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先进人类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所广泛使用的清洁设备,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然后通过外部的吸尘管来吸取尘屑。

目前的吸尘器中,尘杯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件,其主要起到收集灰尘的作用,用户只需要定期从吸尘器上拆下尘杯进行垃圾的倾倒即可。目前所使用的尘杯中,一些尘杯的内部设置有锥形过滤筒,其底部与尘杯的底盖之间会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但是尘杯在长时间放置后,密封圈会产生粘性并粘住尘杯底盖,导致尘杯底盖不脱落,必须从顶盖向下通过工具将底盖顶松才可以打开底盖,因而给使用上造成了很多的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通过安装于尘杯外壁上的一推板的作用即可快速将底盖脱离密封圈的粘连,从而实现这类使用密封圈的尘杯底盖的快速打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包括杯体,杯体的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顶盖,杯体的底部安装有可打开的底盖,底盖为蒙古包形状,杯体内设置有锥形过滤筒,锥形过滤筒的底部延伸至底盖的内壁,且锥形过滤筒的底部和底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杯体为圆柱形杯体,杯体的外壁上具有朝着杯体的底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一裙边,第一裙边沿着杯体的周向延伸,底盖的边沿卡于第一裙边内,第一裙边上安装有可翻动的推板,推板的底部具有咬住底盖的边沿的v形咬口。

进一步地,上述底盖的边沿设置有朝着杯体的顶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二裙边,第二裙边插入v形咬口内。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裙边整体呈v形结构,且第二裙边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凸筋,第二裙边的内壁上设置有锥形凹部。

进一步地,上述锥形凹部的夹角为125-133°。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裙边的端沿上设置有弧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推板的内壁上连接有横断面呈v形的驱动板,驱动板和推板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v形咬口。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板的夹角为121-129°。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折弯面,驱动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延伸至折弯处的波浪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杯体的底部具有沿着杯体的周向延伸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皮圈,皮圈的一侧抵住底盖的边沿内壁。

进一步地,上述皮圈的横断面呈v形,且其夹角为24-3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中,主要设置了杯体,杯体的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顶盖,杯体的底部安装有可打开的底盖,底盖为蒙古包形状,杯体内设置有锥形过滤筒,锥形过滤筒的底部延伸至底盖的内壁,且锥形过滤筒的底部和底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杯体为圆柱形杯体,杯体的外壁上具有朝着杯体的底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一裙边,第一裙边沿着杯体的周向延伸,底盖的边沿卡于第一裙边内,第一裙边上安装有可翻动的推板,推板的底部具有咬住底盖的边沿的v形咬口;

在发生密封圈粘连底盖的现象时,传统底盖的释放按钮不足以给出足够的力将密封圈和底盖进行分离,这时候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裙边、可翻动的推板和v形咬口的技术方案,向内推断推板后,推板的顶部会接触到杯体的外壁无法继续推动,而推板底部的v形咬口则会向外运动并抵到底盖的边沿而无法向外继续移动,这时候松开对推板的推力,v形咬口在复位过程中其两内壁形成对底盖的边沿内外的连续撞击,由于底盖的边沿内外受到相对的撞击力,因而使得底盖会形成向下的打开角度,此时便可以助力底盖脱离密封圈的粘连,快速地打开整个底盖,从而提高尘杯使用的便利性。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在底盖的边沿设置有朝着杯体的顶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二裙边,第二裙边插入v形咬口内,且该第二裙边整体呈v形结构,第二裙边的内壁上设置有锥形凹部,且锥形凹部的夹角为125-133°,第一裙边的内壁上连接有横断面呈v形的驱动板,驱动板沿着杯体的周向延伸,驱动板和第一裙边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上述的v形咬口,驱动板的夹角为121-129°。

上述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裙边且在第二裙边的内壁上设置夹角为125-133°的锥形凹部,在角度范围的锥形凹部,配合121-129°的驱动板,可以使得驱动板在撞击第二裙边的内壁时,形成更大的冲击力,类似于展开至钝角的手臂可以向对象物进行施加更大的推力,这比展开成锐角的手臂的推力显然可以提高很多,并且经实验检验,上述角度范围的锥形凹部和驱动板的推力效果最优。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二裙边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凸筋,可以提高第二裙边的强度,防止因撞击而造成第二裙边使用寿命的减短。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驱动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折弯面,驱动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延伸至折弯处的波浪形面。上述的方案中,弧形折弯面可以提升驱动板的折弯处的强度,而波浪形面可以提高驱动板内壁的冲击力,类似于人手臂上的肌肉一样,提高驱动板的撞击力。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杯体的底部具有沿着杯体的周向延伸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皮圈,皮圈的一侧抵住底盖的边沿内壁,皮圈的横断面呈v形,且其夹角为24-33°。上述的方案中,可以利用v形结构的皮圈,在底盖的边沿受到撞击时,底盖的边沿内壁挤压皮圈,皮圈形成对底盖的边沿内壁的反弹力,利于提高撞击的力度,将底盖与密封圈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在推板未推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在推板推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包括杯体1,杯体1的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顶盖11,杯体1的底部安装有可打开的底盖12,底盖12为蒙古包形状,杯体1内设置有锥形过滤筒2,锥形过滤筒2的底部延伸至底盖12的内壁,且锥形过滤筒2的底部和底盖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1,杯体1为圆柱形杯体,杯体1的外壁上具有朝着杯体1的底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一裙边13,第一裙边13沿着杯体1的周向延伸,底盖12的边沿卡于第一裙边13内,第一裙边13上安装有可翻动的推板14,推板14的底部具有咬住底盖12的边沿的v形咬口141。

在发生密封圈粘连底盖的现象时,传统底盖的释放按钮不足以给出足够的力将密封圈和底盖进行分离,这时候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裙边、可翻动的推板和v形咬口的技术方案,向内推断推板后,推板的顶部会接触到杯体的外壁无法继续推动,而推板底部的v形咬口则会向外运动并抵到底盖的边沿而无法向外继续移动,这时候松开对推板的推力,v形咬口在复位过程中其两内壁形成对底盖的边沿内外的连续撞击,由于底盖的边沿内外受到相对的撞击力,因而使得底盖会形成向下的打开角度,此时便可以助力底盖脱离密封圈的粘连,快速地打开整个底盖,从而提高尘杯使用的便利性。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底盖12的边沿设置有朝着杯体1的顶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二裙边15,第二裙边15插入v形咬口141内,第二裙边15整体呈v形结构,第二裙边15的内壁上设置有锥形凹部152,且锥形凹部152的夹角为125-133°,第二裙边15的端沿上设置有弧形面153,推板14的内壁上连接有横断面呈v形的驱动板142,驱动板142和推板14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v形咬口141,驱动板142的夹角为121-129°。

通过设置第二裙边且在第二裙边的内壁上设置夹角为125-133°的锥形凹部,在角度范围的锥形凹部,配合121-129°的驱动板,可以使得驱动板在撞击第二裙边的内壁时,形成更大的冲击力,类似于展开至钝角的手臂可以向对象物进行施加更大的推力,这比展开成锐角的手臂的推力显然可以提高很多,并且经实验检验,上述角度范围的锥形凹部和驱动板的推力效果最优。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裙边15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凸筋151,可以提高第二裙边的强度,防止因撞击而造成第二裙边使用寿命的减短。

实施例四: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驱动板142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折弯面143,驱动板142的内壁上设置有延伸至折弯处的波浪形面144,弧形折弯面可以提升驱动板的折弯处的强度,而波浪形面可以提高驱动板内壁的冲击力,类似于人手臂上的肌肉一样,提高驱动板的撞击力。

实施例五: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杯体1的底部具有沿着杯体1的周向延伸的凹槽16,凹槽16内安装有皮圈161,皮圈161的一侧抵住底盖12的边沿内壁,皮圈161的横断面呈v形,且其夹角为54-73°,可以利用v形结构的皮圈,在底盖的边沿受到撞击时,底盖的边沿内壁挤压皮圈,皮圈形成对底盖的边沿内壁的反弹力,利于提高撞击的力度,将底盖与密封圈进行分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顶盖(11),所述杯体(1)的底部安装有可打开的底盖(12),所述底盖(12)为蒙古包形状,所述杯体(1)内设置有锥形过滤筒(2),所述锥形过滤筒(2)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底盖(12)的内壁,且所述锥形过滤筒(2)的底部和所述底盖(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1),所述杯体(1)为圆柱形杯体,所述杯体(1)的外壁上具有朝着所述杯体(1)的底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一裙边(13),所述第一裙边(13)沿着所述杯体(1)的周向延伸,所述底盖(12)的边沿卡于所述第一裙边(13)内,所述第一裙边(13)上安装有可翻动的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底部具有咬住所述底盖(12)的边沿的v形咬口(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2)的边沿设置有朝着所述杯体(1)的顶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二裙边(15),所述第二裙边(15)插入所述v形咬口(1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裙边(15)整体呈v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裙边(15)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凸筋(151),所述第二裙边(15)的内壁上设置有锥形凹部(1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凹部(152)的夹角为125-133°。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裙边(15)的端沿上设置有弧形面(1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的内壁上连接有横断面呈v形的驱动板(142),所述驱动板(142)和所述推板(14)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v形咬口(1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42)的夹角为121-129°。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42)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折弯面(143),所述驱动板(142)的内壁上设置有延伸至折弯处的波浪形面(14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具有沿着所述杯体(1)的周向延伸的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安装有皮圈(161),所述皮圈(161)的一侧抵住所述底盖(12)的边沿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161)的横断面呈v形,且其夹角为24-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盖打开助力机构的吸尘器尘杯,其包括杯体,杯体的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顶盖,杯体的底部安装有可打开的底盖,底盖为蒙古包形状,杯体内设置有锥形过滤筒,锥形过滤筒的底部延伸至底盖的内壁,且锥形过滤筒的底部和底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杯体为圆柱形杯体,杯体的外壁上具有朝着杯体的底部方向轴向延伸的第一裙边,第一裙边沿着杯体的周向延伸,底盖的边沿卡于第一裙边内,第一裙边上安装有可翻动的推板,推板的底部具有咬住底盖的边沿的V形咬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于尘杯外壁上的一推板的作用即可快速将底盖脱离密封圈的粘连,从而实现这类使用密封圈的尘杯底盖的快速打开。

技术研发人员:朱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9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