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是指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



背景技术:

后桥壳总成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是经过镗、车、钻孔等工艺加工得到的,钻孔加工所用的工装夹具是否能快速、有效地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是机加工作的重要保证。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后桥壳多为铸造后桥壳,加油孔的位置在后桥壳的底部,钻孔难度较大。加油孔的位置要求也比较高;加之后桥壳的内腔有多个凸点,夹紧点不好确定,因此不容易夹紧。为了实现在后桥壳上钻孔,现有方案为将后桥壳放置地上手动钻孔,操作难度较大,浪费人力的同时加工质量和效率都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以解决桥壳钻孔夹具自动化程度低,加工质量和效率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具有通用性,可以解决后桥壳的内腔有多个凸点,夹紧点不好确定和夹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包括:

u型定位机构,所述u型定位机构位于所述夹具的两端,用于对后桥壳两端的两个法兰盘进行定位;所述的u型定位机构包括u型支架(2)和第一垫板(4),所述第一垫板(4)设置在夹具底座(1)上,所述u型支架(2)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4)上;

中间定位机构,所述中间定位机构包括水平支架(5)、限位销(6)、第二垫板(7)和支撑块(8);所述水平支架(5)上通过衬套连接所述限位销(6),所述限位销(6)位于后桥壳两个加强环内止口处,用于对后桥壳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二垫板(7)和支撑块(8)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垫板(7)用于垫在后桥壳加强环大面积处,所述支撑块(8)用于垫在后桥壳的空间紧凑处;

夹紧机构,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9)、压板(10)和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的下表面,两个夹紧气缸(9)的缸体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11)上,两个压板(10)分别固定在两个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顶端,所述夹紧气缸(9)带动压板(10)上下移动同时转动,用于夹紧后桥壳腔内表面。

翻转钻模板机构,所述翻转钻模板机构用于对后桥壳进行钻孔的位置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夹具还包括防护板(22),所述防护板(22)固定在夹具底座(1)的边缘。

作为优选,所述u型定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2)的两个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垫板(4)上表面开有沿所述夹具底座(1)长轴方向的t型长槽(401),t型长槽(401)内设置t型槽螺钉,所述t型槽螺钉与u型支架(2)底座上的螺孔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在u型支架(2)底座和第一垫板(4)之间设置导向键。

所述水平支架(5)包括上板(501)和下板(502),上板(501)和下板(502)水平,中间通过多个立板(5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50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板(11)的第一长槽孔(504)、适合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穿过的第二长槽孔(505),以及用于固定限位销(6)的销孔(506)。

每个连接板(11)上开有四个t槽型螺钉孔,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上有对应t型槽螺钉孔的第一长槽孔(504),通过t型槽螺钉将连接板(11)与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连接;所述连接板(11)连接在所述上板(501)的下表面,在所述上板(501)上加工有供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通过的第二长槽孔(505)。

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包括竖直支架(12)、铰链轴(13)、支承钉(15)、支座(16)、翻转钻模板(17)、钻套(18)和衬套(19);所述竖直支架(12)固定在水平支架(5)的一侧,竖直支架(12)的顶部固定所述支座(16);翻转钻模板板(17)的末端通过铰链轴(13)与支座(16)相连接;所述翻转钻模板板(17)的前端通过衬套(19)镶嵌有钻套(18);所述支承钉(15)有两个,一个安装在支座(16)上表面,一个安装在翻转钻模板板(17)下表面,位置对应,当两个支承钉(15)接触时,翻转钻模板板(17)保持水平位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翻转钻模板板(17)的旋转面上设置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架(12)上的一个钢板(20),钢板(20)斜向上方,钢板(20)末端安装螺钉(21)。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还包括双头螺栓(14),所述双头螺栓(14)的一头螺纹连接支座(16),另一头连接菱形螺母,当翻转钻模板(17)水平时,旋转菱形螺母以固定翻转钻模板(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后桥壳的u型定位机构,可以随着后桥壳的长度在第一垫板上随意调整位置,保证u型定位结构相对于法兰盘的对称性;同时设置限位板,使得u型定位机构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后桥壳。

(2)、后桥壳的中间定位机构采用平面及内孔定位,加强环平面采用支承点,减少接触面积,克服加强环不平的缺陷;内孔采用限位销限位,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替换。

(3)、后桥壳的夹紧机构采用压板夹紧桥壳腔内表面,压板升降同时旋转,有利于找到夹紧点进行夹紧,解决桥壳内腔部分凸点多不平整,难以夹紧的问题。

(4)、采用夹紧气缸带动压板寻找适合的压点,夹紧气缸及压板也可以适合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后桥壳,能寻找到最适合的夹紧点,实现了夹具的通用性。

(5)、用翻转钻模板对后桥壳进行钻孔位置的确定,保证孔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的u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中第一垫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支架的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支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侧面并局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紧气缸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述拉杆在直径上螺旋面的展开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的翻转钻模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

1.夹具底座;2.u型支架;3.限位板;4.第一垫板;401.t型长槽;

5.水平支架;501.上板;502.下板;503.立板;

504.第一长槽孔;505.第二长槽孔;506.销孔;6.限位销;

7.第二垫板;8.支撑块;9.夹紧气缸;901.拉杆;902.螺旋面;

10.压板;11.连接板;12.竖直支架;13.铰链轴;14.双头螺栓;

15.支承钉;16.支座;17.翻转钻模板;18.钻套;19.衬套;

20.钢板;21.螺钉;22.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包括五部分,分别为u型定位机构、中间定位机构、夹紧机构和翻转钻模板机构,为了防止钻孔时铁屑和切削液的迸溅,还可以包括防护板22,如图1。

所述的防护板22由五块钢板围成整个夹具的防护,所述防护板22固定在夹具底座1的边缘,避免钻孔时铁屑和切削液的迸溅。

所述的u型定位机构用于实现对后桥壳两端的两个法兰盘的固定,如图1所示,所述的u型定位机构有两个,结构相同,分别位于夹具的两端。以其中的一个为例,所述的u型定位机构包括u型支架2、限位板3和第一垫板4。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夹具底座1的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垫板4,在所述第一垫板4上设置有u型支架2,用于支撑后桥壳的法兰盘,图2中圆形为法兰盘。所述u型支架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板3,通过调整两个限位板3之间的宽度和高度,可以使u型支架2适应不同轴径大小的后桥壳法兰盘。

如图2,所述的u型支架2的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垫板4上,顶部由三块钢板焊接成u型。所述三块钢板,中间钢板水平,两个侧钢板分别焊接在中间钢板两端,两侧钢板之间呈120°夹角,形成u型的开口,保证后桥壳放置时径向的对称性。所述两个限位板3分别可拆卸式竖直连接在两个侧钢板上,实现对后桥壳法兰盘的限位,在更换不同桥壳产品加工时,限位板3可以实现快速更换。

所述第一垫板4上表面开有沿长轴方向的t型长槽401,如图1和图3所示,为左右长度方向的槽,t型长槽401内设置t型槽螺钉,所述t型槽螺钉与u型支架2底座上的螺孔配合连接。在u型支架2底座和第一垫板4之间设置导向键,所述u型支架2可以在t型长槽401内滑动,根据后桥壳的长度随意调整两个u型支架2在t型长槽401上的位置,同时保证两个u型支架2的对称性,然后拧紧t型槽螺钉将u型支架2紧固连接在第一垫板4上。

在所述夹具底座1的中间设置有后桥壳的中间定位机构,采用加强环表面和止口定位,平面采用第二垫板7和支撑块8等定位基准面,内孔采用限位销6限位。所述的中间定位机构包括一个水平支架5、两个限位销6、两个第二垫板7和14个支撑块8;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上通过衬套连接限位销6,限位销6位于后桥壳两个加强环内止口处,能够实现对后桥壳的轴向定位。

所述水平支架5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水平支架5包括上板501和下板502,上板501和下板502水平,中间通过多个立板5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50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板11的第一长槽孔504,适合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穿过的第二长槽孔505,以及用于固定限位销6的销孔506。

如图4,所述两个第二垫板7和14个支撑块8用螺钉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垫板7垫于后桥壳加强环大面积处,所述14个支撑块8垫于后桥壳的空间紧凑处,用于实现后桥壳的平面基准定位。所述第二垫板7和支撑块8的位置,根据待加工后桥壳的结构尺寸提前进行设计固定。

所述后桥壳的夹紧机构采用压板夹紧后桥壳腔内表面实现。如图1,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9、压板10和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的下表面,两个夹紧气缸9的缸体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11上,两个压板10分别固定在两个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顶端。

由于后桥壳内表面有凸点,压紧点不好确定,所以,所述夹紧气缸9可以带动压板10上下移动同时转动,以便在后桥壳上寻找适合的压点。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上设计有螺旋面902,所述螺旋面902与夹紧气缸9内壁的销钉配合,当拉杆901上下运动时,由于销钉的作用,拉杆901会产生正负45°的旋转,拉杆901运动为螺旋式上升或下降。

如图6和图7,每个连接板11上开有四个t型槽螺钉孔,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上有对应t型槽螺钉孔的第一长槽孔504,如图4,通过t型槽螺钉将连接板11与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连接,所述连接板11连接在所述上板501的下表面,因此在所述上板501上加工有供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穿过的第二长槽孔505,夹紧气缸9的缸体充分利用了水平支架5的立板503的间隙和高度,位于任意两个立板503之间的空隙,拉杆901向上穿过上板501,并且顶端固定压板10。通过t型槽螺钉可以调节连接板11的位置,进而调节两个夹紧气缸9在水平支架5上的位置,以便适应不同尺寸型号的后桥壳。同时所述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带动压板10升降和旋转,可以方便压板10在后桥壳内表面找到最合适的夹紧点。对于不同大小和尺寸的后桥壳,可以在钻孔前调试好夹紧气缸9和压板10的位置和旋转角度,以便能尽快寻找到最适合的夹紧点,实现夹具的通用性。

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为标准的钻孔结构,对后桥壳进行钻孔位置的定位。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对应后桥壳上需要钻孔的位置。如图10所示,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包括竖直支架12、铰链轴13、双头螺栓14、支承钉15、支座16、翻转钻模板17、钻套18和衬套19。

所述竖直支架12固定在水平支架5的一侧,竖直支架12的顶部固定所述支座16。翻转钻模板17的末端通过铰链轴13与支座16相连接,并且翻转钻模板17可以围绕铰链轴13旋转;所述翻转钻模板17的前端通过衬套19镶嵌有钻套18。所述支承钉15有两个,一个安装在支座16上表面,一个安装在翻转钻模板17下表面,位置对应,当两个支承钉15接触时,翻转钻模板17保持水平位置,准备钻孔。在所述翻转钻模板17的旋转面上设置一个限位件,用于限制翻转钻模板17的旋转角度。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架12上的一个钢板20,钢板20斜向上方,钢板20末端安装螺钉21。当翻转钻模板17从水平位置旋转到所述的螺钉21位置,开始装卸后桥壳;开始钻孔时,将翻转钻模板17旋转到水平位置,并通过菱形螺母固定。

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双头螺栓14的一头螺纹连接所述支座16,另一头连接菱形螺母,当翻转钻模板17水平状态时,旋转菱形螺母以固定翻转钻模板17,防止翻转钻模板17在钻孔过程中产生位移和翘起,保证翻转钻模板17的水平状态;当翻转钻模板17需要翻转时,将菱形螺母旋转至位于翻转钻模板17的侧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对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工作过程如下:

根据所需钻孔的后桥壳,事先调整好夹具上u型支架2和压板10的位置,设计好中间定位机构中第二垫板7和支撑块8的位置,旋转翻转钻模板17到限位件上螺钉21位置;夹紧气缸9给气,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伸出,压板10上行旋转;然后用吊钩勾起后桥壳,后桥壳的中间放置在加强环表面和止口定位基准上,两端法兰盘置于u型支架2上;夹紧气缸9放气,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拉回,压板10在夹紧气缸9拉力的作用下下行并旋转,压紧在后桥壳内表面,完成压紧动作;旋转翻转钻模板17到水平位置并旋转菱形螺母以固定,开始加工后桥壳的加油孔。钻孔加工完成后,旋转菱形螺母,抬起翻转钻模板17到限位件位置,夹紧气缸9给气,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伸出,压板10上行并往回旋转,压板10脱离开后桥壳的压紧点,卸下后桥壳。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u型定位机构,所述u型定位机构位于所述夹具的两端,用于对后桥壳两端的两个法兰盘进行定位,所述u型定位机构包括u型支架(2)和第一垫板(4),所述第一垫板(4)设置在夹具底座(1)上,所述u型支架(2)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4)上;

中间定位机构,所述中间定位机构包括水平支架(5)、限位销(6)、第二垫板(7)和支撑块(8);所述水平支架(5)上通过衬套连接所述限位销(6),所述限位销(6)位于后桥壳两个加强环内止口处,用于对后桥壳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二垫板(7)和所述支撑块(8)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垫板(7)用于垫在后桥壳加强环大面积处,所述支撑块(8)用于垫在后桥壳的空间紧凑处;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9)、压板(10)和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的下表面,两个夹紧气缸(9)的缸体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11)上,两个压板(10)分别固定在两个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顶端,所述夹紧气缸(9)带动压板(10)上下移动同时转动,用于夹紧后桥壳腔内表面;

翻转钻模板机构,所述翻转钻模板机构用于对后桥壳进行钻孔的位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防护板(22),所述防护板(22)固定在夹具底座(1)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定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2)的两个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4)上表面开有沿所述夹具底座(1)长轴方向的t型长槽(401),t型长槽(401)内设置t型槽螺钉,所述t型槽螺钉与u型支架(2)底座上的螺孔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在u型支架(2)底座和第一垫板(4)之间设置导向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5)包括上板(501)和下板(502),上板(501)和下板(502)水平,中间通过多个立板(5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50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板(11)的第一长槽孔(504),适合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穿过的第二长槽孔(505),以及用于固定限位销(6)的销孔(50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板(11)上开有四个t槽型螺钉孔,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有对应t型槽螺钉孔的第一长槽孔(504),通过t型槽螺钉将连接板(11)与所述水平支架(5)的上板(501)连接;所述连接板(11)连接在所述上板(501)的下表面,在所述上板(501)上加工有供夹紧气缸(9)的拉杆(901)穿过的第二长槽孔(5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包括竖直支架(12)、铰链轴(13)、支承钉(15)、支座(16)、翻转钻模板(17)、钻套(18)和衬套(19);所述竖直支架(12)固定在水平支架(5)的一侧,竖直支架(12)的顶部固定所述支座(16);所述翻转钻模板(17)的末端通过铰链轴(13)与支座(16)相连接;所述翻转钻模板(17)的前端通过衬套(19)镶嵌有钻套(18);所述支承钉(15)有两个,一个安装在支座(16)上表面,一个安装在翻转钻模板(17)下表面,位置对应,当两个支承钉(15)接触时,翻转钻模板(17)保持水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转钻模板(17)的旋转面上设置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架(12)上的一个钢板(20),钢板(20)斜向上方,钢板(20)末端安装螺钉(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还包括双头螺栓(14),所述双头螺栓(14)的一头螺纹连接支座(16),另一头连接菱形螺母,当翻转钻模板(17)水平状态时,旋转菱形螺母以固定翻转钻模板(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桥壳总成钻加油孔夹具。所述夹具包括U型定位机构、中间定位机构、夹紧机构和翻转钻模板机构;所述的U型定位机构位于夹具的两端,对后桥壳两端的两个法兰盘进行定位;所述的中间定位机构采用加强环表面和止口定位,加强环平面采用垫板和支撑块基准定位面定位;内孔采用限位销限位,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替换;所述的夹紧机构采用压板夹紧后桥壳腔内表面;所述的翻转钻模板机构对后桥壳进行钻孔位置的定位,保证孔位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后桥壳内腔部分凸点多不平整,难以夹紧的问题;并且可以适合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后桥壳,能寻找到最适合的夹紧点,实现了夹具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慧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3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