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fc线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线缆ffc的线结构,包括绝缘层,扁平导线,外露金手指等基本组成部分,其导线数目及间距可以任意设置,使连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目前的ffc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结构的中间扁平导线短路熔断或机械性损伤后,需要更换新的ffc。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ffc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ffc由于ffc线结构的中间扁平导线短路熔断或机械性损伤导致需要更换新的ffc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ffc线结构,其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第一导线层、第二导线层,所述第一导线层和所述第二导线层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线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扁平导线,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各第一扁平导线的宽度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线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二扁平导线,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二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各第二扁平导线的宽度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线层中的第一扁平导线数量与所述第二导线层中的第二扁平导线数量相等,所述第一扁平导线与所述第二扁平导线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扁平导线两端均设有金手指。优选地,所述第二扁平导线两端均设有金手指。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厚度相同,所述第三绝缘层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厚度。优选地,所述ffc线结构还包括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ffc线结构包括2层导线层,即在ffc线结构中增加了一层导线层,当使用过程中该ffc线结构的一层导线层中的导线由于短路熔断或机械性损伤后,并不需要更换新的ffc,可以使用另一层导线层实现数据传输和导电,提高维修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ffc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ffc线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端均设有金手指的第一扁平导线和第三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端均设有金手指的第二扁平导线和第三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第一绝缘层400第二导线层200第二绝缘层410第二扁平导线300第一导线层500第三绝缘层310第一扁平导线600金手指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ffc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100、第二绝缘层200、以及设于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之间第一导线层300、第二导线层400,第一导线层300和第二导线层400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50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导线层300、第二导线层400和第三绝缘层500两端伸出于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将伸出于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的第一导线层300、第二导线层400和第三绝缘层500的两端插入插接口中,通过第一导线层300或第二导线层400传输数据或导电。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导线层300、第二导线层400、第一绝缘层100、第二绝缘层200和第三绝缘层500两端对齐,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两端存在可剥离的部分,当使用时,将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两端可剥离部分剥离下来,暴露出第一导线层300、第二导线层400和第三绝缘层500两端部分区域,将第一导线层300、第二导线层400和第三绝缘层500两端暴露的部分区域插入插接口中,通过第一导线层300或第二导线层400传输数据或导电。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ffc线结构包括2层导线层,即在ffc线结构中增加了一层导线层,当使用过程中该ffc线结构的一层导线层中的导线由于短路熔断或机械性损伤后,并不需要更换新的ffc,可以使用另一层导线层实现数据传输和导电,提高维修效率。进一步,一并参照图1和图2,第一导线层3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扁平导线310,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扁平导线310之间的间距相等,各第一扁平导线310的宽度相同。第二导线层4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二扁平导线410,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二扁平导线410之间的间距相等,各第二扁平导线410的宽度相同。第一导线层300中的第一扁平导线310数量与第二导线层400中的第二扁平导线410数量相等,第一扁平导线310与第二扁平导线410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扁平导线310和第二扁平导线410的宽度相同,使得ffc线结构没有方向性,在ffc线结构与外部模块连接时不用考虑方向问题,无论ffc线结构的哪一端插入对应的插接口中,都是同样的连接关系,不需要考虑防呆的问题。并且各第一扁平导线310和各第二扁平导线410的规格相同,即宽和厚度相同,可以保证在整个ffc线结构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只使用一种规格的扁平导线,控制原材料的规格种类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混料问题,提高ffc的良品率以及保障ffc的性能。具体的,相邻两条第一扁平导线310的间距或相邻两条第二扁平导线410的间距可以为0.5mm、0.8mm、1.0mm、1.25mm、1.27mm、1.5mm、2.0mm、2.54mm等。第一扁平导线310和第二扁平导线410的规格(厚度*宽度)可以为0.035mm*0.030mm、0.035mm*0.65mm、0.05mm*0.5mm、0.05mm*0.065mm、0.1mm*0.65mm、0.1mm*0.8mm。第一扁平导线310和第二扁平导线410优选为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第一绝缘层100、第二绝缘层200和第三绝缘层500优选为包覆在多条镀锡扁平铜线外围的一层pet(涤纶树脂)绝缘材料;由此制作而成的ffc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各第一扁平导线310和各第二扁平导线410的宽度也可以不同,例如作为电源线的第一扁平导线310和作为信号线的第一扁平导线310可以不同。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条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例如可以适当加大作为信号线的扁平导线与相邻的作为电源线的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以及适当加大作为信号线的扁平导线与相邻的作为接地线的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由此减弱对信号传输的干扰。进一步的,参照图3,第一扁平导线310两端均设有金手指600。通过将第一扁平导线310伸出于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的两端进行镀金,从而形成金手指600。镀金层相比与第一偏平导线的基材(铜)不容易氧化和耐摩擦性能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高第一扁平导线310的抗氧化性能和耐摩擦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扁平导线3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参照图4,第二扁平导线410两端均设有金手指600。过将第二扁平导线410伸出于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的两端进行镀金,从而形成金手指600。镀金层相比与第二偏平导线的基材(铜)不容易氧化和耐摩擦性能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高第二扁平导线410的抗氧化性能和耐摩擦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第二扁平导线410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扁平导线310两端和第二扁平导线410两端都均设有金手指600。进一步,第一绝缘层100厚度与第二绝缘层200厚度相同,第三绝缘层500厚度大于第一绝缘层100厚度。增加第三绝缘层500的厚度,提高其机械强度,方便插拔。进一步,ffc线结构还包括金属屏蔽层(图未示),金属屏蔽层包覆第一绝缘层100和第二绝缘层200。通过该金属屏蔽层可以屏蔽外部信号,防止外部信号影响ffc内部的信号传输。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fc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第一导线层、第二导线层,所述第一导线层和所述第二导线层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扁平导线,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扁平导线的宽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二扁平导线,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扁平导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扁平导线的宽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层中的第一扁平导线数量与所述第二导线层中的第二扁平导线数量相等,所述第一扁平导线与所述第二扁平导线一一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导线两端均设有金手指。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平导线两端均设有金手指。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厚度相同,所述第三绝缘层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ffc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fc线结构还包括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FFC线结构,其中,FFC线结构包括所述FFC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第一导线层、第二导线层,所述第一导线层和所述第二导线层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FFC线结构包括2层导线层,即在FFC线结构中增加了一层导线层,当使用过程中该FFC线结构的一层导线层中的导线由于短路熔断或机械性损伤后,并不需要更换新的FFC,可以使用另一层导线层实现数据传输和导电,提高维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