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阀。
背景技术:
气动阀是一种将气体或者液体通入阀体内,通过阀体设置的通道以达到开闭并或换向的输送装置。但是现有的气动阀设计都过于复杂,组成部件多,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气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动阀,包括阀体、活塞、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空腔,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阀体的底端设有进液口,所述阀体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气口、进液口、出液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设置,所述活塞和阀芯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阀芯的上端与所述活塞插接配合,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空腔的连通部位设有密封孔,所述阀芯的下端与所述密封孔抵接配合,所述空腔内还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接在所述阀芯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的下端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和所述限位套之间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套的下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套的内外侧面均设有o型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动阀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同时也便于配件的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阀体;101、空腔;102、进气口;103、进液口;104、出液口;105、密封孔;2、活塞;3、阀芯;4、密封圈;5、限位套;6、弹簧;7、垫片;8、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下参考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气动阀,包括阀体1、活塞2、阀芯3,阀体1内设有空腔101,阀体1的顶端设有进气口102,阀体1的底端设有进液口103,阀体1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口104,进气口102、进液口103、出液口104均与空腔101连通设置,活塞2和阀芯3均位于空腔101内,阀芯3的上端与活塞2插接配合,进液口103与空腔101的连通部位设有密封孔105,阀芯3的下端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与密封孔105抵接配合后形成密封,空腔101内还设有限位套5,限位套5固定在空腔101内并套接在阀芯3的中间部位,活塞2和限位套5之间设有弹簧6,限位套5的下端与阀体1之间设有垫片7,限位套5的内外侧面均设有o型圈8。
采用上述结构,高压气体由进气口102进入空腔101内,推动活塞2向下运动,直到活塞2底部与限位套5抵接为止,此时密封圈4与密封孔105抵接配合,靠密封圈4弹性变形密封,阻止液体进入空腔101内。需要阀打开时,撤掉气压,则阀芯3与活塞2在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液体从进液口103流进空腔101内并从出液口104流出。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气动阀,包括阀体(1)、活塞(2)、阀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有空腔(101),所述阀体(1)的顶端设有进气口(102),所述阀体(1)的底端设有进液口(103),所述阀体(1)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口(104),所述进气口(102)、进液口(103)、出液口(104)均与所述空腔(101)连通设置,所述活塞(2)和阀芯(3)均位于所述空腔(101)内,所述阀芯(3)的上端与所述活塞(2)插接配合,所述进液口(103)与所述空腔(101)的连通部位设有密封孔(105),所述阀芯(3)的下端与所述密封孔(105)抵接配合,所述空腔(101)内还设有限位套(5),所述限位套(5)套接在所述阀芯(3)的中间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的下端设有密封圈(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和所述限位套(5)之间设有弹簧(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5)的下端与所述阀体(1)之间设有垫片(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5)的内外侧面均设有o型圈(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