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中的变频器外壳,在生产时需要将产品进行定位。传统的定位装置,由于结构的弊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或位移现象,定位精度差,影响最终的生产质量,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产品的定位加工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定位效果和生产质量,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的安装板、定位机构以及加工主轴,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为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设置于所述定位台上的定位板和定位压爪,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台的两侧,所述定位压爪设置于所述定位台的四角位置;所述定位压爪包括旋转气缸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上的压爪;所述加工主轴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移动连接所述机架。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爪的底部外径小于其顶部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压爪的最大外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上还设置有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主轴和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滑板,所述加工主轴移动连接所述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主轴上设置有多个加工刀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安装板、定位机构以及加工主轴,机架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他部件,安装板用于安装定位机构,加工主轴用于产品的加工,其中,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定位板以及定位压爪,定位板位于定位台的两侧,每个定位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压爪,定位压爪位于定位台的四角位置,当产品放置于定位台上时,产品的两侧边缘位于定位板上,之后定位压爪从产品的预留孔穿过进行压紧定位,旋转气缸驱动压爪和定位板相配合,将产品牢牢定位,无论从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都不会发生位移现象;另外,定位机构设置为两个,加工主轴也可以沿着机架来回移动,因此实现了双工位加工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总的来说,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产品的定位加工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定位效果和生产质量,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内的安装板2、定位机构以及加工主轴3,定位机构设置为两个,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41、设置于定位台41上的定位板42和定位压爪,定位板42设置于定位台41的两侧,定位压爪设置于定位台41的四角位置;定位压爪包括旋转气缸43和设置于旋转气缸上的压爪44;加工主轴3位于机架1的顶部,且移动连接机架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安装板、定位机构以及加工主轴,机架1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他部件,安装板2用于安装定位机构,加工主轴3用于产品的加工,其中,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41、定位板42以及定位压爪,定位板42位于定位台41的两侧,每个定位板42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压爪,定位压爪位于定位台41的四角位置,当产品放置于定位台41上时,产品的两侧边缘位于定位板42上,之后定位压爪从产品的预留孔穿过进行压紧定位,旋转气缸43驱动压爪44和定位板42相配合,将产品牢牢定位,无论从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都不会发生位移现象;另外,定位机构设置为两个,加工主轴也可以沿着机架来回移动,因此实现了双工位加工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总的来说,不仅能够提高定位效果和生产质量,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参见图1-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压爪44的底部外径小于其顶部外径;定位板4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块45,定位块45设置有定位孔451,定位孔451的内径尺寸与压爪44的最大外径尺寸相匹配;定位块45上还设置有定位柱46。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改进,使得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压爪44的底部可以压入定位块45中的定位孔451内,压紧力度强,另外定位柱46从外侧进一步将产品进行定位,提高了产品的定位精度。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加工主轴3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滑板5,加工主轴3移动连接滑板5;加工主轴3上设置有多个加工刀具31;另外,加工主轴3的滑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改进,使得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加工主轴3能够方便地在两个定位机构中改变位置,同时多把加工刀具31的设置,能够快速实现刀具的切换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内的安装板(2)、定位机构以及加工主轴(3),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为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41)、设置于所述定位台(41)上的定位板(42)和定位压爪,所述定位板(42)设置于所述定位台(41)的两侧,所述定位压爪设置于所述定位台(41)的四角位置;所述定位压爪包括旋转气缸(43)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上的压爪(44);所述加工主轴(3)位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且移动连接所述机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爪(44)的底部外径小于其顶部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块(45),所述定位块(45)设置有定位孔(451),所述定位孔(451)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压爪(44)的最大外径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5)上还设置有定位柱(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主轴(3)和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有滑板(5),所述加工主轴(3)移动连接所述滑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主轴(3)上设置有多个加工刀具(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的安装板、定位机构以及加工主轴,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为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设置于所述定位台上的定位板和定位压爪,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台的两侧,所述定位压爪设置于所述定位台的四角位置;所述定位压爪包括旋转气缸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气缸上的压爪;所述加工主轴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移动连接所述机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双工位加工定位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产品的定位加工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定位效果和生产质量,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耀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耀玮彤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