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防振锤作为输电线路振动的控制措施。防振锤的消振原理是将振动能量吸收转化为热能或声能而耗散掉,从而增大振动系统的能量消耗,使导线在很小的振幅下就能达到能量平衡。线路振动时,防振锤的夹头也随导线上下移动,而重锤具有较大的惯性,不能和夹头同步移动,致使防振锤的钢绞线不断上下弯曲,股线间不断磨擦,从而消耗输电线上大部分的振动能量。

防振锤的安装可能导致线路断线位置从线夹处转移到防振锤安装位置,局部位置的应力集中、摩擦加剧导致线缆受伤,反而直接影响了线路寿命。而重要跨越区域输电线路发生断线掉线事故时,线缆砸落至铁路、公路、江河等重要位置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阻尼弹簧协助消耗振动能量,通过预绞丝提供减振缓冲,可减轻防振锤线夹处线缆磨损,同时在防振锤线夹处提供断线后备保护,为断线电缆提供支撑的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包括防振锤线夹和防震锤,所述防震锤与所述防振锤线夹连接,并通过所述防振锤线夹固定设置在导线上,其特征是:所述防震锤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配重板,所述防振锤线夹与防振锤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振锤连杆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并通过阻尼弹簧与配重板连接,所述防振锤线夹上设置有供预绞丝贯穿的通孔,所述预绞丝两端呈螺旋状套在所述防振锤线夹两侧的导线上,所述预绞丝的两端通过均连接机构线夹进行固定,且两个连接机构线夹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绞丝为至少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为两个,且之间通过螺栓进行铰接,并呈“人”字状对两个连接机构线夹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线夹内侧设置有对所述预绞丝进行固定限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防振锤线夹呈u型结构,其开口端设置有供紧固螺栓进行贯穿的沉孔。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防振锤连杆与阻尼弹簧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阻尼弹簧协助消耗振动能量,通过预绞丝提供减振缓冲,可减轻防振锤线夹处线缆磨损,同时在防振锤线夹处提供断线后备保护,为断线电缆提供支撑。

2、本发明导线振动会带动防振锤振动,防振锤振动时,阻尼弹簧拉伸运动产生能耗,弹簧末端连接的配重板通过质量阻尼加快耗能,耗能迅速,能实现多维振动耗能,导线能够适应大风速的极端环境。

3、本发明预绞丝护线条穿过防振锤线夹内部通孔,其两端缠绕在导线上,实现其与导线紧密连接,防止防振锤线夹出现松动与滑移,减小磨损,多根预绞丝安装到导线上后,产生的握力很大且受力分散均匀,预绞丝与导线间有较大的握着面积,在确保夹紧导线的同时,保证导线不会由于径向压力而影响性能,有效地延长了导线使用寿命。

4、本发明预绞丝两端通过连接机构线夹与导线进行固定,固定后备保护连接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两根连接杆与导线呈一定角度,不承受导线拉力,一旦防振锤位置发生断线,连接机构立刻拉紧两端导线,使断线后不至于发生导线掉落事故,起到后备保护作用,为抢修争取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1-导线,2-连接机构线夹,3-连接机构,4-通孔,5-防振锤线夹,6-预绞丝,8-防振锤连杆,9-防振锤筒体,10-阻尼弹簧,11-配重板,12-排水孔。

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包括防振锤线夹和防震锤,防震锤与防振锤线夹连接,并通过防振锤线夹固定设置在导线上,采用阻尼弹簧协助消耗振动能量,通过防振锤线夹上贯穿有的预绞丝提供减振缓冲,可减轻防振锤线夹处线缆磨损,同时在防振锤线夹处提供断线后备保护,为断线电缆提供支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连接机构线夹2,防振锤线夹5上开有六角沉孔,六角沉孔与螺杆相配合,螺杆穿过六角沉孔后通过螺母固定,螺母还与螺母卡套相配合固定螺杆,螺母卡套为圆环形,内环为与螺母外形相配合的六角沉孔形(螺杆和螺母构成紧固螺栓)。

防振锤线夹5中部设有预绞丝通孔4,预绞丝6穿过预绞丝通孔4内,预绞丝6两端呈螺旋状套在防振锤线夹5两侧的导线1上,实现防振锤线夹5与预绞丝6之间紧密配合,使预绞丝6不会在通孔4内滑动,与导线1配合更加紧密,预绞丝6两端为螺旋状,安装时,预绞丝6端部会自动吸附到导线1上,且通过连接机构线夹2进行固定,有一个很强的咬合力并可以很好地防止端部电晕。

防振锤预绞丝6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线夹2进行固定,连接机构线夹2内侧的凹槽,对预绞丝6两端进行固定限位,两个连接机构线夹2将连接机构3固定在导线1上,两个连接机构线夹2与导线1之间固定紧密(螺栓),连接机构3由两根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之间由螺栓铰接。

导线1与防振锤筒体9通过防振锤连杆8相连接,且位置相对固定,防振锤筒体9内部设有阻尼弹簧10,与配重板11连接,导线1发生振动时,防振锤线夹5通过防振锤连杆8,带动阻尼弹簧10与配重板11运动,消耗振动能量。

防振锤筒体9底部设有排水孔12。

当风横向吹过输电线1,会在其背后形成稳定脱落的卡门漩涡,这会在导线1的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压力差,使得导线1在与空气流方向垂直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导线振动会带动防振锤振动,防振锤振动时,阻尼弹簧10拉伸运动产生能耗,阻尼弹簧10末端连接的配重板通过质量阻尼加快耗能,耗能迅速,能实现多维振动耗能,导线能够适应大风速的极端环境。

其中,由于防振锤线夹5上贯穿有预绞丝6,预绞丝6端部呈螺旋状会自动吸附到导线1上,且通过连接机构线夹2进行固定,有一个很强的咬合力并可以很好地防止端部电晕使,预绞丝6较少防振锤线夹处导线的弯折幅度和频率,防止防振锤线夹处的导线因弯折和受力过大断线。

连接机构线夹2与连接杆3形成的断线后备保护,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两根连接杆与导线1呈一定角度(人字形),不承受导线拉力,一旦防振锤位置发生断线,连接机构3立刻拉紧两端导线1,使断线后不至于发生导线掉落事故,起到后备保护作用,为抢修争取宝贵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包括防振锤线夹和防震锤,所述防震锤与所述防振锤线夹连接,并通过所述防振锤线夹固定设置在导线上,其特征是:所述防震锤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配重板,所述防振锤线夹与防振锤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振锤连杆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并通过阻尼弹簧与配重板连接,所述防振锤线夹上设置有供预绞丝贯穿的通孔,所述预绞丝两端呈螺旋状套在所述防振锤线夹两侧的导线上,所述预绞丝的两端通过均连接机构线夹进行固定,且两个连接机构线夹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其特征是:所述预绞丝为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机构为两个,且之间通过螺栓进行铰接,并呈“人”字状对两个连接机构线夹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机构线夹内侧设置有对所述预绞丝进行固定限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其特征是:所述防振锤线夹呈u型结构,其开口端设置有供紧固螺栓进行贯穿的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其特征是: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防振锤连杆与阻尼弹簧为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掉线的阻尼弹簧防振锤,包括防振锤线夹和防震锤,防震锤与防振锤线夹连接,并通过防振锤线夹固定设置在导线上,防震锤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配重板,防振锤线夹与防振锤连杆的一端连接,防振锤连杆一端伸入筒体内,并通过阻尼弹簧与配重板连接,防振锤线夹上设置有供预绞丝贯穿的通孔,预绞丝两端呈螺旋状套在防振锤线夹两侧的导线上,预绞丝的两端通过均连接机构线夹进行固定,且两个连接机构线夹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铰接;本发明采用阻尼弹簧协助消耗振动能量,通过预绞丝提供减振缓冲,可减轻防振锤线夹处线缆磨损,同时在防振锤线夹处提供断线后备保护,为断线电缆提供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刚;何正浩;殷铭;高峰;邝石;祁志远;杨富磊;郭裕祺;李鹏飞;赵杨;刘世鹏;陶一伟;吴俊鹏;王麒;熊一;王冰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7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