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镀膜是真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真空技术为基础,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并吸收电子束、分子束、离子束、等离子束、射频和磁控等一系列新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薄膜制备的一种新工艺。简单地说,在真空中把金属、合金或化合物进行蒸发或溅射,使其在被涂覆的物体(称基板、基片或基体)上凝固并沉积的方法,称为真空镀膜。
在真空镀膜设备上,卷绕系统主要负责将待镀薄膜输送至蒸镀区,并将镀好的薄膜收卷好。在该系统中,张力辊的主要作用在于:1、对蒸镀完成的薄膜进行冷却;2、对薄膜进行牵引以及张力的控制。
但是,在张力辊设备实际运行中,由于张力辊的辊面表面粗糙度低,容易导致薄膜与辊面的摩擦力不足而产生打滑现象,这对于卷绕系统的速度控制、张力控制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卷绕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薄膜与张力辊辊面的摩擦力不足,容易打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包括:张力辊和摩擦层;
所述张力辊上缠绕有薄膜,所述摩擦层设置于所述薄膜和所述张力辊之间,所述薄膜沿着所述张力辊的外表面移动,所述摩擦层用于增加所述张力辊和所述薄膜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张力辊的外表面上的所述摩擦层呈凹凸状,以增加所述薄膜与所述摩擦层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层设置为美纹纸。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放卷装置;
所述薄膜缠绕于所述放卷装置上,所述放卷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薄膜转动,以使所述薄膜朝向所述张力辊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
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张力辊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部用于改变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张力辊之间的所述薄膜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镀膜辊;
所述镀膜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张力辊之间,所述镀膜辊驱动所述薄膜朝向所述张力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展平辊;
所述展平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镀膜辊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后的所述薄膜通过所述展平辊移动到所述镀膜辊上,所述展平辊用于使所述薄膜始终保持平展。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收卷装置;
所述收卷装置设置于所述张力辊远离所述镀膜辊的一侧,所述薄膜远离所述张力辊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装置连接,所述收卷装置用于将伸出所述张力辊的所述薄膜卷收于所述收卷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部;
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收卷装置和所述张力辊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部用于改变位于所述张力辊和所述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薄膜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为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包括:张力辊和摩擦层;张力辊上缠绕有薄膜,摩擦层设置于薄膜和张力辊之间,薄膜沿着张力辊的外表面移动,摩擦层用于增加张力辊和薄膜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在张力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摩擦层,摩擦层包裹张力辊的辊面上,薄膜与摩擦层接触,有效增加薄膜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薄膜与张力辊辊面的摩擦力不足,容易打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大薄膜受到的摩擦力,避免薄膜与张力辊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中的张力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中的张力辊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张力辊;200-摩擦层;300-放卷装置;400-第一导向部;500-镀膜辊;600-展平辊;700-收卷装置;800-第二导向部;900-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中的张力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中的张力辊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视角为正视于摩擦层200;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包括:张力辊100和摩擦层200;张力辊100上缠绕有薄膜900,摩擦层200设置于薄膜900和张力辊100之间,薄膜900沿着张力辊100的外表面移动,摩擦层200用于增加张力辊100和薄膜900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在张力辊100的外表面上设置摩擦层200,摩擦层200缠绕在张力辊100的辊面上,并且摩擦层200与张力辊100的辊面连接固定,带有摩擦层200的张力辊100与薄膜900接触,薄膜900与摩擦层200抵接接触,带有摩擦层200的张力辊100转动通过摩擦力使摩擦层200移动,摩擦层200有效增加薄膜900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保证薄膜900的顺畅移动,避免薄膜900出现打滑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包括:张力辊100和摩擦层200;张力辊100上缠绕有薄膜900,摩擦层200设置于薄膜900和张力辊100之间,薄膜900沿着张力辊100的外表面移动,摩擦层200用于增加张力辊100和薄膜900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在张力辊100的外表面上设置摩擦层200,摩擦层200包裹张力辊100的辊面上,薄膜900与摩擦层200接触,有效增加薄膜900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薄膜900与张力辊100辊面的摩擦力不足,容易打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大薄膜900受到的摩擦力,避免薄膜900与张力辊100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中的张力辊100的外表面上的摩擦层200呈凹凸状,以增加薄膜900与摩擦层200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摩擦层200以沿着张力辊100辊面的长度方向螺旋运动的方式缠绕在张力辊100的辊面上,并且在摩擦层200缠绕的过程中,正在缠绕的摩擦层200的部分覆盖在之前缠绕的摩擦层200上,保证张力辊100的辊面上全部缠绕有摩擦层200,并且,由于摩擦层200在缠绕过程中部分层叠,使摩擦层200呈凹凸不平状缠绕在张力辊100的辊面上,凹凸状的摩擦层200有效增加薄膜900与摩擦层200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薄膜900与摩擦层200出现打滑现象。
进一步的,摩擦层200设置为美纹纸。
具体的,摩擦层200可设置为美纹纸,美纹纸是由集采皱纹纸经过树脂浸渍而成的一种自粘性胶带纸,有着很好的耐溶性、耐高温性,使用后不容易残留胶粘痕迹,且成本低廉;胶带的韧性很好,无论经过如何曲折不会出现断裂的可能,具有良好的保持力,在任何情况的重压拉力下都有一定的保持力。贴服性较好,即使是高曲度的物体表面也可以很好的覆盖。
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通过将摩擦层200缠绕在张力辊100的辊面上,并且摩擦层200部分层叠缠绕,使张力辊100的辊面呈凹凸状,提高薄膜900与摩擦层200之间的摩擦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放卷装置300;薄膜900缠绕于放卷装置300上,放卷装置300用于带动薄膜900转动,以使薄膜900朝向张力辊100方向移动。
具体的,薄膜900缠绕在放卷装置300上,放卷装置300沿自身轴线转动,放卷装置300的转动带动薄膜900移动,使薄膜900在各个设备之间移动。
放卷装置300包括放卷辊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放卷辊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带动放卷辊沿着自身轴线方向转动,薄膜900缠绕在放卷辊上,放卷辊的转动带动薄膜900移动,并且根据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功率,改变放卷辊的转动速度,进而改变薄膜900的移动速度。
进一步的,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400;第一导向部400设置于放卷装置300和张力辊100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部400用于改变所述放卷装置300和所述张力辊100之间的所述薄膜900的运动方向。
具体的,在放卷装置300和张力辊100之间设置第一导向部400,第一导向部400设置在薄膜900的移动路径上,薄膜900与第一导向部400的表面紧密贴合,第一导向部400改变薄膜900的移动方向,第一导向部400包括多个导向轮,多个导向轮均设置在薄膜900的移动路径上,改变薄膜900的移动方向的同时使薄膜900处于绷直状态,保证薄膜900的移动顺畅。
进一步的,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镀膜辊500;镀膜辊500设置于第一导向部400和张力辊100之间,第一导向部400导向后的薄膜900与镀膜辊500抵接,镀膜辊500驱动薄膜900朝向张力辊100移动。
具体的,镀膜辊500设置在第一导向部400和张力辊100之间,从放卷装置300伸出的薄膜900依次经过第一导向部400和镀膜辊500后与张力辊100抵接,镀膜辊500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带动镀膜辊500转动,使镀膜辊500驱动薄膜900移动。
并且,镀膜辊500内还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使镀膜辊500的辊面温度减低,起到对薄膜900的冷却作用。
进一步的,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展平辊600;展平辊600设置于第一导向部400和镀膜辊500之间,第一导向部400导向后的薄膜900通过展平辊600移动到镀膜辊500上,展平辊600用于使薄膜900始终保持平展。
具体的,在第一导向部400和镀膜辊500之间设置展平辊600,放卷装置300伸出的薄膜900依次经过第一导向部400、展平辊600和镀膜辊500,后与张力辊100抵接,展平辊600对薄膜900伸直舒展,使薄膜900处于伸直状态进入到镀膜辊500上,保证镀膜辊500带动薄膜900的转动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通过放卷装置300带动薄膜900移动,使薄膜900具有动能,并通过第一导向部400对薄膜900起到导向和绷直的作用;通过镀膜辊500的设置对薄膜900起到驱动和冷却作用;通过展平辊600的设置使薄膜900伸直舒展,将薄膜900绷直,便于薄膜900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收卷装置700;收卷装置700设置于张力辊100远离镀膜辊500的一侧,薄膜900远离张力辊100的一端与收卷装置700连接,收卷装置700用于将伸出张力辊100的薄膜900卷收于收卷装置700上。
具体的,经过张力辊100后的薄膜900朝向收卷装置700移动,薄膜900缠绕在收卷装置700中,薄膜900的一端固定在收卷装置700上,并且收卷装置700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带动收卷装置700绕自身轴线转动,将薄膜900缠绕在收卷装置700上。
进一步的,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部800;第二导向部800设置于收卷装置700和张力辊100之间,第二导向部800用于改变位于张力辊100和收卷装置700之间的薄膜900抵接。
进一步的,第二导向部800设置为导向轮。
具体的,在收卷装置700和张力辊100之间设置第二导向部800,第二导向部800包括多个导向轮,多个导向轮均设置在薄膜900的行动路径上,改变薄膜900的移动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卷绕装置,通过第二导向部800改变薄膜900的运动方向,并通过收卷装置700将薄膜900缠绕在收卷装置700上,便于回收薄膜90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张力辊防打滑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摩擦层200贴合于张力辊100的外表面上;驱动张力辊100转动并带动摩擦层200移动,以使摩擦层200呈螺旋状缠绕于张力辊100上。
具体的,摩擦层200的一端贴合在张力辊100的外表面上,驱动张力辊100转动,使摩擦层200呈螺旋状缠绕在张力辊100的表面上,将张力辊100的外表面全面覆盖摩擦层200,增大张力辊100的表面摩擦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张力辊防打滑的操作方法,有效提高张力辊100的表面摩擦力,有效防止薄膜900在张力辊100的辊面上打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辊(100)和摩擦层(200);
所述张力辊(100)上缠绕有薄膜(900),所述摩擦层(200)设置于所述薄膜(900)和所述张力辊(100)之间,所述薄膜(900)沿着所述张力辊(100)的外表面移动,所述摩擦层(200)用于增加所述张力辊(100)和所述薄膜(900)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100)的外表面上的所述摩擦层(200)呈凹凸状,以增加所述薄膜(900)与所述摩擦层(200)之间的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200)设置为美纹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放卷装置(300);
所述薄膜(900)缠绕于所述放卷装置(300)上,所述放卷装置(300)用于带动所述薄膜(900)转动,以使所述薄膜(900)朝向所述张力辊(100)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400);
所述第一导向部(400)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300)和所述张力辊(100)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部(400)用于改变所述放卷装置(300)和所述张力辊(100)之间的所述薄膜(900)的运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镀膜辊(500);
所述镀膜辊(50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400)和所述张力辊(100)之间,所述镀膜辊(500)驱动所述薄膜(900)朝向所述张力辊(100)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展平辊(600);
所述展平辊(60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400)和所述镀膜辊(500)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部(400)导向后的所述薄膜(900)通过所述展平辊(600)移动到所述镀膜辊(500)上,所述展平辊(600)用于使所述薄膜(900)始终保持平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收卷装置(700);
所述收卷装置(700)设置于所述张力辊(100)远离所述镀膜辊(500)的一侧,所述薄膜(900)远离所述张力辊(100)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装置(700)连接,所述收卷装置(700)用于将伸出所述张力辊(100)的所述薄膜(900)卷收于所述收卷装置(7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部(800);
所述第二导向部(800)设置于所述收卷装置(700)和所述张力辊(100)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部(800)用于改变位于所述张力辊(100)和所述收卷装置(700)之间的所述薄膜(900)的运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800)设置为导向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