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具备该吹尘系统的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面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扫的功能。用户在使用清洁机器人时,通常只需将清洁机器人放于地面,清洁机器人就可以通过毛刷的转动将地面脏物进行滚刷及收集,然后通过吸尘口将脏物吸入收纳盒内。

目前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采用边扫组件实现扫地机器人延边清扫,但该结构容易缠绕毛发,且遇到墙角时,边扫组件的边缘扫不到墙角深处,即清扫范围不能对墙角进行覆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清洁墙角、提升清洁机器人延边清扫效果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具备该吹尘系统的清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包括:用以产生压缩气流的气流产生机构,和一端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出口相连接的吹尘流道,所述吹尘流道被设置为能够通过排放气流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被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伸出和收回的伸出机构。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侧面伸出和收回。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所述伸出机构能够以使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伸缩的形式调节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伸出机构能够以使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旋转的形式调节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的位置。

较佳为,所述气流产生机构选用清洁机器人真空吸尘的风机。较佳为,还具备排气机构以及具有y型结构的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气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吹尘流道连接,所述吹尘流道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出口的气流,并通过出风部排放该气流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

可以是所述分流器还设置有通道开关,当所述出风部伸出时,所述第一出口关闭,所述第二出口打开。

也可以是还具备远程控制模块,该远程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清洁机器人靠近角落时,用户能够通过该远程控制模块对吹尘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伸出。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吹尘系统的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所述伸出机构进行伸出和收回的动作。

较佳为所述位置为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slam算法构建地图和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并在所述地图的基础上识别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信息,通过比较所述定位是否在所述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处来判断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

优选地,还具备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当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清洁机器人靠近角落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伸出机构,使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伸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清洁机器人在工作中判断自身位置是否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当判断自身位置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时,控制模块将执行信号传送至伸出机构,伸出机构将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伸出机身并相应地对准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从而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当判断自身位置离开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时,控制模块将收回执行信号传送至伸出机构,伸出机构将吹尘流道的出风部收回。

可以是,在步骤一中,清洁机器人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判断自身位置是否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

还可以是,在步骤一中,清洁机器人通过slam算法构建地图和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并在构建地图的基础上识别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信息,通过清洁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是否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来判断自身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边扫组件的毛刷容易缠绕毛发、且清扫范围不能覆盖墙角的技术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升清洁机器人延边清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图1所示的吹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中伸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2、分流器;3、排气机构;4、吹尘流道;5、伸出机构;6、入口;7、第一出口;8、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实用新型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边扫组件容易缠绕毛发,且遇到墙角时清扫范围不能对墙角进行覆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包括:气流产生机构、和一端与该气流产生机构的出口相连接的吹尘流道。其中,气流产生机构用于产生压缩气流。吹尘流道用于将该压缩气流排出并吹向待清洁目标,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伸出机构,用以控制该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清洁机器人伸出或收回。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在墙角处对灰尘进行吹尘,从而能够解决以往清洁机器人无法彻底清洁墙角的问题,还可从根本上杜绝以往清洁机器人的边扫组件毛刷缠绕毛发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吹尘系统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中,清洁机器人真空吸尘的风机1为气流产生机构,用于产生压缩气流。吹尘流道4用于将该压缩气流排出并经由其出风部吹向地面,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伸出机构5用以控制该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从清洁机器人伸出或收回。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还具备排气机构3。

进一步地,为了将排气机构3与吹尘流道4和风机1相连,还具备分流器2。即本实施形态包括风机1,分流器2,排气机构3,吹尘流道4和伸出机构5。

风机1出口与分流器2的入口6连接,产生压缩气流并将其传输至分流器2。该分流器2为y型结构,包括入口6、第一出口7和第二出口8。第一出口7和排气机构3的入口连接,从而将第一气流排入排气机构3,第二出口8和吹尘流道4的入口相连,将第二气流排入吹尘流道4。压缩气流选择来自于真空吸尘的排风口,因此在工作中压缩气流是一直吹的,y型结构的分流器2的目的是吹尘流道4收回清洁机器人后,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朝向机身内侧,会导致通气不畅,影响真空吸尘,而排气机构3的出风口始终朝向机身外侧,其功能是当通气不畅的时候,可以产生分流的效果。

分流器2还可设置有通道开关,当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伸出时,第一出口7关闭,第二出口8打开,其效果是进一步增加出风部的风量。

吹尘流道4用于接收来自分流器2的第二出口8的第二气流,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将第二气流排出,并通过使第二气流吹向待清洁目标,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达到吹尘目的。

本实施形态中,伸出机构5设置于吹尘流道的一端,为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伸出清洁机器人或从清洁机器人外侧收回提供动力。当对待清洁表明进行吹尘处理时,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伸出扫地机器人的侧面或底面;当停止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时,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可从扫地机器人侧面或底面收回。

例如,伸出机构5可采用使吹尘流道4的出风部伸缩或旋转的形式调节吹尘流道4出风部的位置。

本实施形态中的伸出机构5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丝杠导轨式,如图3所示,其中51为丝杠,52为滑块,直流电机提供驱动力。伸出机构除了为丝杠导轨式的伸缩机构外,也可以是通过齿轮传动或连杆机构,将吹尘流道以转动的形式伸出和收回。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还可以具备远程控制模块,当清洁机器人靠近角落时,用户可通过该远程控制模块对吹尘系统进行控制,调节吹尘流道的出风部的位置。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和控制终端无线连接,控制终端能够发射无线信号给远程控制模块,控制终端包括pc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智能设备。

或者,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还可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可配置为基于清洁机器人的位置,控制上述伸出机构进行伸出或收回的动作。以此实现伸出机构的自动伸出或收回。该位置为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

进一步而言,该控制模块可通过slam算法构建地图和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并在所述地图的基础上识别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信息,通过比较所述定位是否在所述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处来判断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

或者,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例如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当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清洁机器人靠近角落时,该控制模块控制伸出机构,使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伸出所述清洁机器人。或者,当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清洁机器人离开角落时,该控制模块控制伸出机构使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外侧收回。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可进行以下工作:步骤一、清洁机器人在工作中判断自身位置是否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当判断自身位置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时,控制模块将执行信号传送至伸出机构,伸出机构将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伸出机身并相应地对准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从而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当判断自身位置离开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时,控制模块将收回执行信号传送至伸出机构,伸出机构将吹尘流道的出风部收回。

其中,在步骤一中,清洁机器人可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判断自身位置是否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或者,在步骤一中,清洁机器人可通过slam算法构建地图和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并在构建地图的基础上识别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信息,通过清洁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是否在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来判断自身位置。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产生压缩气流的气流产生机构,和一端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出口相连接的吹尘流道,所述吹尘流道被设置为能够通过排放气流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伸出和收回的伸出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机构能够以使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伸缩的形式调节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机构能够以使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旋转的形式调节所述吹尘流道的出风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选用清洁机器人的真空吸尘的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排气机构以及具有y型结构的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气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吹尘流道连接,

所述吹尘流道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出口的气流,并通过出风部排放该气流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

7.一种具备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尘系统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远程控制模块,该远程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清洁机器人靠近角落时,用户能够通过该远程控制模块对吹尘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所述伸出机构进行伸出和收回的动作,所述位置为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slam算法构建地图和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地图上的定位,并在所述地图的基础上识别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信息,通过比较所述定位是否在所述角落位置和/或边缘位置处来判断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当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清洁机器人靠近角落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伸出机构,使吹尘流道的出风部从所述清洁机器人伸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吹尘系统及清洁机器人,该吹尘系统包括:用以产生压缩气流的气流产生机构,和一端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出口相连接的吹尘流道,吹尘流道被设置为能够通过排放气流对待清洁目标进行吹尘处理。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边扫组件的毛刷容易缠绕毛发、且清扫范围不能覆盖墙角的技术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升清洁机器人延边清扫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嘉;周四海;袁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楠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8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