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仪表车床属于简单的卧式车床,是粉末冶金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设备。一般来说最大金属工件加工直径在250mm以下的机床,多属于仪表车床。
在公告号为cn20528974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仪表车床,包括有动力机构、机台、纵向控制转盘,其中,动力机构安装在机台上,并通过皮带与相应的动力电机连接,动力机构一侧设有刀座,刀座一侧的机台上设有纵向滑轨,纵向滑轨上活动装配有滑座,纵向控制转盘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纵向滑轨一端的机台上,纵向控制转盘一侧设有纵向控制手柄,纵向控制转盘盘面上铰接有纵向连杆,纵向连杆一端铰接在纵向控制转盘盘面一侧,另一端与滑座铰接;滑座顶部设有横向轨道,横向轨道上活动装配有工件座,工件座顶部设有定位压板,横向轨道一端设有横向控制转盘,横向连杆一端铰接在横向控制转盘盘面一侧,另一端与工件座连接,横向控制转盘上设有横向控制手柄,横向轨道另一端的机台上设有限位座,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与横向轨道的长度方向一致。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仪表车床,其通过转动纵向控制手柄实现纵向控制转盘的转动,进而实现滑座与工件座的移动。但是由于纵向控制手柄是人为进行转动的,若工作人员旋转时力度过大,那么滑座与工件座也会移动过度,造成工件切削深度过深等不良后果,产生大量的不良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具有降低不良品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包括机台、转动连接于机台的纵向控制转盘,所述机台与纵向控制转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纵向控制转盘竖直贯穿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滑道呈弧形且其圆心与纵向控制转盘的圆心重合,所述调节滑道内滑移连接有主动限位块,所述纵向控制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主动限位块的限位组件,所述主动限位块底部凸出于纵向控制转盘底壁,所述机台位于纵向控制转盘底部固定有从动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工件加工前,对应不同的工件将主动限位块滑移至调节滑道内的不同位置,并通过限位组件将主动限位块固定。此时旋转纵向控制转盘,纵向控制转盘会在主动限位块与从动限位块发生触碰时停下,此时主动限位块与从动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滑座与工件座不会移动过度,提高工件切削精度,降低不良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贴合于纵向控制转盘顶壁且与主动限位块固定的限位片,所述纵向控制转盘顶壁开设有与调节滑道同圆心的弧形状限位槽,所述限位片朝向限位槽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限位槽内位于固定块两侧均填充有若干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限位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块无论在限位槽内如何移动,均会剩下一个供固定块卡入的凹槽,而在固定块卡入限位槽内后,固定块会被调节块限位,从而实现限位片与主动限位块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槽底开设有横截面呈倒“t”字形的稳固槽,所述调节块朝向稳固槽内设置有与稳固槽内壁贴合的防脱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块被稳固槽卡住,调节块不会从稳固槽内被挤出,提高调节块的稳定性,提高固定块的限位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开口边缘铰接有用于将限位槽开口盖住的遮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进行生产时,将遮污板翻转至限位槽开口处,能够防止杂物进入调节槽内,提高调节槽内的洁净程度,避免固定块无法卡入调节槽内,提高主动限位块的限位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控制转盘顶壁设置有用于测量主动限位块移动角度的量角器,所述量角器的圆心与调节滑道的圆心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量角器能够将主动限位块的位置进行量化,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精确的调整主动限位块的位置,进而提高工件切削精度,降低不良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底壁面积小于其顶壁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能够更加容易的进入调节槽内,固定块不容易被调节槽开口边缘卡死,方便主动限位块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底边倒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使得固定块能够更加容易的进入调节槽内,方便主动限位块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限位块与从动限位块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动限位块向从动限位块方向移动时,对二者的撞击起到缓冲效果,提高主动限位块向从动限位块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调节滑道、主动限位块、从动限位块以及限位组件,旋转纵向控制转盘,此时主动限位块与从动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滑座与工件座不会移动过度,提高工件切削精度,降低不良品率;
(2)通过设置限位槽与稳固槽,并在限位槽与稳固槽内设置若干调节块,设置固定块,在固定块卡入限位槽内后,固定块会被调节块限位,从而实现限位片与主动限位块的限位;
(3)通过设置遮污板,遮污板会对限位槽起到遮污作用,避免杂物进入限位槽,提高主动限位块的定位稳定性;
(4)通过设置缓冲垫,在主动限位块向从动限位块方向移动时,对二者的撞击起到缓冲效果,提高主动限位块向从动限位块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纵向控制转盘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3去除调节块与防脱块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台;2、纵向控制转盘;3、调节滑道;4、主动限位块;5、限位组件;501、限位片;502、限位槽;503、固定块;504、调节块;6、从动限位块;7、稳固槽;8、防脱块;9、遮污板;10、量角器;11、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包括机台1,机台1上转动连接有圆盘状的纵向控制转盘2,纵向控制转盘2与机台1台面平行,纵向控制转盘2远离机台1的一侧固定有纵向控制手柄。
参照图2,机台1与纵向控制转盘2之间具有间隙,机台1位于纵向控制转盘2底部焊接固定有从动限位块6,从动限位块6呈四棱柱状。
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竖直贯穿有调节滑道3,调节滑道3呈弧形设置,调节滑道3的弧形圆心与纵向控制转盘2的圆心重合。调节滑道3内滑移连接有主动限位块4,主动限位块4呈具有两个弧面的扇形状,主动限位块4的弧面与调节滑道3的弧形内壁贴合,主动限位块4的两端壁与调节滑道3的两端壁之间具有间距,使得主动限位块4能够在调节滑道3内滑移。
主动限位块4底部凸出于纵向控制转盘2底壁,主动限位块4与从动限位块6均位于同一旋转路径上,因此,当主动限位块4沿着纵向控制转盘2转动后会与从动限位块6触碰。主动限位块4靠近从动限位块6的一侧壁粘贴有缓冲垫11,缓冲垫11由泡棉制成,具有弹性,起到缓冲效果。
纵向控制转盘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主动限位块4的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贴合于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且与主动限位块4焊接固定的限位片501、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开设的弧形状限位槽502、限位片501朝向限位槽502内焊接固定的固定块503、填充于限位槽502内的若干调节块504。
其中,限位槽502与调节滑道3同圆心设置,限位槽502位于调节滑道3远离二者圆心的一侧;固定块503呈具有两个弧面的扇形状,固定块503两端壁与限位槽502两端的端壁之间具有间距,调节块504填充于此间距内;调节块504与限位槽502内壁滑移连接。因此当调节块504在限位槽502内移动后,会剩下一个供固定块503卡入的凹槽,而在固定块503卡入限位槽502内后,限位槽502内被调节块504与固定块503充满,使得固定块503被调节块504限位,进而使得限位片501与主动限位块4被限位。
固定块503具有顶壁和底壁,固定块503的底壁指的是固定块503远离限位片501的一侧壁,固定块503的顶壁指的是固定块503与限位片501焊接的一侧壁。固定块503的底壁面积小于其顶壁面积,固定块503底边倒有圆角,方便固定块503卡入限位槽502内。
参照图3与图4,限位槽502槽底开设有横截面倒“t”字形的稳固槽7,稳固槽7呈弧状设置,稳固槽7与限位槽502同圆心且二者弧长相等。调节块504朝向稳固槽7内凸出有防脱块8,防脱块8呈倒“t”字形且防脱块8与稳固槽7内壁贴合,因此防脱块8能够在稳固槽7内滑移,使得防脱块8在不影响调节块504滑移的前提下防止调节块504脱出限位槽502。
参照图4,限位槽502开口边缘铰接有遮污板9,遮污板9的面积大于限位槽502的开口面积,在未进行生产时,遮污板9能够翻转至覆盖限位槽502开口,起到遮污作用。
参照图2,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粘贴有量角器10,量角器10的圆心与调节滑道3的圆心重合,量角器10位于调节滑道3靠近其圆心的一侧。在量角器10的作用下,主动限位块4在调节滑道3内移动的角度能够得到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在进行工件加工前,对应不同的工件通过量角器10将主动限位块4滑移至调节滑道3内的不同位置,并通过将固定块503卡入限位槽502内实现主动限位块4的固定。此时通过纵向控制手柄旋转纵向控制转盘2,纵向控制转盘2会在主动限位块4与从动限位块6发生触碰时停下,此时主动限位块4与从动限位块6起到限位作用,滑座与工件座不会移动过度,避免工件切削过深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件切削精度,降低不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包括机台(1)、转动连接于机台(1)的纵向控制转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与纵向控制转盘(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纵向控制转盘(2)竖直贯穿有调节滑道(3),所述调节滑道(3)呈弧形且其圆心与纵向控制转盘(2)的圆心重合,所述调节滑道(3)内滑移连接有主动限位块(4),所述纵向控制转盘(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主动限位块(4)的限位组件(5),所述主动限位块(4)底部凸出于纵向控制转盘(2)底壁,所述机台(1)位于纵向控制转盘(2)底部固定有从动限位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贴合于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且与主动限位块(4)固定的限位片(501),所述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开设有与调节滑道(3)同圆心的弧形状限位槽(502),所述限位片(501)朝向限位槽(502)内设置有固定块(503),所述限位槽(502)内位于固定块(503)两侧均填充有若干调节块(504),所述调节块(504)与限位槽(502)滑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02)槽底开设有横截面呈倒“t”字形的稳固槽(7),所述调节块(504)朝向稳固槽(7)内设置有与稳固槽(7)内壁贴合的防脱块(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02)开口边缘铰接有用于将限位槽(502)开口盖住的遮污板(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控制转盘(2)顶壁设置有用于测量主动限位块(4)移动角度的量角器(10),所述量角器(10)的圆心与调节滑道(3)的圆心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03)底壁面积小于其顶壁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03)底边倒有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车床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限位块(4)与从动限位块(6)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