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43


本发明涉及粮食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



背景技术:

在商场的粮油区,我们看见的大米基本都是通过编织袋包装的,在其生产过程中,需将大米灌入编织袋内,再将编织袋进行缝包处理,最终将装有大米的整齐的码放等待出厂。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833826.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大米的自动来料及码垛设备,包括待包装袋大米、来料工位、推倒机构、机器人、木托板、木托板分料工位、码垛工位和出料工位;推倒机构设置在来料工位上,来料工位和码垛工位首尾相接,木托板分料工位和码垛工位首尾相接,码垛工位和出料工位首尾相接,机器人设置在来料工位和码垛工位之间;所述的木托板放置在木托板分料工位上、且通过木托板分料工位运输至码垛工位上,所述的待包装袋大米放置在来料工位上、且通过推倒机构推倒后经机器人运输至码垛工位的木托板上,并完成包装袋大米的码垛操作,完成码垛的包装袋大米通过出料工位送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操作方便、生产加工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但是,该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堆垛时,机器人自身寻找木托板上的位置放置包装袋大米,木托板不会转动调整合适的位置配合机器人放置堆垛包装袋大米,降低了堆垛的效率,同时设备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包装袋大米的堆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通过在编织袋内定量装入大米之后,收口组件箱中间靠拢对编织袋进行收口,收口之后按压组件下移对大米进行按压处理,之后使编织袋通过缝包机进行封口,封口之后机械手组件抓取包装袋大米,同时接料组件转动使木托板转动合适位置来接收包装袋大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依靠机器人寻找大米放置位置导致堆垛效率低下以及设备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包括:

安装台;

运送装置,所述运送装置包括运输组件a,所述运输组件a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

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包括运输组件b、收口组件及按压组件,所述运输组件b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的上方;所述收口组件沿所述运输组件b的运动路径阵列在所述运输组件b上;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收口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按压组件的端部;

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组件及固定组件,所述进料组件沿所述运输组件a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压缩装置的前侧,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的上方;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料组件的出料仓处;

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缝包机及控制组件,所述缝包机沿所述运输组件a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压缩装置的后侧,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的上方;一对所述控制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缝包机的进口及出口处;

堆垛装置,所述堆垛装置包括抓料组件及接料组件所述抓料组件相对于所述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a的另一端;所述接料组件与所述抓料组件对应设置,该抓料组件与所述接料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抓料组件驱动所述接料组件周期性转动;以及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组件a及驱动组件b,所述驱动组件a及所述驱动组件b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侧面,所述驱动组件a与所述运输组件b连接,所述驱动组件b及所述运输组件a;

在工作过程中,工人将编织袋套在所述进料组件的出料仓处,编织袋通过所述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并进行定量装料,装完料之后,所述运输组件a带动编织袋移动,当运动至所述压缩装置的下方时,所述收口组件及所述按压组件与编织袋同步运动,同时所述收口组件对编织袋进行收口处理,之后,所述按压组件对编织袋内物料进行按压,接下来,编织袋随所述运输组件a通过控制组件,并经过所述缝包机进行封口处理,封完口的编制袋被所述运输组件b继续运送,所述抓料组件转动至所述运输组件a上方将封口的编织袋抓取,抓取后转回至所述接料组件上方,转会过程中所述抓料组件带动所述接料组件将存放位置转至正对所述抓料组件,最终封口的编织袋放置在所述接料组件上。

作为改进,所述收口组件包括安装座、导杆、圆盘、弹簧a、滚轮、支架a、圆辊a及限位环a,若干所述安装座沿所述运输组件b的运动路径阵列,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运输组件b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导杆沿所述安装座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且一对所述导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长度方向两端;所述圆盘与所述导杆同轴固定,且其远离所述安装座设置;所述弹簧a安装在所述圆盘及所述安装座之间,且其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杆一端;所述支架a相对于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导杆的另一端;所述圆辊a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a的顶端,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杆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限位环a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限位环a抵触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环a包括首尾相连的配合部a及凸起部a,所述滚轮沿所述配合部a及所述凸起部a滚动。

作为改进,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导向槽、滑块、弹簧b、支架b、圆辊b、限位杆及限位环b,一对所述导向槽对称开设在所述支架a左右两侧,且所述导向槽竖直设置;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弹簧b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其连接所述滑块底顶部及所述导向槽的顶部;所述支架b折弯形设置,且其设置在所述支架a的外侧,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圆辊b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b竖直段的顶端,该圆辊b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杆滑动方向垂直设置,且其位于所述圆辊a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支架b水平段端部;所述限位环b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环b抵触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环b包括首尾相连的配合部b及凸起部b,所述限位杆沿所述配合部b及所述凸起部b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进料组件包括送料装置及储料仓,所述送料装置与所述储料仓连通,所述储料仓与所述出料仓连通,且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出料仓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架c、压板、挡板及控制器,所述支架c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仓上,且一对所述支架c对称设置在所述出料仓前后两侧;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架c的自由端;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出料仓内;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出料仓的侧面,且其与所述支架c及所述挡板控制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座及钉轮,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缝包机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固定座对称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b运动路径两侧;所述钉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其转动方向与所述所述运输组件b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垂直。

作为改进,所述抓料组件包括固定架a、底座、机械手组件、双轴电机、链轮a、棘轮及棘爪,所述固定架a相对于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组件a另一端的外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架a上;所述机械手组件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双轴电机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内,该双轴电机顶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机械手组件连接,其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向下延穿过所述底座;所述链轮a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底部;所述棘轮转动安装在所述链轮a内,且其与所述双轴电机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链轮a内,且其与所述棘轮配合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固定架b、转盘、转轴、链轮b、链条及木托盘,所述固定架b与所述固定架a并排设置;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b上;所述转轴竖直设置,且其同轴固定在所述转盘的底部;所述链轮b同轴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底部;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链轮a及所述链轮b上;所述木托盘置于所述转盘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实现装有封口之后的编织袋有序的堆垛,机械手组件抓取封口的编织袋转至木托盘上方的过程中,双轴电机配合棘轮棘爪使木托盘转动,将合适的接料位置朝向机械手组件,编织袋在木托盘上有序的堆垛,且在堆垛完成之后可以快速的进行转移,提高了堆码效率;

(2)本发明中编织袋在装完大米之后,编织袋与收口组件及按压组件同步移动,并且在移动的同时收口组件向中间靠拢将编织袋开口收拢,之后按压组件向下移动对袋内的大米进行按压,保证了在后续的封包过程中大米不回倾倒出来,同时可以保证封包时,编织袋的口更加整齐,封包更加牢固;

(3)本发明中控制器驱动压板将编织袋固定在出料仓上,同时控制器通过控制挡板来控制编织袋内的进料量,保证了每个编织袋装料的准确性;

(4)本发明中,控制组件中的钉轮在编织袋进入缝包机和离开缝包机时均与编织袋接触,保证了编织袋可以流畅的进入和离开缝包机,进一步的保证了封口的整齐性,同时保证了封包时不会出现卡顿现象;

(5)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只需要人工将编织袋放在压板下即可,后续的装袋封包过程为自动化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大米生产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封包效率高及堆垛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大米生产的包装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放大图;

图5为收口组价及按压组件爆炸视图;

图6为收口组件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按压组件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8为进料仓剖视结构图;

图9为堆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堆垛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链轮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抓料组件运动状态图图一;

图13为抓料组件运动状态图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大米装袋打包设备,包括:

安装台1;

运送装置2,所述运送装置2包括运输组件a21,所述运输组件a21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上;

压缩装置3,所述压缩装置3包括运输组件b31、收口组件32及按压组件33,所述运输组件b31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上,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所述收口组件32沿所述运输组件b31的运动路径阵列在所述运输组件b31上;所述按压组件33与所述收口组件32一一对应设置,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按压组件33的端部;

进料装置4,所述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组件41及固定组件42,所述进料组件41沿所述运输组件a21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压缩装置3的前侧,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所述固定组件42安装在所述进料组件41的出料仓411处;

封口装置5,所述封口装置5包括缝包机51及控制组件52,所述缝包机51沿所述运输组件a21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压缩装置3的后侧,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一对所述控制组件52分别安装在所述缝包机51的进口及出口处;

堆垛装置7,所述堆垛装置7包括抓料组件71及接料组件72,所述抓料组件71相对于所述进料装置4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另一端;所述接料组件72与所述抓料组件71对应设置,该抓料组件71与所述接料组件72传动连接,且所述抓料组件71驱动所述接料组件72周期性转动;以及

动力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驱动组件a61及驱动组件b62,所述驱动组件a61及所述驱动组件b62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的侧面,所述驱动组件a61与所述运输组件b31连接,所述驱动组件b62及所述运输组件a21;

在工作过程中,工人将编织袋套在所述进料组件41的出料仓411处,编织袋通过所述固定组件42进行固定并进行定量装料,装完料之后,所述运输组件a21带动编织袋移动,当运动至所述压缩装置3的下方时,所述收口组件32及所述按压组件33与编织袋同步运动,同时所述收口组件32对编织袋进行收口处理,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3对编织袋内物料进行按压,接下来,编织袋随所述运输组件a21通过控制组件52,并经过所述缝包机51进行封口处理,封完口的编制袋被所述运输组件b31继续运送,所述抓料组件71转动至所述运输组件a21上方将封口的编织袋抓取,抓取后转回至所述接料组件72上方,转会过程中所述抓料组件71带动所述接料组件72将存放位置转至正对所述抓料组件71,最终封口的编织袋放置在所述接料组件72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运输组件a21及运输组件b31均为传送带输送装置。

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驱动组件a61优选为电机,所述驱动组件b62优选为电机,且所述驱动组件a61与所述驱动组件b62转动方向相反。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口组件32包括安装座321、导杆322、圆盘323、弹簧a324、滚轮325、支架a326、圆辊a327及限位环a328,若干所述安装座321沿所述运输组件b31的运动路径阵列,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运输组件b31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导杆322沿所述安装座32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21内,且一对所述导杆322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21长度方向两端;所述圆盘323与所述导杆322同轴固定,且其远离所述安装座321设置;所述弹簧a324安装在所述圆盘323及所述安装座321之间,且其套设在所述导杆322上;所述滚轮325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杆322一端;所述支架a326相对于所述滚轮325固定在所述导杆322的另一端;所述圆辊a327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a326的顶端,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杆322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限位环a328与所述安装台1固定连接,所述滚轮325与所述限位环a328抵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a328包括首尾相连的配合部a3281及凸起部a3282,所述滚轮325沿所述配合部a3281及所述凸起部a3282滚动。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压组件33包括导向槽331、滑块332、弹簧b333、支架b334、圆辊b335、限位杆336及限位环b337,一对所述导向槽331对称开设在所述支架a326左右两侧,且所述导向槽331竖直设置;所述滑块332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331内;所述弹簧b333安装在所述导向槽331内,且其连接所述滑块332顶部及所述导向槽331的顶部;所述支架b334折弯形设置,且其设置在所述支架a326的外侧,并与所述滑块332固定连接;所述圆辊b335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b334竖直段的顶端,该圆辊b33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杆322滑动方向垂直设置,且其位于所述圆辊a327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杆336固定在支架b334水平段端部;所述限位环b337与所述安装台1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336与所述限位环b337抵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b337包括首尾相连的配合部b3371及凸起部b3372,所述限位杆336沿所述配合部b3371及所述凸起部b3372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运输组件a21与所述运输组件b31的先速度保持一致,即所述运输组件a21上编织袋的输送速度与所述运输组件b31上的所述收口组件32及按压组件33的移动速度保持一致。

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编织袋装入大米之后在所述运输组件a21上输送,当编织袋移动到所述运输组件b31的下方时,所述收口组件32及所述按压组件33随编织袋同步移动,所述滚轮325自所述配合部a3281移动至与所述凸起部a3282配合,两侧的所述导杆322及支架a326同时向中间靠拢,所述弹簧a324被压缩,同时所述圆辊a327在随所述支架a326向中间靠拢时将编织袋的开口缩小,最终编织袋的开口闭合。

着重需要说明的时,如图7所示,在编织袋的开口闭合之后,所述限位杆336自所述配合部b3371移动至与所述凸起部b3372接触,两侧的所述滑块332及所述支架b334同时沿所述导向槽331向下移动,所述弹簧b333被压缩,所述圆辊b335随所述支架b334向下移动并对编织袋内大米进行按压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41包括送料装置412及储料仓413,所述送料装置412与所述储料仓413连通,所述储料仓413与所述出料仓411连通,且所述储料仓413于所述出料仓411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组件42包括支架c421、压板422、挡板423及控制器424,所述支架c421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仓411上,且一对所述支架c421对称设置在所述出料仓411前后两侧;所述压板422固定在所述支架c421的自由端;所述挡板423设置在所述出料仓411内;所述控制器424安装在所述出料仓411的侧面,且其与所述支架c421及所述挡板423控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送料装置412为螺杆送料装置,其具体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再次不做过多的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工人将编织袋放的开口套在所述出料仓411下时,所述控制器424驱动所述支架c421转动,所述压板422将编织袋固定在所述出料仓411的出料口处,在固定完编织袋之后,所述控制器424控制所述挡板423打开,位于所述储料仓413内的大米可以顺利进入已经固定的编织袋内。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424控制所述编织袋内大米的进料量,进料完成之后,所述控制器424驱动所述挡板423闭合,同时驱动所述支架c421转动,对编织袋的固定松开,由于编织袋内充满大米,故编织袋不回倾倒。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424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组件52包括固定座521及钉轮522,所述固定座521与所述缝包机51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固定座521对称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b31运动路径两侧;所述钉轮522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521上,且其转动方向与所述所述运输组件b31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按压组件33对编织袋内大米进行按压之后,所述滚轮325移动至与所述配合部a3281配合,所述限位杆336也移动至与所述配合部b3372配合,所述收口组件32和所述按压组件33对编织袋开口的束缚解除,编织袋继续被所述输送组件a21输送,之后迅速与所述钉轮522接触,并在所述钉轮522的导向作用下进入所述缝包机51进行缝包封口。

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缝包机5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控制组件52,且所述钉轮522的转动速度与所述输送组件a21运送编织袋的速度保持一致,保证了编织袋进入和离开所述缝包机51是的稳定性,保证了所述缝包机51过程中不回出现卡顿现象,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封口的整齐和牢固。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缝包机51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再次不作过多的赘述。

如图9至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料组件71包括固定架a711、底座712、机械手组件713、双轴电机714、链轮a715、棘轮716及棘爪717,所述固定架a711相对于所述进料装置4设置在所述运输组件a21另一端的外侧;所述底座712固定在所述固定架a711上;所述机械手组件713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712上;所述双轴电机714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712内,该双轴电机714顶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机械手组件713连接,其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向下延穿过所述底座712;所述链轮a715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714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底部;所述棘轮716转动安装在所述链轮a715内,且其与所述双轴电机714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717设置于所述链轮a715内,且其与所述棘轮716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料组件72包括固定架b721、转盘722、转轴723、链轮b724、链条725及木托盘726,所述固定架b721与所述固定架a711并排设置;所述转盘722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b721上;所述转轴723竖直设置,且其同轴固定在所述转盘722的底部;所述链轮b724同轴固定在所述转轴723的底部;所述链条725套设在所述链轮a715及所述链轮b724上;所述木托盘726置于所述转盘722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装有大米的编织袋进过所述缝包机51的封口缝包处理之后,所述双轴电机714驱动所述机械手组件713转动至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之后所述机械手组件713对编织袋进行抓取。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械手组件713转动至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的过程中,所述棘轮716处于自由状态,所述转盘722及所述木托盘726处于静止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械手组件713抓取编织袋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更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机械手组件713将编织袋抓取之后,所述双轴电机714反转,所述机械手组件713携带编织袋向所述接料组件72上方移动,在该过程中,所述棘爪717与所述棘轮716配合,所述链轮a715跟随所述双轴电机714转动,并通过所述链条725、所述链轮b724及所述转轴723带动所述转盘722转动,位于所述转盘722上方的所述木托盘726随之转动,使合适的放置位置朝向运输组件a21。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木托盘726每次的转动角度为90°,保证了所述机械手组件713抓取的编织袋被整齐有序的堆放在所述木托盘726上,当堆到一定高度之后,利用叉车或者搬运车等工具将所述木托盘726搬运走,再放上一个新的所述木托盘726并继续接料。

工作过程:

本发明中,所述驱动组件a61及所述驱动组件b62分别驱动所述运输组件b31及所述运输组件a21转动,操作工人将编织袋放的开口套在所述出料仓411下时,所述控制器424驱动所述支架c421转动,所述压板422将编织袋固定在所述出料仓411的出料口处,在固定完编织袋之后,所述控制器424控制所述挡板423打开,位于所述储料仓413内的大米可以顺利进入已经固定的编织袋内,在编织袋内进入一定量的大米之后,所述控制器424驱动所述挡板423闭合,同时驱动所述支架c421转动,对编织袋的固定松开,所述驱动组件b62驱动所述运输组件a21转动,当编织袋移动到所述运输组件b31的下方时,在所述驱动组件a61的驱动下,所述收口组件32及所述按压组件33随编织袋同步移动,所述滚轮325自所述配合部a3281移动至与所述凸起部a3282配合,两侧的所述导杆322及支架a326同时向中间靠拢,所述弹簧a324被压缩,同时所述圆辊a327在随所述支架a326向中间靠拢时将编织袋的开口缩小,最终编织袋的开口闭合,在编织袋的开口闭合之后,所述限位杆336自所述配合部b3371移动至与所述凸起部b3372接触,两侧的所述滑块332及所述支架b334同时沿所述导向槽331向下移动,所述弹簧b333被压缩,所述圆辊b335随所述支架b334向下移动并对编织袋内大米进行按压处理,接下来,所述滚轮325移动至与所述配合部a3281配合,所述限位杆336也移动至与所述配合部b3372配合,所述收口组件32和所述按压组件33对编织袋开口的束缚解除,编织袋继续被所述输送组件a21输送,之后迅速与所述钉轮522接触,并在所述钉轮522的导向作用下进入所述缝包机51进行缝包封口,封口的编织袋通过所述运输组件a21继续输送,所述双轴电机714驱动所述机械手组件713转动至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之后所述机械手组件713对编织袋进行抓取,之后,所述双轴电机714反转,所述机械手组件713携带编织袋向所述接料组件72上方移动,在该过程中,所述棘爪717与所述棘轮716配合,所述链轮a715跟随所述双轴电机714转动,并通过所述链条725、所述链轮b724及所述转轴723带动所述转盘722转动,位于所述转盘722上方的所述木托盘726转动90°,使合适的放置位置朝向运输组件a21,编织袋在所述木托盘726上有序堆放,堆垛完成之后通过叉车或搬运车将所述木托盘726及编织袋运走,并在所述转盘722上放上另一所述木托盘726进行接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台(1);

运送装置(2),所述运送装置(2)包括运输组件a(21),所述运输组件a(21)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上;

压缩装置(3),所述压缩装置(3)包括运输组件b(31)、收口组件(32)及按压组件(33),所述运输组件b(31)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上,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所述收口组件(32)沿所述运输组件b(31)的运动路径阵列在所述运输组件b(31)上;所述按压组件(33)与所述收口组件(32)一一对应设置,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按压组件(33)的端部;

进料装置(4),所述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组件(41)及固定组件(42),所述进料组件(41)沿所述运输组件a(21)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压缩装置(3)的前侧,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所述固定组件(42)安装在所述进料组件(41)的出料仓(411)处;

封口装置(5),所述封口装置(5)包括缝包机(51)及控制组件(52),所述缝包机(51)沿所述运输组件a(21)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压缩装置(3)的后侧,且其位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上方;一对所述控制组件(52)分别安装在所述缝包机(51)的进口及出口处;

堆垛装置(7),所述堆垛装置(7)包括抓料组件(71)及接料组件(72),所述抓料组件(71)相对于所述进料装置(4)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a(21)的另一端;所述接料组件(72)与所述抓料组件(71)对应设置,该抓料组件(71)与所述接料组件(72)传动连接,且所述抓料组件(71)驱动所述接料组件(72)周期性转动;以及

动力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驱动组件a(61)及驱动组件b(62),所述驱动组件a(61)及所述驱动组件b(62)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的侧面,所述驱动组件a(61)与所述运输组件b(31)连接,所述驱动组件b(62)及所述运输组件a(21);

在工作过程中,工人将编织袋套在所述进料组件(41)的出料仓(411)处,编织袋通过所述固定组件(42)进行固定并进行定量装料,装完料之后,所述运输组件a(21)带动编织袋移动,当运动至所述压缩装置(3)的下方时,所述收口组件(32)及所述按压组件(33)与编织袋同步运动,同时所述收口组件(32)对编织袋进行收口处理,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3)对编织袋内物料进行按压,接下来,编织袋随所述运输组件a(21)通过控制组件(52),并经过所述缝包机(51)进行封口处理,封完口的编制袋被所述运输组件b(31)继续运送,所述抓料组件(71)转动至所述运输组件a(21)上方将封口的编织袋抓取,抓取后转回至所述接料组件(72)上方,转会过程中所述抓料组件(71)带动所述接料组件(72)将存放位置转至正对所述抓料组件(71),最终封口的编织袋放置在所述接料组件(7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组件(32)包括安装座(321)、导杆(322)、圆盘(323)、弹簧a(324)、滚轮(325)、支架a(326)、圆辊a(327)及限位环a(328),若干所述安装座(321)沿所述运输组件b(31)的运动路径阵列,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运输组件b(31)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导杆(322)沿所述安装座(32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21)内,且一对所述导杆(322)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21)长度方向两端;所述圆盘(323)与所述导杆(322)同轴固定,且其远离所述安装座(321)设置;所述弹簧a(324)安装在所述圆盘(323)及所述安装座(321)之间,且其套设在所述导杆(322)上;所述滚轮(325)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杆(322)一端;所述支架a(326)相对于所述滚轮(325)固定在所述导杆(322)的另一端;所述圆辊a(327)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a(326)的顶端,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杆(322)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限位环a(328)与所述安装台(1)固定连接,所述滚轮(325)与所述限位环a(328)抵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a(328)包括首尾相连的配合部a(3281)及凸起部a(3282),所述滚轮(325)沿所述配合部a(3281)及所述凸起部a(3282)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33)包括导向槽(331)、滑块(332)、弹簧b(333)、支架b(334)、圆辊b(335)、限位杆(336)及限位环b(337),一对所述导向槽(331)对称开设在所述支架a(326)左右两侧,且所述导向槽(331)竖直设置;所述滑块(332)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331)内;所述弹簧b(333)安装在所述导向槽(331)内,且其连接所述滑块(332)顶部及所述导向槽(331)的顶部;所述支架b(334)折弯形设置,且其设置在所述支架a(326)的外侧,并与所述滑块(332)固定连接;所述圆辊b(335)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b(334)竖直段的顶端,该圆辊b(33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杆(322)滑动方向垂直设置,且其位于所述圆辊a(327)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杆(336)固定在支架b(334)水平段端部;所述限位环b(337)与所述安装台(1)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336)与所述限位环b(337)抵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b(337)包括首尾相连的配合部b(3371)及凸起部b(3372),所述限位杆(336)沿所述配合部b(3371)及所述凸起部b(3372)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41)包括送料装置(412)及储料仓(413),所述送料装置(412)与所述储料仓(413)连通,所述储料仓(413)与所述出料仓(411)连通,且所述储料仓(413)位于所述出料仓(411)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包括支架c(421)、压板(422)、挡板(423)及控制器(424),所述支架c(421)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仓(411)上,且一对所述支架c(421)对称设置在所述出料仓(411)前后两侧;所述压板(422)固定在所述支架c(421)的自由端;所述挡板(423)设置在所述出料仓(411)内;所述控制器(424)安装在所述出料仓(411)的侧面,且其与所述支架c(421)及所述挡板(423)控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2)包括固定座(521)及钉轮(522),所述固定座(521)与所述缝包机(51)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固定座(521)对称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b(31)运动路径两侧;所述钉轮(522)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521)上,且其转动方向与所述所述运输组件b(31)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料组件(71)包括固定架a(711)、底座(712)、机械手组件(713)、双轴电机(714)、链轮a(715)、棘轮(716)及棘爪(717),所述固定架a(711)相对于所述进料装置(4)设置在所述运输组件a(21)另一端的外侧;所述底座(712)固定在所述固定架a(711)上;所述机械手组件(713)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712)上;所述双轴电机(714)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712)内,该双轴电机(714)顶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机械手组件(713)连接,其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向下延穿过所述底座(712);所述链轮a(715)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714)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底部;所述棘轮(716)转动安装在所述链轮a(715)内,且其与所述双轴电机(714)底部的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717)设置于所述链轮a(715)内,且其与所述棘轮(716)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72)包括固定架b(721)、转盘(722)、转轴(723)、链轮b(724)、链条(725)及木托盘(726),所述固定架b(721)与所述固定架a(711)并排设置;所述转盘(722)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b(721)上;所述转轴(723)竖直设置,且其同轴固定在所述转盘(722)的底部;所述链轮b(724)同轴固定在所述转轴(723)的底部;所述链条(725)套设在所述链轮a(715)及所述链轮b(724)上;所述木托盘(726)置于所述转盘(722)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米打包堆垛设备,包括安装台、运送装置、压缩装置、进料装置、封口装置、堆垛装置及动力装置,运送装置包括运输组件a;压缩装置包括运输组件b、收口组件及按压组件;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组件及固定组件;封口装置包括缝包机及控制组件;堆垛装置包括抓料组件及接料组件;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组件a及驱动组件b,本发明通过收口组件箱中间靠拢对编织袋进行收口,按压组件下移对大米进行按压处理,之后编织袋通过缝包机进行封口,机械手组件抓取包装袋大米,同时接料组件转动使木托板转动合适位置来接收包装袋大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依靠机器人寻找大米放置位置导致堆垛效率低下以及设备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姚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阳汇中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70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