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恒温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恒温龙头可通过龙头自带的恒温调节阀芯,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平衡冷水和热水的水压,以保持出水温度的稳定,但是恒温龙头在关闭时腔内会有一部分水残留,在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腔内的水会凝结成冰,体积变大,超出了恒温龙头腔内可容纳体积,便会对四面八方施加一个膨胀力,使恒温龙头被撑至爆裂,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温度过低时避免龙头爆裂的防爆恒温龙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包括龙头体,所述龙头体包括热水进口、冷水进口、热水注入腔、冷水注入腔、恒温腔、出水口、恒温口和启闭口,所述恒温腔和所述启闭口连通,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注入腔连通,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注入腔连通,所述启闭口和所述恒温腔分别设有开关连接槽,所述恒温口和冷水注入腔的夹壁处、冷水注入腔热水注入腔的夹壁处还有热水注入腔和恒温腔的夹壁处分别设有恒温阀连接槽,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恒温腔连通,所述冷水注入腔和所述恒温口连通,所述龙头体还包括防爆部,所述防爆部内设有防爆腔,所述防爆腔和所述恒温腔相邻,所述恒温腔和所述防爆腔的夹壁处壁厚小于龙头体外壁壁厚。
如此设置,从启闭口关闭防爆恒温龙头开关,出水口被关上,防爆恒温龙头停止出水,恒温口存在恒温阀,恒温阀存在止回功能,能够防止恒温腔内水回流,残留水被留在恒温腔内,但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恒温腔内的残留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对四面八方施加膨胀力,由于恒温腔和防爆腔的夹壁处壁厚小于龙头体外壁壁厚,残留水朝向此方向结冰膨胀,故连接处外壁变形,向防爆部内挤压,由于防爆部内存在防爆腔,为连接处外壁提供了变形空间,故龙头体不会爆裂。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设置于防爆部上,所述防爆腔与所述热水进口和热水注入腔连通。
如此设置,防爆恒温龙头开关被关闭时,防爆腔内还存有热水,并且和热水进口内的热水源连通,热水源使防爆腔内的热水始终保持一定温度,因为防爆腔与恒温腔连接,所以能间接对恒温腔内残留的水进行加热,减缓恒温腔内的残留水温度下降速度,减少结冰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进口位于防爆腔接近启闭口的一侧。
如此设置,热水将从防爆腔的一端直流到热水注入腔,无需回流填满防爆腔,流动更平缓。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腔包括恒温储水腔和恒温出水腔,所述恒温储水腔和所述防爆腔连接,所述恒温出水腔设有开关连接槽,所述恒温储水腔设有恒温阀连接槽,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恒温出水腔连接。
如此设置,从启闭口关闭防爆恒温龙头开关后,恒温出水腔设有开关连接槽的位置被堵住,恒温腔内的位于恒温出水腔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只留下恒温储水腔内存在残留水,残留水更少,更易于防爆腔对其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启闭口和所述恒温腔上的开关连接槽同轴,轴垂直于启闭口端面,所述恒温口和冷水注入腔的夹壁处、冷水注入腔热水注入腔的夹壁处还有热水注入腔和恒温腔的夹壁处的恒温阀连接槽同轴,轴垂直于恒温口端面。
如此设置,恒温龙头开关和恒温阀安装更加轻松,安装后与其连接的操作件与龙头体连接更加紧密,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面剖视图。
图4为图2的c-c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1.龙头体,101.防爆部,1011.热水进口,1012.冷水进口,1013防爆腔,102.恒温口,1021,恒温阀连接槽,103.启闭口,1031.开关连接槽,104.出水口,105.恒温腔,1051.恒温储水腔,1052.恒温出水腔,106.热水注入腔,107.冷水注入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包括龙头体1,所述龙头体1包括热水进口1011、冷水进口1012、热水注入腔106、冷水注入腔107、恒温腔105、出水口104、恒温口102和启闭口103,所述恒温腔105和所述启闭口103连通,所述冷水进口1012与所述冷水注入腔107连通,所述热水进口1011与所述热水注入腔106连通,所述启闭口103和所述恒温腔105分别设有开关连接槽1031,所述开关连接槽1031用于安装防爆恒温龙头开关,所述恒温口102和冷水注入腔107的夹壁处、冷水注入腔107热水注入腔106的夹壁处还有热水注入腔106和恒温腔105的夹壁处分别设有恒温阀连接槽1021,所述恒温阀连接槽1021用于安装恒温阀,所述出水口104和所述恒温腔105连通,所述冷水注入腔107和所述恒温口102连通,所述龙头体1还包括防爆部101,所述防爆部101内设有防爆腔1013,所述防爆腔1013和所述恒温腔105相邻,所述恒温腔105和所述防爆腔1013的夹壁处壁厚小于龙头体1外壁壁厚。
如此设置,从启闭口103关闭防爆恒温龙头开关,出水口104被关上,防爆恒温龙头停止出水,恒温口102存在恒温阀,恒温阀存在止回功能,能够防止恒温腔105内水回流,残留水被留在恒温腔105内,但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恒温腔105内的残留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对四面八方施加膨胀力,由于恒温腔105和防爆腔1013的夹壁处壁厚小于龙头体1外壁壁厚,残留水朝向此方向结冰膨胀,故连接处外壁变形,向防爆部101内挤压,由于防爆部101内存在防爆腔1013,为连接处外壁提供了变形空间,故龙头体1不会爆裂。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进口1011和所述冷水进口1012设置于防爆部101上,所述防爆腔1013与所述热水进口1011和热水注入腔106连通。
如此设置,防爆恒温龙头开关被关闭时,防爆腔1013内还存有热水,并且和热水进口1011内的热水源连通,热水源使防爆腔1013内的热水始终保持一定温度,因为防爆腔1013与恒温腔105连接,所以能间接对恒温腔105内残留的水进行加热,减缓恒温腔105内的残留水温度下降速度,减少结冰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进口1011位于防爆腔1013接近启闭口103的一侧。
如此设置,热水将从防爆腔1013的一端直流到热水注入腔106,无需回流填满防爆腔1013,流动更平缓。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腔105包括恒温储水腔1051和恒温出水腔1052,所述恒温储水腔1051和所述防爆腔1013连接,所述恒温出水腔1052设有开关连接槽1031,所述恒温储水腔1051设有恒温阀连接槽1021,所述出水口104和所述恒温出水腔1052连接。
如此设置,从启闭口103关闭防爆恒温龙头开关后,恒温出水腔1052设有开关连接槽1031的位置被堵住,恒温腔105内的位于恒温出水腔1052的水从出水口104流出,只留下恒温储水腔1051内存在残留水,残留水更少,更易于防爆腔1013对其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启闭口103和所述恒温腔105上的开关连接槽1031同轴,轴垂直于启闭口103端面,所述恒温口102和冷水注入腔107的夹壁处、冷水注入腔107热水注入腔106的夹壁处还有热水注入腔106和恒温腔105的夹壁处的恒温阀连接槽1021同轴,轴垂直于恒温口102端面。
如此设置,恒温龙头开关和恒温阀安装更加轻松,安装后与其连接的操作件与龙头体1连接更加紧密,更加美观。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龙头体,101.防爆部,1011.热水进口,1012.冷水进口,1013防爆腔,102.恒温口,1021,恒温阀连接槽,103.启闭口,1031.开关连接槽,104.出水口,105.恒温腔,1051.恒温储水腔,1052.恒温出水腔,106.热水注入腔,107.冷水注入腔,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施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施例精神相违背的。
1.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包括龙头体,所述龙头体包括热水进口、冷水进口、热水注入腔、冷水注入腔、恒温腔、出水口、恒温口和启闭口,所述恒温腔和所述启闭口连通,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注入腔连通,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注入腔连通,所述启闭口和所述恒温腔分别设有开关连接槽,所述恒温口和冷水注入腔的夹壁处、冷水注入腔热水注入腔的夹壁处还有热水注入腔和恒温腔的夹壁处分别设有恒温阀连接槽,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恒温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注入腔和所述恒温口连通,所述龙头体还包括防爆部,所述防爆部内设有防爆腔,所述防爆腔和所述恒温腔相邻,所述恒温腔和所述防爆腔的夹壁处壁厚小于龙头体外壁壁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设置于防爆部上,所述防爆腔与所述热水进口和热水注入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口位于防爆腔接近启闭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腔包括恒温储水腔和恒温出水腔,所述恒温储水腔和所述防爆腔连接,所述恒温出水腔设有开关连接槽,所述恒温储水腔设有恒温阀连接槽,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恒温出水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恒温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口和所述恒温腔上的开关连接槽同轴,轴垂直于启闭口端面,所述恒温口和冷水注入腔的夹壁处、冷水注入腔热水注入腔的夹壁处还有热水注入腔和恒温腔的夹壁处的恒温阀连接槽同轴,轴垂直于恒温口端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