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置品,特别涉及一种格列齐特片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格列齐特(gliclazide),分子式:c15h21n3o3s药品类别:胰腺激素及其它影响血糖药。格列齐特缓释片由法国施维雅药厂原研,商品名:剂型为片剂,规格30mg。格列齐特主要用于成年后发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且无酮症倾向的轻、中型糖尿病。还能改善糖尿病人眼底病变以及代谢、血管功能的紊乱。可与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于单用不能控制的患者,与胰岛素合用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格列齐特是一种磺脲类口服治疗糖尿病药物,结构中含有氮杂环,因此具有不同于其他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其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显著增加餐后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其疗效可持续至治疗二年以上,可以恢复对葡萄糖作出反应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高峰并增加第二相胰岛素分泌,可直接抑制以下两个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途径,明显减少微血栓的形成。格列齐特为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其药理机制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提高进食葡萄糖后的胰岛素释放;增加靶组织胰岛素受体数,提高外周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成年型糖尿病人除了有降血糖作用外,还能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减少血浆的黏度,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目前已上市的格列齐特缓释片适应症是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
格列齐特作为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常规药物,其片剂在口服降糖药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提高格列齐特仿制片的质内在质量,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众多生产企业致力于工艺改进。目前,生产技术领域关注的问题包括:对胃部刺激,易降解,影响疗效和服用后血药浓度波动大生物利用度的问题;传统缓释片的缓慢非恒速释药的特点,普通制剂及缓释制剂血药浓度有峰谷现象;服药次数多,不良反应大,患者的顺应性差;控制药物的释药速度;制备工艺复杂,操作不便,生产设备昂贵,工业化生产成本太大;处方中含有蜡质材料或包含脂肪类熔点低,影响压片和难以实现产业化大生产;含有崩解剂,工艺可控性不高,难以准确把握加入量,药突释或难以释放的问题;同时产品性质均一稳定性差,批间差异大、重现性不好等方面缺陷。当前,格列齐特制剂生产领域对制剂的工艺改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现有技术有报道采用hmpc为溶蚀性骨架材料,使得片剂具有缓释作用至少3小时以上,避免血药浓度波动大的缺陷。
专利公开号为cn10449084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控释片提供改良渗透泵片,过改变助推层聚氧乙烯或氯化钠用量,或改变半透膜包衣层致孔剂聚乙二醇的用量或渗透膜的厚度来控制在4小时的释放度,以确保与格列齐特缓释片在人体内生物等效。但是该工艺需要打孔程序,在每片的药物层侧膜中央打一直径0.5~0.7mm孔,该程序需要激光打孔器,此外还存在的缺点有:①工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包括双层片的压制、打孔时上下层的辨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②释放速度偏慢,非恒速释放(零级释放特征不明显);③药物释放不完全。
提高药物释放完全程度及可控性,消除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工艺简化一直是本领域一个进行不断改进的技术研究热点,本领域仍需要更多改进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进一步改进格列齐特缓释片制备过程的药物释放不完全、可控性不够,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工艺设备复杂等问题,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技术研究,创造性的发现,通过原料与乳糖及微晶纤维素混合粉碎有助于解决难溶性药物释放不完全的问题。基于该创造性的发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制备方法及经由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格列齐特缓释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格列齐特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1)将格列齐特原料与辅料中的填充剂混合粉碎;
(2)添加粘合剂、加入溶剂制成软材、湿法制粒;
(3)干燥、整粒;
(4)添加润滑剂、总混;
(5)压制素片;
(6)包衣液喷浆包衣;
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格列齐特原料与所述填充剂在固体状态下混合粉碎同时过100~150目筛。
步骤(2)所述软材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
步骤(3)所述整粒,是采用过15~20目筛的方法使得干燥过程中结块、粘连的颗粒分散开,以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6)中,所述包衣,是在所述素片表面裹上适当材料的衣层,所述素片预热至35℃~40℃后开始喷包衣液,至包衣增重2%~5%,所述包衣液喷浆的转速为2~10rpm,出风温度30±10℃。
所述的包衣,是在片剂(片心、素片)表面喷浆裹上适当材料的衣层。是在特定设备中安特定工艺将包衣液涂敷在药物固体制剂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粘附在表面的衣层或数层不同厚薄不同弹性的多功能保护层,可增加药物稳定性。
薄膜包衣是一种将合适的各种材料用一定的生产工艺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预混合辅料,其由多种在处方中起着不同作用的成分组成。
其中,所述包衣液由聚合物基料、释放速度调节剂和增塑剂组成。
释放速度调节剂又称为致孔剂,多为一些水溶性的物质如peg类、pvp、蔗糖、盐类以及其他水溶性成膜材料如hpmc、hpc,或将部分药物加在包衣液中作致孔剂,同时这部分药物又起速释作用。甚至还可将不溶性固体成分如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钛白粉等添加到包衣液处方中,起致孔剂作用。致孔剂以极其细小徽粒广泛分布于衣膜中,当衣膜与水接触后,致孔剂便溶解或脱落,使衣膜形成微孔或海绵状结构,水由此渗透进人丸芯,使药物溶解、释放。释药规律又与零级释药十分接近。因此,通常用零级释药来处理。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6所述素片预热至35℃~40℃后开始喷浆,至包衣增重2%~5%。配料时包衣液是过量的,包衣时当包衣增重达到2%~5%时即可停止包衣。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液包衣前过筛为过80~180目筛。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液包衣前过筛为过100~150目筛;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液包衣前过筛为过120~130目筛.
所述包衣液配方由聚合物基料、释放速度调节剂和增塑剂组成,所述增塑剂用量按重量计为所述包衣液的10%~30%,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以重量份计,所述格列齐特原料:所述基料∶增塑剂:致孔剂=1:0.2~0.4:0.2~0.5。
其中,步骤(6)中,所述素片预热至35℃~40℃后开始喷包衣液,至包衣增重2%~5%。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6所述包衣包括素片预热和喷浆操作。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素片预热温度为30℃~45℃。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素片预热温度为35℃~40℃。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液喷浆的转速为喷浆转速2~10rpm,出风温度30±10℃。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聚合物基料选自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或所述聚合物基料选自乙基纤维素以及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基料为乙基纤维素。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致孔剂为聚乙二醇。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增塑剂为十六醇。
其中,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填充剂为山梨醇、甘露醇、玉米淀粉、无水乳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填充剂乳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粘合剂为聚维酮k30、聚维酮k25、玉米淀粉、淀粉浆、糖浆、纯化水、乙醇、羧甲基纤维素、羧丙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所述粘合剂为聚维酮k30、聚维酮k25、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制剂领域,常用的制粒技术有挤压制粒、转动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床制粒和复合制粒、喷雾制粒和液相晶析制粒。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制粒为高速搅拌制粒,即先将药物粉末和辅料加入到高速搅拌制粒机内,搅拌混合加入粘合剂,高速搅拌制粒的方法。将原料和辅料共粉碎,使原料降低粒径,达到增溶目的,同时辅料的作用是分散原料(微晶态),使原料能够长期稳定存在。
步骤4所述整粒,作用是使得干燥过程中结块、粘连的颗粒分散开,以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一般采用过筛的方法。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所得的干燥颗粒过15~20目筛整粒。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4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硬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优选的,所述格列齐特原料与辅料中的填充剂混合粉碎后过80~200目筛。
更优选的,所述格列齐特原料与辅料中的填充剂混合粉碎后过100~150目筛。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制粒是湿法制粒。
所述制备软材的组分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格列齐特包衣控释片,其含有效剂量的格列齐特原料以及药剂学上的辅料和包衣材料,所述药剂学上的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助流剂和润滑剂,其中,所述格列齐特控释片是通过包衣达到缓释的药物释放系统;所述包衣材料包括基料、增塑剂和致孔剂和溶剂。
其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所述包衣增重2%~5,以重量份计,所述聚合物基料∶增塑剂:释放速度调节剂=1:0.2~0.4:0.2~0.5。
包衣液的组成通常包括聚合物基料、增塑剂、着色剂(遮光剂)(可选的)、抗黏剂(可选的)、释放速度调节剂、溶剂。
本发明的包衣液由聚合物基料、增塑剂、释放速度调节剂、溶剂组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液的基料选自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增塑剂是一种分子量相对较低的材料,用在配方中,它能降低薄膜材料聚和物“玻璃转变温度“,即“tg”值,从而使衣膜脆性和硬度降低,减少衣膜裂纹的发生,增加衣膜柔韧性。包括水溶性增塑剂和水不溶性的聚合物的增塑剂。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含羟基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和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蓖麻油、甘油三醋酸酯、液状石蜡,玉米油、柠檬酸三乙酯、十六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塑剂用量按重量计为10%~30%。增塑剂用量太多,则薄膜太软,从而引起包衣制剂的聚集、粘连,包衣时难以操作,也不能获得完整的包衣;增塑剂太少,不能克服胶乳粒子变形的阻力,结果会形成不完整或不连续的衣膜,或者衣膜在贮存期间容易破裂。
释放速度调节剂又称致孔剂或释放促进剂,在水不溶性薄膜衣料中加入一些水溶性物质,遇水后,这些物质迅速溶解使薄膜变成有孔薄膜。可根据薄膜材料性能不同选择不同的致孔剂。
所述释放速度调节剂选自聚乙二醇peg类、聚维酮pvp、蔗糖、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要使薄膜包衣材料成为覆盖在片(丸)子表面的衣膜,首先要用合适的溶剂(分散介质)将薄膜包衣材料溶解成包衣液。溶剂对包衣液的黏性薄膜形成成方式、包衣操作速度以及所成薄膜的性质等均有影响,溶剂剂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包衣膜的性质和特点。选用首先要考虑其溶解性能:还要求蒸发、干燥速度适中,解吸附能力强,易于除去,不易在材料中残留。溶剂体系的选择,一个需要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液的致孔剂选自聚乙二醇、聚维酮。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增塑剂为十六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基料为乙基纤维素。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填充剂为山梨醇、甘露醇、玉米淀粉、无水乳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微晶纤维素。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硬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助流剂为滑石粉以及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助流剂为二氧化硅。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片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片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片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助流剂=1:0.02~0.05,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片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润滑剂=1:0.02~0.05。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包衣材料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基料∶增塑剂:致孔剂=1:0.2~0.4:0.2~0.5,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以重量份计,所述格列齐特原料:所述基料∶增塑剂:致孔剂=1:0.2~0.4:0.2~0.5。
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所述格列齐特控释片是通过包衣达到缓释的释放系统,通过原料与乳糖及微晶纤维素混合粉碎(固体分散技术,增溶作用)解决了难溶性药物释放不完全的缺陷,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不必采用激光打孔等特殊设备,非常适合产业化生产。本发明的控释制剂其释放速率为每小时8%~10%。包衣增重为2%~5%。
附图说明
图1.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湿法制粒压片法工艺流程图;
图2.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格列齐特包衣缓释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3.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1的时间与释放度的曲线图;
图4.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2的时间与释放度的曲线图;
图5.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3的时间与释放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文描述的本发明,列举下述实施例。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不应当被看作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每个方面的所有特征都应用于全部其它方面,可在细节上作必要改动。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或改变都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且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制备
1.按表1的重量分配比称取各组分
表1.实施例1的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原辅料用量表
2.制备步骤:
将格列齐特、一水乳糖、微晶纤维素混合粉碎过100目筛;配制浓度为5%的聚维酮k30水溶液,加入混粉制软材,过18目制粒;将湿颗粒在60℃下干燥,取出用16目整粒;加入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压片时控制片重范围(±5%),脆碎度(≤1%);
素片检查合格后,配制包衣液,过120目筛,打开包衣机,将片剂置入其中预热3-5分钟,调节流量、转速、进风温度和喷枪压力在素片不粘接的情况下,连续喷雾,控制出风温度35~40℃,包衣结束后(增重约4%),出料即可。
3.测定释放度,结果如表2
释放度测定采用的方法是:
(1)供试品溶液配制:取本品,照溶出度第二法,以90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为溶剂,转速100转/分,依法操作,在1h、2h、3h、4h、6h、8h、10h、12h取样,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5ml续滤液置25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摇匀,作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配制:另精取格列齐特对照品适量,加磷酸盐缓冲液制成每1ml含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照分光光度法,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228nm的波长处分别测吸收度,使用仪器为fadt-1202型自动取样溶出仪,上海富科思分析仪器有限公司;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释放度测定的结果如表2,用检测时间与平均释放度作图,结果如图3所示。
表2.实施例1所得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释放度测定结果
实施例2: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制备
1.按表3的重量分配比称取各组分
表3.实施例2的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原辅料用量表
2.制备步骤:
将格列齐特、一水乳糖、微晶纤维素混合粉碎过100目筛;配制浓度为5%的聚维酮k30水溶液,加入混粉制软材,过18目制粒;将湿颗粒在60℃下干燥,取出用16目整粒;加入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压片时控制片重范围(±5%),脆碎度(≤1%);
素片检查合格后,配制包衣液,过120目筛,打开包衣机,将片剂置入其中预热3-5分钟,调节流量、转速、进风温度和喷枪压力在素片不粘接的情况下,连续喷雾,控制出风温度35~40℃,包衣结束后(增重约4%),出料即可。
3.测定释放度,结果如表2
释放度测定采用的方法是:
(1)供试品溶液配制:取本品,照溶出度第二法,以90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为溶剂,转速100转/分,依法操作,在1h、2h、3h、4h、6h、8h、10h、12h取样,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5ml续滤液置25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摇匀,作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配制:另精取格列齐特对照品适量,加磷酸盐缓冲液制成每1ml含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228nm的波长处分别测吸收度,使用仪器为fadt-1202型自动取样溶出仪,上海富科思分析仪器有限公司;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所得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释放度测定结果释放度测定情况如下表4。
释放度测定的结果如表4,用检测时间与平均释放度作图,结果如图4所示。
表4.实施例2所得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释放度测定结果
实例3: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制备
1.按表5的重量分配比称取各组分
表5.实施例3的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原辅料用量表
2.制备步骤:
将格列齐特、一水乳糖、微晶纤维素混合粉碎过100目筛;配制浓度为5%的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加入混粉制软材,过18目制粒;将湿颗粒在60℃下干燥,取出用16目整粒;加入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压片时控制片重范围(±5%),脆碎度(≤1%);
素片检查合格后,配制包衣液,过120目筛,打开包衣机,将片剂置入其中预热3-5分钟,调节流量、转速、进风温度和喷枪压力在素片不粘接的情况下,连续喷雾,控制出风温度35~40℃,包衣结束后(增重约4%),出料即可。
3.释放度测定
释放度测定采用的方法是:
(1)供试品溶液配制:取本品,照溶出度第二法,以90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为溶剂,转速100转/分,依法操作,在1h、2h、3h、4h、6h、8h、10h、12h取样,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5ml续滤液置25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摇匀,作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配制:另精取格列齐特对照品适量,加磷酸盐缓冲液制成每1ml含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228nm的波长处分别测吸收度,使用仪器为fadt-1202型自动取样溶出仪,上海富科思分析仪器有限公司;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所得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释放度测定结果释放度测定情况如下表6。
释放度测定的结果如表6,用检测时间与平均释放度作图,结果如图5所示。
表6.实施例3所得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剂的释放度测定结果
由实施例1、2和3的释放度检测结果可见,本发明的格列齐特缓释包衣片制备技术所得的缓释包衣片剂,格列齐特药物释放速度恒定,缓释效果良好。本发明的缓释包衣片剂制备技术方案,采用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结合包衣技术,不需采用昂贵的激光打孔设备,生产成本低,具有极佳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价值。
1.一种格列齐特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格列齐特原料与辅料中的填充剂混合粉碎;
(2)添加粘合剂、加入溶剂制成软材、湿法制粒;
(3)干燥、整粒;
(4)添加润滑剂总混;
(5)压制素片;
(6)包衣液喷浆包衣;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格列齐特原料与所述填充剂在固体状态下混合粉碎同时过100~150目筛。
步骤(2)所述软材中,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
步骤(3)所述整粒,是采用过15~20目筛的方法使得干燥过程中结块、粘连的颗粒分散开,以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列齐特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包衣,是在所述素片表面裹上适当材料的衣层,所述素片预热至35℃~40℃后开始喷包衣液,至包衣增重2%~5%,所述包衣液喷浆的转速为2~10rpm,出风温度30±1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列齐特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液包衣前过筛为过100~150目筛或过120~130目筛,所述包衣液配方由聚合物基料、释放速度调节剂和增塑剂组成,所述增塑剂用量按重量计为所述包衣液的10%~30%,所述基料∶增塑剂:释放速度调节剂=1:0.2~0.4:0.2~0.5。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格列齐特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料选自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柠檬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用量按重量计为所述包衣液的10%~30%,所述释放速度调节剂选自peg类、pv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格列齐特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山梨醇、甘露醇、玉米淀粉、无水乳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为聚维酮k30、聚维酮k25、玉米淀粉、淀粉浆、糖浆、纯化水、乙醇、羧甲基纤维素、羧丙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所述粘合剂为聚维酮k30、聚维酮k25、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硬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格列齐特原料与辅料中的填充剂混合粉碎后过80~200目筛;
或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格列齐特原料与辅料中的填充剂混合粉碎后过100~15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格列齐特控释片,其含有效剂量的格列齐特原料以及药剂学上的辅料和包衣材料,所述药剂学上的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和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列齐特控释片是通过包衣达到缓释的药物释放系统;所述包衣材料包括聚合物基料、增塑剂和释放速度调节剂、溶剂,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所述包衣增重2%~5%,以重量份计,所述聚合物基料∶增塑剂:释放速度调节剂=1:0.2~0.4:0.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列齐特控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料选自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列齐特控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料选自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列齐特控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山梨醇、甘露醇、玉米淀粉、无水乳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富马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硬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或
所述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格列齐特控释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填充剂=1∶5~1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粘合剂=1∶0.03~0.20,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助流剂=1:0.02~0.05,以重量份计格列齐特∶润滑剂=1:0.02~0.05,所述包衣材料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基料∶增塑剂:释放速度调节剂=1:0.2~0.4:0.2~0.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