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用握力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用握力计。



背景技术:

握力计常见于握力锻炼及康复训练等领域,通过弹性材料(橡胶、硅胶等)或弹簧等机械结构实现其功能。带有力度指示的该类产品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显示抓握次数,也可显示抓握力度,一般通过紧握握力记握把使其产生明显的机械形变后获得次数及力度数据。握力显著下降的使用者,如中风病患等,难以握紧带有机械结构的握力计;弹性材料类康复用握力计(握力球)便于抓握,但无法对极微弱的握力进行指示以了解恢复程度或显著缩短恢复所用时间。因此,此类病患在恢复初期无法正常使用已存在的握力计设备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抓握、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康复用握力计,用于中风等疾病或外伤造成握力显著下降的病患出院后的握力康复训练及恢复,结合电刺激技术缩短恢复所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用握力计,包括一壳体、一握力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左、右外壳,所述左、右外壳卡合在所述握力计本体的表面;所述左、右外壳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受力柱;所述握力计本体包括一主控板、一充电接口板,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板上方;所述主控板的下方还设置一电池、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口板上设置一充电接口;所述主控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led显示灯;所述受力柱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抵靠;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第一led显示灯进行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可通过所述主控板中的电源管理芯片对所述电池充电;还包括一高速扁圆震动马达,所述高速扁圆震动马达设置在所述电池旁,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握力计本体还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板下方,所述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嵌入一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二led显示灯;所述第二led显示灯与所述主控板进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受力柱与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一硬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led显示灯为若干个,且纵向组成一排,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左、右外壳的结合部;所述第一led显示灯上方设置有一导光带,所述导光带覆盖在所述第一led显示灯上方;所述第二led显示灯为若干个,且纵向组成一排,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左、右外壳的结合部;所述导光带覆盖在所述第二led显示灯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受力柱对称设置在所述左、右外壳的内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受力柱为四个,相应地,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为四个,两者均对称设置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壳体表面设置一穿绳孔;所述充电接口穿出所述壳体表面且位于所述握力计本体的一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握力极弱的人群,采用4片薄膜压力传感器进行握力采集,对采集的受力通过单片机进行矫正,可精确识别极小的应力(精度高于0.05n,误差小于5%)。握力计本体在使用时无明显机械形变。主控板上内置无线芯片,它可将握力数据传送至云端服务器,医师可通过数据比对,为患者康复周期内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握力康复指导;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采用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形态设计,并配有穿绳孔易于把握,防止意外脱落;握力计本体为左右结构,中间区域为导光带,使用者使用时可直观通过灯光的形式了解握力强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握力计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壳体;11、受力柱;101、导电橡胶;2、握力计本体;21、主控板;22、充电接口板;

221、充电接口;23、电池;24、薄膜压力传感器;25、第一led显示灯;

26、高速扁圆震动马达;27、底板;28、穿绳孔;29、硬橡胶垫;30、导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一种康复用握力计,包括壳体1、握力计本体2,壳体1包括左、右外壳,左、右外壳卡合在握力计本体2的表面;左、右外壳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凸起的两个受力柱11;握力计本体2包括主控板21、充电接口板22、高速扁圆震动马达26,主控板21设置在充电接口板22的上方;主控板21的下方还设置电池23、四个薄膜压力传感器24;充电接口板22上设置充电接口221;主控板2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led显示灯25;

左、右外壳上的中间位置,均嵌入导电橡胶101,导电橡胶101与主控板21电连接;左、右外壳的内表面上共有四个受力柱11,四个受力柱11分别对应第与四个薄膜压力传感器24相抵靠,受力柱11与薄膜压力传感器24之间均设置有硬橡胶垫29;主控板21分别与电池23、薄膜压力传感器24、充电接口221、第一led显示灯25进行电连接;充电接口221可通过主控板21中的电源管理芯片对电池23充电,充电接口221穿出壳体1的表面且位于握力计本体2的一端部;高速扁圆震动马达26设置在电池23的旁边,且与主控板21电连接;

握力计本体2还包括底板27;底板27设置在充电接口板22的下方,电池23、压力传感器24、充电接口板22、充电接口221设置在主控板21与底板27之间;底板27的底部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二led显示灯;第二led显示灯与主控板21进行电连接;第一led显示灯25为若干个,且纵向组成一排,设置于主控板21的上表面中部,左、右外壳的结合部;第一led显示灯25的上方设置导光带30,导光带30覆盖在第一led显示灯25的上方;第二led显示灯为若干个,且纵向组成一排,设置于底板27的下表面中部,左、右外壳的结合部;导光带30覆盖在第二led显示灯的下方;壳体1的表面设置穿绳孔28,用于栓一根绳方便提拿。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外壳通过限位卡槽与带有电路板的主控板21固定,受力柱11与薄膜压力传感器24之间有硬橡胶垫29,本实用新型未受外力时,受力柱11、薄膜压力传感器24、硬橡胶垫29三者仅保持接触;当受力持续大于设置值时本实用新型将开机,开机状态下,当受力持续大于设置值时将关机。本实用新型握下时无明显形变。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外壳中间为导电橡胶101,它通过壳体1内侧的导线与主控板21电连接,用户抓握两侧壳体1时,手掌与该区域接触,形成回路。根据抓握节奏,在主控板21芯片控制下,按一定频率、强度释放电刺激。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21、充电接口板22、底板27通过fpc软排线相连;底板27上的第二led显示灯,方便不同手使用时,使用者观察力度状态。主控板21带有第一led显示灯25,并带有无线芯片,数据将暂存,并在网络可用时发送到服务器端;主控板21上带有四个薄膜压力传感器24,当其读数接近相同时(误差5%)则记为一次抓握(用于避免数据误读和精度矫正);主控板21连接高速扁圆震动马达26,每次抓握时会震动以起到促进循环的按摩作用;充电接口板22上带有充电接口221,可通过主控板21中的电源管理芯片对电池23充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用握力计,包括一壳体、一握力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左、右外壳,所述左、右外壳卡合在所述握力计本体的表面;所述左、右外壳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受力柱;所述握力计本体包括一主控板、一充电接口板,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板上方;所述主控板的下方还设置一电池、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口板上设置一充电接口;所述主控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led显示灯;

所述受力柱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抵靠;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第一led显示灯进行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可通过所述主控板中的电源管理芯片对所述电池充电;还包括一高速扁圆震动马达,所述高速扁圆震动马达设置在所述电池旁,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力计本体还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板下方,所述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嵌设一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二led显示灯;所述第二led显示灯与所述主控板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柱与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一硬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显示灯为若干个,且纵向组成一排,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左、右外壳的结合部;所述第一led显示灯上方设置有一导光带,所述导光带覆盖在所述第一led显示灯上方;

所述第二led显示灯为若干个,且纵向组成一排,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左、右外壳的结合部;所述导光带覆盖在所述第二led显示灯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柱对称设置在所述左、右外壳的内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柱为四个,相应地,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为四个,两者均对称设置且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康复用握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设置一穿绳孔;所述充电接口穿出所述壳体表面且位于所述握力计本体的一端部。

技术总结
一种康复用握力计,包括握力计本体及卡合在其表的面壳体;壳体上设置导电橡胶,内表面有凸起的受力柱;握力计本体包括:主控板设在充电接口板上方;主控板的下方设置电池、压力传感器;主控板的上部,设第一LED显示灯;受力柱与压力传感器相抵靠;主控板分别与电池、压力传感器、充电接口、第一LED显示灯进行电连接;高速扁圆震动马达设在电池旁,且与主控板电连接。其优点是:针对握力极弱的人群采集的受力通过单片机进行矫正,可精确识别极小的应力,握力计本体在使用时无明显机械形变。主控板可将握力数据传送至云端服务器,医师据此提供相应握力康复指导;壳体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并配有穿绳孔易于把握,导光带可直观通过灯光的形式了解握力强弱。

技术研发人员:娄轲;张同合;孙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科创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6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