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进料阀组。
背景技术:
气动进料阀适用于火电厂干灰系统灰、渣进料的启闭用,同时也适用于矿山、石灰厂、水泥厂等有磨损、腐蚀的粉尘介质的进料启闭。气动进料阀的用途及特点:气动进料阀设置于仓泵顶部,用于仓泵的进料控制,上下密封口、盘均选用不锈钢硬件,密封圈采用的是高温耐腐蚀橡胶;口与盘之间的密封是依靠固定在阀体上的密封圈和固定在密封盘上的密封圈的紧密接触实现的。
现有的气动进料阀的上阀体和下阀体都是通过法兰螺栓锁死连接,在对上阀体和下阀体进行拆卸安装时需要取出工具,且时间长了螺母会生锈,造成安装开拆困难,效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动进料阀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上阀体和下阀体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的气动进料阀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进料阀组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安装在上阀体底部,所述固定壳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开闭机构,用于打开限位机构和固定机构的开闭机构安装在移动框架的顶壁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固定套接在转杆的杆壁上,所述棘爪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棘轮与棘爪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弹簧、隔板和固定孔,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隔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闭机构包括拉杆和压块,所述拉杆滑动连接在移动框架的顶壁上,且所述拉杆远离移动框架顶壁的一端穿过棘爪和隔板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在拉杆的杆壁上。
优选的,所述棘爪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外壁上串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拉杆移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进料阀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进料阀组,将上阀体和下阀体相抵,使移动框架插进固定壳内部,在限位机构和固定机构的作用下会将移动框架和固定机构锁紧在一起,从而将上阀体和下阀体连接在一起,当需拆开上阀体和下阀体时,可以通过开闭机构将限位机构和固定机构解开,从而松开上阀体和下阀体,节省时间人力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进料阀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移动框架和固定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阀体,2、下阀体,3、固定壳,4、移动框架,5、限位机构,51、棘轮,52、棘爪,6、固定机构,61、固定杆,62、第一弹簧,63、隔板,64、固定孔,7、开闭机构,71、压块,72、拉杆,8、齿轮,9、齿条,9a、第二弹簧,9b、滑槽,9c、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进料阀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上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气动进料阀组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移动框架4、限位机构5、固定机构6和开闭机构7,固定壳3固定安装在上阀体1底部,固定壳3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9,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9c,转杆9c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齿轮8,齿轮8与齿条9相互啮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限位机构5包括棘轮51和棘爪52,棘轮51固定套接在转杆9c的杆壁上,棘爪52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棘轮51与棘爪52相互啮合。
棘爪5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转轴的外壁上串接有第二弹簧9a。
需要说明的是: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相抵在一起时,移动框架4会被插进固定壳3内部,在此过程中移动框架4内侧壁上的齿轮8会顺着固定壳3内侧壁上的齿条9转动,在移动框架4移动到固定壳3最内部时,棘爪51会在第二弹簧9a的作用下压在棘轮51上,并将棘轮51卡住,使使棘轮51、转杆9c和齿轮8都无法反转,从而使移动框架4无法往回移动脱离固定壳3,从而可以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固定在一起。
参考图2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杆61、第一弹簧62、隔板63和固定孔64,隔板63固定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第一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隔板63的底部,且第一弹簧6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6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框架4向固定壳3内部移动时,第一弹簧62会一直挤压着固定杆61,当移动框架4移动到与固定壳3最内部相抵时,固定杆61会正好移动到与固定孔64齐平的位置,此时第一弹簧62会将固定杆61弹进固定孔64内部,进而将隔板63固定在固定壳3内部,从而使移动框架4和固定壳3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固定锁紧在一起。
参考图4所示,开闭机构7包括拉杆72和压块71,拉杆72滑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的顶壁上,且拉杆72远离移动框架4顶壁的一端穿过棘爪52和隔板63与固定杆61固定连接,压块71固定连接在拉杆72的杆壁上。
固定壳3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拉杆72移动的滑槽9b。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打开移动框架4和固定壳3松开上阀体1和下阀体2时,可以拉动拉杆72,拉杆72会滑动并将固定杆61拉出固定孔64,而且还会带动固定安装在拉杆72侧壁上的压块71移动,并使压块71将棘爪52顶起脱离棘轮51,从而使棘轮51、齿轮8和转杆9c能够正常正反转动,所以此时便可以将移动框架4抽出固定壳3,从而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分开。
参考图1所示,上阀体1与下阀体2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可以提高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进料阀组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相抵在一起时,移动框架4会被插进固定壳3内部,在此过程中移动框架4内侧壁上的齿轮8会顺着固定壳3内侧壁上的齿条9转动,在移动框架4移动到固定壳3最内部时,棘爪51会在第二弹簧9a的作用下压在棘轮51上,并将棘轮51卡住,使使棘轮51、转杆9c和齿轮8都无法反转,从而使移动框架4无法往回移动脱离固定壳3,从而可以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固定在一起,而且在移动框架4向固定壳3内部移动时,第一弹簧62会一直挤压着固定杆61,当移动框架4移动到与固定壳3最内部相抵时,固定杆61会正好移动到与固定孔64齐平的位置,此时第一弹簧62会将固定杆61弹进固定孔64内部,进而将隔板63固定在固定壳3内部,从而使移动框架4和固定壳3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固定锁紧在一起,当需要打开移动框架4和固定壳3松开上阀体1和下阀体2时,可以拉动拉杆72,拉杆72会滑动并将固定杆61拉出固定孔64,而且还会带动固定安装在拉杆72侧壁上的压块71移动,并使压块71将棘爪52顶起脱离棘轮51,从而使棘轮51、齿轮8和转杆9c能够正常正反转动,所以此时便可以将移动框架4抽出固定壳3,从而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分开,从而可以省时省力的对上阀体1和下阀体2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安装拆卸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阀体(1);
下阀体(2);
固定壳(3),所述固定壳(3)固定安装在上阀体(1)底部,所述固定壳(3)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9);
移动框架(4),所述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9c),所述转杆(9c)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齿轮(8),所述齿轮(8)与齿条(9)相互啮合;
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
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
开闭机构(7),用于打开限位机构(5)和固定机构(6)的开闭机构(7)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顶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棘轮(51)和棘爪(52),所述棘轮(51)固定套接在转杆(9c)的杆壁上,所述棘爪(52)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所述棘轮(51)与棘爪(5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杆(61)、第一弹簧(62)、隔板(63)和固定孔(64),所述隔板(63)固定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隔板(63)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弹簧(6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6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7)包括拉杆(72)和压块(71),所述拉杆(72)滑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的顶壁上,且所述拉杆(72)远离移动框架(4)顶壁的一端穿过棘爪(52)和隔板(63)与固定杆(61)固定连接,所述压块(71)固定连接在拉杆(72)的杆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5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的内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外壁上串接有第二弹簧(9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3)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拉杆(72)移动的滑槽(9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进料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与下阀体(2)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