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流阀。



背景技术:

节流阀应用在空调设备中,具体是将冷凝器中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节流后将至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进入蒸发器制冷剂的流量。

其中,节流阀包含有弹簧,且弹簧能够推顶阀针对阀座进行封堵,以此实现该节流阀控工作时对冷媒的流量关闭的作用。目前现有的节流阀上的弹簧直接抵靠于阀针,且弹簧的外围并没有包裹有其它结构件,可以理解,节流阀应用功能在空调设备上实现对流量调节的作用的,因长时间的使用,节流阀内的弹簧会发生疲劳断裂,而弹簧断裂后产生的碎屑会直接进入至阀针与阀座之间的间隙,从而引发阀针的卡死,使得节流阀整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流阀。

具体地,一种节流阀,包括阀管,设于所述阀管内的阀座,设于所述阀座内且能够选择性封堵所述阀座的阀针,及与所述阀座连接的封头;所述阀针与所述封头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推顶所述阀针封堵所述阀座;所述节流阀还包括区隔结构,用于对所述弹簧与所述阀座进行隔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区隔结构设置为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所述阀针上,用于包裹所述弹簧上抵靠于所述阀针的部分;其中所述挡圈自远离所述阀针的方向部分伸入至所述封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区隔结构还包括导套,其中所述导套用于包裹所述弹簧上抵靠于所述封头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套与所述挡圈部分重叠,所述导套与所述挡圈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套自远离所述封头的一侧端部伸入至所述挡圈内,且所述导套的外壁与所述挡圈的内壁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圈自远离所述阀针的一侧端部伸入至所述导套内,且所述导套的内壁与所述挡圈的外壁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圈设置为薄壁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圈与所述阀针设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挡圈与所述阀针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焊接、过盈和粘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圈与所述阀针设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包括阀针主体,设于所述阀针主体上的针部,所述针部部分伸入至所述阀座的阀口,且所述针部能够选择性地对所述阀座的阀口进行封堵;所述阀针主体上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阀针在面向所述封头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开口,其中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阀针主体上开口的外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流阀,用区隔结构将弹簧与阀座进行隔离,使得该区隔结构能够阻挡因弹簧发生疲劳断裂而产生的碎屑进入至阀针与阀座之间的间隙,以此消除了弹簧断裂而产生的碎屑卡死阀针的可能性,进而确保了该节流阀应用在空调设备上使用时流量的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节流阀中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节流阀中导套的剖视图。

其中,10、阀管;11、限位凸部;20、阀座;21、限位凹部;22、阀口;30、阀针;31、阀针主体;32、针部;311、连接通道;312、开口;40、封头;41、通孔;50、弹簧;101、挡圈;102、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节流阀,包括阀管10,设于所述阀管10内的阀座20,设于所述阀座20内且能够选择性封堵所述阀座20的阀针30,与所述阀座20连接的封头40,及设于所述阀针30与所述封头40之间的弹簧50。

其中,所述阀管10的管壁上设置有限位凸部11,所述阀座20上设置有限位凹部21,所述阀管10与所述阀座20之间通过所述阀管10上限位凸部11与所述阀座20上限位凹部11之间的配合进行装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阀管10与所述阀座20之间的装配方式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在所述阀管10上设置限位凹部,在所述阀座20上设置用于配合所述限位凹部的配合部,又或者采用焊接,紧配合等其它连接方式,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阀针30包括阀针主体31,设于所述阀针主体31上的针部32,所述针部32部分伸入至所述阀座20的阀口22,所述阀针30在所述阀座20内往复移动时,所述针部32能够选择性地对所述阀座20的阀口22进行封堵;其中所述阀针主体31上开设有连接通道311,所述阀针30在面向所述封头40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通道311连通的开口312,使得该节流阀工作时,冷媒能够从所述阀座20的阀口22推挤所述阀针30的阀针主体31压缩弹簧50移动,使得所述阀座20上连通通道22打开,这样冷媒就能够流入至所述阀针主体31的连接通道311,然后从所述阀针主体31上的开口312流向所述封头40,最后再从封头40上开设有的通孔41向外流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针部32伸入至所述阀座20的阀口22的不同位置,对应于所述针部32与所述阀座20上阀口22的槽壁之间不同的间距,以此实现该节流阀工作时对冷媒不同流量的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节流阀还包括区隔结构,所述区隔结构能够将所述弹簧50与所述阀座20进行隔离,使得弹簧50在使用中因疲劳破裂而产生的碎屑不能进入至所述阀座20与所述阀针30之间的间隙位置,以此起到了防止弹簧50碎屑而引发阀针30卡死的情形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弹簧50发生疲劳破裂时,所述阀针30还能够在所述阀座20内往复运动,以此确保该节流阀整体流道的导通。

具体地,所述区隔结构设置挡圈101,所述挡圈101固定在所述阀针30上,用于包裹所述弹簧50上抵靠于所述阀针30的部分,且所述挡圈101自远离所述阀针30的方向部分伸入至所述封头40内。也就是说,所述弹簧50设置在所述挡圈101的内部,且弹簧50与所述阀座20之间用当所述挡圈101与所述阀针30进行隔离。

其中,所述挡圈101与所述封头40上抵接于所述弹簧50的一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且所述阀针30能够带动所述挡圈101做相对于所述封头40的往复运动。也就是说,所述挡圈101设置在所述阀针30上,不影响所述阀针30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101设置为薄壁状结构,以便于所述挡圈101与所述阀针30之间的固定装配。

具体地,所述挡圈101与所述阀针30设为分体式结构,使得本实施方式的节流阀可以在原有阀针结构的基础上,来制备得到本实施方式的阀针30。其中所述挡圈101与所述阀针30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焊接、过盈和粘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圈101与所述阀针3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挡圈101与所述阀针30设为一体式结构。

作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的区隔结构还包括导套102,所述导套102设置在所述封头40上;其中所述导套102用于包裹所述弹簧50上抵靠于所述封头40的部分,使得所述弹簧50在抵靠于所述封头40的部分产生碎屑时,能够用所述导套102进行隔离,防止位于所述封头40位置的弹簧50碎屑进入至所述阀座20与所述阀针30之间的间隙,进而起到防止阀针30的卡死。

进一步地,所述导套102与所述挡圈101部分重叠,使得本实施方式的节流阀上的挡圈101和导套102配合能够实现对所述弹簧50的整体包裹,使得所述弹簧50的碎屑始终处于所述导套102和所述挡圈101的内部,进一步起到了防止所述弹簧50的碎屑进入至所述阀座20与所述阀针30之间的间隙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导套102与所述挡圈101部分重叠具有由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所述导套102自远离所述封头40的一侧端部伸入至所述挡圈101内,且所述导套102的外壁与所述挡圈101的内壁间隙配合。另一种情况,所述挡圈101自远离所述阀针30的一侧端部伸入至所述导套102内,且所述导套102的内壁与所述挡圈40的外壁间隙配合。

由上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对所述弹簧50与所述阀座20进行隔离的区隔结构包括挡圈101和导套102,可以理解,所述区隔结构不局限设置为挡圈101和导套102配合的结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区隔结构只设置为固定在所述阀针30上的挡圈,其中所述挡圈伸入至所述封头40的部分贴靠于所述封头40的内壁设置,使得所述封头40能够起到上述的导套102的作用,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节流阀,包括阀管,设于所述阀管内的阀座,设于所述阀座内且能够选择性封堵所述阀座的阀针,及与所述阀座连接的封头;所述阀针与所述封头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推顶所述阀针封堵所述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还包括区隔结构,用于对所述弹簧与所述阀座进行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隔结构设置为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所述阀针上,用于包裹所述弹簧上抵靠于所述阀针的部分;其中所述挡圈自远离所述阀针的方向部分伸入至所述封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隔结构还包括导套,其中所述导套用于包裹所述弹簧上抵靠于所述封头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与所述挡圈部分重叠,所述导套与所述挡圈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自远离所述封头的一侧端部伸入至所述挡圈内,且所述导套的外壁与所述挡圈的内壁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自远离所述阀针的一侧端部伸入至所述导套内,且所述导套的内壁与所述挡圈的外壁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设置为薄壁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与所述阀针设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挡圈与所述阀针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焊接、过盈和粘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与所述阀针设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包括阀针主体,设于所述阀针主体上的针部,所述针部部分伸入至所述阀座的阀口,且所述针部能够选择性地对所述阀座的阀口进行封堵;所述阀针主体上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阀针在面向所述封头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开口,其中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阀针主体上开口的外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节流阀,包括阀管,设于所述阀管内的阀座,设于所述阀座内且能够选择性封堵所述阀座的阀针,及与所述阀座连接的封头;所述阀针与所述封头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推顶所述阀针封堵所述阀座;所述节流阀还包括区隔结构,用于对所述弹簧与所述阀座进行隔离。本实用新型用区隔结构将弹簧与阀座进行隔离,使得该区隔结构能够阻挡因弹簧发生疲劳断裂而产生的碎屑进入至阀针与阀座之间的间隙,以此消除了弹簧断裂而产生的碎屑卡死阀针的可能性,进而确保了该节流阀应用在空调设备上使用时流量的导通。

技术研发人员:宋治国;许学飞;程明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2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