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6


本发明属于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产品的包装箱,比如摩托车、电视机包装箱,在纸箱外包装的内部还设有一个固定的支架包装箱体,有的采用木质框架,有的采用泡沫垫的形式,与木质框架包装箱类似的,还有金属制的包装箱框架,木质的框架包装箱多采用铁钉连接,金属的框架包装箱多采用螺栓连接,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装配比较复杂,耗时,可装拆性差,也很少有回收利用的,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变相地推高了产品的价格。另外,目前的木质或金属的框架包装箱基本没有通用性,不同型号(尺寸)的产品因各自在框架包装箱中的固定位置不同,基本都是一个产品对应需要一种框架包装箱以及纸箱外包装,导致包装箱种类繁多,生产包装箱的企业组织生产也很麻烦,各种尺寸包装箱分别小批量生产,未能形成更大规模的规模化生产也导致了包装箱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箱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避免现有包装箱装配复杂的问题,取得可装拆性好、互换性好、便于回收利用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装箱结构,包括矩形的底框架;所述底框架由首尾相连围成一圈的四根底框架筋构成,所述底框架筋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每一根底框架筋通过其开口部一对一承插连接立面框架,相邻两立面框架相近端的两竖向边框之中,任一竖向边框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该竖向边框通过其开口部承插连接另一竖向边框。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框架筋为直线型,四个立面框架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四根底框架筋为两条长边框和两条短边框。

进一步地,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开口部均朝向上方以便于承插连接,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开口部在端部连通以使两条长边框和两条短边框的开口部共同形成一圈连续的承插接口。

进一步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端部为45°对碰连接以使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开口部在端部连通。

进一步地,与长边框承插连接的立面框架为侧面框架,与短边框承插连接的立面框架为端面框架;侧面框架为矩形,由侧面上边框、侧面下边框和两第一竖向边框构成;端面框架为矩形,由端面上边框、端面下边框和两第二竖向边框构成;所有第一竖向边框的横截面均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两侧面框架同端的第一竖向边框的开口部相向设置,端面框架的两第二竖向边框承插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竖向边框的开口部内以使两端面框架分别承插连接在两侧面框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长边框、短边框、侧面上边框和第一竖向边框采用第一型材制造;所述的侧面下边框、端面上边框、端面下边框和第二竖向边框采用第二型材制造;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均为直线型,第一型材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包括腹板和分别垂直连接在腹板两侧且朝向相同的外翼缘和内翼缘,内翼缘的高度小于外翼缘且小于内翼缘和外翼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二型材的横截面也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其外侧表面与第一型材的内侧表面对应以使其规格小于第一型材并可置于在第一型材内。

进一步地,侧面框架上,侧面上边框和侧面下边框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两第一竖向边框的外翼缘分别位于两端头,侧面上边框和侧面下边框的外翼缘继续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并通过两搭接边与对应端的第一竖向边框的腹板相贴并固连,侧面上边框的腹板也继续向外延伸形成封盖边并将对应端的第一竖向边框的上端封盖以防止承插连接在第一竖向边框内的端面框架向上脱出;端面框架上,两第二竖向边框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端面上边框和端面下边框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端面上边框和端面下边框的外翼缘的端部具有朝向内翼缘靠拢的平行下沉台阶段并通过所述平行下沉台阶段插入对应的第二竖向边框内,平行下沉台阶段的内、外翼缘与对应的第二竖向边框的内、外翼缘相贴并固连。

进一步地,同一侧面的底框架筋和立面框架的上边框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机构相连以防止立面框架向上脱出;所述竖向连接机构可沿立面框架的上边框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栓接方式被固定;两侧面的立面框架的上边框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机构相连以防止相互背离;所述水平连接机构可沿立面框架的上边框长度方向滑动以便提供不同的产品固定安装点。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包装箱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若干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按需截长后,分别制造底框架、两侧面框架和两端面框架;

2)两端面框架的第二竖向边框分别承插连接至对应的两侧面框架的第一竖向边框内,形成一圈立面框架整体;

3)将一圈立面框架整体承插连接至底框架的一圈开口部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包装箱结构,相邻的立面框架之间通过承插方式连接,立面框架与底框架之间也通过承插方式连接,基本不使用螺栓、螺钉或其他工具,装配效率高,并且可拆卸,便于回收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2、本发明的包装箱结构,底框架的长度或宽度变化时,对应端面框架和侧面框架还可以互换利用,互换性好,进一步降低成本。

3、本发明的包装箱结构,相互的连接保证了一定的搭接面积,保障连接强度,使用可靠性高。

4、本发明的包装箱结构,通过水平连接机构和竖向连接机构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包装箱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移动水平连接机构和竖向连接机构的位置,可以形成不同的安装点,并进一步通过按需加设横杆,就可以满足不同型号或尺寸产品的固定安装需要,提供可变的安装固定位置,大大提高包装箱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包装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的底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的侧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的端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端面框架的背向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的竖向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的水平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例中的长边框、侧面下边框的横截面示意图(放大);

其中,底框架1,底框架筋11,长边框12,短边框13,三角板14,型材垫板15,功能固定件16,立面框架2,侧面框架3,侧面上边框31,侧面下边框32,第一竖向边框33,搭接边34,封盖边35,端面框架4,端面上边框41,端面下边框42,第二竖向边框43,平行下沉台阶段44,加强型材45,竖向连接机构5,u形扣51,竖向连接边52,竖向连接型材53,水平连接机构6,u形卡扣61,水平连接边62,水平连接型材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4,具体实施例的包装箱结构,包括水平的底框架1;所述底框架1由首尾相连围成一圈的若干底框架筋11构成,所述底框架筋11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底框架筋11通过其开口部承插连接立面框架2,相邻两立面框架2相近端的两竖向边框之中,任一竖向边框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该竖向边框通过其开口部承插连接另一竖向边框。

实施例的包装箱结构,相邻的立面框架2之间通过承插方式连接,立面框架2与底框架1之间也通过承插方式连接,基本不使用螺栓、螺钉或其他工具,装配效率高,并且可拆卸,便于回收重复利用,降低成本。实施时,底框架1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底框架筋11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弧形或多段折弯形式,底框架1与立面框架2的承插连接可以是竖向插接,也可以是侧向插接,所有的立面框架2可以是首尾相连的同向承插连接形式,也可以是中间一个立面框架2的两竖向边框承插连接到与之相邻的两个立面框架2的竖向边框的开口部内,本发明不作限制。

其中,所述底框架筋11为直线型,每一根底框架筋11通过其开口部一对一承插连接立面框架2。

这样,制造更简单,承插连接的灵活性也便于保证。

请参见图2,其中,所述底框架1为矩形,所述若干底框架筋11为两条长边框12和两条短边框13,可以理解的,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应为间隔首尾相连以围成一个矩形的底框架1;对应的四个立面框架2的高度是相等的。

这样,提高互换性,便于模块化互换互装使用,进一步降低成本;使用时,不同长度或宽度的底框架1与对应的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相适配,只改变底框架1的长度或宽度时,对应的短边框13或长边框12可互换互装使用。

其中,所述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开口部均朝向上方以便于承插连接,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开口部在端部连通以使两条长边框12和两条短边框13的开口部共同形成一圈连续的承插接口。

这样,方便立面框架2与底框架筋11的一一对应设置,立面框架2的制造更简单,为普通的平面形式的框架,下端也无需作特殊加工处理,因为底框架筋11上的开口部都已经连通。

其中,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端部为45°对碰焊接固定连接以使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开口部在端部连通。实施时,为了连接稳定性,可以在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连接处的下表面加焊三角板14以分别连接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实施时,为了提高包装箱强度,以及便于插车插运,两长边框12的下表面可以沿其长度间隔连接若干型材垫板15,型材垫板15与短边框13平行,两端分别与长边框12相固连;为了连接固定被包装物(如摩托车、电视机),可以在任一型材垫板15上按需设置功能固定件16。45°端面对碰连接,可以使外沿自然保持连接封闭性,无需另外加板来封闭长边框12或短边框13的端面。

请参见图3-6,其中,与长边框12承插连接的立面框架2为侧面框架3,与短边框13承插连接的立面框架2为端面框架4;侧面框架3为矩形,由侧面上边框31、侧面下边框32和两第一竖向边框33构成,可以理解的,侧面上边框31与侧面下边框32为上下平行设置,两第一竖向边框33分别连接在侧面上边框31和侧面下边框32的端部;端面框架4为矩形,由端面上边框41、端面下边框42和两第二竖向边框43构成,可以理解的,端面上边框41与端面下边框42为上下平行设置,两第二竖向边框43分别连接在端面上边框41和端面下边框42的端部;两侧面框架3平行正对,所有第一竖向边框33的横截面均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其开口部朝向内侧,即两侧面框架3同端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开口部相向设置,端面框架4的两第二竖向边框43承插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开口部内以使两端面框架4承插连接在两侧面框架3的两端。

这样,采用了前述的中间一个立面框架2的两竖向边框承插连接到与之相邻的两个立面框架2的竖向边框的开口部内的形式,方便插接时的施力,减少人工,只需要两侧面框架3相向施力即可形成一圈的立面框架整体结构。首尾相连承插形式则需要更多的人力来保持连接的整体状态。

请参见图9,其中,所述的长边框12、短边框13、侧面上边框31和第一竖向边框33采用第一型材制造;所述的侧面下边框32、端面上边框41、端面下边框42和第二竖向边框43采用第二型材制造;所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均为直线型,第一型材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包括腹板和分别垂直连接在腹板两侧且朝向相同的外翼缘和内翼缘,外翼缘和内翼缘平行,内翼缘的高度小于外翼缘的高度且小于内翼缘和外翼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二型材的横截面也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其外侧表面与第一型材的横截面的内侧表面对应,即第二型材的规格小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可置于(承插连接)在第一型材内。

这样,制造包装箱使用的材料种类少,利于降低成本;内翼缘的高度小于外翼缘的高度且小于内翼缘和外翼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一方面可以借助更高的外翼缘形成更大的连接面积从而得到更高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装配时,侧面框架3的第二竖向边框43的外翼缘的外侧可以与短边框13的外翼缘的内侧相抵接,同时,第二竖向边框43的内翼缘不与长边框12的内翼缘发生干涉,可保证各个面有更好的贴合性。

请参见图4,其中,侧面框架3上,侧面上边框31和侧面下边框32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两第一竖向边框33的外翼缘分别位于两端头,侧面上边框31和侧面下边框32的外翼缘继续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34并通过两搭接边34与对应端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腹板相贴并焊接固连,侧面上边框31的腹板也继续向外延伸形成封盖边35并将对应端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上端封盖以防止承插连接在第一竖向边框33的开口部内的端面框架4向上脱出,那么,侧面框架3的高度实际是比端面框架4高出了一个封盖边35的厚度,但就目视效果来说,还是基本等高的。端面框架4上,两第二竖向边框43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端面上边框41和端面下边框42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端面上边框41和端面下边框42的外翼缘的端部具有朝向内翼缘靠拢的平行下沉台阶段44并通过所述平行下沉台阶段44插入对应的第二竖向边框43的开口部内,实施时,可通过模具压形值得平行下沉台阶段44,表观上看,就是一段压窄段,平行下沉台阶段44的内、外翼缘与对应的第二竖向边框43的内、外翼缘相贴并焊接固连。

这样,各个承插连接的表面都有很好的的贴合性,保证承插连接的可靠性。侧面框架3和端面框架4上各自的交点位置都不是简单的端面碰搭焊接,而是在有充分的搭接长度上的基础上再进行焊接固连,大大提高结构强度和使用可靠性。

请参见图7、图8,其中,同侧的长边框12和侧面上边框31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机构5相连以防止承插连接在长边框12的开口部内的侧面框架3向上脱出;所述竖向连接机构5可沿长边框12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栓接方式被固定以便提供不同的产品固定安装点;两侧面上边框31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机构6相连以防止两侧面框架3相互背离向外倒;所述水平连接机构6可沿侧面上边框31长度方向滑动以便提供不同的产品固定安装点。可以保证功能性,提高通用性,使用更可靠。

这样,通过水平连接机构6和竖向连接机构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包装箱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移动水平连接机构6和竖向连接机构5的位置,可以形成不同的安装点,并进一步通过按需加设横杆,就可以满足不同型号或尺寸产品的固定安装需要,提供可变的安装固定位置,大大提高包装箱的通用性。比如摩托车的多种型号,各自的安装固定点不同,通过移动水平连接机构6或竖向连接机构5到合适的固定位置,就可以形成通用性很高的摩托车金属包装箱。

实施时,竖向连接机构5包括两u形扣51,分别从侧向(由外向内)扣合连接在长边框12和侧面上边框31上,两u形扣51上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竖向连接边52,侧面上边框31的腹板与侧面下边框32的腹板之间置有竖向连接型材53,竖向连接型材53的上下端分别通过栓接方式与对应端的u形扣51的竖向连接边52相连(图1和图7中示意了竖向连接边52上供栓接用的螺栓穿过的孔,未示意栓接用的螺栓和螺母)。实施时,竖向连接机构5可以为多套,本实施例示意了两套(同侧的长边框12和侧面上边框31之间)。

水平连接机构6包括两u形卡扣61,分别从竖向(由上往下)扣合连接在两侧面上边框31上,两u形卡扣61上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水平连接边62,两水平连接边62通过水平连接型材63相连;实施时,可以在u形卡扣61内侧设置凸起,在侧面上边框31上开设对应于所述凸起的槽,以便通过让凸起落入槽中来定位水平连接机构6在侧面上边框31上的位置。实施时,水平连接机构6可以为多套,本实施例示意了两套。

实施时,为了保证承插连接的稳定性,还可以设置类似上述凸起和槽配合的结构,可以在第二竖向边框43的外翼缘上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堡(制造工艺为冲压),在第一竖向边框33的外翼缘上开设对应于该凸堡的槽,承插连接到位时,凸堡落入槽中;可以在端面下边框42的外翼缘上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堡,在短边框13的外翼缘上开设对应于该凸堡的槽,承插连接到位时,凸堡落入槽中;可以在侧面下边框32的外翼缘上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堡,在长边框12的外翼缘上开设对应于该凸堡的槽,承插连接到位时,凸堡落入槽中。实施时,端面框架4的两第二竖向边框43中部之间也可以连接加强型材45,实施时,加强型材45、水平连接型材63、竖向连接型材53均可以采用同规格的型材以节约成本,便于制造。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包装箱结构的制造、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若干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按需截长后,分别制造底框架1、两侧面框架3和两端面框架4;

实施时,用于制造底框架1的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第一型材端部要进行45°倒角加工;用于制造侧面上边框31的第一型材端部要铣削掉内翼缘以对应形成搭接边34和封盖边35,用于制造侧面下边框32的第二型材端部要铣削掉内翼缘和腹板以对应形成搭接边34;用于制造端面上边框41和端面下边框42的第二型材端部要压形形成所述平行下沉台阶段44;其它需要设置凸堡和槽的部位也在连接前进行冲压。

2)两端面框架4的第二竖向边框43分别承插连接至对应的两侧面框架3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开口部内,形成一圈立面框架整体;

3)将一圈立面框架整体承插连接至底框架1的一圈开口部内;

4)在长边框12和侧面上边框31之间安装竖向连接机构5,在两侧面上边框31之间安装水平连接机构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包装箱结构,包括矩形的底框架(1);所述底框架(1)由首尾相连围成一圈的四根底框架筋(1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筋(11)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每一根底框架筋(11)通过其开口部一对一承插连接立面框架(2),相邻两立面框架(2)相近端的两竖向边框之中,任一竖向边框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该竖向边框通过其开口部承插连接另一竖向边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筋(11)为直线型,四个立面框架(2)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底框架筋(11)为两条长边框(12)和两条短边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开口部均朝向上方以便于承插连接,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开口部在端部连通以使两条长边框(12)和两条短边框(13)的开口部共同形成一圈连续的承插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端部为45°对碰连接以使长边框(12)和短边框(13)的开口部在端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与长边框(12)承插连接的立面框架(2)为侧面框架(3),与短边框(13)承插连接的立面框架(2)为端面框架(4);侧面框架(3)为矩形,由侧面上边框(31)、侧面下边框(32)和两第一竖向边框(33)构成;端面框架(4)为矩形,由端面上边框(41)、端面下边框(42)和两第二竖向边框(43)构成;所有第一竖向边框(33)的横截面均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两侧面框架(3)同端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开口部相向设置,端面框架(4)的两第二竖向边框(43)承插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开口部内以使两端面框架(4)承插连接在两侧面框架(3)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边框(12)、短边框(13)、侧面上边框(31)和第一竖向边框(33)采用第一型材制造;所述的侧面下边框(32)、端面上边框(41)、端面下边框(42)和第二竖向边框(43)采用第二型材制造;

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均为直线型,第一型材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包括腹板和分别垂直连接在腹板两侧且朝向相同的外翼缘和内翼缘,内翼缘的高度小于外翼缘且小于内翼缘和外翼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二型材的横截面也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其外侧表面与第一型材的内侧表面对应以使其规格小于第一型材并可置于在第一型材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侧面框架(3)上,侧面上边框(31)和侧面下边框(32)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两第一竖向边框(33)的外翼缘分别位于两端头,侧面上边框(31)和侧面下边框(32)的外翼缘继续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34)并通过两搭接边(34)与对应端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腹板相贴并固连,侧面上边框(31)的腹板也继续向外延伸形成封盖边(35)并将对应端的第一竖向边框(33)的上端封盖以防止承插连接在第一竖向边框(33)内的端面框架(4)向上脱出;

端面框架(4)上,两第二竖向边框(43)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端面上边框(41)和端面下边框(42)的外翼缘均位于外侧且相向设置,端面上边框(41)和端面下边框(42)的外翼缘的端部具有朝向内翼缘靠拢的平行下沉台阶段(44)并通过所述平行下沉台阶段(44)插入对应的第二竖向边框(43)内,平行下沉台阶段(44)的内、外翼缘与对应的第二竖向边框(43)的内、外翼缘相贴并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侧面的底框架筋(11)和立面框架(2)的上边框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机构(5)相连以防止立面框架(2)向上脱出;所述竖向连接机构(5)可沿立面框架(2)的上边框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栓接方式被固定;

两侧面的立面框架(2)的上边框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机构(6)相连以防止相互背离;所述水平连接机构(6)可沿立面框架(2)的上边框长度方向滑动以便提供不同的产品固定安装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包装箱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若干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按需截长后,分别制造底框架(1)、两侧面框架(3)和两端面框架(4);

2)两端面框架(4)的第二竖向边框(43)分别承插连接至对应的两侧面框架(3)的第一竖向边框(33)内,形成一圈立面框架整体;

3)将一圈立面框架整体承插连接至底框架(1)的一圈开口部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装箱结构包括底框架;所述底框架由首尾相连围成一圈的若干底框架筋构成,所述底框架筋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每一根底框架筋通过其开口部一对一承插连接立面框架,相邻两立面框架相近端的两竖向边框之中,任一竖向边框的横截面为具有开口部的U形腔结构且该竖向边框通过其开口部承插连接另一竖向边框。本发明的包装箱结构,相邻的立面框架之间通过承插方式连接,立面框架与底框架之间也通过承插方式连接,基本不使用螺栓、螺钉或其他工具,装配效率高,并且可拆卸,便于回收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莱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3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