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发明涉及急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由于溺水时间长短,病情轻重不一,时间短主要为一过性窒息的缺氧表现,获救后神志多清醒,有呛咳,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增高,胸闷胀不适,四肢酸痛无力。淹溺3~4min内获救则窒息和缺氧时间较长,可有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或不清,剧烈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心率慢、血压降低、皮肤冷、发绀等征象。

第一目击者在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清除溺水者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进行控水处理,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溺水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在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然而心肺复苏抢救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如此高强度的心肺复苏很难有人能坚持很长时间,往往会因此恶化溺水者的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在夏季容易在水边出现溺水现象,而现场人员无法长时间使用施救心肺复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安装在水边,平时作为警示牌使用,如果有人溺水可转换为辅助施救工具,为溺水者争取宝贵的施救时间,好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来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板与右支板,所述左支板与右支板内侧各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滑动连接有展示板,所述展示板端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支腿,所述展示板上安装有急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急救机构包括一安装盒,所述安装盒通过支撑板连接在展示板上,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两侧各设有一侧凹槽,所述侧凹槽内设有一可沿侧凹槽上下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下两面均通过弹簧连接在侧凹槽上,所述移动板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胶垫,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与椭圆轮,在第三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穿过安装盒后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连接有摇把,所述椭圆轮与升降板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调节杆组,所述调节杆组包括下管、下杆及旋钮螺栓,所述下管固定在升降板底部,所述下管内滑动连接有下杆,调节旋钮螺栓使得下杆沿着下管移动并定位于下管上的一处,所述下杆连接有安装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形状与展示板端面相一致,所述插槽内插接有展示板。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处于左支板与右支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展示板两侧各设有一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侧滑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展示板上设有方便人们转动的把手。

进一步的,在展示板面向人们一侧设有警示标志。

进一步的,当人们1分钟内转动1圈转轮时,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大于等于50。

进一步的,所述展示板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与滑块,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支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平时可作为警示标志存在,固定在湖边有人溺水后移人至该处进行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前期的四分钟心脏复苏,为溺水者赢得宝贵的施救时间,且该装置采用手摇式机械机构,无需能源驱动,机械机构更可靠,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施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施救状态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添加有滑动机构时的局部视图。

图7为支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底板,12左支板,13右支板,14固定柱,15插槽,

2展示板,21侧滑动槽,22第一转轴,23支腿,24警示标志,25把手,

3急救机构,31支撑板,32安装盒,33安装腔,34侧凹槽,35移动板,36弹簧,37连接板,38升降板,39下管,310下杆,311旋钮螺栓,312安装板,313胶垫,314第二转轴,315椭圆轮,316第三转轴,317主动齿轮,318转轮,319摇把,41滑块,42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包括一支架1,所述支架包括一底板11,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板12与右支板13,所述左支板与右支板内侧各设有一固定柱14。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插槽15,所述插槽形状与展示板2端面相一致,所述插槽内可插接有展示板2。

其中插槽处于左支板与右支板之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上滑动连接有展示板2,所述展示板端部设有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支腿23。当有人溺水时,展示板倾斜至水平后,转动支腿,使得展示板形成一临时放置床位,方便人们施救。

进一步的,展示板两侧各设有一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侧滑动槽21。

方案优化,所述展示板上设有方便人们转动的把手25。当需要有人使用该设备时,人们拉动把手使得展示板倾斜从竖直至水平。

在展示板面向人们一侧设有警示标志24。

所述展示板上安装有急救机构3。所述急救机构包括一安装盒32,所述安装盒通过支撑板31连接在展示板上,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安装腔33,所述安装腔两侧各设有一侧凹槽34,所述侧凹槽内设有一可沿侧凹槽上下移动的移动板35,所述移动板的上下两面均通过弹簧36连接在侧凹槽上,所述移动板连接有连接板37,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一升降板38,这样当移动板沿着侧凹槽上下移动时,升降板也随之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板下端连接有安装板312,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胶垫313。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调节杆组。

所述调节杆组包括下管39、下杆310及旋钮螺栓311,所述下管固定在升降板底部,所述下管内滑动连接有下杆,调节旋钮螺栓可使得下杆沿着下管移动并定位于下管上的一处,所述下杆连接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二转轴314与第三转轴316,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与椭圆轮215,在第三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317,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穿过安装盒后连接有转轮318,所述转轮上连接有摇把319。所述椭圆轮与升降板相切。当人们转动摇把时,转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因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且第二转轴上还同时安装有椭圆轮,所述椭圆轮也随之发生转动,因椭圆轮与升降板相切,当椭圆轮不断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升降板不断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当胶垫313下方有人时,胶垫在竖直高度的上下移动,会不断的挤压人们胸腔,实现心肺复苏动作。

方案细化,当人们1分钟内转动1圈转轮时,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大于等于50,当人们需要机械心肺复苏达到100次/分钟时,因为椭圆轮有两个高点及两个低点,只要椭圆轮一分钟内转动50次即可。也就是说当人们1分钟内转动1圈转轮时,利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可以实现椭圆轮一分钟内转动50次。

再者,当人们1分钟内转动2圈转轮时,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大于等于25。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示板上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的设计,可以在人们躺在展示板时,更好更快的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急救机构的放置,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42与滑块41,,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41,所述滑块上设有支撑板。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板与右支板,所述左支板与右支板内侧各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滑动连接有展示板,所述展示板端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支腿,所述展示板上安装有急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机构包括一安装盒,所述安装盒通过支撑板连接在展示板上,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两侧各设有一侧凹槽,所述侧凹槽内设有一可沿侧凹槽上下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下两面均通过弹簧连接在侧凹槽上,所述移动板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胶垫,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与椭圆轮,在第三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穿过安装盒后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连接有摇把,所述椭圆轮与升降板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调节杆组,所述调节杆组包括下管、下杆及旋钮螺栓,所述下管固定在升降板底部,所述下管内滑动连接有下杆,调节旋钮螺栓使得下杆沿着下管移动并定位于下管上的一处,所述下杆连接有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形状与展示板端面相一致,所述插槽内插接有展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处于左支板与右支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两侧各设有一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侧滑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上设有方便人们转动的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展示板面向人们一侧设有警示标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人们1分钟内转动1圈转轮时,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大于等于5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与滑块,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支撑板。

技术总结
一种溺水手摇心肺复苏急救装置,涉及急救领域,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板与右支板,所述左支板与右支板内侧各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滑动连接有展示板,所述展示板端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支腿,所述展示板上安装有急救机构。本发明平时可作为警示标志存在,固定在湖边有人溺水后移人至该处进行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前期的四分钟心脏复苏,为溺水者赢得宝贵的施救时间,且该装置采用手摇式机械机构,无需能源驱动,机械机构更可靠,成本也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栾琳琳;杨丽娟;丁敏;陈林;吕芳芳;刘聪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立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7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