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8


本发明涉及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的铆压连接技术,特别涉及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各样的非标连接器,在与数据线材连接时,都会存在着铆压连接的情况。当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和金属壳体两部分时,先将金属端子与数据线材的芯线相连接,然后再将金属端子与金属壳体进行铆压连接。传统的做法是由工人利用相应的手持工具进行夹紧铆紧,即,先将三根金属端子分别插入金属壳体相应的端子槽内后,再通过钳子之类的工具一一将每个端子槽总有两侧的铆压部的待铆压部向内铆压起来,将金属端子铆压紧固在端子槽内。传统的这种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铆压连接做法,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依赖工人操作熟练度而且生产效率低,需要进行三次的工具操作压紧,十分的不方便;二是品质参差不一、难以保证,由于是依赖工人针对金属壳体的端子槽进行逐一操作,每一次操作都会存在差别,那么每个金属端子与金属壳体铆紧的程度肯定不一致,而且质量不好把控,即使是同一个金属壳体其所对应的三根金属端子,其铆压程度都可能不一样,哪怕有任何一根金属端子铆压不及格,则整个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铆压连接便不及格;三是铆压后的圆周均匀度难以保证,由于工人操作进行铆压连接时,三个金属端子在端子槽内不是同一时间同步进行铆紧的,有先有后,铆压是受力也不一样,这样便导致了金属壳体铆压后,其圆度不够均匀圆滑,影响产品品质和后续装配的配合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及装置,先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连接固定在数据线材芯线线芯的端部,然后再将三根金属端子插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端子槽中,然后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铆压起来,进而从三个方位将端子槽中的金属端子同步铆压紧固,一次性操作完成,降低人工熟练度依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而且保证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在铆压后的圆周完整度,尽量避免金属壳体在铆压时的不规则变形,使得金属壳体在铆压后保持均匀圆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1.1)预备数据线材,所述数据线材包括包覆层及三根芯线;

1.2)预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及三根金属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呈圆柱体状,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以及三个横截面呈“(”形的弧面状铆压部,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为待铆部,所述铆压部位于相邻的两个端子槽之间,所述三个端子槽在横截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与三个端子槽相对应,所述三个铆压部在横截面上亦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金属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及线芯连接部,所述端子本体呈条状,所述线芯连接部呈u状;

1.3)预备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所述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固定盖体、定位底板、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三条传动齿条及三块铆压夹块,所述固定基座呈圆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配合的传动轴通孔,围绕着传动轴通孔,设置有三条呈三角形分布的齿条滑槽,所述传动齿条的下侧设置有与齿条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上侧设置有齿条斜齿纹,内侧设置有齿条直齿纹,所述三条传动齿条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三条齿条滑槽,从而呈三角形分布,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下方,其传动轴穿过固定基座的传动轴通孔,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的端部,且位于固定基座的中心位置,并与三条驱动齿条的内侧的齿条直齿纹相配合,所述固定盖体设置固定基座上,并将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盖住,给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固定盖体设置有三条夹块滑槽,所述三条夹块滑槽圆周均匀分布,且由外往内延伸,相邻两条夹块滑槽的夹角为120°,所述铆压夹块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下侧设置有与驱动齿条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相配合的夹块斜齿纹,内侧设置压块铆压面,所述压块铆压面为与连接器金属壳体的弧面状铆压部相对应的横截面呈“(”形的弧面,且压块铆压面的弧面直径比金属壳体铆压部的直径要小,弧度要大,从而可将金属壳体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所述三块铆压夹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所对应的空间形成铆压工位,所述定位底板位于驱动齿轮的上方,且位于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底板设置有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

2)2.1)先将数据线材端部的一段包覆层剥离掉,漏出三根芯线,然后再将漏出的三根芯线的端部一段的表皮剥掉,漏出芯线的金属线芯;

2.2)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分别通过呈u状的线芯连接部捏合紧固连接在三根芯线端部的金属线芯上;

2.3)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分别插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内;

2.4)将连接好数据线材、插好金属端子的连接器放入到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的铆压工位,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进而使得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正向转动,此时,驱动齿轮带动三根驱动齿条在固定基座的齿条滑槽正向滑动,然后分别通过三条驱动齿条的齿条斜齿纹与三条铆压夹块的夹块斜齿纹相配合,带动三块铆压夹块在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由外向内呈夹紧趋势滑动,最后分别通过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进而将金属壳体的三个端子槽内的金属端子夹紧固定,至此,数据线材与连接器进行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完成;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2.5)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此时,驱动齿轮带动三根驱动齿条在固定基座的齿条滑槽反向滑动,然后分别通过三条驱动齿条的齿条斜齿纹与三条铆压夹块的夹块斜齿纹相配合,带动三块铆压夹块在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由内向外呈张开趋势滑动,至此,可将铆压连接完成后的数据线材与连接器取出,并进行下一次的数据线材与连接器进行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操作。

进一步,步骤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金属端子的端子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夹嘴部,所述夹嘴部为由左夹片、右夹片配合形成的口部宽、颈部窄、肚部宽的花瓶状夹嘴部,所示左夹片、右夹片之间设置有夹缝,使得夹嘴部可弹性张开;与金属端子的端子本体的夹嘴部相对应,所述金属壳体的端子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夹柱,所述连接夹柱的端部设置有大头部;步骤2.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金属端子的夹嘴部将金属壳体的连接夹柱吞入,且连接夹柱的大头部位于夹嘴部的肚部;步骤2.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进而将金属壳体的三个端子槽内的金属端子夹紧固定的同时,将端子本体的夹嘴部挤压夹紧,从而使得端子本体的夹嘴部将金属壳体的连接夹柱夹紧。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凹槽,其三个角分别对应金属壳体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所述定位底板上的定位凸起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凸起,从而与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配合。

一种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固定盖体、定位底板、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三条传动齿条及三块铆压夹块,所述固定基座呈圆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配合的传动轴通孔,围绕着传动轴通孔,设置有三条呈三角形分布的齿条滑槽,所述传动齿条的下侧设置有与齿条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上侧设置有齿条斜齿纹,内侧设置有齿条直齿纹,所述三条传动齿条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三条齿条滑槽,从而呈三角形分布,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下方,其传动轴穿过固定基座的传动轴通孔,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的端部,且位于固定基座的中心位置,并与三条驱动齿条的内侧的齿条直齿纹相配合,所述固定盖体设置固定基座上,并将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盖住,给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固定盖体设置有三条夹块滑槽,所述三条夹块滑槽圆周均匀分布,且由外往内延伸,相邻两条夹块滑槽的夹角为120°,所述铆压夹块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下侧设置有与驱动齿条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相配合的夹块斜齿纹,内侧设置压块铆压面,所述压块铆压面为与连接器金属壳体的弧面状铆压部相对应的横截面呈“(”形的弧面,且压块铆压面的弧面直径比金属壳体铆压部的直径要小,弧度要大,从而可将金属壳体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所述三块铆压夹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所对应的空间形成铆压工位,所述定位底板位于驱动齿轮的上方,且位于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底板设置有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定位底板上的定位凸起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凸起,从而与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配合,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针对本申请的数据线与连接器,对三根金属端子以及相配的具有三个端子槽的金属壳体,设计科学合理的铆压方法及专用装置。先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连接固定在数据线材芯线线芯的端部,然后再将三根金属端子插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端子槽中,然后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铆压起来,进而从三个方位将端子槽中的金属端子同步铆压紧固,一次性操作完成,降低人工熟练度依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而且铆压时,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方位的铆压夹块同时同步由外往内收缩夹紧,受力均衡,保证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在铆压后的整齐性以及圆周完整度,使得铆压后的金属壳体更加均匀圆滑。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其构造科学合理,单电机驱动,配合驱动齿轮、三条传动齿条及三块铆压夹块进行传动,保证三块铆压夹块夹紧与张开的同步性,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反应快速。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隐藏固定盖板、定位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隐藏固定基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隐藏三块铆压夹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隐藏三块铆压夹块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盖板与三块铆压夹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铆压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驱动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定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数据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连接器的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数据线材a;包覆层a1;芯线a2;金属壳体b;端子槽b1;铆压部b2;定位凹槽b3;待铆部b4;连接夹柱b5;大头部b6;金属端子c;端子本体c1;线芯连接部c2;夹嘴部c3;左夹片c4;右夹片c5;夹缝c6;固定基座1;齿条滑槽11;固定盖体2;夹块滑槽21;定位底板3;定位凸起31;驱动电机4;驱动齿轮5;传动齿条6;齿条滑动结构61;齿条斜齿纹62;齿条直齿纹63;铆压夹块7;夹块滑动结构71;夹块斜齿纹72;压块铆压面73;铆压工位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1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1)预备数据线材a,所述数据线材包括包覆层a1及三根芯线a2;

1.2)预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b及三根金属端子c,所述金属壳体b呈圆柱体状,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b1以及三个横截面呈“(”形的弧面状铆压部b2,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b3,所述铆压部b2的左、右边缘部为待铆部b4,所述铆压部b2位于相邻的两个端子槽b1之间,所述三个端子槽b1在横截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即类似于圆周均匀分布,旋转120°,可保持一致),与三个端子槽相对应,所述三个铆压部在横截面上亦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即类似于圆周均匀分布,旋转120°,可保持一致),所述金属端子c包括端子本体c1及线芯连接部c2,所述端子本体c1呈条状,所述线芯连接c2部呈u状;所述金属端子c的端子本体c1的端部设置有夹嘴部c3,所述夹嘴部c3为由左夹片c4、右夹片c5配合形成的口部宽、颈部窄、肚部宽的花瓶状夹嘴部c3,所示左夹片c4、右夹片c5之间设置有夹缝c6,使得夹嘴部c3可弹性张开;与金属端子c的端子本体c1的夹嘴部c3相对应,所述金属壳体b的端子槽b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夹柱b5,所述连接夹柱b5的端部设置有大头部b6;

1.3)预备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所述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固定盖体2、定位底板3、驱动电机4、驱动齿轮5、三条传动齿条6及三块铆压夹块7,所述固定基座1呈圆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驱动电机4相配合的传动轴通孔,围绕着传动轴通孔,设置有三条呈三角形分布的齿条滑槽11,所述传动齿条6的下侧设置有与齿条滑槽11相适配的滑动结构(齿条滑动结构61),上侧设置有齿条斜齿纹62,内侧设置有齿条直齿纹63,所述三条传动齿条6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1的三条齿条滑槽11,从而呈三角形分布(即类似于圆周均匀分布,旋转120°,可保持一致),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固定基座1的下方,其传动轴穿过固定基座1的传动轴通孔,所述驱动齿轮5设置在驱动电机4的传动轴的端部,且位于固定基座1的中心位置,并与三条驱动齿条6的内侧的齿条直齿纹63相配合,所述固定盖体2设置固定基座1上,并将驱动齿轮5及三条传动齿条6盖住,给驱动齿轮5及三条传动齿条6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固定盖体2设置有三条夹块滑槽21,所述三条夹块滑槽21圆周均匀分布,且由外往内延伸,相邻两条夹块滑槽的夹角为120°,所述铆压夹块7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固定盖体2的夹块滑槽21相适配的滑动结构(夹块滑动结构71),下侧设置有与驱动齿条6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63相配合的夹块斜齿纹7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盖体2的夹块滑槽21底部镂空,使得装配后,铆压夹块7下侧的夹块斜齿纹72可以与驱动齿条6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63相配合),内侧设置压块铆压面73,所述压块铆压面73为与连接器金属壳体b的弧面状铆压部b2相对应的横截面呈“(”形的弧面,且压块铆压面73的弧面直径比金属壳体铆压部b2的直径要小,弧度要大,从而可将金属壳体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压块铆压面73的弧度大小,具体可以根据铆压程度进行调整),所述三块铆压夹块7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盖体2的三条夹块滑槽21,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所对应的空间形成铆压工位8,所述定位底板3位于驱动齿轮5的上方,且位于固定盖体2的三条夹块滑槽21的中心位置(铆压工位8的底部位置),所述定位底板3设置有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底部的定位凹槽b3相适配的定位凸起31,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放置到定位底板3且定位凹槽b3与定位凸起31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b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b2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相对应;

2)2.1)先将数据线材a端部的一段包覆层a1剥离掉,漏出三根芯线a2,然后再将漏出的三根芯线a2的端部一段的表皮剥掉,漏出芯线的金属线芯;

2.2)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c分别通过呈u状的线芯连接部c2捏合紧固连接在三根芯线a2端部的金属线芯上;

2.3)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c的端子本体部c1分别插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的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b1内;金属端子c的夹嘴部c3将金属壳体b的连接夹柱b5吞入,且连接夹柱b5的大头部b6位于夹嘴部c3的肚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带有大头部b6的连接夹柱b5之所以可以插入夹嘴部c3,是因为夹嘴部c3的构造,夹嘴部c3为由左夹片c4、右夹片c5配合形成,左夹片c4、右夹片c5之间设置有夹缝c6,使得夹嘴部c3可弹性张开;

2.4)将连接好数据线材a、插好金属端子c的连接器放入到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的铆压工位,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放置到定位底板3且定位凹槽b3与定位凸起31配合到位,进而使得金属壳体b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b2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相对应;驱动电机4带动驱动齿轮5正向转动,此时,驱动齿轮5带动三根驱动齿条6在固定基座1的齿条滑槽11正向滑动,然后分别通过三条驱动齿条6的齿条斜齿纹62与三条铆压夹块7的夹块斜齿纹72相配合,带动三块铆压夹块7在固定盖体2的夹块滑槽21由外向内呈夹紧趋势滑动,最后分别通过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b的三个铆压部b2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b4向内铆压起来,进而将金属壳体b的三个端子槽b1内的金属端子c的端子本体c1夹紧固定;与此同时,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b的三个铆压部b2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b4向内铆压起来进而将金属壳体b的三个端子槽b1内的金属端子c的端子本体c1夹紧固定的同时,将端子本体c1的夹嘴部c3挤压夹紧,从而使得端子本体c1的夹嘴部c3将金属壳体b的连接夹柱b5夹紧;至此,数据线材与连接器进行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完成。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端子本体c1的夹嘴部c3与金属壳体b的连接夹柱b5的配合设计,非常重要且效果显著。虽然,不设计夹嘴部c3和连接夹柱b5,经过铆压连接后,金属端子c基本能够可靠连接固定在金属壳体b的端子槽b1内,但是,如果金属端子c受到比较大的轴心向的拉扯力(沿着端子及端子槽b1的中心线的拉力),还是有可能将金属端子c拉拔脱离端子槽b1;端子本体c1的夹嘴部c3与金属壳体b的连接夹柱b5的配合设计,利用金属壳体b铆压部b2铆压起来时的挤压力,将夹嘴部c3挤压夹紧,从而使得端子本体c1的夹嘴部c3将金属壳体b的连接夹柱b5夹紧,此时,连接夹柱b5的大头部b6被夹紧困在夹嘴部c3的肚部,难以拉脱,起到增加拉扯受力的作用,大幅度提升了金属端子c与金属壳体b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抗拉扯性能。该设计是本申请的核心设计之一。

作为延伸,还包括以下步骤:

2.5)驱动电机4带动驱动齿轮5反向转动,此时,驱动齿轮5带动三根驱动齿条6在固定基座1的齿条滑槽11反向滑动,然后分别通过三条驱动齿条6的齿条斜齿纹62与三条铆压夹块7的夹块斜齿纹72相配合,带动三块铆压夹块7在固定盖体2的夹块滑槽21由内向外呈张开趋势滑动,至此,可将铆压工位8内的铆压连接完成后的数据线材与连接器取出,并进行下一次的数据线材与连接器进行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操作。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定位底板3上的定位凸起31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凸起,从而与金属壳体b底部的定位凹槽b3相配合,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放置到定位底板3且定位凹槽b3与定位凸起31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b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b2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相对应。

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固定基座1、固定盖体2、定位底板3、驱动电机4、驱动齿轮5、三条传动齿条6及三块铆压夹块7,所述固定基座1呈圆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驱动电机4相配合的传动轴通孔,围绕着传动轴通孔,设置有三条呈三角形分布的齿条滑槽11,所述传动齿条6的下侧设置有与齿条滑槽11相适配的滑动结构(齿条滑动结构61),上侧设置有齿条斜齿纹62,内侧设置有齿条直齿纹63,所述三条传动齿条6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1的三条齿条滑槽11,从而呈三角形分布(即类似于圆周均匀分布,旋转120°,可保持一致),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固定基座1的下方,其传动轴穿过固定基座1的传动轴通孔,所述驱动齿轮5设置在驱动电机4的传动轴的端部,且位于固定基座1的中心位置,并与三条驱动齿条6的内侧的齿条直齿纹63相配合,所述固定盖体2设置固定基座1上,并将驱动齿轮5及三条传动齿条6盖住,给驱动齿轮5及三条传动齿条6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固定盖体2设置有三条夹块滑槽21,所述三条夹块滑槽21圆周均匀分布,且由外往内延伸,相邻两条夹块滑槽的夹角为120°,所述铆压夹块7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固定盖体2的夹块滑槽21相适配的滑动结构(夹块滑动结构71),下侧设置有与驱动齿条6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63相配合的夹块斜齿纹7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盖体2的夹块滑槽21底部镂空,使得装配后,铆压夹块7下侧的夹块斜齿纹72可以与驱动齿条6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63相配合),内侧设置压块铆压面73,所述压块铆压面73为与连接器金属壳体b的弧面状铆压部b2相对应的横截面呈“(”形的弧面,且压块铆压面73的弧面直径比金属壳体铆压部b2的直径要小,弧度要大,从而可将金属壳体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压块铆压面73的弧度大小,具体可以根据铆压程度进行调整),所述三块铆压夹块7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盖体2的三条夹块滑槽21,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所对应的空间形成铆压工位8,所述定位底板3位于驱动齿轮5的上方,且位于固定盖体2的三条夹块滑槽21的中心位置(铆压工位8的底部位置),所述定位底板3设置有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底部的定位凹槽b3相适配的定位凸起31,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放置到定位底板3且定位凹槽b3与定位凸起31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b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b2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定位底板3上的定位凸起31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凸起,从而与金属壳体b底部的定位凹槽b3相配合,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b放置到定位底板3且定位凹槽b3与定位凸起31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b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b2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7的压块铆压面73相对应。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及装置,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1.1)预备数据线材,所述数据线材包括包覆层及三根芯线;

1.2)预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及三根金属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呈圆柱体状,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以及三个横截面呈“(”形的弧面状铆压部,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为待铆部,所述铆压部位于相邻的两个端子槽之间,所述三个端子槽在横截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与三个端子槽相对应,所述三个铆压部在横截面上亦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金属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及线芯连接部,所述端子本体呈条状,所述线芯连接部呈u状;

1.3)预备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所述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固定盖体、定位底板、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三条传动齿条及三块铆压夹块,所述固定基座呈圆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配合的传动轴通孔,围绕着传动轴通孔,设置有三条呈三角形分布的齿条滑槽,所述传动齿条的下侧设置有与齿条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上侧设置有齿条斜齿纹,内侧设置有齿条直齿纹,所述三条传动齿条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三条齿条滑槽,从而呈三角形分布,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下方,其传动轴穿过固定基座的传动轴通孔,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的端部,且位于固定基座的中心位置,并与三条驱动齿条的内侧的齿条直齿纹相配合,所述固定盖体设置固定基座上,并将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盖住,给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固定盖体设置有三条夹块滑槽,所述三条夹块滑槽圆周均匀分布,且由外往内延伸,相邻两条夹块滑槽的夹角为120°,所述铆压夹块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下侧设置有与驱动齿条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相配合的夹块斜齿纹,内侧设置压块铆压面,所述压块铆压面为与连接器金属壳体的弧面状铆压部相对应的横截面呈“(”形的弧面,且压块铆压面的弧面直径比金属壳体铆压部的直径要小,弧度要大,从而可将金属壳体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所述三块铆压夹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所对应的空间形成铆压工位,所述定位底板位于驱动齿轮的上方,且位于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底板设置有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

2)2.1)先将数据线材端部的一段包覆层剥离掉,漏出三根芯线,然后再将漏出的三根芯线的端部一段的表皮剥掉,漏出芯线的金属线芯;

2.2)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分别通过呈u状的线芯连接部捏合紧固连接在三根芯线端部的金属线芯上;

2.3)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分别插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内;

2.4)将连接好数据线材、插好金属端子的连接器放入到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的铆压工位,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进而使得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正向转动,此时,驱动齿轮带动三根驱动齿条在固定基座的齿条滑槽正向滑动,然后分别通过三条驱动齿条的齿条斜齿纹与三条铆压夹块的夹块斜齿纹相配合,带动三块铆压夹块在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由外向内呈夹紧趋势滑动,最后分别通过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进而将金属壳体的三个端子槽内的金属端子夹紧固定,至此,数据线材与连接器进行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2.5)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此时,驱动齿轮带动三根驱动齿条在固定基座的齿条滑槽反向滑动,然后分别通过三条驱动齿条的齿条斜齿纹与三条铆压夹块的夹块斜齿纹相配合,带动三块铆压夹块在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由内向外呈张开趋势滑动,至此,可将铆压连接完成后的数据线材与连接器取出,并进行下一次的数据线材与连接器进行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金属端子的端子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夹嘴部,所述夹嘴部为由左夹片、右夹片配合形成的口部宽、颈部窄、肚部宽的花瓶状夹嘴部,所示左夹片、右夹片之间设置有夹缝,使得夹嘴部可弹性张开;与金属端子的端子本体的夹嘴部相对应,所述金属壳体的端子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夹柱,所述连接夹柱的端部设置有大头部;步骤2.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金属端子的夹嘴部将金属壳体的连接夹柱吞入,且连接夹柱的大头部位于夹嘴部的肚部;步骤2.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从三个方位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进而将金属壳体的三个端子槽内的金属端子夹紧固定的同时,将端子本体的夹嘴部挤压夹紧,从而使得端子本体的夹嘴部将金属壳体的连接夹柱夹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凹槽,其三个角分别对应金属壳体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横截面呈“c”形的端子槽;所述定位底板上的定位凸起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凸起,从而与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配合。

5.一种实施例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方法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固定盖体、定位底板、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三条传动齿条及三块铆压夹块,所述固定基座呈圆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配合的传动轴通孔,围绕着传动轴通孔,设置有三条呈三角形分布的齿条滑槽,所述传动齿条的下侧设置有与齿条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上侧设置有齿条斜齿纹,内侧设置有齿条直齿纹,所述三条传动齿条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三条齿条滑槽,从而呈三角形分布,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基座的下方,其传动轴穿过固定基座的传动轴通孔,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的端部,且位于固定基座的中心位置,并与三条驱动齿条的内侧的齿条直齿纹相配合,所述固定盖体设置固定基座上,并将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盖住,给驱动齿轮及三条传动齿条留有活动空间,所述固定盖体设置有三条夹块滑槽,所述三条夹块滑槽圆周均匀分布,且由外往内延伸,相邻两条夹块滑槽的夹角为120°,所述铆压夹块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固定盖体的夹块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下侧设置有与驱动齿条的上侧的齿条斜齿纹相配合的夹块斜齿纹,内侧设置压块铆压面,所述压块铆压面为与连接器金属壳体的弧面状铆压部相对应的横截面呈“(”形的弧面,且压块铆压面的弧面直径比金属壳体铆压部的直径要小,弧度要大,从而可将金属壳体铆压部的左、右边缘部的待铆部向内铆压起来,所述三块铆压夹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所对应的空间形成铆压工位,所述定位底板位于驱动齿轮的上方,且位于固定盖体的三条夹块滑槽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底板设置有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板上的定位凸起为等边三角形定位凸起,从而与金属壳体底部的定位凹槽相配合,使得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放置到定位底板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配合到位后,金属壳体圆周分布的三个铆压部分别与三块铆压夹块的压块铆压面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线材与连接器的三位同步式铆压连接方法及装置,先将连接器的三根金属端子连接固定在数据线材芯线线芯的端部,然后再将三根金属端子插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端子槽中;最后由三位同步式铆压装置的固定基座、固定盖体、定位底板、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三条传动齿条及三块铆压夹块相互配合,使得三块铆压夹块的铆压弧面同步将金属壳体的三个铆压部铆压起来,进而从三个方位将端子槽中的金属端子同步铆压紧固,一次性操作完成,降低人工熟练度依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而且保证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在铆压后的圆周完整度,尽量避免金属壳体在铆压时的不规则变形,使得金属壳体在铆压后保持均匀圆滑。

技术研发人员:鲍士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致胜腾达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8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