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预热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主流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方案中,发动机冷却液与电机冷却液是两条互不相干的回路。电机冷却液利用风扇降温,发动机在低温启动时利用自身能量加热。
在传统设计中,发动机启动时温度为室温,在这种温度下,润滑油状态不佳,发动机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因此,发动机有更多的能量是以产生热能的方式流失,而电机冷却液是通过冷却风扇降温,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在发动机不启动的情况下给发动机加热,以及发动机启动就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减少能量损失及发动机机械磨损。同时,可以给电机冷却液降温,降低散热风扇能耗,节省能量发动机预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发动机的冷却液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连接;电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电驱散热器连接,所述电机油冷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电驱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电磁阀。
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通过第一旁通管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三管路与第一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一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通过第二旁通管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四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二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
所述发动机内的冷却液中,以及电机冷却液中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系统设有控制器,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并输出温度信号至控制器,所述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并接收控制信号。
基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当同时满足以下预热条件时,启动发动机预热功能;
1)汽车处于纯电动模式工况;
2)当前电机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值;
所述发动机预热功能为控制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发动机之间构成循环回路。
所述预热条件还包括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低于第一阈值。
当满足以下任意关闭条件时,关闭发动机预热功能;
1)汽车处于混动或纯燃油驱动模式工况;
2)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二阈值,且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所述发动机预热功能为控制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电驱散热器之间构成循环回路。
当启动发动机预热功能时,关闭电驱散热器;当关闭发动机预热功能时汽车仍处于纯电动模式工况,则开启电驱散热器。
本发明使用电机冷却液给发动机加热,使发动机在低温启动时可以正常运转,避免了因为温度过低造成的不必要的磨损与能量损失;此外使用低温发动机降低点击冷却液温度,环保可靠又节省能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图1为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将目前混动汽车具有两套散热系统结构,即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连接,发动机的冷却液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连接。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电驱散热器连接,所述电机油冷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电驱散热器连接。基于上述两套系统的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电磁阀,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电磁阀。
连通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只要管路之间可以流通即可:
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通过第一旁通管连通,第一管路与第一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三管路与第一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一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
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通过第二旁通管连通,第二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第四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二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
通过电磁阀或者三通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可以构成两种循环模式,第一种循环模式为常规模式,即电磁阀或者三通电磁阀使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相互独立,互不流通;第二种循环模式为预热模式,即电磁阀或者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发电机之间连通,并切断电机油冷器与电驱散热器之间的连通关系。
为了便于控制,系统具有独立的控制器,并且在发动机内的冷却液中,以及电机冷却液中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并输出温度信号至控制器,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独立的采集两个冷却循环内的冷却液温度,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并接收控制信号,从而调整循环模式。
基于上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如下:
常态下或汽车刚启动时,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之间为第一种循环模式;
当同时满足以下预热条件时,启动发动机预热功能;
1)汽车处于纯电动模式工况;
2)当前电机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值;
3)预热条件还包括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低于第一阈值(避免发动机之前已经运行过,内部油温过高而影响到电机散热);
发动机预热功能为控制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发动机之间构成循环回路,即构建第二种循环模式。
当启动发动机预热功能时,优选关闭电驱散热器,因为此时电驱散热器并不会影响电机冷却状态,关闭它能够降低能耗;当关闭发动机预热功能时汽车仍处于纯电动模式工况,则开启电驱散热器,保证电机冷却功能正常运行。
当发动机预热功能运行过程中,若满足以下任意关闭条件时,关闭发动机预热功能;
1)汽车处于混动或纯燃油驱动模式工况,即汽车的工作模式转变,发动机已经运行,无需预热了;
2)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二阈值,即发动机之前运行过,无需进行预热,并且需要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避免反复在两种循环模式之间切换;
发动机预热功能为控制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电驱散热器之间构成循环回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发动机的冷却液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连接;电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电驱散热器连接,所述电机油冷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电驱散热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通过第一旁通管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三管路与第一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一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通过第二旁通管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四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二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内的冷却液中,以及电机冷却液中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控制器,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并输出温度信号至控制器,所述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并接收控制信号。
5.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满足以下预热条件时,启动发动机预热功能;
1)汽车处于纯电动模式工况;
2)当前电机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值;
所述发动机预热功能为控制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发动机之间构成循环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条件还包括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低于第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任意关闭条件时,关闭发动机预热功能;
1)汽车处于混动或纯燃油驱动模式工况;
2)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二阈值,且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预热功能为控制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使电机油冷器与电驱散热器之间构成循环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启动发动机预热功能时,关闭电驱散热器;当关闭发动机预热功能时汽车仍处于纯电动模式工况,则开启电驱散热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