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紧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加工时用来迅速紧固工件,使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装置。
传统夹具的装配定位精度不高,且需要通过螺纹旋转等方式夹紧,因此需要较大强度的人工操作,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一件夹具适用小范围的工件尺寸及形状,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锁紧夹具,能够快速自锁紧工件,且能够自动定位工件,使用效率高;且适用于多种形状尺寸的工件,通用性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锁紧夹具,包括固定台面,以及垂直连接的下压力臂和下压杆;所述下压力臂的一端通过平行于固定台面的第一铰接轴铰接在固定台面上,且下压杆位于下压力臂的转动平面;当所述下压杆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下压杆与放置在固定台面上的工件相接;所述下压力臂的第一铰接轴与下压杆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操作杆,所述旋转操作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下压力臂的上下两侧;所述旋转操作杆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固定台面上,且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平行;所述旋转操作杆与下压力臂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在下压力臂上,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轴铰接在旋转操作杆的上端,且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及第四铰接轴平行;当所述下压杆垂直于固定台面时,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和第四铰接轴位于同一平行于下压杆的平面。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连接杆与下压杆之间;当所述下压杆垂直于固定台面时,所述限位凸块的下表面与下压杆的上表面相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台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定位卡槽组件。
进一步,所述定位卡槽组件为v形槽;当所述下压杆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下压杆与定位卡槽组件的底边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所述固定台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定位卡槽组件底部滑动嵌入在第一滑槽内。
进一步,所述固定台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固定台面上还设置有平行于第一滑槽的第二滑槽;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可滑动嵌入第二滑槽的第一滑块。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与固定台面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上侧设置有平行于第二滑槽且与第二滑槽形状相同的第三滑槽;所述调节座的底部设置有可滑动嵌入第二滑槽的第二滑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为榫槽;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为榫头。
进一步,所述下压力臂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下压杆包括垂直穿过通槽并可沿通槽滑移的螺纹杆,以及旋装在螺纹杆两端的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卡接在通槽的两侧外端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被压紧后向下压杆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及第四铰接轴平行且位于同一平行于下压杆的平面,使得被夹紧工件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旋转操作杆、下压力臂及连接杆后,所形成的力臂均为0,整个机构形成死点,实现自锁紧;通过限位凸块,便于操作旋转操作杆到达死点位置;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定位卡槽组件与下压杆配合,实现工件的快速定位;且下压杆的高度可调,本实用新型还可两套组合使用,两套自锁紧夹具的距离可调,适用于多种形状尺寸的工件,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旋转操作杆后的连接杆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锁紧夹具,包括固定台面1,以及垂直连接的下压力臂2和下压杆3。
所述下压力臂2的一端通过平行于固定台面1的第一铰接轴4铰接在固定台面1上,且下压杆3位于下压力臂2的转动平面;当所述下压杆3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下压杆3与放置在固定台面1上的工件相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力臂2上开设有通槽201;所述下压杆3包括垂直穿过通槽201并可沿通槽201滑移的螺纹杆301,以及旋装在螺纹杆301两端的定位螺母302;所述定位螺母302卡接在通槽201的两侧外端面。所述下压杆3可根据工件与第一铰接轴4的距离,沿通槽201滑移调整位置;根据工件的高度,通过调整定位螺母302在螺纹杆301上的位置,调整下压杆3的下端高度,使得下压杆3充分施力至工件。所述下压杆3的下端设置有橡胶接触块303,便于下压杆3充分施力至工件。为了使所述定位螺母302能够卡接在通槽201的两侧外端面,两个定位螺母302的相对内侧设置有套装在螺纹杆301上的压片304,压片304的宽度大于通槽201的宽度。
所述下压力臂2的第一铰接轴4与下压杆3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操作杆5,所述旋转操作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下压力臂2的上下两侧;所述旋转操作杆5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6铰接在固定台面1上,且第二铰接轴6与第一铰接轴4平行。
所述旋转操作杆5与下压力臂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8铰接在下压力臂2上,连接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轴9铰接在旋转操作杆5的上端,且第二铰接轴6、第三铰接轴8及第四铰接轴9平行。
当所述下压杆3垂直于固定台面1时,第二铰接轴6、第三铰接轴8和第四铰接轴9位于同一平行于下压杆3的平面。工件被压紧后向下压杆3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下压杆3向下压力臂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下压力臂2通过第三铰接轴8向连接杆7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因第四铰接轴9位于连接杆7的受力方向上,连接杆7不能绕第四铰接轴9转动;连接杆7通过第四铰接轴9向旋转操作杆5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因第二铰接轴6位于旋转操作杆5的受力方向上,旋转操作杆5不能绕第四第二铰接轴6转动;最终下压力臂2不能在下压杆3施加的向上的作用力下,绕第一铰接轴4转动。因此,操作时只需将旋转操作杆5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的状态,被夹紧工件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旋转操作杆5、下压力臂2及连接杆7后,所形成的力臂均为0,整个机构处于死点位置,不会因压紧工件的反作用力产生动作。
为了便于将旋转操作杆5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的状态,所述连接杆7上固定有限位凸块701;所述限位凸块701位于连接杆7与下压杆3之间。当所述下压杆3垂直于固定台面1时,所述限位凸块701的下表面与下压杆3的上表面相接,此时连接杆7不能沿第三铰接轴8继续向下压杆3一侧旋转;并且因连接杆7通过第四铰接轴9连接旋转操作杆5的上端,操作时旋转操作杆5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的状态下,旋转操作杆5不能沿第二铰接轴6继续向下压杆3一侧旋转,使得操作变得更加简便。
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定位卡槽组件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槽组件10为v形槽;当所述下压杆3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下压杆3与定位卡槽组件10的底边位于同一平面。v形槽尤其适用于圆管形状的工件。
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101;所述定位卡槽组件10底部滑动嵌入在第一滑槽101内。
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第二铰接轴6与第一铰接轴4安装在安装座11上;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平行于第一滑槽101的第二滑槽102;所述安装座11底部设置有可滑动嵌入第二滑槽102的第一滑块103。
定位卡槽组件10及安装座11可滑动,使本实施例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工件夹装。
所述安装座11与固定台面1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座12;所述调节座12的上侧设置有平行于第二滑槽102且与第二滑槽102形状相同的第三滑槽;所述调节座12的底部设置有可滑动嵌入第二滑槽102的第二滑块。通过调整调节座12的高度,使本实施例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工件夹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102和第三滑槽为榫槽;所述第一滑块103和第二滑块为榫头,该结构连接牢固,便于拆装。
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定位卡槽组件10上,且从旋转操作杆5的上端施力将旋转操作杆5向下压杆3所在一侧转动,当达到旋转操作杆5垂直于固定台面1的状态,限位凸块701限制旋转操作杆5继续转动;然后根据工件的高度,通过调整定位螺母302在螺纹杆301上的位置,调整下压杆3的下端高度,直至下压杆3充分施力至工件,实现夹紧;被夹紧工件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旋转操作杆5、下压力臂2及连接杆7后,所形成的力臂均为0,整个机构处于死点位置,不会因压紧工件的反作用力产生动作。卸下工件时,只需从旋转操作杆5的上端施力将旋转操作杆5向第一铰接轴4所在一侧转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紧夹具可以两套串接使用,尤其适用于圆管焊接。使用时,将两根待焊接圆管分别放置于两套自锁紧夹具的位于同一直线的定位卡槽组件10,根据实际焊接要求调整两根圆管的组装焊接间隙;然后两套自锁紧夹具分别压紧圆管,进行圆管定位点固焊。根据圆管的长度,可调整两个安装座11的相对位置,定位卡槽组件10保证两根圆管的直线度、同轴度,从而保证圆管组装点固完成后焊接间隙合理且均匀。
1.一种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面(1),以及垂直连接的下压力臂(2)和下压杆(3);所述下压力臂(2)的一端通过平行于固定台面(1)的第一铰接轴(4)铰接在固定台面(1)上,且下压杆(3)位于下压力臂(2)的转动平面;当所述下压杆(3)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下压杆(3)与放置在固定台面(1)上的工件相接;所述下压力臂(2)的第一铰接轴(4)与下压杆(3)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操作杆(5),所述旋转操作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下压力臂(2)的上下两侧;所述旋转操作杆(5)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6)铰接在固定台面(1)上,且第二铰接轴(6)与第一铰接轴(4)平行;所述旋转操作杆(5)与下压力臂(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8)铰接在下压力臂(2)上,连接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轴(9)铰接在旋转操作杆(5)的上端,且第二铰接轴(6)、第三铰接轴(8)及第四铰接轴(9)平行;当所述下压杆(3)垂直于固定台面(1)时,第二铰接轴(6)、第三铰接轴(8)和第四铰接轴(9)位于同一平行于下压杆(3)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上固定有限位凸块(701);所述限位凸块(701)位于连接杆(7)与下压杆(3)之间;当所述下压杆(3)垂直于固定台面(1)时,所述限位凸块(701)的下表面与下压杆(3)的上表面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定位卡槽组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槽组件(10)为v形槽;当所述下压杆(3)转动至垂直于固定台面(1),下压杆(3)与定位卡槽组件(10)的底边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101);所述定位卡槽组件(10)底部滑动嵌入在第一滑槽(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第二铰接轴(6)与第一铰接轴(4)安装在安装座(11)上;所述固定台面(1)上还设置有平行于第一滑槽(101)的第二滑槽(102);所述安装座(11)底部设置有可滑动嵌入第二滑槽(102)的第一滑块(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与固定台面(1)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座(12);所述调节座(12)的上侧设置有平行于第二滑槽(102)且与第二滑槽(102)形状相同的第三滑槽;所述调节座(12)的底部设置有可滑动嵌入第二滑槽(102)的第二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02)和第三滑槽为榫槽;所述第一滑块(103)和第二滑块为榫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力臂(2)上开设有通槽(201);所述下压杆(3)包括垂直穿过通槽(201)并可沿通槽(201)滑移的螺纹杆(301),以及旋装在螺纹杆(301)两端的定位螺母(302);所述定位螺母(302)卡接在通槽(201)的两侧外端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