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水龙头手轮,下面以手轮为例进行说明,手轮通常包括外壳主体和配重块体,外壳主体的主体为带有筒开口的筒状结构,外壳主体的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筒底壁和筒侧壁,筒底壁和筒侧壁共同形成空腔体,通过筒开口将配重块体嵌装于空腔体内。安装时,将水龙头手轮与阀体安装在一起后实现启闭控制。使用时,旋转电镀壳体实现出水或关水。

但是,外壳主体通常表面光滑,当手进行旋转操作时,容易出现打滑等现象,特别是手湿着的时候,旋转操作更费力。

此外,传统的水龙头手轮款式单调。

此外,传统的水龙头手轮通常缺乏冷热标识,手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区分冷、热水的操作方向,而出现烫伤或者浪费水等现象。进一步地,市面上出现了用亚克力冷热贴用作冷热标识,但是亚克力冷热帖用久了容易脱落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手轮旋转操作打滑、费力问题的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包括外壳主体和防滑套,所述外壳主体为带有筒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筒底壁和筒侧壁,所述防滑套套于所述筒侧壁外,所述防滑套与所述筒侧壁相紧配,所述防滑套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设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锈水龙头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设置防滑套,可增加手轮的摩擦力,进而旋转操作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同时操作更省时省力。将外壳主体与防滑套分体设计,款式新颖,在加工时易于脱模,操作简单。

优选地,所述防滑套为塑料防滑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锈水龙头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塑料防滑套的颜色可根据个人喜好等需要进行选择,色彩多变,使得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的外型美观,款式新颖。

优选地,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凹部贯穿于所述外壳主体的下端沿,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壁于所述安装凹部的顶端形成止挡环,所述防滑套嵌装于所述安装凹部,并且所述防滑纹的外凸沿与所述止挡环的外周沿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安装凹部上沿所述外壳主体的轴向方向设有限位部,所述防滑套的内侧壁沿所述防滑套的轴向方向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凸条,该限位凸条沿所述外壳主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限位配合部为条形槽,该条形槽沿所述防滑套的轴向方向设置,并且条形槽贯穿于防滑套的上端沿,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条形槽的形状和大小分别相匹配,形成耦合限位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锈水龙头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止防滑套相对外壳主体发生周向转动,方便手轮使用时进行旋转操作。

优选地,所述外壳主体的表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区、关闭标识区和除去所述开始标识区及关闭标识区外的其他标识区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主体与防滑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外壳主体-1;筒底壁-11;

筒侧壁-12;开启标识区-13;

关闭标识区-14;安装凹部-15;

止挡环-16;防滑套-2;

防滑纹-21;限位部-31;

限位配合部-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主体1和防滑套2,外壳主体1为带有筒开口的筒状结构,外壳主体1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筒底壁11和筒侧壁12,防滑套2套于筒侧壁12外,防滑套2与筒侧壁12相紧配,防滑套2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设有防滑纹21。

具体地,外壳主体1为电镀壳体。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设置防滑套2,可增加手轮的摩擦力,进而旋转操作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同时操作更省时省力。将外壳主体1与防滑套2分体设计,款式新颖,在加工时易于脱模,操作简单。

优选地,防滑套2为塑料防滑套。塑料防滑套的颜色可根据个人喜好等需要进行选择,色彩多变,使得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的外型美观。

优选地,外壳主体1的表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区、关闭标识区和除去所述开始标识区及关闭标识区外的其他标识区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其他标识区可为具有装饰作用的图案,比如星星、月亮图标等。具体地,外壳主体1的表面上通过刻制或印制的方式设有开启标识区13和关闭标识区14。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塑料盖2上设置开启标识和关闭标识,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具有标识作用,并且不会脱落。

优选地,以手轮使用状态(常规状态下,手轮沿竖直方向安装使用)下的方位为参考方位,外壳主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凹部15,安装凹部15贯穿于外壳主体1的下端沿(即筒口端),外壳主体1的外侧壁于安装凹部15的顶端形成止挡环16,防滑套2嵌装于安装凹部15,并且防滑纹21的外凸沿与止挡环16的外周沿相平齐。止挡环16不仅可方便防滑套2的套装,还可防止防滑套2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优选地,安装凹部15上沿外壳主体1的轴向方向设有限位部31,防滑套2的内侧壁沿防滑套2的轴向方向设有与限位部31相配合的限位配合部32。具体地,限位部31为限位凸条,限位配合部32为条形槽,条形槽贯穿于防滑套2的上端沿。方便防滑套2的安装。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条形槽的形状和大小分别相匹配,形成耦合限位配合,防止防滑套2相对外壳主体1发生周向转动,方便手轮使用时进行旋转操作。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和防滑套,所述外壳主体为带有筒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筒底壁和筒侧壁,所述防滑套套于所述筒侧壁外,所述防滑套与所述筒侧壁相紧配,所述防滑套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设有防滑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为塑料防滑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凹部贯穿于所述外壳主体的下端沿,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壁于所述安装凹部的顶端形成止挡环,所述防滑套嵌装于所述安装凹部,并且所述防滑纹的外凸沿与所述止挡环的外周沿相平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部上设有防止所述防滑套发生周向转动的限位部,所述防滑套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配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凸条,该限位凸条沿所述外壳主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限位配合部为条形槽,该条形槽沿所述防滑套的轴向方向设置,并且条形槽贯穿于防滑套的上端沿,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条形槽的形状和大小分别相匹配,形成耦合限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的表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区、关闭标识区和除去所述开启标识区及关闭标识区外的其他标识区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包括外壳主体和防滑套,所述外壳主体为带有筒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筒底壁和筒侧壁,所述防滑套套于所述筒侧壁外,所述防滑套与所述筒侧壁相紧配,所述防滑套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设有防滑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锈水龙头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滑水龙头手轮设置防滑套,可增加手轮的摩擦力,进而旋转操作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同时操作更省时省力。将外壳主体与防滑套分体设计,款式新颖,在加工时易于脱模,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正中意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