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是具有复杂型面的壳体零件,它是由数百件薄板冲压件通过装焊、铆接或机械联接等方法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车体。其中装焊是最主要的联接方法,它直接影响着车身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在焊装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具有孔洞的部分,应使用专用夹具或样板来确定车身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以保证装配精度。而焊装夹具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工位安排、焊点位置分布以及冲压件形状,它是以车身产品图纸及工艺方案为依据的。因此在某些工位上会出现空间非常狭小又需要复杂夹紧机构。夹具的夹紧状态与打开状态在设计上是完全相反的目的,夹紧状态下要非常紧固的夹住工件,理想状态下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下也要布置很多的定位夹紧点,以提高焊接精度。但是过多的定位与夹紧和打开状态是一种冲突,因为处于打开状态时工件的周边要尽可能的预留有空旷的空间,以方便上件和取件,空间越大工件取件越方便。但是又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大空间而放大夹具,需要考虑人机功效和生产成本,而有些工位的夹紧点也不允许把夹具设计的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机构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解决了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既能夹紧工件,又能够在夹紧结构打开时完全放开该定位夹紧的自由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定位块、压臂、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支座、限位块、气缸、活节销轴及活节螺栓,所述支座固定在夹具底板上;所述第四连接块由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组成,形状呈l型,第四连接块设置在支座上部,第四连接块的水平部分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销轴连接到第四连接块的水平部分上;所述定位块固定在第一连接块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的竖直部分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第三连接块上;所述压臂与第一连接块平行正对,压臂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连接,并通过活节销轴与活节螺栓配合进行固定,压臂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压块固定在压臂下表面,且压块与定位块呈正对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连接块的水平部分上,限位块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压块与压臂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
优选地,所述压块通过定位销与压臂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销与第一连接块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接块通过定位销与支座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块通过定位销与第四连接块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气缸通过定位销与第三连接块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压臂通过定位销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有定位销上套设有衬套。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气缸同时带动定位块与压块做打开运动。解决了以往一个气缸只能携带定位块或压块单一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设计空间,因为定位块和压块在打开状态时都是完全离开压紧面和支撑面的,可以配合滑移转台等移动部件可以实现更大的效果;现有夹具的定位块都是静止不动的,在特殊情况下不方便整个单元的运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构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处于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处于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处于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1-压块,2-定位块,3-压壁,4-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6-第三连接块,7-第四连接块,8-支座,9-限位块,10-衬套,11-气缸,12-活节销轴,13-活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包括压块1、定位块2、压臂3、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第三连接块6、第四连接块7、支座8、限位块9、衬套10、气缸11、活节销轴12及活节螺栓13,所述支座8固定在夹具底板上;所述第四连接块7由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组成,形状呈l型,第四连接块7设置在支座8上部,第四连接块7通过定位销与支座8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块4通过销轴连接到第四连接块7的水平部分上;所述定位块2通过定位销与第一连接块4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一个,并在定位块2与第一连接块4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调节垫片的厚度可按照客户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所述第三连接块6通过定位销与第四连接块7的竖直部分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所述气缸11通过定位销与第三连接块6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所述压臂3通过定位销与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压臂3与第一连接块4平行正对,压臂3通过第二连接块5与第一连接块4连接,并通过活节销轴12与活节螺栓13配合进行固定;所述压块1安装在压臂3下表面,压块1通过定位销与压臂3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且压块1与定位块2呈正对设置,压块1与压臂3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调节垫片的厚度可按照客户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所述限位块9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连接块7的水平部分上,限位块9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块4下表面,限位块9通过螺丝安装到位;所有定位销上套设有衬套10,具有耐磨润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11同时带动定位块2与压块1做打开运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设计空间,因为定位块2和压块1在打开状态时都是完全离开压紧面和支撑面的,可以配合滑移转台等移动部件可以实现更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1)、定位块(2)、压臂(3)、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第三连接块(6)、第四连接块(7)、支座(8)、限位块(9)、气缸(11)、活节销轴(12)及活节螺栓(13),所述支座(8)固定在夹具底板上;所述第四连接块(7)由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组成,形状呈l型,第四连接块(7)设置在支座(8)上部,第四连接块(7)的水平部分与支座(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4)通过销轴连接到第四连接块(7)的水平部分上;所述定位块(2)固定在第一连接块(4)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块(6)与第四连接块(7)的竖直部分连接;所述气缸(11)安装在第三连接块(6)上;所述压臂(3)与第一连接块(4)平行正对,压臂(3)通过第二连接块(5)与第一连接块(4)连接,并通过活节销轴(12)与活节螺栓(13)配合进行固定,压臂(3)与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压块(1)固定在压臂(3)下表面,且压块(1)与定位块(2)呈正对设置;所述限位块(9)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连接块(7)的水平部分上,限位块(9)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块(4)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与压臂(3)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通过定位销与压臂(3)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与第一连接块(4)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通过定位销与第一连接块(4)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块(7)通过定位销与支座(8)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6)通过定位销与第四连接块(7)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1)通过定位销与第三连接块(6)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3)通过定位销与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并通过固定钉紧固,定位销数量为两个,固定钉数量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双活动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定位销上套设有衬套(1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