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执行气动、液动元件,涵盖航天、车辆、船舶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压限力阀装置。
背景技术: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城市噪声的75%来源于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主要是汽车噪声,它很大程度地污染着城市的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所以噪声的控制,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性、车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关系到环境保护、社会文明发展。限压阀都是需要活塞动态开合阀门来实现限压供气,从汽车nvh的角度来分析,工作中活塞动态往返本身也将成为一个不小的激励源,也就导致限压阀在运动模态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对刚性结构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降低寿命,振动往往会产生噪音。一般空压机管路后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限压阀类装置。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0645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限力装置,包括传力拉杆、限力弹簧、用于调节限力弹簧预压紧力的调节螺母以及导向传力拉杆移动的导向筒,导向筒的上端设有内翻挡止沿,传力拉杆穿过内翻挡止沿的中心孔伸入导向筒内并于伸入导向筒内的一段上设有与导向筒的内孔导向滑动配合的凸沿,限力弹簧套设于传力拉杆上且上端顶压在导向筒的内翻挡止沿上,下端顶压在传力拉杆的凸沿上,传力拉杆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母旋装于传力拉杆伸出导向筒的外螺纹段上且与导向筒上端的内翻挡止沿挡止配合。该实用新型的限力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大大降低了限力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成本。但该限力装置的传力拉杆的凸沿要与撞块撞击,产生的噪音较大,而且零部件的损伤比较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限力阀装置,通过对密封结构进行改进来增加整体的密封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在其所应用到的实际机械系统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降噪贡献。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恒压限力阀装置,包括阀体,该阀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双向承力装置、阻断桥装置、常闭门控装置和导向装置,双向承力装置的底部抵靠在常闭门控装置的顶端;常闭门控装置的下端位于导向装置7的内部。任意工况状态,双向承力装置主要受到压力弹簧回弹力向下位移,常闭门控装置主要受弱弹簧力向上位移,当实际结构合理时,双向承力装置的阀口与常闭门控装置的阀面始终柔性接触,达到耐振动性好噪音小的功能。阀体16通过第二通道、第二腔保存压力,从而达到恒压限力的功能。
优选的是,所述空腔结构从上至下分为第一内径、第二内径、第三内径、第四内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向承力装置轴向固定在阀体内,与阀体的第三内径相切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向承力装置为y形结构件,其上部为弹簧孔,下部开有第十通道,底部设有限位凸台。双向承力装置在中心位置布置有通孔流道作为呼吸流道。双向承力装置的圆柱体外圆一端含倒角,为导向装配使用;另一侧设弹簧孔位,并具有一段长度的导程,底部为水平面,孔口设大倒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孔内设有压力弹簧,该压力弹簧的顶部抵靠在弹簧座上。弹簧座整体为环形体,具有一定加强均匀的厚度,一侧含锥孔,一侧含锥尖。弹簧座的外凸台作为压力弹簧14配合直径,并具有一定长度的导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座的一端通过外径轴向约束在弹簧孔中,同时端面与压力弹簧磨平接触,另一端与紧定螺钉的圆弧曲面相切接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向承力装置的上部外侧开有t槽和m槽;双向承力装置的底部外侧设有阀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m槽内设有耐磨环;t槽内设有第一堵塞部件。
当双向承力装置进行往返运动时,由于配合轨迹较长,运动模态下将考虑偏磨。存在一耐磨环,分布在双向承力装置的m槽。滑动摩擦造成局部热应力,集中等效应力变形将先影响耐磨环,避开双向承力装置与阀体的功能面,保证使用耐久性,达到使用寿命长的功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t槽为矩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光洁的表面;所述密封槽的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耐磨环与阀体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双向承力装置与阀体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堵塞部件与双向承力装置、阀体之间形成第四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断桥装置为一圆柱形空腔结构,整体呈田字形,上部为第五通道,下部为第七通道,轴侧方向为第六通道和第八通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断桥装置上部的外侧开有c槽,下部开有d槽,d槽内设有第五堵塞部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c槽内设有第四堵塞部件;d槽具有光洁的表面并且在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断桥装置轴向固定在阀体内,与阀体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导向并存在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断桥装置与第四堵塞部件、双向承力装置之间隔离出第一腔和第二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常闭门控装置整体为三级凸台,第一级含弱弹簧和限位板,第二级为导向密封面,第三级含阀面与阀点结构,阀面带一凹槽作为限位凹槽,同时具有呼吸腔,中心位置设垂直流道作为呼吸流道,中心部位开有第三通道;常闭门控装置的下部下端外侧开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第三堵塞部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板包括限位面和第九通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堵塞部件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面与常闭门控装置接触;第三堵塞装置与导向装置的内径相切接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常闭门控装置轴向固定在导向装置内,与导向装置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装置为u形结构件,其外部设有e槽,下端开有第四通道,底部设有第三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e槽为矩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光洁的表面并且在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装置与常闭门控装置之间轴向设定弱弹簧,只做回位作用并具有足够行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装置轴向固定在阻断桥装置内,与阻断桥装置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e槽内设有第二堵塞部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堵塞部件至少有两个面与导向装置接触;第二堵塞部件与阻断桥装置的内径相切接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于质心位置布置有两个圆柱凸台,并在安装位置设有两颗相应的螺栓安装螺纹孔,该螺纹孔的安装端面为平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的上部圆柱轴面上设有加强筋作为侧向模态振动支撑。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的第四内径和第五内径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输出口,该输出口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二腔连通;阀体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有输入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16的第七内径上开有挡圈槽,该挡圈槽内设有孔用挡圈;所述挡圈槽与导向倒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阀体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双向承力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阻断桥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限位板的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常闭门控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导向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恒压限力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包括阀体16,该阀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双向承力装置12、阻断桥装置10、常闭门控装置9和导向装置7,双向承力装置12的底部抵靠在常闭门控装置9的顶端;常闭门控装置9的下端位于导向装置7的内部。任意工况状态,双向承力装置12主要受到压力弹簧14回弹力向下位移,常闭门控装置9主要受弱弹簧5力向上位移,当实际结构合理时,双向承力装置12的阀口124与常闭门控装置9的阀面91始终柔性接触,达到耐振动性好噪音小的功能。阀体16通过第二通道203、第二腔104保存压力,从而达到恒压限力的功能。
存在工况,输出口202的气压低于输入口101气压时,压缩流体通过输入口101进入通道第一通道102,通过第一通道102进入第一腔103,此时存在第五通道1002打开时,第一腔103将与第二腔104互通,此时双向承力装置12受到向上的气压力,作用于环形面积的压力并主要克服压力弹簧14的回弹力后与常闭门控装置9相对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输出口202存在输出气压,低于输入口101的气压,当输入口101气压低于设定限制压力数值时,存在输出口202的气压数值低于设定限制压力数值。当工况输出口202没有消耗时,双向承力滑块与常闭门控装置9的相对向上位移后到达限位点,第五通道1002将存在一种关闭状态。此时,达到力平衡。此时,气压数值等于设定压力数值。此时,第二腔104保存压力。此时,第二通道203保存压力。此时,达到恒压限力的功能。
输出口202在一定时间内消耗气压。将存在开始时间,第二腔104压力逐渐减弱,力平衡瞬间被破坏,双向承力装置12与常闭门控装置9将相对向下运动。此后,常闭门控装置9偏离限位点,第五通道1002将开启。接下来再次按上述工作原理状态,双向承力滑块与常闭门控装置9往返运动一次作为一个周期,工作容积按周期动态变化,达到持续性恒压输出的功能。
存在输出口202的气压低于输入口101的气压时,压缩流体通过输入口101进入第一通道102,通过第一通道102进入第一腔103,此时存在第五通道1002打开时,第一腔103将与第二腔104互通,此时双向承力装置12受到向上的气压力,作用于环形面积的压力并主要克服压力弹簧14回弹力后与常闭门控装置9相对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输出口202存在输出气压,低于输入口101气压,当输入口101气压低于设定限制压力数值时,存在输出口202气压数值低于设定限制压力数值。当工况输出口202没有消耗时,双向承力滑块与常闭门控装置9的相对向上位移后到达限位点,存在常闭门控装置9失效,第五通道1002将无法关闭,即使存在一种破坏压力,也将从垂直通道233(如图1所示)泄荷通往大气,并不会在阀体16内部形成气路闭环造成冲击破坏,达到安全保护的功能。
当实际结构合理,垂直通道233应由第四通道72、第三通道95、第十通道126组成,第九通道21应通大气,垂直通道233与第九通道21应通过第三腔73互通,形成垂直呼吸通道共享并通往大气,将一步防止所有装置位置的密封使用时出现真空,达到使用结构稳定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结构从上至下分为第一内径、第二内径、第三内径、第四内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
如图4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双向承力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承力装置12轴向固定在阀体16内,与阀体16的第三内径相切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承力装置12为y形结构件,其上部为弹簧孔121,下部开有第十通道126,底部设有限位凸台125。双向承力装置12在中心位置布置有通孔流道作为呼吸流道。双向承力装置12的圆柱体外圆一端含倒角,为导向装配使用;另一侧设弹簧孔位,并具有一段长度的导程,底部为水平面,孔口设大倒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孔121内设有压力弹簧14,该压力弹簧的顶部抵靠在弹簧座15上。弹簧座15整体为环形体,具有一定加强均匀的厚度,一侧含锥孔,一侧含锥尖。弹簧座15的外凸台作为压力弹簧14配合直径,并具有一定长度的导程。压力弹簧14通过加强力值要求衰变能力有效减弱,达到使用寿命长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座15的一端通过外径轴向约束在弹簧孔121中,同时端面与压力弹簧14磨平接触,另一端与紧定螺钉17的圆弧曲面相切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承力装置12的上部外侧开有t槽122和m槽123;双向承力装置12的底部外侧设有阀口1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槽123内设有耐磨环11;t槽122内设有第一堵塞部件13。
由于t槽122位置相对缺少作用力支撑,存在第二腔104气压,因此第一堵塞部件13受到向上的力,第一堵塞部件13发生变形后至少与t槽122两个以上的面接触。t槽122产生集中等效应力变形不会超过阻断桥装置10的结构本身材料屈服强度,达到结构稳定的功能。
导向装置7将永远关闭阻断桥装置10的第七通道1006。存在第一腔103含有气压,导向装置7至少一个位置受到环形面积压力,至多存在一个方向,始终与限位板2接触,达到耐振动性好噪音小的功能。
存在输出口202气压低于输入口101气压时,且第五通道1002开启,压缩流体通过输入口101进入第一通道102,阻断桥装置10至少三个位置受环形面积压力,最终存在向下的环形面积力大于向上的环形面积力,阻断桥装置10受到差值压力向下相对位移,最终与限位板2接触,达到耐振动性好噪音小的功能。
存在输出口202气压低于输入口101气压时,压缩流体通过输入口101进入第一通道102,导向装置7只存在向下受环形面积流体压力向下相对位移,最终与限位板接触,达到耐振动性好噪音小的功能。
当双向承力装置12进行往返运动时,由于配合轨迹较长,运动模态下将考虑偏磨。存在一耐磨环11,分布在双向承力装置12的m槽123。滑动摩擦造成局部热应力,集中等效应力变形将先影响耐磨环11,避开双向承力装置12与阀体16的功能面,保证使用耐久性,达到使用寿命长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t槽122为矩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光洁的表面;所述密封槽的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环11与阀体16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双向承力装置12与阀体16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塞部件13与双向承力装置12、阀体16之间形成第四腔105。
双向承力装置12的一侧压力弹簧14工作时也将作为一种激励源,设置导程长的弹簧孔配合倒角将避免振动模态引起的压力弹簧14侧偏,使其输出力更稳定,保证恒压力更稳定,达到使用效果稳定的功能。
双向承力装置12与常闭门控装置9结合共同作用时,双向承力装置12存在一限位凸台125,保证阀口124与阀面91之间的压缩程度在可控范围内,防止阀面91过压力塑形变形,保证使用耐久性及可靠性。
如图5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阻断桥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断桥装置10为一圆柱形空腔结构,整体呈田字形,上部为第五通道1002,下部为第七通道1006,轴侧方向为第六通道1004和第八通道1007。设置有e区域1001(如图5所示)含阀门密封面,具有一定要求厚度与光洁度。侧面设置第四内径环形槽,作为拓宽的管路流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断桥装置10上部的外侧开有c槽1003,下部开有d槽1005,d槽1005内设有第五堵塞部件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槽1003内设有第四堵塞部件8;d槽1005具有光洁的表面并且在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断桥装置10轴向固定在阀体16内,与阀体16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导向并存在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断桥装置10与第四堵塞部件8、双向承力装置12之间隔离出第一腔103和第二腔104。
阻断桥装置10将隔离出第一腔103与第二腔104;另外第二堵塞部件8、第五堵塞部件3分布在阻断桥装置10的c槽1003和d槽1005中。由于c槽1003所在位置相对缺少作用力支撑,存在第一腔103气压始终大于第二腔104气压,因此c槽1003位置的第二堵塞装置8受到向上的力,第二堵塞装置8发生变形后至少与c槽1003两个以上的面接触。c槽1003产生集中等效应力变形不会超过阻断桥装置10结构本身材料屈服强度,达到结构稳定的功能。
阀体16的第一通道102与阻断桥装置10上的第六通道1004和第八通道1007将达到合适的通径,达到反应迅速的功能。
如图7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常闭门控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门控装置9整体为三级凸台,第一级含弱弹簧5和限位板2(如图六所示),第二级为导向密封面,第三级含阀面91与阀点92结构,阀面91带一凹槽作为限位凹槽94,同时具有呼吸腔93,中心位置设垂直流道作为呼吸流道,中心部位开有第三通道95;常闭门控装置9的下部下端外侧开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第三堵塞部件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包括限位面22和第九通道21(如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堵塞部件6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面与常闭门控装置9接触;第三堵塞装置6与导向装置7的内径相切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门控装置9轴向固定在导向装置7内,与导向装置7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如图8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中导向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7为u形结构件,其外部设有e槽71,下端开有第四通道72,底部设有第三腔7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e槽71为矩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光洁的表面并且在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7与常闭门控装置9之间轴向设定弱弹簧5,只做回位作用并具有足够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7轴向固定在阻断桥装置10内,与阻断桥装置10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e槽71内设有第二堵塞部件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堵塞部件4至少有两个面与导向装置7接触;第二堵塞部件4与阻断桥装置10的内径相切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6于质心位置布置有两个圆柱凸台,并在安装位置设有两颗相应的螺栓安装螺纹孔161,该螺纹孔的安装端面162为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6的上部圆柱轴面上设有加强筋163作为侧向模态振动支撑。阀体16存在最小内径为第一内径。阀体16头部在垂直方向中心设有螺纹孔,安装紧定螺钉17后整体与第二内径保持同心。
阀体16的第三内径将与弹簧座15保持间隙,第四内径将与双向承力装置12保持间隙,二者间隙消耗量将由压力弹簧14与弹簧座15之间的间隙量补足;阀体16的第三内径存在滑动密封,表面粗糙度设在ra0.8-ra1.6。阀体16的第五内径与第六内径将与阻断桥装置10保持间隙,最终间隙表现为消耗量为相互补足,且存在低频滑动密封,粗糙度设在ra1.6-ra3.2。在第七内径设置挡圈槽与导向倒角,用来定位支撑限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6的第四内径和第五内径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输出口202,该输出口通过第二通道203与第二腔104连通;阀体16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有输入口1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6的第七内径上开有挡圈槽,该挡圈槽内设有孔用挡圈1;所述挡圈槽与导向倒角。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1.一种恒压限力阀装置,包括阀体(16),该阀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双向承力装置(12)、阻断桥装置(10)、常闭门控装置(9)和导向装置(7),双向承力装置(12)的底部抵靠在常闭门控装置(9)的顶端;常闭门控装置(9)的下端位于导向装置(7)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从上至下分为第一内径、第二内径、第三内径、第四内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承力装置(12)轴向固定在阀体(16)内,与阀体(16)的第三内径相切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承力装置(12)为y形结构件,其上部为弹簧孔(121),下部开有第十通道(126),底部设有限位凸台(125)。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孔(121)内设有压力弹簧(14),该压力弹簧的顶部抵靠在弹簧座(15)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座(15)的一端通过外径轴向约束在弹簧孔(121)中,同时端面与压力弹簧(14)磨平接触,另一端与紧定螺钉(17)的圆弧曲面相切接触。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承力装置(12)的上部外侧开有t槽(122)和m槽(123);双向承力装置(12)的底部外侧设有阀口(1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m槽(123)内设有耐磨环(11);t槽(122)内设有第一堵塞部件(13)。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t槽(122)为矩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光洁的表面;所述密封槽的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耐磨环(11)与阀体(16)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双向承力装置(12)与阀体(16)之间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堵塞部件(13)与双向承力装置(12)、阀体(16)之间形成第四腔(105)。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断桥装置(10)为一圆柱形空腔结构,整体呈田字形,上部为第五通道(1002),下部为第七通道(1006),轴侧方向为第六通道(1004)和第八通道(1007)。
13.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断桥装置(10)上部的外侧开有c槽(1003),下部开有d槽(100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c槽(1003)内设有第四堵塞部件(8);d槽(1005)具有光洁的表面并且在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15.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断桥装置(10)轴向固定在阀体(16)内,与阀体(16)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导向并存在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断桥装置(10)与第四堵塞部件(8)、双向承力装置(12)之间隔离出第一腔(103)和第二腔(104)。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常闭门控装置(9)整体为三级凸台,第一级含弱弹簧(5)和限位板(2),第二级为导向密封面,第三级含阀面(91)与阀点(92)结构,阀面(91)带一凹槽作为限位凹槽(94),同时具有呼吸腔(93),中心位置设垂直流道作为呼吸流道,中心部位开有第三通道(95);常闭门控装置(9)的下部下端外侧开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第三堵塞部件(6)。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2)包括限位面(22)和第九通道(21)。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堵塞部件(6)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面与常闭门控装置(9)接触;第三堵塞装置(6)与导向装置(7)的内径相切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常闭门控装置(9)轴向固定在导向装置(7)内,与导向装置(7)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7)为u形结构件,其外部设有e槽(71),下端开有第四通道(72),底部设有第三腔(73)。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e槽(71)为矩形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光洁的表面并且在角落处设置有圆弧角。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7)与常闭门控装置(9)之间轴向设定弱弹簧(5)。
24.如权利要求1或2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7)轴向固定在阻断桥装置(10)内,与阻断桥装置(10)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存在至少一种旋转方向,可以上下滑动。
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e槽(71)内设有第二堵塞部件(4)。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堵塞部件(4)至少有两个面与导向装置(7)接触;第二堵塞部件(4)与阻断桥装置(10)的内径相切接触。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6)于质心位置布置有两个圆柱凸台,并在安装位置设有两颗相应的螺栓安装螺纹孔(161),该螺纹孔的安装端面(162)为平面。
28.如权利要求1或27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6)的上部圆柱轴面上设有加强筋(163)作为侧向模态振动支撑。
2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6)的第四内径和第五内径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输出口(202),该输出口通过第二通道(203)与第二腔(104)连通;阀体(16)的第五内径和第六内径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有输入口(101)。
3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限力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6)的第七内径上开有挡圈槽,该挡圈槽内设有孔用挡圈(1);所述挡圈槽与导向倒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