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膜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缠绕膜,又叫拉伸膜、热收缩膜,国内最早以pvc为基材,doa为增塑剂兼起自粘作用生产pvc缠绕膜,由于环保问题、成本高、拉伸性差等原因,pe拉伸膜先是以eva为自粘材料,但其成本高,又有味道,后发展用pib、vldpe为自粘材料,基材现在以lldpe为主,压紧装置是指在缝料表面上施加压力的装置。
在缠绕膜切边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缠绕膜不平整和出现褶皱的问题,导致缠绕膜切割后不整齐,严重影响缠绕膜的成品质量,且缠绕膜切下的边料没有分离机构,容易对缠绕膜一块卷入收料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该装置在切刀前后分别设有压平和梳理组件,且设有切边分离组件,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包括放料辊和收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辊右侧设有第一压平组件,第一压平组件右侧设有第一梳理组件,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右侧设有切割组件,所述的切割组件右侧设有第二梳理组件,第二梳理组件右侧设有第二压平组件;
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上方的切刀,所述的切刀底部设有承托辊,所述的切刀底面与承托辊外表面接触;
所述的承托辊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与两侧的轴套转动配合,轴套固定在机架上,所在的轴套上设有切边分离组件,所述的切边分离组件包括套置于轴套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上方旋拧有螺栓,所述的套环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右端部上方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所述的立杆上端部与内外纵向的第二横杆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内端部上表面固定设有尖头朝左的三角棱柱形的分离块。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压平组件和第二压平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下相接触的第一压辊。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和第二梳理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缠绕膜内侧边和外侧边的上下接触的第二压辊,所述的第二压辊分别向外倾斜设置,第二压辊轴线与缠绕膜边沿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块与切刀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的切刀包括内外纵向的转轴,转轴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圆形的刀片,且转轴的内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轴套上表面设有与螺栓配合的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放料辊右侧设有第一压平组件,第一压平组件右侧设有第一梳理组件,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右侧设有切割组件,所述的切割组件右侧设有第二梳理组件,第二梳理组件右侧设有第二压平组件,使用时,第一亚平组件可以起到初步压平的作用,右侧的第一梳理组件可以在边沿对缠绕膜起到初步梳理的作用,为后面的切边做好准备,切割组件右侧的第二梳理组件和第二压平组件可以分别对切边后的缠绕膜起到压平和梳理的作用,利于后面收卷辊对缠绕膜的卷绕。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切割组件包括上方的切刀,所述的切刀底部设有承托辊,所述的切刀底面与承托辊外表面接触,使用时,缠绕膜从承托辊上表面经过,则切刀与承托辊表面接触,从而对缠绕膜起到切割作用,承托辊承托可以避免切割时缠绕膜的抖动,利于切割的顺畅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切边分离组件包括套置于轴套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上方旋拧有螺栓,所述的套环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右端部上方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所述的立杆上端部与内外纵向的第二横杆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内端部上表面固定设有尖头朝左的三角棱柱形的分离块,使用时,切刀切割后,缠绕膜向右移动,则三角棱柱形的分离块可以将切割后的切边与缠绕膜分离开,避免影响后续的压平、梳理和卷绕。
4.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第一压平组件和第二压平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下相接触的第一压辊,使用时,第一压辊可以分别在上下对缠绕膜起到压平处理。
5.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梳理组件和第二梳理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缠绕膜内侧边和外侧边的上下接触的第二压辊,所述的第二压辊分别向外倾斜设置,第二压辊轴线与缠绕膜边沿的夹角为45度,使用时,第二压辊向外转动,可以对缠绕膜的边沿起到向外碾压展平的作用,避免褶皱,利于后面的切割。
6.本实用新型的切刀包括内外纵向的转轴,转轴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圆形的刀片,且转轴的内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切刀对缠绕膜起到切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放料辊;2.第一压平组件;21.第一压辊;3.第一梳理组件;31.第二压辊;4.切割组件;42.切刀;421.转轴;422.刀片;5.承托辊;51.转轴;52.轴套;6.切割分离组件;61.套环;62.螺栓;63.第一横杆;64.立杆;65.第二横杆;66.分离块;7.第二梳理组件;8.第二压平组件;9.收料辊;10.缠绕膜;101.切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包括放料辊1和收料辊9,所述的放料辊1右侧设有第一压平组件2,第一压平组件2右侧设有第一梳理组件3,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3右侧设有切割组件4,所述的切割组件4右侧设有第二梳理组件7,第二梳理组件7右侧设有第二压平组件8。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切割组件4包括上方的切刀42,所述的切刀42底部设有承托辊5,所述的切刀42底面与承托辊5外表面接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承托辊5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转轴51,所述的转轴51与两侧的轴套52转动配合,轴套52固定在机架(图中未示出)上,所在的轴套52上设有切边分离组件6,所述的切边分离组件6包括套置于轴套52上的套环61,所述的套环61上方旋拧有螺栓62(贯穿套环61,抵在轴套52外表面,起到限位作用),所述的套环61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横杆63,所述的第一横杆63右端部上方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64,所述的立杆64上端部与内外纵向的第二横杆65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65内端部上表面固定设有尖头朝左的三角棱柱形的分离块66。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压平组件2和第二压平组件8结构相同,均包括上下相接触的第一压辊21。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3和第二梳理组件7结构相同,均包括缠绕膜10内侧边和外侧边的上下接触的第二压辊31,所述的第二压辊31分别向外倾斜设置,第二压辊31轴线与缠绕膜10边沿的夹角为45度。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分离块66与切刀42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切刀42包括内外纵向的转轴421,转轴421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圆形的刀片421,且转轴421的内端部通过联轴器(图中未示出)与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轴套52上表面设有与螺栓62配合的盲孔(图中未示出)。利于对套环的固定限位,防止转动。
工作原理:第一亚平组件2可以起到初步压平的作用,右侧的第一梳理组件3可以在边沿对缠绕膜10起到初步梳理的作用,为后面的切边做好准备,切割组件4右侧的第二梳理组件7和第二压平组件8可以分别对切边后的缠绕膜10起到压平和梳理的作用,利于后面收卷辊9对缠绕膜10的卷绕。缠绕膜10从承托辊5上表面经过,则切刀4与承托辊5表面接触,从而对缠绕膜10起到切割作用,承托辊5承托可以避免切割时缠绕膜10的抖动,利于切割的顺畅性。切刀4切割后,缠绕膜10向右移动,则三角棱柱形的分离块66可以将切割后的切边101与缠绕膜10分离开,避免影响后续的压平、梳理和卷绕。第一压辊21可以分别在上下对缠绕膜10起到压平处理。第二压辊31向外转动,可以对缠绕膜10的边沿起到向外碾压展平的作用,避免褶皱,利于后面的切割。驱动电机带动转轴51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切刀4对缠绕膜10起到切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包括放料辊和收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辊右侧设有第一压平组件,第一压平组件右侧设有第一梳理组件,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右侧设有切割组件,所述的切割组件右侧设有第二梳理组件,第二梳理组件右侧设有第二压平组件;
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上方的切刀,所述的切刀底部设有承托辊,所述的切刀底面与承托辊外表面接触;
所述的承托辊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与两侧的轴套转动配合,轴套固定在机架上,所在的轴套上设有切边分离组件,所述的切边分离组件包括套置于轴套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上方旋拧有螺栓,所述的套环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右端部上方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所述的立杆上端部与内外纵向的第二横杆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内端部上表面固定设有尖头朝左的三角棱柱形的分离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平组件和第二压平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下相接触的第一压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梳理组件和第二梳理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缠绕膜内侧边和外侧边的上下接触的第二压辊,所述的第二压辊分别向外倾斜设置,第二压辊轴线与缠绕膜边沿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块与切刀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包括内外纵向的转轴,转轴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圆形的刀片,且转轴的内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上表面设有与螺栓配合的盲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