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转子压缩机转子压缩机高频运行时排气阻力损失较大,为提高转子压缩机高频性能一般采用多排气结构设计,常见为单缸双排气及双缸四排气方案。常规双转子四排气压缩机将增加的两个排气结构设置在隔板处,将原来单层隔板加宽并分割成上下两个隔板,在上隔板上布置用于上气缸的下排气结构,在下隔板上布置用于下气缸的上排气结构。但此结构导致上、下两气缸的距离较大,主副平衡块配重较大,导致在压缩机高频运行时曲轴挠度变形较大,严重影响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缸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减少压缩机高频运行时曲轴挠度的变形,保证了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气缸上至少设置有第三排气口和第四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所述第四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相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三排气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相通,所述第四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远离所述第二气缸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排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所述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第一气缸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排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排气阀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阀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以对所述第一排气阀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所述第三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排气阀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阀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以对所述第二排气阀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排气阀和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排气阀和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以密封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处,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和/或,所述第三排气口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气缸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气缸组件。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气缸组件,能够有效减少压缩机高频运行时曲轴挠度的变形,保证了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气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气缸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气缸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气缸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气缸的去掉密封件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气缸和第一法兰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气缸;11、第一排气口;12、第一排气阀;13、第一挡板;14、第一密封件;21、第二密封件;3、第一法兰;31、扩张式消声孔;4、第二法兰;41、第二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1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第二气缸上至少设置有第三排气口和第四排气口,第一排气口11设置在第一气缸1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第三排气口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通过将第一排气口11设置在第一气缸1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将第三排气口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气缸1与第二气缸之间的距离减小,有利于提升整体平衡效果,主、副平衡块配重降低。平衡块在轴系高速旋转运行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曲轴偏心部和顶端挠曲变形,而配重低的平衡块可有效解决曲轴挠曲变形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气缸1的压缩腔相连通,第一气缸1的压缩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排出至第一气缸1外。第三排气口和第四排气口与第二气缸的压缩腔相连通,第二气缸的压缩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三排气口和第四排气口排出至第二气缸外。
第二排气口设置在第一气缸1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第四排气口设置在第二气缸远离第一气缸1的一端。
进一步的,以第一气缸1为上气缸,第二气缸为下气缸为例,第二排气口设置在第一气缸1的上端面上,第四排气口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下端面上。
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41,第一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与第一排气口11相通,第二排气通道41的入口端与第三排气口相通。通过设置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41,有效保证了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内的气体顺利排出。
进一步的,第一排气通道设置在第一气缸1侧壁内,在第一气缸1侧壁内向第一气缸1远离第二气缸的端面延伸。第二排气通道41设置在第二气缸侧壁内,在第二气缸侧壁内向第二气缸远离第一气缸1的端面延伸。
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排气通道相通,第四排气口与第二排气通道41相通,即通过第二排气口排出的第一气缸1的压缩腔内的气体与通过第一排气口11排出的第一气缸1的压缩腔内的气体在第一排气通道内混合后排出。通过第三排气口排出的第二气缸的压缩腔内的气体与通过第四排气口排出的第二气缸的压缩腔内的气体在第二排气通道41内混合后排出。
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4,第一法兰3设置在第一气缸1远离第二气缸一侧的端面上,第一排气通道的排口端设置在第一法兰3上,第二法兰4设置在第二气缸远离第一气缸1一侧的端面上,第二排气通道41的排口端设置在第二法兰4上。
进一步的,第一法兰3设置有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与位于第一气缸1侧壁内的一段第一排气通道相连通,以使第一排气孔成为第一排气通道的排口端。
进一步的,第二法兰4设置有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孔与位于第二气缸侧壁内的一段第二排气通道41相连通,以使第二排气孔成为第二排气通道41的排口端。
进一步的,第一排气孔设置在第一法兰3的顶面上,第二排气孔设置在第二法兰4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第一排气孔的孔径大于位于第一气缸1侧壁内的一段第一排气通道的孔径,以使第一排气通道的排口端形成扩张式消声孔31。第二排气孔的孔径大于位于第二气缸侧壁内的一段第二排气通道41的孔径,以使第二排气通道41的排口端形成扩张式消声孔31,以减小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的排气噪声。
第一排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排气阀12和第一挡板13,第一挡板13设置在第一排气阀12远离第一气缸1的一侧,以对第一排气阀12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第三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排气阀和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二排气阀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以对第二排气阀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第一排气阀12以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气口11,通过设置第二排气阀以打开或关闭第三排气口,保证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的排气。通过设置第一挡板13,能够有效对第一排气阀12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以防止第一排气阀12过度开启,造成不能及时关闭的问题,导致部分高压气体在下一个工作循环时导流至工作腔,也能防止第一排气阀12开启角度过大导致折断的问题出现。通过设置第二挡板,能够有效对第二排气阀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以防止第二排气阀过度开启,造成不能及时关闭的问题,导致部分高压气体在下一个工作循环时导流至工作腔,也能防止第二排气阀开启角度过大导致折断的问题出现。通过第一排气口11、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和第四排气口的多排气口设计,改善排气阀与挡板的撞击速度,进而改善排气阀可靠性及撞击噪声。
进一步的,第一排气阀12的开启压力与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阀的开启压力不同,第二排气阀的开启压力与第四排气口处的排气阀的开启压力不同。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13远离第一排气口1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气缸1上,第一挡板13靠近第一排气口11的一端向远离第一气缸1的方向翘起。第二挡板远离第三排气口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气缸上,第二挡板靠近第三排气口的一端向远离第二气缸的方向翘起。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13位于第一排气阀12的外侧,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排气阀的外侧。
第一气缸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排气阀12和第一挡板13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排气阀和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和第二密封件21,第一密封件14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以密封第一安装槽的槽口,第二密封件21设置在第二安装槽的槽口处,以密封第二安装槽的槽口。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保证了第一排气阀12、第一挡板13、第二排气阀和第二挡板的安装,通过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槽口处设置第一密封件14和第二密封件21,保证了第一气缸1内的气体只能从第一排气通道排出,第二气缸内的气体只能从第二排气通道41排出。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槽开设在第一气缸1的外壁上,槽口与第一气缸1的外壁持平,第一密封件14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一安装槽的槽口上,以密封槽口。第二安装槽开设在第二气缸的外壁上,槽口与第二气缸的外壁持平,第二密封件21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二安装槽的槽口上,以密封槽口,保证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排出的气体不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泄露出。
第一排气口11的中心位于第一气缸1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和/或,第三排气口的中心位于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排气口11为圆形,圆心位于第一气缸1外壁母线的中点位置。第三排气口为圆形,圆心位于第二气缸外壁母线的中点位置。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气缸组件。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气缸组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气缸组件,能够有效减少压缩机高频运行时曲轴挠度的变形,保证了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1.一种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1)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气缸上至少设置有第三排气口和第四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11)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1)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1)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所述第四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41),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1)相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41)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三排气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相通,所述第四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41)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4),所述第一法兰(3)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1)远离所述第二气缸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排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3)上,所述第二法兰(4)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排气通道(41)的排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排气阀(12)和第一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3)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阀(12)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的一侧,以对所述第一排气阀(12)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所述第三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排气阀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阀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以对所述第二排气阀的开启角度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排气阀(12)和所述第一挡板(13)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排气阀和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和第二密封件(21),所述第一密封件(14)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以密封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密封件(2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处,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11)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气缸(1)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和/或,所述第三排气口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缸组件。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缸组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