将集尘杯20安装并固定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卡合部可以位于安装槽11的内底壁,相应的第二卡合部位于集尘杯20的外底壁,或者第一卡合部可以位于安装槽11的内侧壁,相应的第二卡合部位于集尘杯20的内侧壁,只要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通过设置安装槽11,并在安装槽11的内壁设置第一卡合部,集尘杯20的外壁设置与第一卡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卡合部,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通过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以将集尘杯20安装并固定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方便安装集尘杯20。在拆卸集尘杯20时,将集尘杯20从安装槽11中拔出,此时,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脱离,从而能方便和顺畅的拆卸集尘杯20。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的,第一卡合部可以位于安装槽11的内侧壁,第二卡合部位于集尘杯20的内侧壁。这样,在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方便用于观测安装槽11内第一卡合部的位置,以及集尘杯20上第二卡合部的位置,以便将集尘杯20能顺利的插入安装槽11内。
参见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卡合部为卡槽21,第二卡合部为与卡槽21相匹配的卡凸111。即在安装槽11的内侧壁设置卡槽21,在集尘杯20的外侧壁设置卡凸111,这样,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卡凸111插入卡槽21,以将集尘杯20安装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卡合部为卡槽21,第一卡合部为与卡槽21相匹配的卡凸111。即在集尘杯20的外侧壁设置卡槽21,在安装槽11的内侧壁设置卡凸111,这样,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卡凸111插入卡槽21,以将集尘杯20安装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
通过卡凸111与卡槽21的配合,以将集尘杯20安装在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方便拆装集尘杯20,且卡凸111与卡槽21制造方便,成本低。
集尘杯20用于收集灰尘及滋生的细菌、螨虫等过敏源杂质,除螨吸尘器在长时间使用时,需要将集尘杯20内的灰尘等杂质倒出来,集尘杯20从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拆下后,为了避免在倾倒集尘杯20内的灰尘等杂质时,磕碰到第二卡合部。因此,将作为第二卡合部卡槽21设置在集尘杯20的外侧壁,卡槽21朝向集尘杯20的内侧凹陷,以避免在倾倒集尘杯20内的灰尘等杂质时磕碰到第二卡合部。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槽21的第一内侧壁为第一斜面211,卡槽21的第二内侧壁为与第一斜面211相对的第二斜面212,第一斜面211与第二斜面212的倾斜方向相反,卡凸111上具有弧面112,卡凸111插入卡槽21内时,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12与弧面112的不同位置相抵接。
具体的,卡凸111可以为弧面状,在卡槽21的延伸方向的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斜面,卡槽21的第一内侧壁为第一斜面211,卡槽21的第二内侧壁为与第一斜面211相对的第二斜面212,第一斜面211与第二斜面212的倾斜方向相反,即卡槽21为底壁的尺寸小于卡槽21的开口的尺寸,卡槽21在垂直于卡槽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卡槽21的底壁小于卡槽21的开口,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第一斜面211先与卡凸111的弧面112接触,且第一斜面211逐渐挤压卡凸111,使卡凸111逐渐向安装槽11内侧移动,直至第二斜面212也与弧面112接触,当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12与弧面112相抵接时,完成卡凸111插入卡槽21。
为了方便卡凸111插入卡槽21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凸111为弹性件,当卡凸111位于集尘杯20的外侧壁上,第一斜面211与弧面112接触时,在第一斜面211压力的作用下,卡凸111朝向集尘杯20的内侧移动;或者,当卡凸111位于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上,第一斜面211与弧面112接触时,在第一斜面211压力的作用下,卡凸111朝向安装槽11的外侧移动。通过将卡凸111设置为弹性件,在第一斜面211压力的作用下,方便卡凸111移动,便于卡凸111能顺利的卡入卡槽21内。
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安装槽11的内侧壁具有缺口113,缺口113的开口朝向安装槽11的底壁;缺口113的底壁连接有连接板114,卡凸111位于连接板114上。
具体的,当卡凸111位于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上时,卡凸111的安装面与安装槽11的内侧壁之间相互分离,即在安装槽11的内侧壁设置缺口113,缺口113的开口朝向安装槽11的底壁,通过在缺口113的底壁连接连接板114,卡凸111位于连接板114上。这样,当卡凸111受到第一斜面211压力时,卡凸111带动连接板114朝向安装槽11的外侧移动,方便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卡凸111为卡槽21提供空间,方便卡凸111与卡槽21卡和。
为了方便将集尘杯20从安装槽11内取出,避免卡凸111与卡槽21接触面相互吸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凸111插入卡槽21内时,卡槽21的槽底与卡凸111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即卡凸111插入卡槽21内时,卡槽21的槽底未与卡凸111的顶部接触,这样,能避免卡凸111与卡槽21接触面相互吸合,方便将集尘杯20从安装槽11内取出。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一卡合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即第一卡合部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当第一卡合部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各第一卡合部均匀间隔设置,相应的,第一卡合部的数量和第二卡合部的数量相等。这样,能稳固的将集尘杯20安装在安装槽11内。
可选的,为了方便制造集尘杯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20为圆柱状,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与集尘杯20的外侧壁相匹配,各第一卡合部位于集尘杯20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
具体的,当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集尘杯20的外侧壁与安装槽11的内侧壁相抵接,通过安装槽11定位集尘杯20,防止集尘杯20倾斜或晃动。各第一卡合部位于集尘杯20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相应的,第二卡合部也位于安装槽11的内侧壁的同一圆周上,这样,各第一卡合部顺利的与各第二卡合部卡和。
为了使各第一卡合部能稳固的与各第二卡合部卡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卡槽2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20~50mm,卡槽21的长度为20~50mm。这样,各第一卡合部与各第二卡合部有足够长的接触面,能使各第一卡合部较为稳固的与各第二卡合部卡和。
为了方便的将集尘杯20从安装槽11内取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安装槽11的内侧壁具有加强筋115,加强筋115与集尘杯20的外侧壁相抵接。
具体的,加强筋115与集尘杯20的外侧壁相抵接,集尘杯20的外侧壁与安装槽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避免集尘杯20的外侧壁与安装槽11的内侧壁的接触面相互吸合,从而方便的将集尘杯20从安装槽11内取出。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加强筋1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加强筋115的延伸方向与集尘杯20的轴向平行。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20与除螨吸尘器主机10垂直,集尘杯20至少三分之一插入安装槽11内。这样,集尘杯20能直上直下插入安装槽11内,在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没有除螨吸尘器主机10其他部位的干扰。且能使安装槽11稳固支撑集尘杯20,防止集尘杯20安装在安装槽11内后产生倾斜或晃动。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参见图6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20上具有第一进气口22和与第一进气口22连通的出气口23,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具有第二进气口12和吸气口13,第一进气口22与第二进气口12连通,出气口23与吸气口13连通。
将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时,集尘杯20的第一进气口22与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的第二进气口12相对,集尘杯20的出气口23与除螨吸尘器主机10的吸气口13相对,灰尘等杂质经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的第二进气口12和第一进气口22进入集尘杯20内,在集尘杯20内进行旋风分离,灰尘等杂质收集在集尘杯20中。其中,集尘杯20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的集尘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二进气口12与安装槽11的底壁连通,吸气口13与安装槽11的内侧壁连通。
可选的,安装槽11的内侧壁具有导向筋116,集尘杯20上具有与导向筋116相匹配的导向槽24。
这样,将集尘杯20安装到安装槽11内时,导向筋116插入导向槽24内,导向筋116可以对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起到引导作用,方便集尘杯20插入安装槽11内。
在具体实现时,导向筋116位于吸气口13与安装槽11连通端的两侧,且导向筋116朝向安装槽11内延伸。导向槽24位于出气口23的两侧,导向槽24朝向集尘杯20的内侧凹陷。当集尘杯20安装到安装槽11内时,出气口23与吸气口13相对,导向筋116插入导向槽24内。
具体的,第二进气口12位于除螨吸尘器主机10的底部,集尘杯20的第一进气口22位于集尘杯20的底部,集尘杯20的出气口23位于集尘杯20的侧壁,因此,相应的,第二进气口12与安装槽11的底壁连通,吸气口13与安装槽11的内侧壁连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集尘杯20内具有电机,吸气口13位于电机与第二进气口12之间,集尘杯20与电机的主轴垂直,且集尘杯20位于电机的主轴的延长线上。
具体的,电机为除螨吸尘器提供吸力,电机位于集尘杯20的后方,第二进气口12位于集尘杯20的前方,为了使电机产生的风力不受损失,将集尘杯20设置在电机的主轴的延长线上。
可选的,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为对称结构,除螨吸尘器主机10的对称线为电机的主轴的轴线。这样,使除螨吸尘器的外观较为美观,且使电机产生的风力不受损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螨吸尘器主机(10)和集尘杯(20),所述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具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壁具有第一卡合部,所述集尘杯(20)的外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卡合部,所述集尘杯(20)插入所述安装槽(11)内时,所述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和以将所述集尘杯(20)安装在所述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卡槽(21),所述第二卡合部为与所述卡槽(21)相匹配的卡凸(111);或者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卡槽(21),所述第一卡合部为与所述卡槽(21)相匹配的卡凸(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的第一内侧壁为第一斜面(211),所述卡槽(21)的第二内侧壁为与所述第一斜面(211)相对的第二斜面(212),所述第一斜面(211)与所述第二斜面(212)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卡凸(111)上具有弧面(112),所述卡凸(111)插入所述卡槽(21)内时,所述第一斜面(211)和所述第二斜面(212)与所述弧面(112)的不同位置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111)为弹性件,所述第一斜面(211)与所述弧面(112)接触时,所述卡凸(111)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外侧或者朝向所述集尘杯(20)的内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具有缺口(113),所述缺口(113)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
所述缺口(113)的底壁连接有连接板(114),所述卡凸(111)位于所述连接板(1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111)插入所述卡槽(21)内时,所述卡槽(21)的槽底与所述卡凸(111)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卡合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数量和第二卡合部的数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20)为圆柱状,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与所述集尘杯(20)的外侧壁相匹配,各所述第一卡合部位于所述集尘杯(20)外侧壁的同一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20~50mm,所述卡槽(21)的长度为20~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具有加强筋(115),所述加强筋(115)与所述集尘杯(20)的外侧壁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具有导向筋(116),所述集尘杯(20)上具有与所述导向筋(116)相匹配的导向槽(2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20)与所述除螨吸尘器主机(10)垂直,所述集尘杯(20)至少三分之一插入所述安装槽(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20)上具有第一进气口(22)和与所述第一进气口(22)连通的出气口(23),所述除螨吸尘器主机(10)上具有第二进气口(12)和吸气口(13),所述第一进气口(22)与第二进气口(12)连通,所述出气口(23)与所述吸气口(13)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12)与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连通,所述吸气口(13)与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杯(20)内具有电机,所述吸气口(13)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2)之间,所述集尘杯(20)与所述电机的主轴垂直,且所述集尘杯(20)位于所述电机的主轴的延长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