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路压力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气路一般称为气路三联件,气路三联件是过滤器、调压阀、油雾器三个元件组合在一起的总称,使用时安装在空气压缩机后部和气动设备的前部,简称frl,即f(filter)、r(regulator)、l(lubricator),分别指过滤器、调压阀和油雾器,从气压流动的方向看,三联件的安装顺序依次是过滤器、调压阀、油雾器。经过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虽然经过初级过滤和干燥,仍然含有少量的粉尘和水分,此外,还含有碳化的油料的细微粒子、管道的锈斑碎屑以及其他杂志,所有这些物资都会使气动设备受到损害,增加气动组件的橡胶件和零件的磨损,影响气动设备的性能。因此,通常在气动设备的最前端安装过滤器去除这些杂质。由于过滤器直接与空气压缩机连接,过滤器内气体压力不能够得到自动控制,极易造成过滤器爆裂,一般使用的公司无法自助维修,每次都需返厂维修,维修周期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在三联件的过滤器前部安装前置气压控制装置,实现对进入过滤器内气体压力自动调节,避免过滤器内压力过高出现爆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机床气路包括由依次设置的空气压缩机、过滤器、调压阀和油雾器,所述空气压缩机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前置气压控制装置,所述前置气压控制装置包括气阀和连接在气阀上压力自动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气阀包括阀体、阀腔、阀芯、阀头和阀杆,所述阀腔包括前腔和后腔,所述阀芯设置在前腔与后腔连接处,阀芯上设置有分别与前腔和后腔连通的进气阀口和出气阀口,所述阀头置于阀芯内并用于调节出气阀口大小,所述阀杆一端连接在阀头上,另一端伸出阀体并与压力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腔内设置有一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位置横截面面积小于出气阀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压力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后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接在阀杆上的螺母齿轮、与螺母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驱动主动齿轮,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缩部位置设置有一管孔,所述管孔一端位于后腔侧壁上并朝向出气阀口设置,另一端位于阀体外壁上并密封,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感应头,所述感应头设置在管孔内。
优选地,所述螺母齿轮与阀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直立设置的杯体和设置在杯体口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不直接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杯体内部紧贴杯体内壁设置有集水杯,所述集水杯内同轴设置有空心圆柱状的滤芯,所述滤芯外径小于杯体口部口径,所述滤芯与集水杯之间形成未净化气腔,滤芯内部为净化气腔,所述进气口与未净化气腔连通,所述排气口与净化气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滤芯内部同轴设置有安装轴,滤芯底部固定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安装轴固定。
优选地,所述集水杯与杯体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进气口与未净化气腔连通处设置有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在三联件的过滤器前部安装前置气压控制装置,实现对进入过滤器内气体压力自动调节,避免过滤器内压力过高出现爆裂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件安装顺序图,
图2为前置气压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机床气路包括由依次设置的空气压缩机01、过滤器03、调压阀04和油雾器05,所述空气压缩机01与过滤器03之间设置有前置气压控制装置02,所述前置气压控制装置02包括气阀和连接在气阀上压力自动控制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虽然经过初级过滤和干燥,仍然含有少量的粉尘和水份,此外,还含有碳化的油料的细微粒子、管道的锈斑碎屑以及其他杂志,所有这些物资都会使气动设备受到损害,增加气动组件的橡胶件和零件的磨损,影响气动设备的性能,所以,采用过滤器03进行再一次的深度过滤;调压阀04调节有过滤器03进入油雾器05内的空气压力,使得进入油雾器05内的压力值处于一个设定的范围内;油雾器的作用是将过滤和调压后的压缩空气混入干净的油雾,到达气动设备的运动表面和密封件,防止金属表面生锈和避免密封件的磨损。而常规的机床气路三联件即指过滤器03、调压阀04和油雾器05,是过滤器03前部除了空气压缩机01没有其他设备,这样就使得进入过滤器03内的空气压力不可调,常常会造成过滤器爆裂,需要返厂维修,成本高时间长,而,本实用新型在过滤器03前部增加前置气压控制装置02,实现对进入过滤器03内的气体压力进行自动调节。
如图2,所述气阀包括阀体1、阀腔、阀芯4、阀头6和阀杆7,所述阀腔包括前腔2和后腔3,所述阀芯4设置在前腔2与后腔3连接处,阀芯4上设置有分别与前腔2和后腔3连通的进气阀口16和出气阀口5,所述阀头6置于阀芯4内并用于调节出气阀口5大小,所述阀杆7一端连接在阀头6上,另一端伸出阀体1并与压力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气阀通过压力自动控制装置自动调节阀头6位置,实现对出气阀口5有效出气面积大小的调节,即实现对排出气体压力大小的调节。
如图2,所述后腔3内设置有一收缩部15,所述收缩部15位置横截面面积小于出气阀口5面积;收缩部15前后位置的后腔横截面积均大于收缩部15处横截面面积,当气体经过本收缩部15位置时,具有一个阻尼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气体收缩部15处形成一个前后压力差,差值为收缩部15进口压力减去收缩部15出口压力值,通过本收缩部15结构起到一定压力降低作用,实现对本阀体排出的气体压力调节,特别是压力值较大时,阻尼作用越明显,有效的避免了进入过滤器03内的压力过大问题。
如图2,所述压力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1、伺服电机12和驱动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后腔3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接在阀杆7上的螺母齿轮14、与螺母齿轮14啮合的主动齿轮13,螺母齿轮14与阀杆7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2驱动主动齿轮13,所述压力传感器9和伺服电机12均与控制器11连接;压力传感器9感应后腔3内压力,并将本压力值传递给控制器11,与控制器11内设定压力值进行比较,若大于设定压力值,则控制器11控制伺服电机12工作,伺服电机12通过固定在其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3传动螺母齿轮14旋转,带动与螺母齿轮14螺纹连接的阀杆7移动,使得阀头6实现对出气阀口5的部分封堵,降低出气阀口5出口压力,及实现对阀体出气压力值的降低。
如图2,所述收缩部15位置设置有一管孔8,所述管孔8一端位于后腔3侧壁上并朝向出气阀口5设置,另一端位于阀体1外壁上并密封,所述压力传感器9包括感应头10,所述感应头10设置在管孔8内;管孔8位置的设置,使得其内的感应头10能够最大限位的最快时间的感应到后腔3内气体压力,提高压力传感器9感应到气体压力的精度。
如图3,所述过滤器03包括直立设置的杯体31和设置在杯体31口部的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上设置有不直接连通的进气口34和排气口35,所述杯体31内部紧贴杯体31内壁设置有集水杯32,所述集水杯32内同轴设置有空心圆柱状的滤芯36,所述滤芯36外径小于杯体31口部口径,所述滤芯36与集水杯32之间形成未净化气腔301,滤芯36内部为净化气腔302,所述进气口34与未净化气腔301连通,所述排气口35与净化气腔302连通,所述滤芯36内部同轴设置有安装轴37,滤芯36底部固定有挡水板38,所述挡水板38与安装轴37固定,所述集水杯32与杯体31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30,所述进气口34与未净化气腔301连通处设置有导流板39。
基于上段技术方案,经过压力自动控制装置的阀体1排出的气体直接由进气口34进入未净化气腔301,然后气体中的水汽被集水杯32吸收,灰尘等被滤芯36过滤,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净化气腔302,并由排气口35排出,实现对空气的进一步过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机床气路包括由依次设置的空气压缩机、过滤器、调压阀和油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前置气压控制装置,所述前置气压控制装置包括气阀和连接在气阀上压力自动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包括阀体、阀腔、阀芯、阀头和阀杆,所述阀腔包括前腔和后腔,所述阀芯设置在前腔与后腔连接处,阀芯上设置有分别与前腔和后腔连通的进气阀口和出气阀口,所述阀头置于阀芯内并用于调节出气阀口大小,所述阀杆一端连接在阀头上,另一端伸出阀体并与压力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内设置有一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位置横截面面积小于出气阀口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后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接在阀杆上的螺母齿轮、与螺母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驱动主动齿轮,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位置设置有一管孔,所述管孔一端位于后腔侧壁上并朝向出气阀口设置,另一端位于阀体外壁上并密封,压力传感器包括感应头,所述感应头设置在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齿轮与阀杆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直立设置的杯体和设置在杯体口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不直接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杯体内部紧贴杯体内壁设置有集水杯,所述集水杯内同轴设置有空心圆柱状的滤芯,滤芯外径小于杯体口部口径,所述滤芯与集水杯之间形成未净化气腔,滤芯内部为净化气腔,所述进气口与未净化气腔连通,所述排气口与净化气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内部同轴设置有安装轴,滤芯底部固定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安装轴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气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与杯体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进气口与未净化气腔连通处设置有导流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