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和冲击波治疗手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和冲击波治疗手柄。



背景技术:

冲击波用于治疗已经是十分常见的技术及手段,如公开号为cn10646619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向体内组织施加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和冲击波治疗手柄。

目前的冲击波治疗主要采用气体驱动撞子撞击耦合端,从而构成共振,最终形成冲击波,然后将冲击波通过作用端直接作用在患处即可。为了获得高频的冲击波,需要频繁切换对撞子的供气方向,从而实现撞子撞向耦合端再返回原处,如此往复。目前这一功能主要通过外部的电磁换向阀实现,但是由于切换频率非常快,用于控制电磁换向阀换向的开关根本来不及反应,如果采用电磁换向阀按时换向,这就无法获得较高频率的冲击,因为不同的气压驱动撞子的速度不同,一旦换向速度过快就很有可能在撞子还未撞击耦合端就反向运动,造成冲击波耦合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和冲击波治疗手柄,其通过治疗探头上的气囊内的气体作为换向的动力,从而实现按需、高频换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包括探头外壳,探头外壳内部设置有延长冲击腔,所述延长冲击腔可与撞子密封、卡合、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延长冲击腔侧壁上设置有导通缺槽;探头外壳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端与导通缺槽、延长冲击腔连通的第一副气道、第二副气道,所述第一副气道、第二副气道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密封连通;所述延长冲击腔内还卡合、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耦合端;耦合端上固定有作用端,所述作用端位于耦合端与延长冲击腔内端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套装有气囊,气囊内部安装有气囊弹簧,所述气囊具有弹性且其内部与第二副气道连通。

优选地,耦合端与撞子撞击一端上设置有沉槽,且耦合端上还设置有导气盲孔、作用端、密封气孔,所述作用端的开放端穿出探头外壳。

优选地,所述作用端与探头外壳装配处上套装有密封气环,密封气环内部中空且其内部通过密封气孔与导气盲孔连通,导气盲孔靠近撞子一端贯穿耦合端。

优选地,所述作用端穿出探头外壳一端上固定有止位环,所述探头外壳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可容纳止位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冲击波治疗手柄,其应用有上述治疗探头。

优选地,还包括手柄外壳,所述手柄外壳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冲击腔、第一气道、第二气道、阀腔,冲击腔内卡合、密封、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撞子,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一端贯穿手柄外壳、另一端分别与阀腔、长缺槽连通,所述长缺槽设置在阀腔的内壁上;

所述阀腔通过进气孔与冲击腔连通;阀腔还分别与进气管、排气管连通,进气管用于输入高压气体,排气管用于输出气流;所述阀腔内卡合、密封、可滑动地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连通长槽、过气孔、排气斜孔,所述排气斜孔不与连通长槽、过气孔连通且两端分别贯穿阀芯,所述连通长槽与过气孔一端连通,初始状态时,过气孔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冲击腔靠近阀腔一端上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用于限制撞子向阀腔移动的最大位移。

优选地,所述阀芯靠近排气管一端与阀腔位于第一气道一端之间安装有阀芯压簧,阀芯压簧用于驱动阀芯始终位于阀腔和第二气道连通一端,排气管可通过阀腔与第一气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芯靠近第二气道一端上设置有驱动缺槽,驱动缺槽与第二气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通长槽还通过补气孔与单向阀孔一端连通,单向阀孔另一端上固定有着力环,且单向阀孔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弧槽、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通过补气通道与驱动缺槽连通;所述单向阀孔内卡合、密封、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单向阀柱,单向阀柱与密封弧槽配合部分为密封弧面,密封弧面可与密封弧槽贴合密封从而阻断补气孔与单向阀孔的连通;所述单向阀柱与着力环之间安装有单向弹簧,单向弹簧用于对单向阀柱产生向密封弧槽推动的弹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气囊内部的气体为阀芯提供换向动力,不但能够保证撞子与耦合端的充分撞击,而且在撞击完成后直接换向驱动撞子复位,从而可以实现高频的冲击波输出,而且无需外置电磁换向阀,可大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3,本实施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包括治疗探头、手柄外壳110,所述手柄外壳110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冲击腔111、第一气道112、第二气道113、阀腔114,冲击腔内卡合、密封、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撞子330,所述第一气道112和第二气道113一端贯穿手柄外壳110、另一端分别与阀腔114、长缺槽116连通,所述长缺槽116设置在阀腔114的内壁上;

所述阀腔114通过进气孔115与冲击腔111连通,所述冲击腔111靠近阀腔114一端上固定有限位环120,限位环120用于限制撞子330向阀腔移动的最大位移;

阀腔114还分别与进气管320、排气管310连通,进气管320用于输入高压气体,排气管310用于输出气流;所述阀腔114内卡合、密封、可滑动地安装有阀芯130,所述阀芯130上设置有连通长槽132、过气孔131、排气斜孔139,所述排气斜孔139不与连通长槽132、过气孔131连通且两端分别贯穿阀芯,所述连通长槽132与过气孔131一端连通,初始状态时,过气孔131另一端与进气孔115连通。

所述阀芯130靠近排气管310一端与阀腔位于第一气道112一端之间安装有阀芯压簧210,阀芯压簧210用于驱动阀芯始终位于阀腔和第二气道连通一端,此为初始状态,且此时进气管320通过过气孔131与进气孔115连通,排气管310通过阀腔与第一气道112连通。使用时,进气管通入高压气流,气压进入冲击腔内驱动撞子330向耦合端420移动直到撞击耦合端420,从而完成冲击、耦合,此时,位于撞子330与耦合端420之间的气体通过第一气道112、排气管排出,以防止这部分气体阻碍撞子撞击耦合端420。

所述阀芯130靠近第二气道113一端上设置有驱动缺槽133,驱动缺槽133与第二气道113连通,从而使得通过第二气道输送来的气流可以进入驱动缺槽133内,从而推动阀芯移动。

所述连通长槽132还通过补气孔137与单向阀孔135一端连通,单向阀孔135另一端上固定有着力环138,且单向阀孔135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弧槽1352、导流槽1351,所述导流槽1351通过补气通道136与驱动缺槽133连通;所述单向阀孔135内卡合、密封、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单向阀柱610,单向阀柱610与密封弧槽1352配合部分为密封弧面611,密封弧面611可与密封弧槽1352贴合密封从而阻断补气孔137与单向阀孔135的连通。

所述单向阀柱610与着力环138之间安装有单向弹簧620,单向弹簧620用于对单向阀柱产生向密封弧槽1352推动的弹力,从而为单向阀柱610的打开提供阻力。

所述治疗探头包括探头外壳410,探头外壳410内部设置有与冲击腔111连通的延长冲击腔414,所述延长冲击腔414可与撞子密封、卡合、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延长冲击腔414侧壁上设置有导通缺槽413;探头外壳410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端与导通缺槽413、延长冲击腔414连通的第一副气道411、第二副气道412,所述第一副气道411、第二副气道412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道112、第二气道113密封连通;

所述延长冲击腔414内还卡合、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耦合端420,耦合端420与撞子撞击一端上设置有沉槽421,且耦合端420上还设置有导气盲孔422、作用端424、密封气孔425,所述作用端424的开放端穿出探头外壳410。使用时,作用端424的开放端端面直接作用在患处以进行冲击波治疗。

所述作用端424与探头外壳410装配处上套装有密封气环530,密封气环530内部中空且其内部通过密封气孔425与导气盲孔422连通,导气盲孔422靠近撞子一端贯穿耦合端420,从而能够将冲击腔内的气流引入密封气环530内,使得密封气环530弹性膨胀以增加密封效果以及作用端424与探头外壳410之间的动力隔绝效果,降低作用端424的动力传递到探头外壳410上的概率。所述沉槽421用于即使撞子与耦合端撞击也不影响延长冲击腔与导气盲孔422的连通。

所述作用端424位于耦合端420与延长冲击腔414内端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套装有气囊510,气囊510内部安装有气囊弹簧520,所述气囊510具有弹性且其内部与第二副气道412连通,所述气囊弹簧520用于对耦合端420产生阻碍其向作用端424移动的弹力,从而可以通过不断的冲击使得气囊弹簧发生共振,以加强冲击波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作用端424穿出探头外壳一端上固定有止位环423,所述探头外壳410上设置有容纳槽415,容纳槽415可以容纳止位环423。

当耦合端受到撞子撞击时,撞击力驱动耦合端克服气囊弹簧的弹力向作用端424移动,从而挤压气囊,气囊内的气体进入阀腔内,驱动阀芯向排气管一端克服阀芯弹簧的弹力移动,直到排气斜孔139将进气孔115、排气管连通,进气管320通过连通长槽132、过气孔131与长缺槽116连通,此时高压气体通过第一气道112、第一副气道411进入撞子靠近耦合端一侧的延长冲击腔内,冲击腔与排气管连通,高压气流驱动撞子移动至限位环处、气囊弹簧驱动气囊膨胀、复位,从而在阀腔与第二气道连通一端形成低压,阀芯弹簧驱动阀芯复位,进入下一次冲击。这种设计可以实现超高频冲击,且无需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气流换向,成本低、可靠性高。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包括探头外壳,其特征是:探头外壳内部设置有延长冲击腔,所述延长冲击腔可与撞子密封、卡合、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延长冲击腔侧壁上设置有导通缺槽;探头外壳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端与导通缺槽、延长冲击腔连通的第一副气道、第二副气道,所述第一副气道、第二副气道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密封连通;所述延长冲击腔内还卡合、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耦合端;耦合端上固定有作用端,所述作用端位于耦合端与延长冲击腔内端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套装有气囊,气囊内部安装有气囊弹簧,所述气囊具有弹性且其内部与第二副气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探头,其特征是:耦合端与撞子撞击一端上设置有沉槽,且耦合端上还设置有导气盲孔、作用端、密封气孔,所述作用端的开放端穿出探头外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探头,其特征是:所述作用端与探头外壳装配处上套装有密封气环,密封气环内部中空且其内部通过密封气孔与导气盲孔连通,导气盲孔靠近撞子一端贯穿耦合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探头,其特征是:所述作用端穿出探头外壳一端上固定有止位环,所述探头外壳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可容纳止位环。

5.一种冲击波治疗手柄,其特征是:应用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探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其特征是:还包括手柄外壳,所述手柄外壳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冲击腔、第一气道、第二气道、阀腔,冲击腔内卡合、密封、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撞子,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一端贯穿手柄外壳、另一端分别与阀腔、长缺槽连通,所述长缺槽设置在阀腔的内壁上;

所述阀腔通过进气孔与冲击腔连通;阀腔还分别与进气管、排气管连通,进气管用于输入高压气体,排气管用于输出气流;所述阀腔内卡合、密封、可滑动地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连通长槽、过气孔、排气斜孔,所述排气斜孔不与连通长槽、过气孔连通且两端分别贯穿阀芯,所述连通长槽与过气孔一端连通,初始状态时,过气孔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冲击腔靠近阀腔一端上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用于限制撞子向阀腔移动的最大位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其特征是:所述阀芯靠近排气管一端与阀腔位于第一气道一端之间安装有阀芯压簧,阀芯压簧用于驱动阀芯始终位于阀腔和第二气道连通一端,排气管可通过阀腔与第一气道连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其特征是:所述阀芯靠近第二气道一端上设置有驱动缺槽,驱动缺槽与第二气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其特征是:所述连通长槽还通过补气孔与单向阀孔一端连通,单向阀孔另一端上固定有着力环,且单向阀孔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弧槽、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通过补气通道与驱动缺槽连通;所述单向阀孔内卡合、密封、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单向阀柱,单向阀柱与密封弧槽配合部分为密封弧面,密封弧面可与密封弧槽贴合密封从而阻断补气孔与单向阀孔的连通;所述单向阀柱与着力环之间安装有单向弹簧,单向弹簧用于对单向阀柱产生向密封弧槽推动的弹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和冲击波治疗手柄,其治疗探头包括探头外壳,探头外壳内部设置有延长冲击腔,延长冲击腔可与撞子密封、卡合、可轴向滑动装配,延长冲击腔侧壁上设置有导通缺槽;探头外壳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端与导通缺槽、延长冲击腔连通的第一副气道、第二副气道,第一副气道、第二副气道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密封连通;延长冲击腔内还卡合、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耦合端;耦合端上固定有作用端,作用端位于耦合端与延长冲击腔内端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套装有气囊,气囊内部安装有气囊弹簧,气囊具有弹性且其内部与第二副气道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实现高频的冲击波输出,而且无需外置电磁换向阀,可大大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美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7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