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用具需要通过燃气阀控制燃气的流量,以达到控制火力的目的,现有的燃气阀控制的结构比较复杂,装配效率较低,同时,容易因磨损出现卡死漏气的现象。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包括燃气阀本体,燃气阀本体设有进气口,燃气控制腔以及出气管体,进气口与出气管体之间通过燃气控制腔连接,燃气控制腔内设有与进气口连接的进气孔,以及与出气管体连接的出气部,进气孔与出气部之间设有调节板,调节板靠进气孔和出气部的一侧设有换气凹腔,调节板通过转动形成进气孔与出气部之间相互连通的打开状态或者进气孔与出气部之间相互不连通的关闭状态。
所述出气管体包括第一出气管以及第二出气管,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孔以及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与第一出气管连接,第二出气孔与第二出气管连接。
所述出气管体包括一条出气管,进气口连接有一条进气管。
所述出气管体包括若干条出气管,进气口连接有一条进气管。
所述调节板通过控制机构转动,控制机构包括旋钮杆以及旋钮底座,旋钮底座上设有连接凸柱,调节板上设有与连接凸柱对应的调节凹部,旋钮杆的底部设有连接凸出部,旋钮底座上设有与连接凸出部对应的连接槽。
所述进气孔以及出气部设置于燃气控制腔的底部,进气孔以及出气部的上端设有连接板,调节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调节板的底面与连接板的端面相互紧密抵靠。
所述燃气控制腔的底部设有凸起部,进气孔以及出气部均设置于凸起部上,凸起部与燃气控制腔的底部之间形成凹坑,凹坑内设有防滑密封胶垫。
所述调节板和/或连接板为氧化铝陶瓷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燃气控制腔内设置调节板,并通过旋转调节板不同角度,即可实现控制进气孔与出气部之间的连通通道截面面积大小的改变,结构简单,密封性能优异,转动操作阻力小,便于装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控制结构及材料应用的原理还可以通用相关的燃气用具或燃气用品上,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板调节进气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包括燃气阀本体1,燃气阀本体1设有进气口2,燃气控制腔3以及出气管体,进气口2与出气管体之间通过燃气控制腔3连接,燃气控制腔3内设有与进气口2连接的进气孔31,以及与出气管体连接的出气部,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设有调节板4,调节板4靠进气孔31和出气部的一侧设有换气凹腔41,调节板4通过转动形成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相互连通的打开状态或者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相互不连通的关闭状态,在燃气控制腔3内设置调节板4,并通过旋转调节板4不同角度,即可实现控制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的连通通道截面面积大小的改变以达到控制出气部燃气流量的效果,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出气管体包括第一出气管51以及第二出气管52,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孔321以及第二出气孔322,第一出气孔321与第一出气管51连接,第二出气孔322与第二出气管52连接,第一出气管51与第二出气管52分别与燃烧器连接并产生大小不一的火焰,通过控制第一、二出气管的燃气流量可以达到调节火力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出气管体可以由单个或多个出气管组成,同时,出气部由单个或多个与出气管对应的出气孔组成。
进一步地,调节板4通过控制机构转动,控制机构包括旋钮杆61以及旋钮底座62,旋钮底座62上设有连接凸柱621,调节板4上设有与连接凸柱621对应的调节凹部42,旋钮杆61的底部设有连接凸出部611,旋钮底座62上设有与连接凸出部611对应的连接槽622,方便用户对调节板4进行转动操作。
进一步地,进气孔31以及出气部设置于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进气孔31以及出气部的上端设有连接板7,调节板4与连接板7活动连接,调节板4的底面与连接板7的端面相互紧密抵靠,连接板7可以避免调节板4与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接触而降低磨损。
进一步地,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设有凸起部33,进气孔31以及出气部均设置于凸起部33上,凸起部33与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之间形成凹坑34,凹坑34内设有防滑密封胶垫35,防滑密封胶垫35可以提高与连接板7之间的摩擦力和密封性,避免连接板7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调节板4和/或连接板7为氧化铝陶瓷材质,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板4以及连接板7均为氧化铝陶瓷材质,耐磨而且硬度高,其硬度接近金刚石的硬度,加工后密封性强,两者之间摩擦系数低,具有自润滑效果,只需设置微量油质密封介质,使用时不会出现卡死漏气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用户通过按压旋钮杆61,使旋钮杆61触发热电偶工作,进气口2开始进气,通过旋转旋钮杆61,依次带动旋钮底座62以及调节板4,实现对第一、二出气管的不同供气状态,从而控制火力大小,其中,旋钮杆61下压触发热电偶工作使进气口2连通燃气控制腔3,以及热电偶受热后维持进气口2的连通状态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理解,这里不再累赘论述。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本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的出气管体包括一条出气管,进气口2连接有一条进气管。
其余未叙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重复。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本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的出气管体包括若干条出气管,进气口2连接有一条进气管。
其余未叙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重复。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1.一种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包括燃气阀本体(1),所述燃气阀本体(1)设有进气口(2),燃气控制腔(3)以及出气管体,所述进气口(2)与出气管体之间通过燃气控制腔(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控制腔(3)内设有与进气口(2)连接的进气孔(31),以及与出气管体连接的出气部,所述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设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靠进气孔(31)和出气部的一侧设有换气凹腔(41),调节板(4)通过转动形成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相互连通的打开状态或者进气孔(31)与出气部之间相互不连通的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体包括第一出气管(51)以及第二出气管(52),所述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孔(321)以及第二出气孔(322),所述第一出气孔(321)与第一出气管(51)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孔(322)与第二出气管(5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体包括一条出气管,所述进气口(2)连接有一条进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体包括若干条出气管,所述进气口(2)连接有一条进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通过控制机构转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旋钮杆(61)以及旋钮底座(62),所述旋钮底座(62)上设有连接凸柱(621),所述调节板(4)上设有与连接凸柱(621)对应的调节凹部(42),所述旋钮杆(61)的底部设有连接凸出部(611),所述旋钮底座(62)上设有与连接凸出部(611)对应的连接槽(62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31)以及出气部设置于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进气孔(31)以及出气部的上端设有连接板(7),所述调节板(4)与连接板(7)活动连接,调节板(4)的底面与连接板(7)的端面相互紧密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设有凸起部(33),所述进气孔(31)以及出气部均设置于凸起部(33)上,所述凸起部(33)与燃气控制腔(3)的底部之间形成凹坑(34),所述凹坑(34)内设有防滑密封胶垫(3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用具的燃气阀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和/或连接板(7)为氧化铝陶瓷材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