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2

本发明涉及药剂制备的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畜禽细菌性疾病是目前规模化养殖场以及养殖户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多发病,成为危害畜禽养殖业的主要因素。由于细菌性疫苗应用的局限性,使得药物治疗成为目前控制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日益严重,同时某些抗菌药物在畜禽产品中大量残留,严重影响了畜禽产品质量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危害。因此,研制安全、高效、低残的新兽药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养殖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氟苯尼考为新一代氯霉素类兽用合成抗菌药,是美国仙灵骨葆公司研制的兽用广谱抗菌药,该药自20世纪90年代陆续在日本、欧美及中国等上市以来,主要用于防治牛、猪及水产类动物的细菌性感染。对敏感菌的抗菌活性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相似,研究表明,氯霉素的化学结构中芳香环上对位硝基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基因,氟苯尼考在化学结构上以ch3s02取代了n02,用药后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动物的疾病防治上,尤其是食品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氟苯尼考在水中微溶,现有技术对其溶解基本上是用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溶剂的存在使得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隐患等。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了有机溶剂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工艺优化及创新性地使用润湿剂助悬剂抗絮凝剂结合,使得本产品混悬液质量非常稳定;通过动物临床试验,本工艺所制得产品生物利用度及疗效明显高于同类有机溶剂溶解的产品;稳定性强,疗效好且成本低,易于储存和运输,适合推广应用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包括氟苯尼考、络合剂、稳定剂、润湿剂、助悬剂、抗絮凝剂以及注射用水;其中每100ml混悬液包含以下组分:氟苯尼考30g、络合剂0.01g~0.1g、稳定剂0.1~0.5g、润湿剂1~5g、助悬剂1g~15g、抗絮凝剂1g~10g,余量为注射用水。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所述稳定剂为偏重亚硫酸钠或者亚硫酸氢钠或者亚硫酸钠。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所述润湿剂为吐温-80。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所述助悬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所述抗絮凝剂为枸橼酸钠或者酒石酸钠。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处方量的氟苯尼考、润湿剂、助悬剂加入10%用量的注射用水混合均匀,过胶体磨研磨不低于三次,检查粒度低于15微米为合格;步骤2.称取处方量的络合剂、稳定剂、抗絮凝剂,加入约80%用量的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步骤3.搅拌下将1液加入2液中,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各质量指标,合格后灌封。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研磨除胶体磨外,亦可用球磨机进行。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在所述制备步骤2和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100-800r/min。本发明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在所述制备步骤3中,搅拌均匀时间不低于30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水溶液混悬技术,有效解决了有机溶剂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工艺优化及创新性地使用润湿剂助悬剂抗絮凝剂结合,使得本产品混悬液质量非常稳定。通过动物临床试验,本工艺所制得产品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同类有机溶剂溶解的产品。综上,本发明的氟苯尼考混悬液,稳定性强,疗效好且成本低,易于储存和运输,适合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一:步骤1.称取将处方量的氟苯尼考、吐温-80、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1l注射用水混合均匀,过胶体磨研磨不低于三次,检查粒度低于15微米为合格;步骤2.称取处方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偏重亚硫酸钠、枸橼酸钠,加入约8l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步骤3.搅拌下将1液加入2液中,加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各质量指标,合格后灌封。实施例二:步骤1.称取将处方量的氟苯尼考、吐温-80、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1l注射用水混合均匀,过胶体磨研磨不低于三次,检查粒度低于15微米为合格;步骤2.称取处方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亚硫酸钠、酒石酸钠,加入约8l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步骤3.搅拌下将1液加入2液中,加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各质量指标,合格后灌封。实施例三:步骤1.称取将处方量的氟苯尼考、吐温-8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1l注射用水混合均匀,过胶体磨研磨不低于三次,检查粒度低于15微米为合格;步骤2.称取处方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亚硫酸氢钠、酒石酸钠,加入约8l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步骤3.搅拌下将1液加入2液中,加注射用水至10l,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各质量指标,合格后灌封。对比产品:氟苯尼考3kgdmf3l丙二醇加至混悬液为10l步骤1.称取将处方量的氟苯尼考加入3ldmf中,搅拌溶解;步骤2.加丙二醇至10l,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各质量指标,合格后灌封。将实施例于对比产品分别于室温、加速条件下做稳定性考察,对比结果汇总如下:对比结论:本发明所述工艺制得的氟苯尼考混悬液,在各种考察条件下均明显好于对比产品,各项指标均稳定合格。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氟苯尼考混悬液在长期储存后,性状不变,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具有长期的质量稳定性。临床使用疗效对比:本公司猪场,有4栋育肥舍(每栋大约120头)150斤左右的猪,每栋大约有30%比例的猪咳嗽,有的猪突然死亡、口鼻流血,解剖后肺和胸腔有粘连,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采集病料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结果证实确实猪场发生了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最敏感的药物为氟苯尼考,由于本猪场育肥猪采用全价料,拌料容易不均匀且料槽中还有余料,于是采用饮水给药。3栋分别使用实施例1、2、3制备的30%氟苯尼考混悬液,连用5天;另外1栋使用对比实施例制备的30%氟苯尼考溶液,也是连用5天。5天后,使用实施例1、2、3制备的30%氟苯尼考混悬液疫情疫情全部得到控制,而对照组每栋还有14%左右的猪继续咳嗽。说明本发明的30%氟苯尼考混悬液比对照组疗效显著。组别实验场地场地总猪量试验前发病数试验后发病数治愈率(%)实施例l1栋118360100实施例22栋120380100实施例33栋120350100对照4栋11936586实验对比说明,本工艺所制得产品生物利用度及疗效明显高于同类有机溶剂溶解的产品。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氟苯尼考、络合剂、稳定剂、润湿剂、助悬剂、抗絮凝剂以及注射用水;

其中每100ml混悬液包含以下组分:氟苯尼考30g、络合剂0.01g~0.1g、稳定剂0.1~0.5g、润湿剂1~5g、助悬剂1g~15g、抗絮凝剂1g~10g,余量为注射用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偏重亚硫酸钠或者亚硫酸氢钠或者亚硫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吐温-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絮凝剂为枸橼酸钠或者酒石酸钠。

7.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处方量的氟苯尼考、润湿剂、助悬剂加入10%用量的注射用水混合均匀,过胶体磨研磨不低于三次,检查粒度低于15微米为合格;

步骤2.称取处方量的络合剂、稳定剂、抗絮凝剂,加入约80%用量的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

步骤3.搅拌下将1液加入2液中,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各质量指标,合格后灌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研磨除胶体磨外,亦可用球磨机进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步骤2和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100-800r/min。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步骤3中,搅拌均匀时间不低于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药剂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0%氟苯尼考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水溶液混悬技术,有效解决了有机溶剂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工艺优化及创新性地使用润湿剂助悬剂抗絮凝剂结合,使得本产品混悬液质量非常稳定。通过动物临床试验,本工艺所制得产品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同类有机溶剂溶解的产品。综上,本发明的氟苯尼考混悬液,稳定性强,疗效好且成本低,易于储存和运输,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崔心江;贾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富邦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6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