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油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有油压缩机的系统而言,当压缩机排气时,油会随气体一起排出,若油分效果不佳,那么可供于压缩机润滑、密封的油将逐渐减少,产生压缩机抱轴卡死等故障,同时对于制冷系统而言,若大量的油随着排气进入管路、冷凝器中,压损急剧增大,进入蒸发器中,在蒸发表面形成油膜,会导致蒸发温度降低,耗能增加,所以一个压缩机内置的油分离器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初始排气口和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一端连接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导流通道通过多孔网板和第一金属滤网连接,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金属滤网,所述第二金属滤网下方设置有伞形油气分离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的立式安装的方式,更加有效的利用油气的惯性力不同,来有效的分离油气,压缩机初始排气口设置在油分离器的上端,有效的利用空间,减少立式油分的体积,同时该方式可以实现气流的多次变向及4次油分和1次防雾蒸发来降低带油率,提高油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桶体;2、油分后排气出口;3、金属丝网填料;4、固定筒体;5、排油口;6、排油口;7、排油口;8、伞形油气分离挡板;9、初始排气口;10、第一金属滤网;11、多孔网板;12、导流圆弧挡板;13、导流平板;14、导流挡板;15、第二金属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初始排气口和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一端连接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导流通道通过多孔网板和第一金属滤网连接,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金属滤网,所述第二金属滤网下方设置有伞形油气分离挡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的立式安装的方式,更加有效的利用油气的惯性力不同,来有效的分离油气,压缩机初始排气口设置在油分离器的上端,有效的利用空间,减少立式油分的体积,同时该方式可以实现气流的多次变向及4次油分和1次防雾蒸发来降低带油率,提高油分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油分后排气出口,所述油分后排气出口设置在桶体的上部居中位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油分后排气出口设置在桶体的上部,便于排气和油气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为竖直截面为正方形的半圆弧状管道,具体由油分离器桶壁、导流圆弧挡板、导流平板和导流挡板组成。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气体进入时,开口的突然增大及导流通道改变了气流的流速与方向,使气流绕着桶壁螺旋运动,通过桶壁来冷却气流、及流速的突然下降与变向,利用气体和油雾重量不同,利用惯性力将大颗粒的油分离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的下部设置有排油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分离出来的油聚集在油分离器的底部,重新进入压缩机的各个运动部件,提供润滑与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网板下部设置有排油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分离出来的油聚集在油分离器的底部,重新进入压缩机的各个运动部件,提供润滑与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滤网下部设置有排油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分离出来的油聚集在油分离器的底部,重新进入压缩机的各个运动部件,提供润滑与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滤网下设置有固定筒体,所述固定筒体中设置金属丝网填料。

从上述描述可知,金属丝网填料能吸附油雾。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体下部还设置有排油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分离出来的油聚集在油分离器的底部,重新进入压缩机的各个运动部件,提供润滑与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伞形油气分离挡板与桶体底部的油面距离设置为50-100mm。

从上述描述可知,设置伞形油气分离挡板,防止油与气的直接接触,同时防止气体蒸发带走油。

进一步的,所述伞形油气分离挡板下方设置有一层第三金属滤网。

从上述描述可知,设置一层第三金属滤网可以进一步的过滤并改变气体的流向。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轴承箱了解,压缩机从轴承箱的排气口排气,气体从初始排气口9进入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的上部设置有初始排气口9和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9一端连接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9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导流通道通过多孔网板11和第一金属滤网10连接,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10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金属滤网15,所述第二金属滤网15下方设置有伞形油气分离挡板8。

上述的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还包括油分后排气出口2,所述油分后排气出口2设置在桶体1的上部居中位置。

上述的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的导流通道为竖直截面为正方形的半圆弧状管道,具体由油分离器桶壁、导流圆弧挡板12、导流平板13和导流挡板14组成。

同时在所述导流通道的下部设置有排油口5;所述多孔网板下部设置有排油口7;所述第一金属滤网10下部设置有排油口;这三处位置均设有排油口,以用于油分过程使用。

所述第二金属滤网15下设置有固定筒体4,所述固定筒体4中设置金属丝网填料3。

所述固定筒体4下部还设置有排油口6。

所述伞形油气分离挡板8与桶体1底部的油面距离设置为75mm。

所述伞形油气分离挡板8下方设置有一层第三金属滤网。

上述的第一金属滤网、第二金属滤网和第三金属滤网为同一种材质不同形状的金属滤网,金属滤网的具体形状根据金属滤网所处结构中所需而相应设置,上述的三种金属滤网的过滤精度均为120微米,材质均为不锈钢。

上述的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第一次油分,压缩机排气气流从油分离器的上端初始排气口相切于立式油分桶壁进入油分离器的导流通道,开口的突然增大及导流通道改变了气流的流速与方向,使气流绕着桶壁螺旋运动,通过桶壁来冷却气流、及流速的突然下降与变向,利用气体和油雾重量不同,利用惯性力将大颗粒的油分离出来;

第二次油分,气流初次油分后,再通过多孔网板,多孔网板改变了气流形态,将气流变成湍流弥散,同时微粒化悬浮油滴的颗粒,大滴油从排油口排出,聚集在油分离器底部。

第三次油分,气流经过第一金属滤网,同时将气流向下导向,通过又一次改变气流方向及第一金属滤网的作用,再次将微粒的油滴分离出来,从排油口排出,聚集在油分离器底部。

第四次油分,向下引导的气流,到达第二金属滤网附近后,气流将再次向上引导,气流再经过一层第二金属滤网及金属丝网填料,进一步降低气流流速,再次改变气流方向,同时通过金属丝网填料来吸附油雾,固定金属丝网填料的筒体底部开设排油口,油随着排油孔,聚在油分离器底部。

设置一层油分挡板,设置位置在聚集在底部的油面上方50~100mm处,设置一层带有第三金属滤网的伞形油气分离挡板,该挡板隔离了初始排气的气体与聚集在底部的油,防止二者直接接触;同时,当溶于油内的气体蒸发时,可以起到防止蒸发气体带走油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采用立式安装的方式,有利于利用油气的不同重量分离油气,同时初始排气口设置在桶体的上部,使得油分离器体积减小,进一步的设置四层的油分过滤,不断的细化过滤油气,使得过滤效果明显,在多个地方设置排油口,将分离出的油聚集在油分离器的桶底,便于重新进入压缩机的各个运动部件,提供润滑与密封,在桶底油面上方50-100mm设置伞形的油气分离挡板能保证当溶于油内的气体蒸发时,蒸发气体不会带走油,高效的油分效果,为制冷系统提供含油率非常低的排气气体,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初始排气口和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一端连接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导流通道通过多孔网板和第一金属滤网连接,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金属滤网,所述第二金属滤网下方设置有伞形油气分离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分后排气出口,所述油分后排气出口设置在桶体的上部居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为竖直截面为正方形的半圆弧状管道,具体由油分离器桶壁、导流圆弧挡板、导流平板和导流挡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下部设置有排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板下部设置有排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滤网下部设置有排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滤网下设置有固定筒体,所述固定筒体中设置金属丝网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体下部还设置有排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油气分离挡板与桶体底部的油面距离为50-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油气分离挡板下方设置有一层第三金属滤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初始排气口和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一端连接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初始排气口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导流通道通过多孔网板和第一金属滤网连接,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金属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金属滤网,所述第二金属滤网下方设置有伞形油气分离挡板,通过四次的油分和一层的油气分离挡板,能够做到高效的油气分离,为制冷系统提供含油率非常低的排气气体,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旺;李永强;王道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市虚谷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7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