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流水作业线上时时传输的工件不断进入节点,在各个节点对工件进行处理,例如,组装、改变摆放状态、设置参数等等。工件的空间位置改变或者空间状态改变往往伴随着工作量较大的搬运、翻转、振动等动作。

目前,建筑用保温板材生产过程中要将托盘板材整体翻转。人工翻转会对板材表面产生损伤,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码板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且极易损伤产品表面。业内亟待研发一种自动整体翻转的装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解决了工件加工翻转时易出现滑脱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对称平行设置,且两个支撑板的顶部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而两个安装板背向对应支撑板的一侧面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且在其中一个支撑板背向转板的一侧设置有供转板翻转的驱动机构,同时两个转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个转板相对面开设的工件置放槽,工件置放槽的一侧呈用于工件边沿延伸进的开口结构,转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连通工件置放槽的穿孔,且穿孔对应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柄,而丝杆的底端穿进工件置放槽中并转动连接压板的上表面,且压板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供滑杆贯穿滑动的穿孔,而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工件置放槽两侧的顶面与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工件置放槽的底面均复合连接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板上表面一侧通过承台连接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上套装有主动带轮,且转轴远离步进电机的一端转动贯穿支撑板,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其正上方的从动带轮传动连接,而从动带轮与转板上贯穿出支撑板的转轴套装。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下缘设置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相对面下缘滑动连接的翻箱,两个翻箱处于同一高度且朝向支撑板的一侧面分别与主动带轮套装的转轴对应端部固定连接,且两个翻箱的相对面开口设置,以便于工件的端部插进,同时翻箱远离开口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供导向杆贯穿滑动的穿孔,而导向杆固定连接在翻箱对应内侧面的凹槽中,推板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推杆的一端,两个推杆的另一端相向倾斜延伸并分别转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翻箱的内壁,而移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与翻箱的内顶面与底面滑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实用新型,通过摇柄使得丝杆旋转,而丝杆在螺纹筒的导向作用下推动压板向下移动直至利用橡胶垫将工件边沿进行压紧,由于工件被横跨定位在两个转板间,从而驱动机构通过一侧的转板连动另一侧的转板同步翻转,故而保证工件翻转加工时的稳定性,故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该实用新型,利用气缸通过推板借助推杆推动对应的移动块,使得两个夹板相向移动且伸缩杆伸长,直至将工件夹紧,利用第二工件翻转机构与转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不同类别工件翻转加工时的定位需求,进而大大拓宽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翻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3、安装板;4、丝杆;5、转板;6、压板;7、滑杆;8、翻箱;9、夹板;10、从动带轮;11、主动带轮;12、步进电机;13、工件置放槽;14、气缸;15、推板;16、导向杆;17、推杆;18、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对称平行设置,且两个支撑板2的顶部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而两个安装板3背向对应支撑板2的一侧面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5,且在其中一个支撑板2背向转板5的一侧设置有供转板5翻转的驱动机构,同时两个转板5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定位结构。

定位结构包括两个转板5相对面开设的工件置放槽13,工件置放槽13的一侧呈用于工件边沿延伸进的开口结构,转板5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连通工件置放槽13的穿孔,且穿孔对应转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柄,而丝杆4的底端穿进工件置放槽13中并转动连接压板6的上表面,且压板6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供滑杆7贯穿滑动的穿孔,而滑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工件置放槽13两侧的顶面与底面,通过摇柄使得丝杆4旋转,而丝杆4在螺纹筒的导向作用下推动压板6向下移动直至利用橡胶垫将工件边沿进行压紧,由于工件被横跨定位在两个转板5间,从而驱动机构通过一侧的转板5连动另一侧的转板5同步翻转,故而保证工件翻转加工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压板6的下表面与工件置放槽13的底面均复合连接有橡胶垫,以增大与工件边沿面间的摩擦力。

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上表面一侧通过承台连接的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上套装有主动带轮11,且转轴远离步进电机12的一端转动贯穿支撑板2,主动带轮11通过皮带与其正上方的从动带轮10传动连接,而从动带轮10与转板5上贯穿出支撑板2的转轴套装,从而使得转板5得以通过从动带轮10驱动对应的转轴旋转,进而使得自身转动,故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技术特征:

还包括支撑板2下缘设置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2相对面下缘滑动连接的翻箱8,两个翻箱8处于同一高度且朝向支撑板2的一侧面分别与主动带轮11套装的转轴对应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利用驱动机构作为动力源,且两个翻箱8的相对面开口设置,以便于工件的端部插进,同时翻箱8远离开口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5,且推板15的两侧均开设有供导向杆16贯穿滑动的穿孔,而导向杆16固定连接在翻箱8对应内侧面的凹槽中,利用导向杆16保证推板15移动时的平稳性,推板15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推杆17的一端,两个推杆17的另一端相向倾斜延伸并分别转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通过伸缩杆18固定连接翻箱8的内壁,而移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9,夹板9与翻箱8的内顶面与底面滑动接触,利用气缸14通过推板15借助推杆17推动对应的移动块,使得两个夹板9相向移动且伸缩杆18伸长,直至将工件夹紧,利用第二工件翻转机构与转板5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不同类别工件翻转加工时的定位需求,进而大大拓宽了适用范围。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气缸14通过推板15借助推杆17推动对应的移动块,使得两个夹板9相向移动且伸缩杆18伸长,直至将工件夹紧,利用第二工件翻转机构与转板5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不同类别工件翻转加工时的定位需求,进而大大拓宽了适用范围,故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方案中步进电机12的型号规格为86bygh250dh,气缸14的型号规格为sc63,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对称平行设置,且两个支撑板(2)的顶部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而两个安装板(3)背向对应支撑板(2)的一侧面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5),且在其中一个支撑板(2)背向转板(5)的一侧设置有供转板(5)翻转的驱动机构,同时两个转板(5)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个转板(5)相对面开设的工件置放槽(13),工件置放槽(13)的一侧呈用于工件边沿延伸进的开口结构,转板(5)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连通工件置放槽(13)的穿孔,且穿孔对应转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柄,而丝杆(4)的底端穿进工件置放槽(13)中并转动连接压板(6)的上表面,且压板(6)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供滑杆(7)贯穿滑动的穿孔,而滑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工件置放槽(13)两侧的顶面与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的下表面与工件置放槽(13)的底面均复合连接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上表面一侧通过承台连接的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上套装有主动带轮(11),且转轴远离步进电机(12)的一端转动贯穿支撑板(2),主动带轮(11)通过皮带与其正上方的从动带轮(10)传动连接,而从动带轮(10)与转板(5)上贯穿出支撑板(2)的转轴套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2)下缘设置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2)相对面下缘滑动连接的翻箱(8),两个翻箱(8)处于同一高度且朝向支撑板(2)的一侧面分别与主动带轮(11)套装的转轴对应端部固定连接,且两个翻箱(8)的相对面开口设置,以便于工件的端部插进,同时翻箱(8)远离开口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5),且推板(15)的两侧均开设有供导向杆(16)贯穿滑动的穿孔,而导向杆(16)固定连接在翻箱(8)对应内侧面的凹槽中,推板(15)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推杆(17)的一端,两个推杆(17)的另一端相向倾斜延伸并分别转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通过伸缩杆(18)固定连接翻箱(8)的内壁,而移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9),夹板(9)与翻箱(8)的内顶面与底面滑动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背向对应支撑板的一侧面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其中一个支撑板背向转板的一侧设置有供转板翻转的驱动机构,两个转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定位结构,还包括支撑板下缘设置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第二工件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相对面下缘滑动连接的翻箱。该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利用第二工件翻转机构与转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不同类别工件翻转加工时的定位需求,进而大大拓宽了适用范围,故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菊;李冬明;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9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