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胃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胃腔内对胃肠疾病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主要由物镜系统、像阵面光电传感器、转换集成模块组成,电子胃镜可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进行三维显像、测定粘膜血流、粘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温度等,电子胃镜检查是公认的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将电子胃镜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电子胃镜将胃腔内的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系统成像到像阵面光电传感器上,然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最后在显示装置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目前电子胃镜用显示装置,机身多数为一体化设计,不便于检修,如遇机械故障也不便于拆卸更换内部元件,维修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机身多数为一体化设计,不便于检修,如遇机械故障也不便于拆卸更换内部元件,维修成本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包括前框架、后盖板、第一连接框和底板,所述前框架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前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前框架远离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框与前框架靠近第一连接槽的一侧相连接,其中,

所述后盖板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外侧,所述后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后盖板的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后盖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框,所述后盖板与显示屏平行的一面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第一连接框靠近底部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中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槽,所述底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框的底部,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和限位槽槽口尺寸均与限位块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板和限位块与第一连接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槽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一端为槽口,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侧面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远离槽口的一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槽呈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底板通过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内的左右侧面上,所述连接杆靠近底板的部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呈球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第二连接框卡合,所述后盖板通过第二连接框与凹槽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设置有:

1.后盖板通过连接板和限位块与前框架卡合连接,底板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框转动连接,通过按压限位块并将其从第一连接槽和限位槽中推出,后盖板随底板转动,即可打开显示装置,便于进行检修;

2.后盖板与底板卡合连接,后盖板通过底板的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框上的第二连接槽滑动连接,如需对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维修,可以将底板顺着第二连接槽的槽口滑动并取出,利于打开显示装置,对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维修,减少维修成本;

3.散热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容易积累灰尘,后盖板通过第二连接框与底板卡合连接,后盖板可从底板的凹槽内抽离分开,便于取出后盖板进行清洗和风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盖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框架;2、显示屏;3、后盖板;4、第一连接框;5、第一连接槽;6、限位槽;7、连接板;8、限位块;9、第二连接槽;10、第三连接槽;11、底板;12、连接杆;13、凹槽;14、第二连接框;15、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包括前框架1、显示屏2、后盖板3、第一连接框4、第一连接槽5、限位槽6、连接板7、限位块8、第二连接槽9、第三连接槽10、底板11、连接杆12、凹槽13、第二连接框14和散热孔15,所述前框架1上安装有显示屏2,所述前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前框架1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5,所述第一连接槽5和限位槽6槽口尺寸均与限位块8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板7和限位块8与第一连接槽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与限位槽6卡合连接,后盖板3通过连接板7和限位块8与前框架1卡合连接,通过将限位块8从第一连接槽5推入限位槽6,对后盖板3进行限位,便于显示装置卡合后结构稳定,所述第一连接框4与前框架1靠近第一连接槽5的一侧相连接,其中,

所述后盖板3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框4的外侧,所述后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后盖板3的一端与限位块8相连接,所述后盖板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框14,所述后盖板3与显示屏2平行的一面设置有散热孔15;

所述第一连接框4靠近底部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槽9,所述第二连接槽9中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槽10,所述第二连接槽9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槽9的一端为槽口,所述第二连接槽9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11侧面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槽1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9远离槽口的一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槽10呈环形结构,第三连接槽10可以通过连接杆12的球体端将连接杆12卡住,“l”型结构的第二连接槽9可以对连接杆12导向,所述底板11设置在第一连接框4的底部,所述底板11顶部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与第二连接框14卡合,所述后盖板3通过第二连接框14与凹槽13卡合连接,后盖板3通过第二连接框14与底板11卡合连接利于取出后盖板3,并对后盖板3进行清洗和风干,所述底板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所底板11通过连接杆12与第三连接槽1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槽9滑动连接,底板11通过连接杆12与第三连接槽10转动,如需对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维修,可以将底板11顺着第二连接槽14的槽口滑动出,便于后盖板3和底板11的拆卸,所述连接杆12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12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1内的左右侧面上,所述连接杆12靠近底板11的部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杆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呈球体结构,连接杆12通过圆柱体部分在第二连接槽9上滑动,第三连接槽10的直径略小于连接杆12的球体端直径,第三连接槽10限制连接杆12向外侧偏移。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时,首先,后盖板3通过连接板7和限位块8与前框架1卡合连接,通过将限位块8从第一连接槽5推入限位槽6,对后盖板3进行限位,便于对显示装置进行卡合,通过按压限位块8并将其从第一连接槽5和限位槽6中推出,后盖板3随底板11转动,即可打开显示装置,便于进行检修,连接杆12通过圆柱体部分在第二连接槽9上滑动,第三连接槽10的直径略小于连接杆12的球体端直径,第三连接槽10将连接杆12卡合,后盖板3与底板11卡合连接,后盖板3通过底板11的连接杆12与第一连接框4上的第二连接槽9滑动连接,如需对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维修,可以将底板11顺着第二连接槽9的槽口滑动并取出,利于打开显示装置,对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维修,散热孔15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容易积累灰尘,后盖板3通过第二连接框14与底板11卡合连接,后盖板3与底板11可分离开,并对后盖板3进行清洗和风干,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包括前框架(1)、后盖板(3)、第一连接框(4)和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1)上安装有显示屏(2),所述前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前框架(1)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5),所述第一连接框(4)与前框架(1)靠近第一连接槽(5)的一侧相连接,其中,

所述后盖板(3)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框(4)的外侧,所述后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后盖板(3)的一端与限位块(8)相连接,所述后盖板(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框(14),所述后盖板(3)与显示屏(2)平行的一面设置有散热孔(15);

所述第一连接框(4)靠近底部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槽(9),所述第二连接槽(9)中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槽(10),所述底板(11)设置在第一连接框(4)的底部,所述底板(11)顶部设置有凹槽(13),所述底板(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5)和限位槽(6)槽口尺寸均与限位块(8)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板(7)和限位块(8)与第一连接槽(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与限位槽(6)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9)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槽(9)的一端为槽口,所述第二连接槽(9)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11)侧面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槽(1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9)远离槽口的一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槽(10)呈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底板(11)通过连接杆(12)与第三连接槽(1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槽(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12)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1)内的左右侧面上,所述连接杆(12)靠近底板(11)的部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杆(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呈球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与第二连接框(14)卡合,所述后盖板(3)通过第二连接框(14)与凹槽(13)卡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包括前框架、后盖板、第一连接框和底板,所述前框架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前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前框架远离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框与前框架靠近第一连接槽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后盖板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外侧,所述后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后盖板的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该便于检修的消化内科临床用胃镜显示装置通过按压限位块并将其从第一连接槽和限位槽中推出,后盖板随底板转动,打开显示装置,便于进行检修,将底板顺着第二连接槽的槽口滑动并取出,利于打开显示装置,对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曲春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春晖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1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