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生物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
背景技术:
微透析技术是动物研究中一种实用技术,它可以在活体清醒状态下连续收集样品,从而检测游离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其基本原理:将透析探针的有效膜区域植入到目标组织区域,微透析恒流灌注泵将等渗灌流液灌入到微透析探针,当灌流液流经探针透析膜时,组织内小分子活性物质基于被动扩散的原理,顺浓度梯度从膜外扩散入膜内,并随灌流液送出体外,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器,检测其中待测生物活性物质水平。
在微透析技术中,核心元素是微透析探针,是由透析膜、熔融毛细硅管、外套橡胶管、不锈钢金属套管、进液管和出液管组成。其回收率的高低,透析膜种类、长度的可调整性,对透析目标区域的组织损伤性等因素直接影响微透析实验结果。通常根据实验动物的种类、目标组织器官大小,确保组织器官功能完整为原则选择相应的探针种类和尺寸制作探针。目前,所使用的微透析探针是从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商品微透析探针,商品微透析探针存在如下缺点:
1、商品微透析探针售价昂贵,且仅能使用1至2次,极大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2、商品微透析探针透析膜的孔径固定,只能透析相关分子量的化合物。
3、商品微透析探针有效透析面积固定,对检测设备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本实用新型从以上三个方面解决了商品探针的缺点,实现了:1、通过更换探针透析膜区域,反复使用;2、更换不同性质的透析膜来扩大可收集取样化合物的范围;3、可调整透析膜的长度,提升回收率,弥补检测器在灵敏度上的局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连接于微透析主体部分一端,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分一端相连,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另一端分别与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相连;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内,所述的第二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进样单元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为25cm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为30cm熔融毛细硅管;位于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内一端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前端超出25cm短熔融毛细硅管前端2mm,在距离所述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约4cm-5cm处用胶水将两熔融毛细硅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的两端为开口,一端开口处通过0.2mm厚度的pc胶封口,中空纤维素透析膜通过另一端开口套接于两熔融毛细硅管的前部,且熔融毛细硅管的前端不触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第一橡胶管,所述的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为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为8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一橡胶管为13cm橡胶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套入熔融毛细硅管外侧后不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相接触,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至中空纤维素透析膜上除2mm有效区域外涂抹有pc胶层;8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接于13cm橡胶管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另一端穿过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并插接于13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
插接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另一端口插接于13cm橡胶管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套接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外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距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为5mm,8mm金属套管前端距30cm熔融毛细硅管顶端1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包括第一黄枪头、第二橡胶管、第四橡胶管,所述的第一黄枪头为200μl黄枪头,所述的第二橡胶管为15cm橡胶管,所述的第四橡胶管为8cm橡胶管;200μl黄枪头的一端插接于13cm橡胶管的另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200μl黄枪头的另一端分别插接有15cm橡胶管、8cm橡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样单元包括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第三橡胶管,所述的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为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为6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三橡胶管为2cm橡胶管;6mm不锈钢金属套管的一端插接于15cm橡胶管内、另一端插接于2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接于6mm不锈钢金属套管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一端在15cm橡胶管内、另一端插接于2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样品输出单元包括第二黄枪头、ep管,所述的第二黄枪头为200μl黄枪头;200μl黄枪头的一端插接于8cm橡胶管另一端,200μl黄枪头的另一端连接ep管并通过细胶带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具有以下6大特点。
(1).熔融毛细硅管内径小,组织损伤小,被检测组织功能相对完整。
(2).回收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性能稳定,确保连续或间断取样的有效性。
(3).有效透析面积可改动,依据需求进行调整。
(4).透析膜可更换,有针对性限定被检测物质。
(5).熔融毛细硅管死腔体积小,收取的样品具有实时性。
(6).原材料易得,制作成本显著降低,具有可推广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1、通过更换探针透析膜区域,反复使用;2、更换不同性质的透析膜来扩大可收集取样化合物的范围;3、可调整透析膜的长度,提升回收率,弥补检测器在灵敏度上的局限。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中空纤维素透析膜;2.pc胶层;3.第一熔融毛细硅管;4.第二熔融毛细硅管;5.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6.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7.第一橡胶管;8.第一黄枪头;9.第二橡胶管;10.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11.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12.第三橡胶管;13.第四橡胶管;14.第二黄枪头;15.ep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包括第一熔融毛细硅管3、第二熔融毛细硅管4、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连接于微透析主体部分一端,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分一端相连,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另一端分别与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相连;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3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内,所述的第二熔融毛细硅管4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进样单元内。
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3为25cm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4为30cm熔融毛细硅管;位于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内一端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前端超出25cm短熔融毛细硅管前端2mm,在距离所述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约4cm-5cm处用胶水将两熔融毛细硅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的两端为开口,一端开口处通过0.2mm厚度的pc胶封口,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通过另一端开口套接于两熔融毛细硅管的前部,且熔融毛细硅管的前端不触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
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5、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6、第一橡胶管7,所述的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5为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6为8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一橡胶管7为13cm橡胶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套入熔融毛细硅管外侧后不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相接触,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至中空纤维素透析膜1上除2mm有效区域外涂抹有pc胶层2;8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接于13cm橡胶管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另一端穿过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并插接于13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
所述的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距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为5mm,8mm金属套管前端距30cm熔融毛细硅管顶端10.5mm。
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包括第一黄枪头8、第二橡胶管9、第四橡胶管13,所述的第一黄枪头8为200μl黄枪头,所述的第二橡胶管9为15cm橡胶管,所述的第四橡胶管13为8cm橡胶管;200μl黄枪头的一端插接于13cm橡胶管的另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200μl黄枪头的另一端分别插接有15cm橡胶管、8cm橡胶管。
所述的进样单元包括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10、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11、第三橡胶管12,所述的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10为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11为6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三橡胶管12为2cm橡胶管;6mm不锈钢金属套管的一端插接于15cm橡胶管内、另一端插接于2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接于6mm不锈钢金属套管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一端在15cm橡胶管内、另一端插接于2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
所述的样品输出单元包括第二黄枪头14、ep管15,所述的第二黄枪头14为200μl黄枪头;200μl黄枪头的一端插接于8cm橡胶管另一端,200μl黄枪头的另一端连接ep管15并通过细胶带固定。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附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
所需准备的材料:高倍显微镜,中空纤维素透析膜(id=40μm,od=105μm),25cm、30cm熔融毛细硅管(id=200μm,od=216μm)各一条,2cm、8cm、13cm、15cm橡胶管各一条,若干6mm、8mm、15mm和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若干200μl黄枪头,维纳斯直剪,ep管,pc胶,细胶带,502胶水。
1、制备透析膜
将透明细胶带翻卷粘在载玻片上,将透析膜的一端固定在胶带上,用维纳斯直剪剪下适当的长度,在显微镜下让pc胶由于虹吸作用进入约0.2mm,以封住透析膜的开口,在干燥封闭的容器中放置24h。
2、准备熔融毛细硅管
在显微镜下检查熔融毛细硅管两端,保证末端整齐无碎片;在显微镜下将30cm长熔融毛细硅管超出25cm短熔融毛细硅管2mm(探针透析的有效区域长度为1.8mm),在距长硅管约4cm-5cm处用胶水固定,干燥10min。
3、制备微透析主体部分
将固定好的两根熔融毛细硅管穿入13cm橡胶管,将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固定入橡胶管内,将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穿入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内并至13cm橡胶管内,以保证8mm金属套管前端距17mm金属套管为5mm,8mm金属套管前端距长熔融毛细硅管顶端10.5mm,在各连接处用胶水固定,干燥10min。
4、制备中间连接部分
将200μl黄枪头剪至适宜大小,切口的尖端符合能插入13cm橡胶管,切口的末端符合能同时插入8cm、15cm橡胶管,用胶水固定,干燥10min。
5、制备进样单元
将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入6mm不锈钢金属套管内,用胶水固定连接处以形成一个整体,干燥10min。
将30cm熔融毛细硅管的末端穿入6mm不锈钢金属套管内,并固定于15cm橡胶管内,使长熔融毛细硅管伸出约1cm,用2cm橡胶管保护熔融毛细硅管末端,用pc胶固定各连接处,干燥24h。
6、制备样品输出单元
将200μl黄枪头剪至适宜大小,切口的尖端符合能插入8cm橡胶管内,使短熔融毛细硅管伸出约5cm,切口的末端放置ep管以保护熔融毛细硅管,熔融毛细硅管末端不能触碰取样器的底部,用细胶带固定。
7、连接透析膜
将制备好的透析膜套入25cm、30cm熔融毛细硅管的前端,保证熔融毛细硅管的前端不触碰透析膜,用pc胶固定,干燥24h。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连接于微透析主体部分一端,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分一端相连,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另一端分别与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相连;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内,所述的第二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进样单元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为25cm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为30cm熔融毛细硅管;位于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内一端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前端超出25cm短熔融毛细硅管前端2mm,在距离所述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约4cm-5cm处用胶水将两熔融毛细硅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的两端为开口,一端开口处通过0.2mm厚度的pc胶封口,中空纤维素透析膜通过另一端开口套接于两熔融毛细硅管的前部,且熔融毛细硅管的前端不触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第一橡胶管,所述的第一不锈钢金属套管为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二不锈钢金属套管为8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一橡胶管为13cm橡胶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套入熔融毛细硅管外侧后不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相接触,从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至中空纤维素透析膜上除2mm有效区域外涂抹有pc胶层;8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接于13cm橡胶管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另一端穿过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并插接于13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8mm不锈钢金属套管前端距17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为5mm,8mm金属套管前端距30cm熔融毛细硅管顶端1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包括第一黄枪头、第二橡胶管、第四橡胶管,所述的第一黄枪头为200μl黄枪头,所述的第二橡胶管为15cm橡胶管,所述的第四橡胶管为8cm橡胶管;200μl黄枪头的一端插接于13cm橡胶管的另一端口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200μl黄枪头的另一端分别插接有15cm橡胶管、8cm橡胶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样单元包括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第三橡胶管,所述的第三不锈钢金属套管为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四不锈钢金属套管为6mm不锈钢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三橡胶管为2cm橡胶管;6mm不锈钢金属套管的一端插接于15cm橡胶管内、另一端插接于2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插接于6mm不锈钢金属套管内且连接处通过胶水固定,15mm不锈钢金属套管一端在15cm橡胶管内、另一端插接于2cm橡胶管内且连接处通过pc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输出单元包括第二黄枪头、ep管,所述的第二黄枪头为200μl黄枪头;200μl黄枪头的一端插接于8cm橡胶管另一端,200μl黄枪头的另一端连接ep管并通过细胶带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