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防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
背景技术:
电缆阻火包带广泛适用于高低供电线路,特别是发电厂、变电站所、地铁、电缆隧道隧道、通讯、冶金、化工、大型公共场所等环境下的电缆防火,特别是穿墙、楼板及防火分区,也可用于其它有防火要求的部位。
现有电缆包带大都采用无纺布制成的,氧指数较低,容易燃烧,无阻燃功能,不能达到阻止燃烧的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性能好的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包括包带本体,所述包带本体包括基层和高分子材料层,所述基层为硅胶防火布,所述高分子材料层设置在基层上,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为蛭石石墨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的上端面还设有防静电布,所述防静电布的厚度为2-3mm。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位于基层的上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包带本体的宽度为50~80mm。
作为优选,所述包带本体的厚度为12~20mm。
作为优选,所述防静电布的上端面设有透明耐磨层,所述透明耐磨层呈波浪形。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基层采用硅胶防火布,使得该电缆阻火包带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较好的延展性,能够更好的安装在电缆的防火部位;同时高分子材料采用蛭石和石墨,火灾发生时,高分子材料层内的石墨能迅速形成阻火隔热的炭化层,蛭石遇火迅速膨胀20-40倍形成蜂窝状封堵电缆孔洞从而阻止电缆的燃烧和漫延,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包带本体;11、基层;12、高分子材料层;13、防静电布;14、透明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包括包带本体1,包带本体1的宽度为50~80mm,包带本体1的厚度为12~20mm。
包带本体1包括基层11和高分子材料层12,基层11为硅胶防火布,硅胶防火布具有效高的绝缘等级,可承受高电压负荷,同时硅胶防火胶布具有较高的耐温性,防腐性,抗老化性能,弹性及柔性良好,使该电缆阻火包带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抗老化能力。
高分子材料层12设置在基层11上,高分子材料层12为蛭石石墨层,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107652727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蛭石的耐高温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将该种耐高温防腐涂料定义为蛭石石墨层。具体为高分子材料层12热复合于基层11的上端面,也即蛭石石墨层设置于基层11的上端面,通过石墨与蛭石混合,能够更比单一的石墨或单一的蛭石提供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蛭石经过高温焙烧其体积可迅速膨胀20-40倍,同时石墨受热形成炭化层,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
除此之外,高分子材料层12的上端面还粘贴有防静电布13,所述防静电布13的厚度为2-3mm,防静电布13采用涤纶为主体,专用涤纶长丝与高性能永久性导电纤维经特殊工艺织造而成,使该阻火包带具有较好的防静电效果。
所述防静电布13的上端面设有透明耐磨层14,所述透明耐磨层14呈波浪形,透明耐磨层14能够提高该阻火包带的耐磨效果,提高阻火包带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成波浪形,能够提高该阻火包带表面的手感。
使用时,电缆阻火包带适当用力拉伸,以1/2半搭盖形式包于缆防火部位,叠绕长度应符合设计部门要求,在绕包收尾处,用力拉伸电缆阻火包带,叠绕二遍用玻纤带扎首尾处更好。由于电缆阻火包带缠绕于电缆护套外表;当火灾发生时,高分子材料层12内的石墨能迅速形成阻火隔热的炭化层,蛭石遇火迅速膨胀20-40倍形成蜂窝状封堵电缆孔洞从而阻止电缆的燃烧和漫延。
1.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包括包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本体(1)包括基层(11)和高分子材料层(12),所述基层(11)为硅胶防火布,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2)设置在基层(11)上,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2)为蛭石石墨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2)的上端面还设有防静电布(13),所述防静电布(13)的厚度为2-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2)位于基层(11)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本体(1)的宽度为50~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本体(1)的厚度为12~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型电缆阻火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布(13)的上端面设有透明耐磨层(14),所述透明耐磨层(14)呈波浪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