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转位刀片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转位刀片是指机械夹固在刀体上,切削刃用钝后不重磨而转位使用的刀片,对于市场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可转位刀片的生产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正压治具作为可转位刀片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可转位刀片生产领域各公司生产设备,治具及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据客户生产刀片定制治具确定方案,导致客户切换生产产品非常不方便,花费调机时间多,治具非标对应花费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解决了切换生产产品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包括:
角度调节台;
出力装置,所述出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台的上方;
授台装置,所述授台装置设置于所述出力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授台装置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台的上方,并且第二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的弹簧导正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夹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头,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直杆型转轴,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上设置有夹紧出力杆,所述夹紧出力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直杆型转轴,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设置于所述出力装置上,另一第二直杆型转轴设置于所述夹紧块空腔内,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上设置有滚子轴承随动器;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排水板,所述排水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一侧;侧定位装置,所述侧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授台装置上,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上设置有滚子轴承随动器。
优选的,所述出力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所示上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速阀,并且上盖的正面设置有送风喷嘴,所述上盖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安装板,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双孔防水接线盒。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薄型气缸,所述薄型气缸上设置有第二调速阀,并且薄型气缸的输出端位于所述上盖的下方设置有浮动接头。
优选的,所述浮动接头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和所述上盖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滚子轴承随动器之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位于传动槽的内部,所述夹紧出力杆的输出端以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为中心摆动,通过第二直杆型转轴与安装在上面的滚子轴承随动器与所述夹紧块相适配并带动所述夹紧块运动。
优选的,所述侧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气缸安装板,所述定位气缸安装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并且气缸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接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通过薄型气缸的输出带动浮动接头及相连的滑块同步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用来输出夹紧刀片的夹紧力,送风喷嘴通过吹气来吹掉生产过程中的切削油跟切削杂质,授台装置可以安装治具片部分的零件和设备用来定位刀片,侧定位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气缸带动压头压紧治具本体上的刀片,并且对刀片产生一定的推力,将刀片推紧在治具片上进行定位,其中定位块和排水板安装在治具本体上位于放置刀片的位置上,方便对产品刀片进行定位和压紧固定,稳定可靠,刚性优良;对应生产刀片种类广泛,正压磨削类型基本上都能对应;更换生产产品简单方便,只需更换治具片部分的1至2个零件即可完成生产产品的更换;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三维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出力装置部分的三维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出力装置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授台装置部分的三维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治具本体部分的三维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夹紧块部分的三维图;
图8为图1所示的侧定位装置部分的三维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授台装置部分的剖视图;
图10为图4所示的夹紧块与夹紧出力杆部分的三维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夹紧处理杆部分的三维图。
图中标号:1、角度调节台,2、出力装置,21、第一底板,22、上盖,23、第一调速阀,24、送风喷嘴,25、接线盒安装板,26、双孔防水接线盒,27、薄型气缸,28、第二调速阀,29、浮动接头,210、滑块,3、授台装置,31、第二底板,32、治具本体,33、夹头,34、夹紧块,35、第一直杆型转轴,36、夹紧出力杆,37、第二直杆型转轴,38、滚子轴承随动器,39、压缩弹簧,4、定位块,5、排水板,6、侧定位装置,61、定位气缸安装板,62、气缸,63、压头,64、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三维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的出力装置部分的三维图;图3为图2所示的出力装置部分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授台装置部分的三维图;图5为图4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图6为图4所示的治具本体部分的三维图;图7为图4所示的夹紧块部分的三维图;图8为图1所示的侧定位装置部分的三维图;图9为图1所示的授台装置部分的剖视图;图10为图4所示的夹紧块与夹紧出力杆部分的三维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夹紧处理杆部分的三维图。
一种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包括:
角度调节台1;
出力装置2,所述出力装置2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台1的上方;
授台装置3,所述授台装置3设置于所述出力装置2的输出端,所述授台装置3包括第二底板31,所述第二底板31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台1的上方,并且第二底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治具本体32,所述治具本体3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夹紧块34,夹紧块34的弹簧导正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39,夹紧块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头33,所述治具本体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直杆型转轴35,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35上设置有夹紧出力杆36,治具本体32与夹紧块3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9,使得夹紧出力杆36在收回时,带动夹头33同步松开产品刀片,方便对刀片的移出和更换,所述夹紧出力杆36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直杆型转轴37,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37设置于所述出力装置2上,另一第二直杆型转轴37设置于所述夹紧块34空腔内,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37上设置有滚子轴承随动器38;
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32上;
排水板5,所述排水板5设置于所述定位块4的一侧;
侧定位装置6,所述侧定位装置6设置于所述授台装置3上。
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点是:经过多年实际生产验证,稳定可靠,刚性优良;对应生产刀片种类广泛,正压磨削类型基本上都能对应;更换生产产品简单方便,只需更换治具片部分的1至2个零件即可完成生产产品的更换;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未标准化之前,客户的治具只能对应一种或少数几种生产类型,使用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只需一套治具对应所有正压生产类型,可以做到一机多用,功能多样,角度调节台1为治具调节支撑台,用于安装出力装置2和授台装置3以及相连的设备和零部件,并可以在调节台的安装板上进行位置调节;调节的方向主要为a,b,c三个角度维度调节,通过薄型气缸27的输出带动浮动接头29及相连的滑块210同步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用来输出夹紧刀片的夹紧力,送风喷嘴24通过吹气来吹掉生产过程中的切削油跟切削杂质,授台装置3可以安装治具片部分的零件用来定位刀片,滑块210在移动时可以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滚子轴承随动器38同步活动,滚子轴承随动器38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夹紧出力杆36传动,夹紧出力杆36传动时可以推动治具本体32内部的夹紧块34,夹紧块34推动夹头33,同步对安装在治具本体32内侧的刀片进行压紧和固定,侧定位装置6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气缸62带动压头63靠近治具本体32上的刀片,并且对刀片产生一定的推力,将刀片推紧在治具片上进行定位,其中定位块4和排水板5安装在治具本体32上位于放置刀片的位置上,方便对产品刀片进行定位和压紧固定,其中对于现有生产的非标治具,非标生产对应,稳定性难以保证,治具非标制作,生产工时多,对应客户速度缓慢,治具成本高,加工对应单一或少数几种产品,能对应生产产品范围小,各种非标对应治具,极大地推高生产成本,需要整个治具更换,跟换生产产品效率低,操作复杂,非标对应,跟设备勉强配合一起使用,本治具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后,经过多年时间验证,稳定可靠,治具可标准化制作,生产工时少,对应客户速度快,治具成本低,加工对应多种产品,凡是正压磨削类型基本上都能对应,治具制造下压,侧压,正压三种类型标准治具进行更换,其他只需更换治具片,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跟设备配合程度高,设计切合度好。
所述出力装置2包括第一底板21,所述第一底板2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22,所示上盖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速阀23,并且上盖22的正面设置有送风喷嘴24,所述上盖22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安装板25,所述接线盒安装板25上固定连接有双孔防水接线盒26,送风喷嘴24在使用时第一调速阀23输入端外接气压管道。
所述第一底板21的一侧设置有薄型气缸27,所述薄型气缸27上设置有第二调速阀28,并且薄型气缸27的输出端位于所述上盖22的下方设置有浮动接头29,薄型气缸27在使用时外接气源。
所述浮动接头29上设置有滑块210,所述第一底板21的顶部和所述上盖22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与所述滑块210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210与所述滚子轴承随动器38之间相适配。
所述治具本体32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35位于传动槽的内部,所述夹紧出力杆36的输出端以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35为中心摆动,通过第二直杆型转轴37与安装在上面的滚子轴承随动器38与所述夹紧块34相适配并带动所述夹紧块34运动。
所述侧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气缸安装板61,所述定位气缸安装板6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32的一侧。
所述定位气缸安装板61上设置有气缸62,所述气缸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63,并且气缸6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接头64,气缸62在使用时通过接头64外接气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薄型气缸27的输出带动浮动接头29及相连的滑块210同步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用来输出夹紧刀片的夹紧力,送风喷嘴24通过吹气来吹掉生产过程中的切削油跟切削杂质,授台装置3可以安装治具片部分的零件用来定位刀片,滑块210在移动时可以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滚子轴承随动器38同步活动,滚子轴承随动器38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夹紧出力杆36传动,夹紧出力杆36传动时可以推动治具本体32内部的夹紧块34,夹紧块34可以推动夹头33,同步对安装在治具本体32内侧的刀片进行压紧和固定,侧定位装置6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气缸62带动压头63靠近治具本体32上的刀片,并且对刀片产生一定的推力,将刀片推紧在治具片上进行定位,其中定位块4和排水板5安装在治具本体32上位于放置刀片的位置上,方便对产品刀片进行定位和压紧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薄型气缸27的输出带动浮动接头29及相连的滑块210同步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用来输出夹紧刀片的夹紧力,送风喷嘴24通过吹气来吹掉生产过程中的切削油跟切削杂质,授台装置3可以安装治具片部分的零件和设备用来定位刀片,侧定位装置6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气缸62带动压头63靠近治具本体32上的刀片,并且对刀片产生一定的推力,将刀片推紧在治具片上进行定位,其中定位块4和排水板5安装在治具本体32上位于放置刀片的位置上,方便对产品刀片进行定位和压紧固定,稳定可靠,刚性优良;对应生产刀片种类广泛,正压磨削类型基本上都能对应;更换生产产品简单方便,只需更换治具片部分的1至2个零件即可完成生产产品的更换;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以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角度调节台;
出力装置,所述出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台的上方;
授台装置,所述授台装置设置于所述出力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授台装置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台的上方,并且第二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的弹簧导正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夹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头,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直杆型转轴,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上设置有夹紧出力杆,所述夹紧出力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直杆型转轴,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设置于所述出力装置上,另一第二直杆型转轴设置于所述夹紧块空腔内,所述第二直杆型转轴上设置有滚子轴承随动器;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
排水板,所述排水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一侧;
侧定位装置,所述侧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授台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力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所示上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速阀,并且上盖的正面设置有送风喷嘴,所述上盖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安装板,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双孔防水接线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薄型气缸,所述薄型气缸上设置有第二调速阀,并且薄型气缸的输出端位于所述上盖的下方设置有浮动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接头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和所述上盖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滚子轴承随动器之间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位于传动槽的内部,所述夹紧出力杆的输出端以所述第一直杆型转轴为中心摆动,通过第二直杆型转轴与安装在上面的滚子轴承随动器与所述夹紧块相适配并带动所述夹紧块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气缸安装板,所述定位气缸安装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位刀片标准正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并且气缸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接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