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杠杆能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engine)一般指的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比较常用的发动机为内燃发动机和外燃发动机,它是一种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变成热能,再通过一定的机构使之变成机械能;但此类发动机需耗一定的燃油,使用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发动机杠杆式变量柱塞泵动力输出机构(申请号:201920211603.4),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活塞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的活塞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铰接活塞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在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安装有第一关节轴承,第一关节轴承内设有传动杠杆。该装置将动力源与变速装置结合于一体,无须离合器和变速箱等辅助机构,便可精确地实现变速功能,且由传动调节装置即可完成对动力传输比的控制,燃油的利用率显著提高。
利用上述装置可以提高燃油的利用率,但依旧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还会有废气排放及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杠杆能发动机,该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当平衡机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均匀设置的滑块机构因受力不平衡而开始运动,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旋转机构转动进而带动外部负载运行,无需消耗燃料,降低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杠杆能发动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运行速度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平衡机构、启停机构、滑块机构、旋转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启停机构设置在平衡机构上,所述启停机构与平衡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启停机构控制平衡机构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所述滑块机构设置有复数个,且均匀设置在平衡机构上并与平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机构与旋转机构相连接,滑块机构沿着平衡机构滑动时带动旋转机构转动,所述旋转机构与传输机构相连接,通过传输机构带动与其相连的外部负载运行。当启停机构控制平衡机构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滑块机构和旋转机构均处于停止运动状态;当启停机构控制所述平衡机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均匀分布在平衡机构上的滑块机构因受力不平衡而开始沿着平衡机构滑动,所述滑块机构进而带动旋转机构转动,使外部负载运行。
进一步,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中心固定轴、曲形盘和移动组件,所述曲形盘由结构对称的两个半盘围合形成,所述曲形盘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曲形轨道槽,且所述曲形轨道槽呈对称式设置,所述滑块机构与曲形轨道槽相适配,且均匀设置在曲形轨道槽上并沿着曲形轨道槽滑动;所述曲形盘的中部设置有方形槽口,所述中心固定轴穿过方形槽口,所述中心固定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底座,且所述中心固定轴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曲形盘上,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中心固定轴上,所述启停机构控制曲形盘沿着移动组件移动,曲形盘的中心位置相对于中心固定轴移动,实现曲形盘的平衡状态的控制。所述中心固定轴穿过曲形盘上的方形槽口,当曲形盘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的位置重合时,曲形轨道槽与中心固定轴呈对称关系,此时定义为平衡机构的平衡状态,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当启停机构工作时,带动曲形盘沿着移动组件移动,此时中心固定轴靠近方形槽口的一端,曲形盘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的位置偏离,此时定义为平衡机构的不平衡状态,导致均匀分布在曲形轨道槽上的滑块机构受力不均匀,将滑块机构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开始沿着曲形轨道槽滑动。中心固定轴始终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曲形盘平移到相应的位置后也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滑座和第一导轨,所述两个半盘的外表面上均设置固定件,所述第一滑座通过固定件与曲形盘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中心固定轴上且与方形槽口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一导轨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启停机构设置在中心固定轴上,其包括启动电机、主动齿轮、减速齿轮、螺母齿轮和可推动螺杆,所述启动电机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减速齿轮与螺母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母齿轮套设在可推动螺杆上并与可推动螺杆相适配,所述可推动螺杆平行设置在方形槽口中,所述方形槽口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可推动螺杆的两端通过固定槽固定,所述可推动螺杆穿过中心固定轴且与中心固定轴活动连接。当启动电机正转时,所述启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正转,主动齿轮通过减速齿轮带动螺母齿轮转动,使螺母齿轮与可推动螺杆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进而带动曲形盘沿着移动组件移动,使曲形盘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偏移,平衡机构处于不平衡状态;当启动电机反转时,所述启动电机带动螺母齿轮反转,螺母齿轮与可推动螺杆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带动曲形盘沿着移动组件回位,使曲形盘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重合,平衡机构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启动电机直接调节曲形盘与中心固定轴的相对位移,调节控制过程简单方便。
进一步,每个滑块机构包括连杆、连杆轴、轴承和滑块,所述连杆轴与曲形轨道槽相适配,所述连杆轴的两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杆轴通过轴承在沿着曲形轨道槽滑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出曲形轨道槽与滑块相连接,且所述滑块与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杆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通过轴承与曲形轨道槽滑动连接,即连杆轴是通过轴承的周面在曲形轨道槽内滑动,减小滑动的阻力。
进一步,所述滑块机构的数量为五个或七个或九个或十一个。优选将所述滑块机构设置为奇数,当该装置在静止状态下,底部恰好分布一个滑块机构,其余的滑块机构则均匀分布在其两侧;且当在不平衡状态下时,使分布在中心固定轴一侧边的滑块机构比另一侧边的滑块机构多,始终保持两侧的滑块机构受力不均衡,从而使滑块下降带动旋转机构旋转。
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左转盘、右转盘和滑动组件,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与传输机构相连接,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且所述平衡机构、启停机构和滑块机构均设置在左转盘和右转盘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上发散式均匀设置有复数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与滑块相对应,所述滑块的两端均通过滑动组件与左转盘或右转盘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座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左转盘或右转盘的半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座的一端与第二导轨相适配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座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滑座与左转盘或右转盘相连接,类似于悬挂在左转盘和右转盘之间。
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保护罩和复数根定位杆,所述复数根定位杆均匀设置在左转盘和右转盘的边缘处,且每根定位杆的一端与左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转盘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盖合在左转盘和右转盘之间并围合形成密闭的腔体。通过所述定位杆,可以调节固定左转盘和右转盘之间的间距,并使其保持固定的距离,而所述保护罩的使用可以使该装置内的部件处于密闭的空腔内,不易积灰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转。
进一步,所述中心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出机构,每个输出机构包括连接法兰、连接轴承、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输出轴,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连接轴承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与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套设在连接法兰的另一端,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且所述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输出轴与外部负载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机构与调速机构相连接,所述调速机构为变频发电机。利用连接轴承将连接法兰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旋转机构的左转盘或右转盘套设在连接法兰上,旋转机构在旋转时带动连接法兰同步转动,而中心固定轴始终保持固定的状态,再通过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带动外部负载运行,左右两端输出的功率相同,输出方式简单方便。其中,所述变频发电机为现有技术,变频发电机可以工作在高转速区,其转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当旋转机构的转速在设定值范围内,变频发电机转换的电能传输至其他外部设备中,当旋转机构的转速过大时,利用变频发电机的特性可以反向限制旋转机构的转速,使旋转机构的转速在设定值范围内。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该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当平衡机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均匀设置的滑块机构因受力不平衡而开始运动,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旋转机构转动进而带动外部负载运行,无需消耗燃料,降低使用成本,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运行速度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杠杆能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保护罩和左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平衡机构与启停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滑块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旋转机构、滑块机构和平衡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平衡状态下滑块机构在曲形轨道槽内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运行状态下滑块机构在曲形轨道槽内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传输机构与左转盘、右转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9。
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平衡机构2、启停机构3、滑块机构4、旋转机构5和传输机构6,平衡机构2设置在底座1上,启停机构3设置在平衡机构2上,启停机构3与平衡机构2活动连接,启停机构3控制平衡机构2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滑块机构4设置有复数个,且均匀设置在平衡机构2上并与平衡机构2滑动连接,滑块机构4与旋转机构5相连接,滑块机构4沿着平衡机构2滑动时带动旋转机构5转动,旋转机构5与传输机构6相连接,通过传输机构6带动与其相连的外部负载(图未示)运行。当启停机构3控制平衡机构2处于平衡状态时,滑块机构4和旋转机构5均处于停止运动状态;当启停机构3控制平衡机构2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均匀分布在平衡机构2上的滑块机构4因受力不平衡而开始沿着平衡机构2滑动,滑块机构4进而带动旋转机构5转动,使外部负载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机构2包括中心固定轴21、曲形盘22和移动组件23,曲形盘22由结构对称的两个半盘围合形成,曲形盘22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曲形轨道槽221,且曲形轨道槽221呈对称式设置,滑块机构3与曲形轨道槽221相适配,且均匀设置在曲形轨道槽221上并沿着曲形轨道槽221滑动;曲形盘22的中部设置有方形槽口222,中心固定轴21穿过方形槽口222,中心固定轴21的两端均设置有底座1,且中心固定轴21与底座1固定连接;移动组件23的一端设置在曲形盘22上,移动组件23的另一端设置在中心固定轴21上,启停机构3控制曲形盘22沿着移动组件23移动,曲形盘22的中心位置相对于中心固定轴21移动,实现曲形盘22的平衡状态的控制。中心固定轴21穿过曲形盘22上的方形槽口222,当曲形盘22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21的位置重合时,曲形轨道槽221与中心固定轴21呈对称关系,此时定义为平衡机构2的平衡状态,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当启停机构3工作时,带动曲形盘22沿着移动组件23移动,此时中心固定轴21靠近方形槽口222的一端,曲形盘22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21的位置偏离,此时定义为平衡机构2的不平衡状态,导致均匀分布在曲形轨道槽221上的滑块机构4受力不均匀,将滑块机构4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开始沿着曲形轨道槽221滑动。考虑到实际生产加工,将曲形盘22的外形设置为与曲形轨道槽221的形状相适配,优选为椭圆形,且椭圆的长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中心固定轴21始终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曲形盘22平移到相应的位置后也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23包括固定件231、第一滑座232和第一导轨233,两个半盘的外表面上均设置固定件231,第一滑座232通过固定件231与曲形盘22相连接,第一导轨233设置在中心固定轴21上且与方形槽口222平行设置,第一滑座232与第一导轨233相适配,第一滑座232与第一导轨233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启停机构3设置在中心固定轴21上,其包括启动电机31、主动齿轮32、减速齿轮33、螺母齿轮34和可推动螺杆35,启动电机31与主动齿轮32相连接,主动齿轮32通过减速齿轮33与螺母齿轮34相啮合,螺母齿轮34套设在可推动螺杆35上并与可推动螺杆35相适配,可推动螺杆35平行设置在方形槽口222中,方形槽口22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223,可推动螺杆35的两端通过固定槽223固定,可推动螺杆35穿过中心固定轴21且与中心固定轴21活动连接。当启动电机31正转时,启动电机31驱动主动齿轮32正转,主动齿轮32通过减速齿轮33带动螺母齿轮34转动,使螺母齿轮34与可推动螺杆35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进而带动曲形盘22沿着移动组件23移动,使曲形盘22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21偏移,平衡机构2处于不平衡状态;当启动电机31反转时,启动电机31带动螺母齿轮34反转,螺母齿轮34与可推动螺杆35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带动曲形盘22沿着移动组件23回位,使曲形盘22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21重合,平衡机构2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启动电机31直接调节曲形盘22与中心固定轴21的相对位移,调节控制过程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滑块机构4包括连杆41、连杆轴42、轴承43和滑块44,连杆轴42与曲形轨道槽221相适配,连杆轴42的两端设置有轴承43,连杆轴42通过轴承43在沿着曲形轨道槽221滑动,连杆41的一端与连杆轴42相连接,连杆41的另一端伸出曲形轨道槽221与滑块44相连接,且滑块44与旋转机构5相连接。连杆轴4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43,通过轴承43与曲形轨道槽221滑动连接,即连杆轴42是通过轴承43的周面在曲形轨道槽221内滑动,减小滑动的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机构4的数量为五个或七个或九个或十一个。优选将滑块机构4设置为奇数,当该装置在静止状态下,底部恰好分布一个滑块机构4,其余的滑块机构4则均匀分布在其两侧;且当在不平衡状态下时,使分布在中心固定轴21一侧边的滑块机构4比另一侧边的滑块机构4多,始终保持两侧的滑块机构4受力不均衡,从而使滑块44下降带动旋转机构5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5包括左转盘51、右转盘52和滑动组件53,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与传输机构6相连接,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1上,且平衡机构2、启停机构3和滑块机构4均设置在左转盘51和右转盘2围合形成的空腔内,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上发散式均匀设置有复数个滑动组件53,滑动组件53与滑块44相对应,滑块44的两端均通过滑动组件53与左转盘51或右转盘5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53包括第二滑座531和第二导轨532,第二导轨532沿左转盘51或右转盘52的半径方向设置,第二滑座531的一端与第二导轨532相适配且滑动连接,第二滑座531的另一端与滑块44相连接。滑块44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滑座531与左转盘51或右转盘52相连接,类似于悬挂在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5还包括保护罩54和复数根定位杆55,复数根定位杆55均匀设置在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的边缘处,且每根定位杆55的一端与左转盘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转盘52固定连接,保护罩56盖合在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之间并围合形成密闭的腔体。通过定位杆55,可以调节固定左转盘51和右转盘52之间的间距,并使其保持固定的距离,而保护罩54的使用可以使该装置内的部件处于密闭的空腔内,不易积灰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转。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固定轴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出机构6,每个输出机构6包括连接法兰61、连接轴承(图未示)、传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和输出轴64,连接法兰61通过连接轴承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1上,连接法兰61的一端与旋转机构5相连接,传动齿轮62套设在连接法兰61的另一端,从动齿轮63套设在输出轴64上,且传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相啮合,输出轴64与外部负载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机构6与调速机构7相连接,调速机构7为变频发电机。利用连接轴承将连接法兰61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1上,旋转机构5的左转盘51或右转盘52套设在连接法兰61上,旋转机构5在旋转时带动连接法兰61同步转动,而中心固定轴21始终保持固定的状态,再通过与传动齿轮6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63带动外部负载运行,左右两端输出的功率相同,输出方式简单方便。其中,变频发电机为现有技术,变频发电机可以工作在高转速区,其转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当旋转机构5的转速在设定值范围内,变频发电机转换的电能传输至其他外部设备中,当旋转机构5的转速过大时,利用变频发电机的特性可以反向限制旋转机构5的转速,使旋转机构5的转速在设定值范围内。
该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为:
静止时,所述平衡机构处于平衡状态,所述曲形盘的中心与中心固定轴重合,此时复数个滑块机构均匀分布在曲形盘、左转盘和右转盘上之间,即复数个连杆轴分布在曲形轨道槽中的,滑块与中心固定轴的位置呈对称关系,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
启动时,启动电机正转,通过螺母齿轮调节可推动螺杆移动,带动曲形盘沿着第一导轨移动,使曲形盘的中心位置偏离中心固定轴,此时滑块机构被牵引沿着第二导轨滑动,位于曲形盘移动方向侧的连杆轴在曲形轨道槽内散开,带动与其对应的滑块远离中心固定轴,另一方向侧的连杆轴在曲形轨道槽内聚拢,带动其对应的滑块靠近中心固定轴,滑块因受力不均而失去平衡,滑块的重量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得远离中心固定轴一侧的滑块下降,连杆轴沿着曲形轨道槽滑动,带动左转盘和右转盘360°循环转动,再通过中心固定轴两端的传输机构带动外部负载运行;
停止时,启动电机反转,通过螺母齿轮调节可推动螺杆移动,带动曲形盘沿着第一导轨复位,使曲形盘的中心位置与中心固定轴重合,此时滑块机构被牵引沿着第二导轨滑动,位于曲形盘移动方向侧的连杆轴在曲形轨道槽内靠近,带动与其对应的滑块靠近中心固定轴,另一方向侧的连杆轴在曲形轨道槽内散开,带动其对应的滑块远离中心固定轴,滑块与中心固定轴的位置关系重新呈对称关系,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左转盘和右转盘停止转动。
本申请的扛杆能发动机与内燃发动机、外燃发动机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是利用杠杆原理,滑块机构因受力不平衡,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换带动旋转机构转动,无需消耗燃料;而内燃发动机和外燃发动机需耗一定的燃料,使用成本高。
2、本装置无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产生;而内燃发动机和外燃发动机废气排放及噪音污染大。
4、本装置的功率范围广,适应性能好,杠杆能发动机的功率因素,取决于曲形盘、左转盘、右转盘的面积以及运动滑块的计量,最小的杠杆能发动机功率不到0.1千瓦,最大杠杆能发动机功率可达10万千瓦。
5、本装置使用操作方便,起动快,一般能够在5-10秒的时间内起动,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全负荷运转,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有足够大的功率。
6、本装置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搬运和安装,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
7、本装置寿命长,安全及维修性能好,不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具有广泛的军事应用背景,它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工业,电力,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领域中能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平衡机构、启停机构、滑块机构、旋转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启停机构设置在平衡机构上,所述启停机构与平衡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启停机构控制平衡机构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所述滑块机构设置有复数个,且均匀设置在平衡机构上并与平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机构与旋转机构相连接;滑块机构沿着平衡机构滑动时带动旋转机构转动,所述旋转机构与传输机构相连接,通过传输机构带动与其相连的外部负载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中心固定轴、曲形盘和移动组件,所述曲形盘由结构对称的两个半盘围合形成,所述曲形盘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曲形轨道槽,且所述曲形轨道槽呈对称式设置,所述滑块机构与曲形轨道槽相适配,且均匀设置在曲形轨道槽上并沿着曲形轨道槽滑动;
所述曲形盘的中部设置有方形槽口,所述中心固定轴穿过方形槽口,所述中心固定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底座,且所述中心固定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曲形盘上,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中心固定轴上,所述启停机构控制曲形盘沿着移动组件移动,曲形盘的中心位置相对于中心固定轴移动,实现曲形盘的平衡状态的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滑座和第一导轨,所述两个半盘的外表面上均设置固定件,所述第一滑座通过固定件与曲形盘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中心固定轴上且与方形槽口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一导轨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停机构设置在中心固定轴上,其包括启动电机、主动齿轮、减速齿轮、螺母齿轮和可推动螺杆,所述启动电机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减速齿轮与螺母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母齿轮套设在可推动螺杆上并与可推动螺杆相适配,所述可推动螺杆平行设置在方形槽口中,所述方形槽口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可推动螺杆的两端通过固定槽固定,所述可推动螺杆穿过中心固定轴且与中心固定轴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机构包括连杆、连杆轴、轴承和滑块,所述连杆轴与曲形轨道槽相适配,所述连杆轴的两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杆轴通过轴承在沿着曲形轨道槽滑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出曲形轨道槽与滑块相连接,且所述滑块与旋转机构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机构的数量为五个或七个或九个或十一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左转盘、右转盘和滑动组件,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与传输机构相连接,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且所述平衡机构、启停机构和滑块机构均设置在左转盘和右转盘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上发散式均匀设置有复数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与滑块相对应,所述滑块的两端均通过滑动组件与左转盘或右转盘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座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左转盘或右转盘的半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座的一端与第二导轨相适配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座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保护罩和复数根定位杆,所述复数根定位杆均匀设置在左转盘和右转盘的边缘处,且每根定位杆的一端与左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转盘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盖合在左转盘和右转盘之间并围合形成密闭的腔体。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能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出机构,每个输出机构包括连接法兰、连接轴承、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输出轴,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连接轴承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与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套设在连接法兰的另一端,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且所述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输出轴与外部负载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机构与调速机构相连接,所述调速机构为变频发电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