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铣床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沟槽、分齿零件、螺旋形表面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铣床是通过上料机构上料,然而市面上各种的铣床上料机构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39423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铣床上料机构,其虽然提高上料机构输送效率,但是并未解决现有上料机构滑槽开设在固定台顶端表面,灰尘以及加工废料容易进入滑槽内部,导致滑座滑动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上料机构滑槽开设在固定台顶端表面,灰尘以及加工废料容易进入滑槽内部,导致滑座滑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主体、滑动机构与防堵塞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主体包括液压杆、固定台、接料槽、滑座、出料箱与储料箱,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座底端两侧,所述固定台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设置有传动杆b,所述传动杆b均贯穿滚轮、滑块以及滑座。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传动轮a,所述传动轮a位于传动杆b一端,所述出料箱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一侧设置有传动杆a,所述传动杆a均贯穿转筒以及出料箱,所述传动杆a一端设置有传动轮b,所述传动轮b位于储料箱外侧。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滚轮通过传动杆b与滑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座通过滑块以及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截面为直角梯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顶端分别设置有滑座以及液压杆,所述滑座位于液压杆一端。

优选的,所述出料箱位于滑座顶端,所述储料箱位于出料箱顶端,所述接料槽位于固定台一端。

优选的,所述转筒通过传动杆a与出料箱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b与传动杆a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a与传动杆b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a位于滑块外侧。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a通过皮带与传动轮b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a与传动轮b规格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固定台两侧开设滑槽,当滑座移动时,由滑座带动滑块移动,由滑块带动滚轮滚动,在滚轮的作用下,便于滑座的滑动,同时也避免了灰尘以及加工废料进入滑槽内部,保障了上料机构主体移动流畅性。

(2)通过在传动杆b一侧加传动轮a,当滚轮转动,由滚轮带动传动杆b转动,传动杆b带动传动轮a转动,传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b转动,传动轮b带动传动杆a转动,传动杆a带动转筒转动,避免了两根物料并排挤在出料箱内部顶端,保障了物料顺利进入到出料箱内部,提升了铣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杆;2、固定台;3、滑槽;4、滑块;5、皮带;6、传动轮a;7、接料槽;8、滑座;9、出料箱;10、储料箱;11、传动轮b;12、传动杆a;13、传动杆b;14、安装槽;15、滚轮;16、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主体、滑动机构与防堵塞机构,上料机构主体包括液压杆1、固定台2、接料槽7、滑座8、出料箱9与储料箱10,滑动机构包括滑块4,滑块4位于滑座8底端两侧,固定台2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滑块4位于滑槽3内部,滑块4底端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部设置有滚轮15,滚轮15一侧设置有传动杆b13,传动杆b13均贯穿滚轮15、滑块4以及滑座8。

为了便于物料顺利进入出料箱9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堵塞机构包括传动轮a6,传动轮a6位于传动杆b13一端,出料箱9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转筒16,转筒16一侧设置有传动杆a12,传动杆a12均贯穿转筒16以及出料箱9,传动杆a12一端设置有传动轮b11,传动轮b11位于储料箱10外侧。

为了便于滚动滚轮1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块4与滑座8固定连接,滚轮15通过传动杆b13与滑块4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滑动滑座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座8通过滑块4以及滑槽3滑动连接,滑槽3截面为直角梯形。

为了便于推动滑座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台2顶端分别设置有滑座8以及液压杆1,滑座8位于液压杆1一端。

为了便于操作上料机构主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料箱9位于滑座8顶端,储料箱10位于出料箱9顶端,接料槽7位于固定台2一端。

为了便于转动转筒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筒16通过传动杆a12与出料箱9转动连接,传动轮b11与传动杆a12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固定传动轮a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动轮a6与传动杆b13固定连接,传动轮a6位于滑块4外侧。

为了便于带动传动轮b11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动轮a6通过皮带5与传动轮b11转动连接,传动轮a6与传动轮b11规格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杆1的型号为hob6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完成后,通过在固定台2两侧开设滑槽3,当滑座8移动时,由滑座8带动滑块4移动,由滑块4带动滚轮15滚动,在滚轮15的作用下,便于滑座8的滑动,同时也避免了灰尘以及加工废料进入滑槽3内部,保障了上料机构主体移动流畅性,通过在传动杆b13一侧加传动轮a6,当滚轮15转动,由滚轮15带动传动杆b13转动,传动杆b13带动传动轮a6转动,传动轮a6通过皮带5带动传动轮b11转动,传动轮b11带动传动杆a12转动,传动杆a12带动转筒16转动,避免了两根物料并排挤在出料箱9内部顶端,保障了物料顺利进入到出料箱9内部,提升了铣床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主体、滑动机构与防堵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主体包括液压杆(1)、固定台(2)、接料槽(7)、滑座(8)、出料箱(9)与储料箱(10),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4),所述滑块(4)位于滑座(8)底端两侧,所述固定台(2)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块(4)位于滑槽(3)内部,所述滑块(4)底端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内部设置有滚轮(15),所述滚轮(15)一侧设置有传动杆b(13),所述传动杆b(13)均贯穿滚轮(15)、滑块(4)以及滑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传动轮a(6),所述传动轮a(6)位于传动杆b(13)一端,所述出料箱(9)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转筒(16),所述转筒(16)一侧设置有传动杆a(12),所述传动杆a(12)均贯穿转筒(16)以及出料箱(9),所述传动杆a(12)一端设置有传动轮b(11),所述传动轮b(11)位于储料箱(1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与滑座(8)固定连接,所述滚轮(15)通过传动杆b(13)与滑块(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8)通过滑块(4)以及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滑槽(3)截面为直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2)顶端分别设置有滑座(8)以及液压杆(1),所述滑座(8)位于液压杆(1)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箱(9)位于滑座(8)顶端,所述储料箱(10)位于出料箱(9)顶端,所述接料槽(7)位于固定台(2)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6)通过传动杆a(12)与出料箱(9)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b(11)与传动杆a(1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a(6)与传动杆b(1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a(6)位于滑块(4)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a(6)通过皮带(5)与传动轮b(1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a(6)与传动轮b(11)规格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铣床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主体、滑动机构与防堵塞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主体包括液压杆、固定台、接料槽、滑座、出料箱与储料箱,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座底端两侧,所述固定台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设置有传动杆B,所述传动杆B均贯穿滚轮、滑块以及滑座;通过在固定台两侧开设滑槽,便于滑座的滑动,同时也避免了灰尘以及加工废料进入滑槽内部,保障了上料机构主体移动流畅性,通过在传动杆B一侧加传动轮A,保障了物料顺利进入到出料箱内部,提升了铣床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涿州市鑫恒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6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