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把头。



背景技术:

拖把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生活清洁用品,传统拖把结构也被人们所熟悉,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多有一手柄及拖把布组成,该类拖把在拖地时如需转动只能通过手动去将其进行转动十分不方便;在现有的市场中还要一类的拖把,由手柄和可周向转动的单个拖把头组成,该种拖把在拖地时,拖把头可进行随意的周向转动,但是该类拖把由于拖把头会随意进行周向转动,故其在对地面进行拖洗的过程中与地面的摩擦力度较小不能对地面进行很好的清洁,故其清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拖把头既可进行周向转动又可通过限位机构防止拖把头转动的拖把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把头,包括拖把头的壳体,壳体上端面通过插接部连接拖把的手柄,壳体下端面转动连接有多个转盘,转盘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拖地的拖把布,壳体上端设有多个与转盘相对应的按钮,按钮与转盘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转盘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壳体上端面设有可对按钮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按钮下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头加设了一个可以限制拖把头内的转盘进行转动的限位机构,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头可进行随意的周向转动,但是该类拖把由于拖把头会随意进行周向转动,故其在对地面进行拖洗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者用的力度较小,那么拖把布与地面的摩擦力度较小不能对地面进行很好的清洁,而当使用者加大对拖把拖地的力度时,拖把头又容易发生周向转动,从而使得拖把拖地的力度被大大减小进而再次达不到预期的清洁效果;而本技术方案中的拖把头在传统技术的拖把头的基础上加设了一个可以限制拖把头内的转盘进行转动的限位机构,即当本技术方案中的拖把头不需要进行周向转动时只需将按钮按下,按钮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凸起会穿过第一通孔插入位于转盘上端面的各个挡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当第二限位凸起插入挡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后,转盘不再转动,而按钮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凸起会随着按钮的下按而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卡接,从而防止了按钮在弹簧的顶推下复位,保证了第二限位凸起和挡板结构之间的限位结构,防止了转盘在拖把头同力拖动时发生位移。而当不需要对转盘进行限位固定时,只需向上拔动按钮,当第一限位凸起拔出第二限位机构内时,第二限位凸起便会滑出挡板结构,从而使得转盘恢复周向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按钮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凸起,转盘上端面中心设有柱状凸起,柱状凸起外侧壁周向间隔设有能与第二限位凸起进行配合限位的挡板结构,壳体上端面设有方便按钮放置的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底面设有可供第二限位凸起穿过并与挡板结构进行限位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盲孔的设计防止了按钮在按下时不会发生位移等现象,而本技术方案中的挡板结构由10个各自间隔36°固定连接于柱状凸起外侧壁的挡板组成,故当第二限位凸起穿过第一通过插入各个挡板之间的间隔内时,转盘会在挡板和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卡和下中止周向转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间隔为180°,当第二限位凸起插入各自挡板之间后可以进一步限制转盘的周向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盲孔底面和按钮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弹簧,第一盲孔底面设有可对弹簧进行定位的定位凸起,第一盲孔底面设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为由两个对称设置的“s”形弹片组成的上方设有一开口的环状弹性限位槽,按钮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凸起为一倒置恰好可嵌入第二限位机构内的凸台,凸台上端面通过一柱状连接条与按钮下端面固定连接;弹簧的设计防止了常规形态下按钮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第二限位凸起插入挡板结构内从而影响正常形态下转盘的转动,第二限位机构由两片“s”形弹片组成,故该第二限位机构形成的是一个上方设有一开口的环状结构,且该第二限位机构上方设有开口处还有方便第一限位凸起插入第二限位机构内的倾斜导向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盲孔底面沿内侧壁周向间隔设有第二通孔,按钮下端面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第二通孔卡接;按钮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第二通孔实现卡接后可以使得按钮不会在使用者对其进行向上拔时将该按钮从第一盲孔内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卡接机构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按钮下端面可插入第二通孔内的插块,插块下端穿过第二通孔处设有能与第二通孔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插块为一弹性部件,所述插块为按钮外侧壁的延伸壁;第一卡接机构的插块实为按钮下端面沿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的延伸臂,插块包括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外侧壁四个转折角处的第一插块和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中心的的第二插块,即插块共由八个插块组成,第二插块下端外侧壁背离按钮一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通孔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第二通过由八个能与插块进行配合卡接的通孔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壳体下方下端面设有方便转盘在壳体下方进行周向转动的滚轮,转盘上端面周向设有供滚轮在转盘上端面滚动的环状滑槽,转盘的柱状凸起中心设有第三通孔,转盘下方设有一用于将转盘固定于壳体下方的固定块,固定块中心通过螺丝穿过第三通孔后与壳体下方进行螺纹连接直至转盘上端面的环状滑槽与滚轮下端面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壳体上端面以插接部为中心轴左右对称设有一个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分别可拆式卡接有一按钮,每个第一盲孔底面中心均设有一第二限位机构,每个第一盲孔底面上以第二限位机构为中心轴左右对称设有一可供第二限位凸起穿过的第一通孔,每个按钮下端面中心均设有一个能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卡接的第一限位凸起,按钮下端面以第一限位凸起为中心轴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可穿过第一通孔与挡板结构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按钮外侧壁为梯形结构,插块包括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外侧壁四个转折角处的第一插块和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中心的的第二插块,即插块共由八个插块组成,所述第二插块下端外侧壁背离按钮一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通孔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第二通过由八个能与插块进行配合卡接的通孔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定位凸起为一直径大于弹簧直径的环状结构,且弹簧嵌入定位凸起后弹簧外侧壁与定位凸起内侧壁相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头的分解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头的分解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头壳体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头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头中按钮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头整体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插接部,3、转盘,4、按钮,5、第一限位机构,6、第二限位机构,7、弹簧,101、第一盲孔,102、第一通孔,103、定位凸起,104、第二通孔,105、滚轮,301、柱状凸起,302、挡板结构,303、环状滑槽,304、第三通孔,305、固定块,401、第一限位凸起,402、凸台,403、第一卡接机构,404、插块,405、卡扣,406、第一插块,407、第二插块,501、第二限位凸起,601、“s”形弹片,602、环状弹性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2,申请人在传统技术的拖把头的基础上加设了一个可以限制拖把头内的转盘进行转动的限位机构,即当本技术方案中的拖把头不需要进行周向转动时只需将按钮按下,按钮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凸起会穿过第一通孔插入位于转盘上端面的各个挡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当第二限位凸起插入挡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后,转盘不再转动,而按钮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凸起会随着按钮的下按而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卡接,从而防止了按钮在弹簧的顶推下复位,保证了第二限位凸起和挡板结构之间的限位结构,防止了转盘在拖把头同力拖动时发生位移。而当不需要对转盘进行限位固定时,只需向上拔动按钮,当第一限位凸起拔出第二限位机构内时,第二限位凸起便会滑出挡板结构,从而使得转盘恢复周向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位于按钮下端面的插块由八个插块组成,即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外侧壁四个转折角处的第一插块和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中心的的第二插块,由于第一盲孔内侧壁的形状与按钮外侧壁的形状相同,故第一盲孔底面的第二通孔也是由八个与插块相适配的通孔组成,故第一盲孔底面沿第一盲孔内侧壁沿边的四个转折角处设有四个可供第一插块穿过的通孔,按钮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延边的中心设有第二插块,而本技术方案中的插块实为按钮外侧壁的的延伸壁,故第二插块位于按钮外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的中心。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把头,包括拖把头的壳体1,壳体1上端面通过插接部2连接拖把的手柄,壳体1下端面转动连接有多个转盘3,转盘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拖地的拖把布,壳体1上端设有多个与转盘3相对应的按钮4,按钮4与转盘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转盘3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5,壳体1上端面设有可对按钮4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6,按钮4下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限位机构6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401。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头加设了一个可以限制拖把头内的转盘进行转动的限位机构,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头可进行随意的周向转动,但是该类拖把由于拖把头会随意进行周向转动,故其在对地面进行拖洗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者用的力度较小,那么拖把布与地面的摩擦力度较小不能对地面进行很好的清洁,而当使用者加大对拖把拖地的力度时,拖把头又容易发生周向转动,从而使得拖把拖地的力度被大大减小进而再次达不到预期的清洁效果;而本技术方案中的拖把头在传统技术的拖把头的基础上加设了一个可以限制拖把头内的转盘进行转动的限位机构,即当本技术方案中的拖把头不需要进行周向转动时只需将按钮按下,按钮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凸起会穿过第一通孔插入位于转盘上端面的各个挡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当第二限位凸起插入挡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后,转盘不再转动,而按钮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凸起会随着按钮的下按而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卡接,从而防止了按钮在弹簧的顶推下复位,保证了第二限位凸起和挡板结构之间的限位结构,防止了转盘在拖把头同力拖动时发生位移。而当不需要对转盘进行限位固定时,只需向上拔动按钮,当第一限位凸起拔出第二限位机构内时,第二限位凸起便会滑出挡板结构,从而使得转盘恢复周向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限位机构5包括设于按钮4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凸起501,转盘3上端面中心设有柱状凸起301,柱状凸起301外侧壁周向间隔设有能与第二限位凸起501进行配合限位的挡板结构302,壳体1上端面设有方便按钮4放置的第一盲孔101,第一盲孔101底面设有可供第二限位凸起501穿过并与挡板结构302进行限位配合的第一通孔102;第一盲孔的设计防止了按钮在按下时不会发生位移等现象,而本技术方案中的挡板结构由10个各自间隔36°固定连接于柱状凸起外侧壁的挡板组成,故当第二限位凸起穿过第一通过插入各个挡板之间的间隔内时,转盘会在挡板和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卡和下中止周向转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间隔为180°,当第二限位凸起插入各自挡板之间后可以进一步限制转盘的周向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盲孔101底面和按钮4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弹簧7,第一盲孔101底面设有可对弹簧7进行定位的定位凸起103,第一盲孔101底面设有第二限位机构6,第二限位机构6为由两个对称设置的“s”形弹片601组成的上方设有一开口的环状弹性限位槽602,按钮4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凸起401为一倒置恰好可嵌入第二限位机构6内的凸台402,凸台402上端面通过一柱状连接条与按钮4下端面固定连接;弹簧的设计防止了常规形态下按钮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第二限位凸起插入挡板结构内从而影响正常形态下转盘的转动,第二限位机构由两片“s”形弹片组成,故该第二限位机构形成的是一个上方设有一开口的环状结构,且该第二限位机构上方设有开口处还有方便第一限位凸起插入第二限位机构内的倾斜导向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盲孔101底面沿内侧壁延边周向间隔设有第二通孔104,按钮4下端面通过第一卡接机构403与第二通孔104卡接;按钮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第二通孔实现卡接后可以使得按钮不会在使用者对其进行向上拔时将该按钮从第一盲孔内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卡接机构403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按钮4下端面可插入第二通孔104内的插块404,插块404下端穿过第二通孔104处设有能与第二通孔104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405,插块404为一弹性部件,插块404为按钮4外侧壁的延伸壁;第一卡接机构的插块实为按钮下端面沿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的延伸臂,插块包括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外侧壁四个转折角处的第一插块和位于按钮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中心的的第二插块,即插块共由八个插块组成,第二插块下端外侧壁背离按钮一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通孔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第二通过由八个能与插块进行配合卡接的通孔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壳体1下方下端面设有方便转盘3在壳体1下方进行周向转动的滚轮105,转盘3上端面周向设有供滚轮105在转盘3上端面滚动的环状滑槽303,转盘3的柱状凸起301中心设有第三通孔304,转盘3下方设有一用于将转盘3固定于壳体1下方的固定块305,固定块305中心通过螺丝穿过第三通孔304后与壳体1下方进行螺纹连接直至转盘3上端面的环状滑槽303与滚轮105下端面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壳体1上端面以插接部2为中心轴左右对称设有一个第一盲孔101,第一盲孔101内分别可拆式卡接有一按钮4,每个第一盲孔101底面中心均设有一第二限位机构6,每个第一盲孔101底面上以第二限位机构6为中心轴左右对称设有一可供第二限位凸起501穿过的第一通孔102,每个按钮4下端面中心均设有一个能与第二限位机构6进行卡接的第一限位凸起401,按钮4下端面以第一限位凸起401为中心轴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可穿过第一通孔102与挡板结构302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凸起501。

作为一种优选:按钮4外侧壁为梯形结构,插块404包括位于按钮4下端面沿外侧壁四个转折角处的第一插块406和位于按钮4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中心的的第二插块407,即插块404共由八个插块组成,第二插块407下端外侧壁背离按钮4一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通孔104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405,第二通孔104由八个能与插块404进行配合卡接的通孔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定位凸起103为一直径大于弹簧7直径的环状结构,且弹簧7嵌入定位凸起103后弹簧7外侧壁与定位凸起103内侧壁相贴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把头,包括拖把头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面通过插接部(2)连接拖把的手柄,所述壳体(1)下端面转动连接有多个转盘(3),所述转盘(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拖地的拖把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多个与转盘(3)相对应的按钮(4),所述按钮(4)与转盘(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转盘(3)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5),所述壳体(1)上端面设有可对按钮(4)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6),所述按钮(4)下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限位机构(6)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包括设于按钮(4)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凸起(501),所述转盘(3)上端面中心设有柱状凸起(301),所述柱状凸起(301)外侧壁周向间隔设有能与第二限位凸起(501)进行配合限位的挡板结构(302),所述壳体(1)上端面设有方便按钮(4)放置的第一盲孔(101),所述第一盲孔(101)底面设有可供第二限位凸起(501)穿过并与挡板结构(302)进行限位配合的第一通孔(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101)底面和按钮(4)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弹簧(7),所述第一盲孔(101)底面设有可对弹簧(7)进行定位的定位凸起(103),所述第一盲孔(101)底面设有第二限位机构(6),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为由两个对称设置的“s”形弹片(601)组成的上方设有一开口的环状弹性限位槽(602),所述按钮(4)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凸起(401)为一倒置恰好可嵌入第二限位机构(6)内的凸台(402),所述凸台(402)上端面通过一柱状连接条与按钮(4)下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101)底面沿内侧壁延边周向间隔设有第二通孔(104),所述按钮(4)下端面通过第一卡接机构(403)与第二通孔(104)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机构(403)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按钮(4)下端面可插入第二通孔(104)内的插块(404),所述插块(404)下端穿过第二通孔(104)处设有能与第二通孔(104)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405),所述插块(404)为一弹性部件,所述插块(404)为按钮(4)外侧壁的延伸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方下端面设有方便转盘(3)在壳体(1)下方进行周向转动的滚轮(105),所述转盘(3)上端面周向设有供滚轮(105)在转盘(3)上端面滚动的环状滑槽(303),所述转盘(3)的柱状凸起(301)中心设有第三通孔(304),所述转盘(3)下方设有一用于将转盘(3)固定于壳体(1)下方的固定块(305),所述固定块(305)中心通过螺丝穿过第三通孔(304)后与壳体(1)下方进行螺纹连接直至转盘(3)上端面的环状滑槽(303)与滚轮(105)下端面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面以插接部(2)为中心轴左右对称设有一第一盲孔(101),所述第一盲孔(101)内分别可拆式卡接有一按钮(4),每个第一盲孔(101)底面中心均设有一第二限位机构(6),每个第一盲孔(101)底面上以第二限位机构(6)为中心轴左右对称设有一可供第二限位凸起(501)穿过的第一通孔(102),每个按钮(4)下端面中心均设有一个能与第二限位机构(6)进行卡接的第一限位凸起(401),所述按钮(4)下端面以第一限位凸起(401)为中心轴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可穿过第一通孔(102)与挡板结构(302)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凸起(5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外侧壁为梯形结构,所述插块(404)包括位于按钮(4)下端面沿外侧壁四个转折角处的第一插块(406)和位于按钮(4)下端面沿四个外侧壁中心的第二插块(407),即所述插块(404)共由八个插块组成,所述第二插块(407)下端外侧壁背离按钮(4)一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通孔(104)下端进行配合卡接的卡扣(405),所述第二通孔(104)由八个能与插块(404)进行配合卡接的通孔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103)为一直径大于弹簧(7)直径的环状结构,且所述弹簧(7)嵌入定位凸起(103)后弹簧(7)外侧壁与定位凸起(103)内侧壁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把头,包括拖把头的壳体,壳体上端面通过插接部连接拖把的手柄,壳体下端面转动连接有多个转盘,转盘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拖地的拖把布,壳体上端设有多个与转盘相对应的按钮,按钮与转盘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转盘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壳体上端面设有可对按钮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按钮下端面设有能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拓普立特进出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5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