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隐匿性、突然性、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常使得患者不能及时获得救治,特别是广大院外患者处于监测“真空”状态,在心血管出现病变时,不能及时地了解病情和采取救治措施,以致心血管疾病突发时得不到及时的诊治。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40310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体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心电信号采集器,用于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以实时检测心电信号,并将所述心电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心电数据,并根据所述心电数据向语音播报模块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同时将所述心电数据传输到所述存贮模块;所述存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电数据,实现数据存贮并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并根据预设的诊断语音程序,播报对应的诊断结果。该发明能够及时诊断实时分析的结果,从而让用户及时地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保证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同时有利于用户得到及时的诊治。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发明使用过程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准确度不高,采集方法相对复杂,监测效率低,不具有安全救护措施,救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通过设置健康监测机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gps定位器、蓝牙模块均与raspberrypi电脑板电性连接,蓝牙模块和健康监测中心均与手机终端信号连接,救护中心和手机终端均与健康监测中心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体温、血压、脉搏等身体基本机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文本资料做长期分析处理并有效记录,具有统一性、针对性、准确性,有利于记录人体机能数据,有助于完善就诊环节,提高监测效率,健康监测中心对于病人身体状态指数的长期监控与记录,为医护人员做进一步诊断时提供数据帮助,若使用者的数据资料在某时或某段时间内出现异常变化,该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及时的反映给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包括健康监测机构;

所述健康监测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设有液晶显示器,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前侧面设有压电式传感器,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设有蓝牙模块,所述外壳内侧顶部设有raspberrypi电脑板,所述raspberrypi电脑板一侧设有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一侧设有警报器,所述蓝牙模块输出端设有手机终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机终端输出端设有救护机构,所述救护机构包括健康监测中心,所述手机终端与健康监测中心信号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健康监测中心输出端设有救护中心,所述救护中心与手机终端信号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在蓝牙模块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外侧固定设有腕带,所述腕带由橡胶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腕带内部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健康监测机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gps定位器、蓝牙模块均与raspberrypi电脑板电性连接,蓝牙模块和健康监测中心均与手机终端信号连接,救护中心和手机终端均与健康监测中心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体温、血压、脉搏等身体基本机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文本资料做长期分析处理并有效记录,具有统一性、针对性、准确性,有利于记录人体机能数据,有助于完善就诊环节,提高监测效率,健康监测中心对于病人身体状态指数的长期监控与记录,为医护人员做进一步诊断时提供数据帮助,若使用者的数据资料在某时或某段时间内出现异常变化,该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及时的反映给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性;

2、通过设置救护机构,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查看病患的治疗效果,对其进行远程康复指导,手机终端也会及时将医疗专家给出的饮食、运动等相关指导推送给患者,救护中心持续跟踪病人血压、脉搏、体温等数据,及时发现病人身体指标的变化,可以有效的对后期护理进行跟进,进一步提升救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监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拓扑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健康监测机构、2外壳、3液晶显示器、4光电式脉搏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压电式传感器、7蓝牙模块、8raspberrypi电脑板、9gps定位器、10警报器、11手机终端、12救护机构、13健康监测中心、14救护中心、15蓄电池、16腕带、17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包括健康监测机构1;

所述健康监测机构1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顶部固定设有液晶显示器3,所述外壳2底部设有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前侧面设有压电式传感器6,所述外壳2内侧底部设有蓝牙模块7,所述外壳2内侧顶部设有raspberrypi电脑板8,所述raspberrypi电脑板8一侧设有gps定位器9,所述gps定位器9一侧设有警报器10,所述蓝牙模块7输出端设有手机终端11,所述蓝牙模块7是指集成蓝牙功能的芯片基本电路集合,用于无线网络通讯,所述raspberrypi电脑板8是一款针对电脑业余爱好者、教师、小学生以及小型企业等用户的迷你电脑,预装linux系统,体积仅信用卡大小,搭载arm架构处理器,运算性能和智能手机相仿,所述警报器10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所述gps定位器9是内置了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终端,用于将gps模块获得的定位数据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传至internet上的一台服务器上,从而可以实现在电脑或手机上查询终端位置;

所述外壳2内部设有蓄电池15,所述蓄电池15设置在蓝牙模块7一侧;

所述外壳2外侧固定设有腕带16,所述腕带16由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腕带16内部设有防护层17,所述防护层17由硅胶材料制成。

实施方式具体为: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压电式传感器6分别实时的测量血压、体温、脉搏,之后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压电式传感器6将数据发送至raspberrypi电脑板8进行接收,蓝牙模块7与手机终端11蓝牙连接,raspberrypi电脑板8通过蓝牙模块7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手机终端11,同时发送至健康监测中心13,健康监测中心13将数据发送至救护中心14,让使用者和医院查看并记录测量数据,当数据出现异常时,同时raspberrypi电脑板8通过警报器10发出语音警报,同时通过手机终端11短信信号提醒救护中心14,在使用者不便求救时,利用gps定位,使救护中心14及时确定病人的位置并对使用者采取救护措施,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体温、血压、脉搏等身体基本机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文本资料做长期分析处理并有效记录,具有统一性、针对性、准确性,有利于记录人体机能数据,有助于完善就诊环节,提高监测效率,用户可以及时有效了解自身生理状况,基于提供的数据,从而迅速做出判断,为自身进一步行为提供依据,该实用新型的良好的便携功能大大扩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范围,健康监测中心13对于使用者身体状态指数的长期监控与记录,为医护人员做进一步诊断时提供数据帮助,若使用者的数据资料在某时或某段时间内出现异常变化,该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及时的反映给救护中心14的医护人员,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性。

如附图3所示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还包括救护机构12,所述救护机构12设置在手机终端11输出端,所述救护机构12包括健康监测中心13,所述手机终端11与健康监测中心13信号连接;

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型号设置为bh1790glc,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指的是用于检测脉搏相关信号的传感器,脉搏指的是动脉搏动,是用来检测动脉搏动时产生的压力变化,将之转换成可以被更直观观察和检测的电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5型号设置为pt100,所述温度传感器5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所述压电式传感器6型号设置为ca-yd-126,所述压电式传感器6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手机终端11来接收传回的数据,手机终端11将基于专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同时,手机终端11的数据将会反馈到健康监测中心13的服务器,救护中心14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查看病患的治疗效果,对其进行远程康复指导,手机终端11也会及时将医疗专家给出的饮食、运动等相关指导推送给患者,同时,手机终端11也会根据历史数据,对患者近期的血压等生理特征进行统计,基于数据进行发病趋势预测血压、体温、脉搏的数据实时传送给医院,救护中心14持续跟踪病人血压、脉搏、体温等数据,及时发现病人身体指标的变化,可以有效的对后期护理进行跟进,进一步提升救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设置健康监测机构1,蓄电池16、液晶显示器3、温度传感器5、警报器16、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压电式传感器6、gps定位器9、蓝牙模块7均与raspberrypi电脑板8电性连接,蓝牙模块7和健康监测中心13均与手机终端11信号连接,救护中心14和手机终端11均与健康监测中心13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体温、血压、脉搏等身体基本机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文本资料做长期分析处理并有效记录,具有统一性、针对性、准确性,有利于记录人体机能数据,有助于完善就诊环节,提高监测效率,健康监测中心13对于病人身体状态指数的长期监控与记录,为医护人员做进一步诊断时提供数据帮助,若使用者的数据资料在某时或某段时间内出现异常变化,该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及时的反映给救护中心14的医护人员,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3,通过设置救护机构12,救护中心14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查看病患的治疗效果,对其进行远程康复指导,手机终端11也会及时将医疗专家给出的饮食、运动等相关指导推送给患者,救护中心14持续跟踪病人血压、脉搏、体温等数据,及时发现病人身体指标的变化,可以有效的对后期护理进行跟进,进一步提升救护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健康监测机构(1);

所述健康监测机构(1)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顶部固定设有液晶显示器(3),所述外壳(2)底部设有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4)前侧面设有压电式传感器(6),所述外壳(2)内侧底部设有蓝牙模块(7),所述外壳(2)内侧顶部设有raspberrypi电脑板(8),所述raspberrypi电脑板(8)一侧设有gps定位器(9),所述gps定位器(9)一侧设有警报器(10),所述蓝牙模块(7)输出端设有手机终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终端(11)输出端设有救护机构(12),所述救护机构(12)包括健康监测中心(13),所述手机终端(11)与健康监测中心(13)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监测中心(13)输出端设有救护中心(14),所述救护中心(14)与手机终端(11)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设有蓄电池(15),所述蓄电池(15)设置在蓝牙模块(7)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外侧固定设有腕带(16),所述腕带(16)由橡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6)内部设有防护层(17),所述防护层(17)由硅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RaspberryPi实现人体智能健康监测的装置,具体涉及健康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健康监测机构;所述健康监测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设有液晶显示器,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前侧面设有压电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健康监测机构,有利于记录人体机能数据,有助于完善就诊环节,提高监测效率,健康监测中心对于病人身体状态指数的长期监控与记录,为医护人员做进一步诊断时提供数据帮助,该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及时的反映给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朱绍军;岳青云;李梦茹;钟敏勇;杨卫华;吴茂念;郝秀兰;周红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60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