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取材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病理取材刀。



背景技术:

目前,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取材刀;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的病理取材刀通常为单刃结构,功能较为单一,其一、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其二、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其三、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取材刀无伸缩部件及支撑部件,且取材后无法保持刀片的干净,给病理医师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取材刀无支撑部件,导致易滑落,给病理医师增加了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通过旋转轴和连接杆体的旋转接触,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刀片本体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片,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在刀柄上设置在伸缩机构,可以在不用本装置时将刀片本体进行回收,同时能够将手指插进方形扣环,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本取材刀,在刀柄底部设置的吸盘,可以在暂时不用病理取材刀时,将其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避免刀片沾染灰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刀片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刀片本体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片,所述刀片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接点;所述延长刀头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延长刀头靠近所述刀片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体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杆体同圆心;所述刀柄下部设置有若干方形扣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交接点间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所述方形扣环数量至少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刀柄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刀片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刀片本体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片,所述刀片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接点;所述延长刀头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延长刀头靠近所述刀片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体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杆体同圆心;所述刀柄下部设置有若干方形扣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取材刀无支撑部件,导致易滑落,给病理医师增加了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通过旋转轴和连接杆体的旋转接触,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刀片本体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片,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在刀柄上设置在伸缩机构,可以在不用本装置时将刀片本体进行回收,同时能够将手指插进方形扣环,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本取材刀,在刀柄底部设置的吸盘,可以在暂时不用病理取材刀时,将其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避免刀片沾染灰尘。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可以在不用刀片本体时将刀片进行回收,通过大拇指推动滑块在滑动槽内滑动并且推至卡槽,从而使刀片伸出刀柄并且固定。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两个所述交接点间的夹角为60度,可以固定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用以使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呈一定角度;所述方形扣环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刀柄上设置有防滑纹路,能够将手指插入其中,从而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病理取材刀不会滑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片本体和延长刀头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交接点和第二交接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和滑动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和弹性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刀柄;2、刀片本体;3、延长刀头;4、第一刻度线;5、第二刻度线;6、旋转轴;7、锯齿片;8、轴套;9、方形扣环;10、伸缩机构;11、吸盘;12、连接杆体;13、第一交接点;14、第二交接点;15、卡槽;16、滑块;17、滑动槽;18、连接把手;19、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取材刀无支撑部件,导致易滑落,给病理医师增加了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通过旋转轴和连接杆体的旋转接触,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刀片本体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片,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在刀柄上设置在伸缩机构,可以在不用本装置时将刀片本体进行回收,同时能够将手指插进方形扣环,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本取材刀,在刀柄底部设置的吸盘,可以在暂时不用病理取材刀时,将其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避免刀片沾染灰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

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刀片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刀片本体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片,所述刀片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接点;所述延长刀头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延长刀头靠近所述刀片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体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杆体同圆心;所述刀柄下部设置有若干方形扣环。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刀片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刀片本体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片,所述刀片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接点;所述延长刀头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延长刀头靠近所述刀片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体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杆体同圆心;所述刀柄下部设置有若干方形扣环。

使用时,通过将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通过旋转轴和连接杆体的旋转接触,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刀片本体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片,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在刀柄上设置在伸缩机构,可以在不用本装置时将刀片本体进行回收,同时能够将手指插进方形扣环,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本取材刀,在刀柄底部设置的吸盘,可以在暂时不用病理取材刀时,将其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避免刀片沾染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交接点间的夹角为60度。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扣环数量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刀片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刀片本体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片,所述刀片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接点;所述延长刀头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延长刀头靠近所述刀片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体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杆体同圆心;所述刀柄下部设置有若干方形扣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取材刀无支撑部件,导致易滑落,给病理医师增加了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通过旋转轴和连接杆体的旋转接触,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刀片本体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片,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在刀柄上设置在伸缩机构,可以在不用本装置时将刀片本体进行回收,同时能够将手指插进方形扣环,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本取材刀,在刀柄底部设置的吸盘,可以在暂时不用病理取材刀时,将其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避免刀片沾染灰尘。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可以在不用刀片本体时将刀片进行回收,通过大拇指推动滑块在滑动槽内滑动并且推至卡槽,从而使刀片伸出刀柄并且固定。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两个所述交接点间的夹角为60度,可以固定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用以使延长刀头与刀片本体呈一定角度;所述方形扣环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刀柄上设置有防滑纹路,能够将手指插入其中,从而使人们更加紧固的握住病理取材刀不会滑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刀片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刀片本体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片,所述刀片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接点,所述延长刀头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延长刀头靠近所述刀片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体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杆体同圆心,所述刀柄下部设置有若干方形扣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交接点间的夹角为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扣环数量至少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属于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刀柄、伸缩机构、刀片本体、延长刀头及方形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性组件、滑块、滑动槽、卡槽和连接把手构成,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把手与所述刀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把手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病理取材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部件易滑落,增加了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市立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2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