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97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族吹奏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



背景技术: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可广泛应用于乐团、乐队、演出、教学、庆典及个人吹奏等。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子母埙、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是埙乐家族中最传统的一种形制,现有的埙一般为单腔,8孔和9孔居多,声音共鸣好,俯吹好,喜爱者甚多,但是单腔结构导致其本身的音域较窄,音质较差,达不到超宽音域,导致其表现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埙音域较窄、音质较差、无法达到超宽音域的问题,达到了埙具有超宽音域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包括梨形腔体及吹口,腔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中心制有通气孔;上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上指孔组,下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下指孔组。

进一步地,上指孔组包括指孔八和指孔四。

进一步地,下指孔组包括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

下指孔组还包括指孔九和指孔十。

进一步地,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八和指孔四位于腔壁的正面;指孔九和指孔十位于腔壁的背面。

进一步地,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八位于腔壁正面的一侧,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四位于腔壁正面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指孔一直径为3mm,指孔二直径为5mm,指孔三直径为4mm,指孔四和指孔八直径为9mm,指孔五直径为6mm,指孔六和指孔七直径为10mm,指孔九和指孔十直径为11mm。

进一步地,通气孔直径为15-18mm。

进一步地,上腔体与下腔体体积比为4-5:6-5。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沿腔体径向向内延伸,所述隔板厚度为5-7mm。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位于腔体高度的百分之四十六到百分之四十九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包括梨形腔体12及吹口11,腔体12内部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将腔体12分隔为上腔体15和下腔体16,隔板13中心制有通气孔14;上腔体15的腔壁上制有上指孔组,下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下指孔组。可达到高音升5、可达到高音6,使得此埙具有音域超过两个八度。为了实现实音区和泛音区相连接的音区中有一个小二度音的重叠,在实音区和泛音区都有一个高音3,演奏时打开指孔一、指孔二、指孔三、指孔四、指孔五、指孔六、指孔七、指孔八、指孔九、指孔十吹奏可达到高音3;全按(全堵)超吹,可达到泛音高音3,从而使演奏者在演奏中使用的任何技巧都无障碍通过;达到了埙具有超宽音域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动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图。

附图标记:

1.指孔一,2.指孔二、3.指孔三、4.指孔四、5.指孔五、6.指孔六、7.指孔七、8.指孔八、9.指孔九、10.指孔十、11.吹口、12.腔体、13.隔板、14.通气孔、15.上腔体、16.下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明:显然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构思,所有技术特征细节不可能完全细化,没有公开的内容均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识面和高度进行选择。

实施例1,结合附图1-4描述。

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包括梨形腔体12及吹口11,腔体12内部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将腔体12分隔为上腔体15和下腔体16,隔板13中心制有通气孔14;上腔体的腔壁上15制有指孔八8和指孔四4。下腔体的腔壁上制有指孔七7、指孔六6、指孔五5、指孔三3、指孔二2、指孔一1、指孔九9和指孔十10。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现有埙的基础上,内置有隔板,将埙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最好在腔体的上部,并且上腔体和下腔体具有的腔壁上分别制有指孔八、指孔四和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九和指孔十;既可以当普通的埙进行使用和演奏,也可以在需要吹奏超过两个八度音的时候,堵住指孔一、指孔二、指孔三、指孔五、指孔九、指孔十,打开指孔四、指孔六、指孔七、指孔八超吹,可达到高音升5;堵住指孔一、指孔二、指孔三、指孔五、打开指孔四、指孔六、指孔七、指孔八、指孔九开半孔超吹,可达到高音6。使得此埙具有音域超过两个八度,拓宽了音域,提高了使用场合。

为了实现实音区和泛音区相连接的音区中有一个小二度音的重叠,在实音区和泛音区都有一个高音3,演奏时打开指孔一、指孔二、指孔三、指孔四、指孔五、指孔六、指孔七、指孔八、指孔九、指孔十吹奏可达到高音3;全按(全堵)超吹,可达到泛音高音3,从而使演奏者在演奏中使用的任何技巧都无障碍通过。

实施例2,结合附图1-4描述。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指孔七7、指孔六6、指孔五5、指孔三3、指孔二2、指孔一1、指孔八8和指孔四4位于腔壁12的正面;指孔九9和指孔十10位于腔壁12的背面。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八和指孔四设计在腔壁的正面是为了方便右手四指、左手四指的把持和使用;指孔九和指孔十设计在腔壁的反面是为了方便右手大拇指和左手大拇指和的把持,这样的设计使得左右手十指刚好将整个埙固定住,利于对埙整体的捧持和使用。

进一步地,指孔七7、指孔六6、指孔五5、指孔八8位于腔壁17正面的一侧,指孔三3、指孔二2、指孔一1、指孔四4位于腔壁17正面的另一侧。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八设计在腔壁正面的一侧是为了方便右手四指的把持,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四设计在腔壁正面的另一侧是为了方便左手四指的把持。这样的排布使得手在使用的时候比较方便而且音域调校比较好。

进一步地,指孔一1直径为3mm,指孔二2直径为5mm,指孔三3直径为4mm,指孔四4和指孔八8直径为9mm,指孔五5直径为6mm,指孔六6和指孔七7直径为10mm,指孔九9和指孔十10直径为11mm。

进一步地,通气孔14直径为15-18mm。

进一步地,上腔体15与下腔体16腔体积比为4-5:6-5。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沿腔体径向向内延伸,所述隔板厚度为5-7mm。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位于腔体高度的百分之四十六到百分之四十九处。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埙采用了在全国流行最广的西安指法。首开了西安指法宽音域埙的先河。本申请埙的西安指法为:指孔一、指孔二、指孔三、指孔四、指孔十、指孔五、指孔六、指孔七、指孔八、指孔九分别对应的手指为左手小拇指、左手无名指、左手左手中指、左手食指、左手大拇指、右手小拇指、右手无名指、右手中指、右手食指、右手大拇指。西安指法一般指左手起低音,为了方便专业演奏家和音乐院校生以及演奏其他右手起低音的吹奏乐器人的习惯,我们也制作西安指法的右手起低音的埙,只需要在制作中开指孔时按照附图3标识把前后两面左右手的指孔颠倒一下。

为了便于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埙的工作原理,列举出以下指序排列及发音规则。(胴音做低音5)

一低音5十指全按(指孔全部堵住)

二低音升5指孔1开半孔

三低音6开指孔1

四低音升6开指孔3

五低音7开指孔2

六中音1开指孔1、2

七中音升1开指孔2、3

八中音2开指孔1、2、3

九中音升2开指孔2、3、5

十中音3开指孔1、2、3、5

十一中音4开指孔1、5、6

十二中音升4开指孔1、2、5、6

十三中音5开指孔1、2、3、5、6

十四中音升5开指孔1、5、6、7

十五中音6开指孔1、2、3、5、6、7

十六中音升6开指孔5、6、7、9

十七中音7开指孔1、2、3、5、6、7、9

十八高音1开指孔1、2、3、5、6、7、9、10

十九高音升1开指孔1、2、3、5、6、7、8、9

二十高音2开指孔1、2、3、5、6、7、8、9、10

二十一高音升2开指孔1、2、3、4、5、6、7、8、9

二十二高音3开指孔1、2、3、4、5、6、7、8、9、10

二十三泛音高音3全按(全堵)超吹

二十四高音4开指孔8超吹

二十五高音升4开指孔8、4孔开半孔超吹

二十六高音5开指孔4、8超吹

二十七高音升5开指孔4、6、7、8超吹

二十八高音6开指孔4、6、7、8、9开半孔超吹

为了便于清楚地说明本专利埙的吹奏原理,需要对埙的工作原理做一简单介绍:吹奏埙时吹低音区要求弱吹,中音区平吹,到高音区则要加强气流强吹,而双八度埙还有更高的音叫泛音,吹奏泛音时气流更加急叫超吹。埙吹出声音的高低是根据打开指孔的面积变化而变化,打开的面积加大,声音就升高,反之则变低。吹单腔埙时,人的嘴对着埙口的前面吹口边棱吹,这时气流打在前檐的边棱上,引起激烈的碰撞振动而发出声音,吹向埙口的气流一部分沿着埙外壁走去,一部分进入腔体内沿着内壁推动腔体内的空气旋转成团状。这个旋转的空气团会因吹入气流的压缩而产生弹性振动。由于这个旋转的空气团体积是固定的,所以它会有一个固定的振动频率,这个固定频率与吹口的气流碰撞振动的声音是即时共振的,即吹口发出的声音就是这个旋转空气团与吹口激动共振的声音,因为这时还没有抬起指孔,指孔处于全堵状态所以这个音又叫做埙的胴音。埙的个头越大,内腔体积越大,形成的空气团越大,共振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越低。当打开埙的一个指孔时,旋转空气团的气体会泄漏,平衡被打破,泄漏后空气团会变小,旋转速度会稍微加快建立新平衡。由于气团变小则振动频率提高,埙的声音随即变高。再打开一个指孔就会加大空气泄漏,使旋转气团变小,频率提高,声音随之变高。但在腔壁上开的指孔面积过大,气体泄漏太多腔体内无法形成旋转空气团时就发不出声音了。

本埙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考附图1-4,吹奏本埙时,由吹口进入埙腔体内的气流在上腔体下部被中间隔板阻拦,改变方向后顺隔板向后流动,流经隔板中间的通气孔的气流因下腔体压力小,快速流入下腔体,并沿腔体的后下壁,埙底转向埙前壁往上,又碰到隔板改变方向后,流经隔板通气孔时被新入的气流推动又往后、往下形成了旋转的空气团。在上腔体下部改变方向后流动而经过隔板中间通气孔两边的气流一直流向后腔体,被后腔体阻拦后向上转往吹口方向转动,到吹口时被吹入的气流压下。从而在上腔又形成一个旋转的空气团,上下腔的这两个空气团它们独立旋转,但又因下腔体空气团是上腔体气流流经隔板中间的通气孔下流的压力支撑形成,故而在发声时弹性振动中又相互关联,协同振动,所以在中低音时看作是一个哑铃形气团。

本埙上腔体体积比下腔体体积小,上下腔体的体积比为4-5:6-5即这个埙总体积为10时,上腔体为4,下腔体为6,调整中间隔板位置上下移动即可改变上下腔体体积的比例。从附图3中可以看出本埙在上腔体的腔壁上开了两个指孔,即指孔四和指孔八,而在下腔体的腔壁上开了8个指孔,即指孔一、指孔二、指孔三、指孔五、指孔六、指孔七、指孔九、指孔十。从指法排序上又可以看出,在下腔体内依次打开的指孔顺序可以吹奏出从低音5到高音1的音。这包括了全部的中音区和低音区,正好是弱吹区和平吹区。从低音往中音依次打开指孔下腔体会因空气泄漏,空气团逐渐变小,声音逐渐变高,下腔体的8个指孔全部打开(参考指序排列十八)最高音为高音1,这个音是打开了下腔体的全部指孔,也可以认为这个音是由隔板中间的通气孔发出的。如果沿附图1中的隔板以下把下半部分埙切掉,余下的部分则是一个三孔小埙,中间隔板成了这个小埙的底。隔板中间的通气孔成了这个小埙向下开的一个孔,另外还有两个指孔即指孔八和指孔四。在吹奏低音区时指孔四和指孔八一直不需要打开,这个小埙向下开的孔就满足了下腔体打开8个指孔时高音发声的需求,所以说下腔体8个指孔依次全部打开所发的音都是由这个小埙向下的通气孔控制发出的。

吹高音时要用强吹,强吹时气流很急,上腔体的空气团旋转很快,因为通气孔的面积很小,通气孔的直径为15-18mm.按通气孔的直径以16mm计算,其面积只有2平方厘米,而隔板以直径60cm计算,则面积是28平方厘米,是通气孔面积的十四倍,所以在强吹时,上腔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埙,这个小埙体积只有整个埙的2/5多点,所以它能发出比整埙发出的最高音高的多的声音。虽然这个小埙在底部开了通气孔释放了部分能力用于支撑下腔体8个指孔全部打开的发声,但剩余能力足以在打开指孔四和指孔八时使高音达到高音2、高音3。

吹奏泛音要超吹,超吹时气流比强吹要强得多,超吹时十个手指把指孔全部堵住,急速的气流在上腔内形成高速旋转的空气团,空气团的振动频率成倍增长即产生倍高音-泛音,泛音也遵循着音的高低随打开指孔面积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十指全堵时超吹发出的泛音我们叫它第一泛音,打开上腔的指孔四和指孔八可发出第2、第3泛音,配合下腔体指孔放开还可以抬高泛音的音高。调整中间隔板的高低,通气孔的大小,上腔体的腔壁上指孔的大小,可以调整泛音的音准、音高。

从音节的指法排列中可以看出在实音区和泛音区都有一个高音3,这样在实音区和泛音区相连接的音区中有一个小二度音的重叠使演奏者在演奏中使用的任何技巧都无障碍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埙填补了埙没有超宽音域埙的制作技术。音质、音色在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音区统一优美,比普通传统的埙有很大改善。使用了双腔制作技术,使本埙的全音域在胴音作5时,从低音5可到高音6,超过了两个八度(普通埙全音域只能从低音5到高音2)改善了音质,提升了乐器的表现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包括梨形腔体及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中心制有通气孔;所述上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上指孔组,所述下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下指孔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指孔组包括指孔八和指孔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指孔组包括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所述下指孔组还包括指孔九和指孔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八和指孔四位于腔壁的正面;所述指孔九和指孔十位于腔壁的背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孔七、指孔六、指孔五、指孔八位于腔壁正面的一侧,指孔三、指孔二、指孔一、指孔四位于腔壁正面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孔一直径为3mm,指孔二直径为5mm,指孔三直径为4mm,指孔四和指孔八直径为9mm,指孔五直径为6mm,指孔六和指孔七直径为10mm,指孔九和指孔十直径为11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直径为15-18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体积比为4-5:6-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腔体径向向内延伸,所述隔板厚度为5-7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位于腔体高度的百分之四十六到百分之四十九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埙,包括梨形腔体、及吹口,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中心制有通气孔;所述上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上指孔组,所述下腔体的腔壁上制有下指孔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埙音域较窄、音质较差、达不到超宽音域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埙具有超宽音域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斌飞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6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