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料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热缩管具有耐高温、机械强度大、耐化学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线缆绝缘保护、端末或连接处的绝缘处理或应力解除,线材加工的被覆与绝缘保护,电阻、电容的绝缘保护,金属产品的防锈、防腐蚀处理,电线标示或标色等各个领域,其规格种类也很多。
目前,热缩管卷料很多都是采用叠放的方式放置的,在需要热缩管时,工人一圈一圈将热缩管从料卷上取出,并手动裁剪,这就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如果是不同种类的热缩管叠放在一起,工人很难一下子找到所需要的热缩管,取用较为费事;2、采用手动裁剪的方式,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切口的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用方便且能自动裁剪的热缩管放料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放料架,所述的机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所述的支撑柱上固定有用于放置热缩管卷料的搁置棒,所述的搁置棒的一端与相邻所述的支撑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放料架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支撑柱的前侧,所述的放料架上开设有多个出口,每个所述的出口的前侧固定有切割台,所述的切割台固定有夹持机构,所述的放料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热缩管的切割机构。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两个用于使所述的夹持板保持向下运动趋势的弹簧,两个所述的弹簧左右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的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切割台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夹持板的下表面。该结构中,两个弹簧用于使夹持板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以使得夹持板贴近切割台,这样设置的好处使能够牢靠夹持住热缩管,在拉料的过程中能避免热缩管自动回退。
所述的切割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弧形区域,所述的夹持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弧形区域,所述的第一弧形区域与所述的第二弧形区域之间形成夹持空间。该结构中,夹持空间的形状贴近热缩管,从而起到牢靠夹持的目的。
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移动板、气缸和切割刀,所述的移动板通过位移机构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所述的放料架上,所述的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板上,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的切割刀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的切割刀朝向所述的切割台设置。该结构中,移动板通过位移机构能够水平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固定在移动板上的气缸水平移动,便于对不同出口处的热缩管进行切割,切割刀能够随着气缸的运动而上下运动,采用气缸控制,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
所述的位移机构包括调节手轮、丝杆和螺母座,所述的丝杆可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的放料架内,且所述的丝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的放料架后与所述的调节手轮固定,所述的螺母座螺接在所述的丝杆上,且所述的螺母座的上部伸出所述的放料架后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板的下表面上。该结构中,转动调节手轮时,丝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与其螺接的螺母座水平移动,由于移动板和螺母座是固定的,因此在调节手轮转动的同时,移动板转动,采用丝杆传动,运动平稳,且调节方式较为简单。
所述的搁置棒由连接段、u型段和伸入段一体组成,所述的连接段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柱上,所述的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的u型段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的u型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伸入段的一端相固定。该结构中,搁置棒由连接段、u型段和伸入段一体成型而成,连接段起到将整体固定在支撑柱上的作用,u型段供热缩管卷料放置,其中,u型段的宽度与热缩管卷料的厚度相适配,这样能避免在放料的过程中,热缩管卷料出现过大的偏移,伸入段的设置便于热缩管卷料从伸入段伸入到u型段中,其中伸入段与相邻的支撑柱之间留有间隙,这样便于热缩管卷料伸入。
所述的搁置棒与相邻所述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的搁置棒的支撑机构。该结构中,支撑机构起到支撑搁置棒的作用,避免其因热缩管卷料的重力而受力不稳,出现损坏的现象。
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的搁置棒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的支撑板的另一端与l型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的l型连杆的另一端螺接在所述的支撑柱上。该结构中,l型连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支撑柱固定,当需要放置热缩管卷料时,转动l型连杆,使支撑板与搁置棒分离,这样便于热缩管卷料伸入,放置完毕后,再次转动l型连杆,使支撑板重新与搁置棒的下表面相接触,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搁置棒的设置用于放置热缩管卷料,以使得热缩管卷料能够放置有序,便于取用;出口的设置便于热缩管伸出;夹持机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夹持热缩管的作用,以避免热缩管自动回退;切割机构能够对热缩管进行自动裁剪,从而无需人工操作,效率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取用方便且能自动裁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搁置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包括机架1和放料架2,机架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支撑柱3,每个支撑柱3上固定有用于放置热缩管卷料的搁置棒4,搁置棒4的一端与相邻支撑柱3之间留有间隙,放料架2固定在机架1上,且位于支撑柱3的前侧,放料架2上开设有多个出口21,每个出口21的前侧固定有切割台5,切割台5固定有夹持机构6,放料架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热缩管的切割机构7。
本实施例中,多个出口21尺寸规模不一,以便很好的适配不同类型的热缩管。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夹持机构6包括夹持板61和两个用于使夹持板61保持向下运动趋势的弹簧62,两个弹簧62左右间隔设置,且每个弹簧62的一端固定在切割台5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61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切割台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弧形区域51,夹持板6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弧形区域63,第一弧形区域51与第二弧形区域6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52。
本实施例中,切割机构7包括移动板71、气缸72和切割刀73,移动板71通过位移机构8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放料架2上,气缸72竖直固定在移动板71上,气缸7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74,切割刀73固定在安装板74的下表面,且切割刀73朝向切割台5设置。
本实施例中,位移机构8包括调节手轮81、丝杆82和螺母座83,丝杆82可水平转动设置在放料架2内,且丝杆82的一端伸出放料架2后与调节手轮81固定,螺母座83螺接在丝杆82上,且螺母座83的上部伸出放料架2后固定在移动板71的下表面上。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搁置棒4由连接段41、u型段42和伸入段43一体组成,连接段41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柱3上,连接段41的另一端与u型段42的一端相固定,u型段42的另一端与伸入段43的一端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搁置棒4与相邻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搁置棒4的支撑机构9。
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9包括支撑板91,支撑板91的一端与搁置棒4的下表面相接触,支撑板91的另一端与l型连杆92的一端固定,l型连杆92的另一端螺在支撑柱3上。
本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热缩管卷料竖直放置到搁置棒中,热缩管卷料的轴向方向与搁置棒的轴向方向相同,这样便于直观进行取用,之后牵引热缩管的一端,使其穿过出口后被夹持机构所夹持住,使得取用较为方便,待热缩管的长度合适时,通过切割机构的切割,得到需要的长度,切割便捷。
1.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放料架,所述的机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所述的支撑柱上固定有用于放置热缩管卷料的搁置棒,所述的搁置棒的一端与相邻所述的支撑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放料架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支撑柱的前侧,所述的放料架上开设有多个出口,每个所述的出口的前侧固定有切割台,所述的切割台固定有夹持机构,所述的放料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热缩管的切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两个用于使所述的夹持板保持向下运动趋势的弹簧,两个所述的弹簧左右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的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切割台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夹持板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弧形区域,所述的夹持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弧形区域,所述的第一弧形区域与所述的第二弧形区域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移动板、气缸和切割刀,所述的移动板通过位移机构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所述的放料架上,所述的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板上,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的切割刀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的切割刀朝向所述的切割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机构包括调节手轮、丝杆和螺母座,所述的丝杆可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的放料架内,且所述的丝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的放料架后与所述的调节手轮固定,所述的螺母座螺接在所述的丝杆上,且所述的螺母座的上部伸出所述的放料架后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板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置棒由连接段、u型段和伸入段一体组成,所述的连接段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柱上,所述的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的u型段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的u型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伸入段的一端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置棒与相邻所述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的搁置棒的支撑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的搁置棒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的支撑板的另一端与l型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的l型连杆的另一端螺在所述的支撑柱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