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组织与骨固定的带线金属锚钉。
背景技术:
软组织挫伤系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等。这些组织受到外来内在的不同致伤因素的作用,造成组织破坏和组织生理功能紊乱产生损伤。
软组织损伤一般是受外来的机构压力的作用,当达到一定的强度而诱发损伤,产生症状的。一般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两大类。当软组织受到钝性或锐性暴力损伤时,可以引起局部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其中包含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组织)的挫伤或(和)裂伤。人体软组织损伤是人类运动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软组织的损伤可因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而导致出现颈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症候,近几十年来,发现许多病症的很大部分来源于软组织的肌肉、韧带、筋膜、脂肪、关节囊、神经、血管等直接致发,危害甚大。
当软组织从骨骼撕离并且需要修复时,通常需要外科医生将软组织固定至骨骼。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固定骨与软组织的带线金属锚钉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软组织的带线金属锚钉,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软组织固定的带线金属锚钉,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表面设有螺纹,金属锚钉尾部(5)设有穿线孔(3),金属锚钉尾部(5)的结构为能与器械配合的六棱柱结构,缝线(2)从金属锚钉尾部(5)的穿线孔(3)穿过。
优选地,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成锥形,截面积从金属锚钉尾部(5)尾部至金属锚钉头部(4)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六棱柱结构表面光滑无螺纹。
优选地,所述穿线孔(3)位置所在的六棱柱结构的两个面低于其他六棱柱结构的面,预留了缝线的空间,使得穿线后尾部仍能与器械配合。
优选地,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与尾部的六棱柱结构同心。
优选地,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表面的螺纹螺距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带线金属锚钉通过缝线将软组织固定于旋入骨中的金属锚钉上达到软组织与骨固定的效果,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操作,改善了软组织与骨固定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视图。
附图说明:1-带线金属锚钉;2-缝线;3-穿线孔;4-金属锚钉头部;5-金属锚钉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图1~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
一种用于软组织固定的带线金属锚钉,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表面设有螺纹,金属锚钉尾部5设有穿线孔3,金属锚钉尾部5的结构为能与器械配合的六棱柱结构,缝线2从金属锚钉尾部5的穿线孔3穿过。
优选地,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成锥形,截面积从金属锚钉尾部5尾部至金属锚钉头部4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六棱柱结构表面光滑无螺纹。
优选地,所述穿线孔3位置所在的六棱柱结构的两个面低于其他六棱柱结构的面,预留了缝线的空间,使得穿线后尾部仍能与器械配合。
优选地,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与尾部的六棱柱结构同心。
优选地,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表面的螺纹螺距均匀。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用器械连接金属锚钉尾部5的六棱柱结构,将金属锚钉旋入骨中,取下器械,用穿过锚钉的缝线2将软组织打结固定,使得软组织固定在锚钉上,锚钉通过螺纹固定于骨上,从而达到固定软组织与骨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1.一种用于软组织固定的带线金属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表面设有螺纹,金属锚钉尾部(5)设有穿线孔(3),金属锚钉尾部(5)的结构为能与器械配合的六棱柱结构,缝线(2)从金属锚钉尾部(5)的穿线孔(3)穿过;
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成锥形,截面积从金属锚钉尾部(5)尾部至金属锚钉头部(4)逐渐减小;
所述六棱柱结构表面光滑无螺纹;
所述穿线孔(3)位置所在的六棱柱结构的两个面低于其他六棱柱结构的面,预留了缝线的空间,使得穿线后尾部仍能与器械配合;
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与尾部的六棱柱结构同心;
所述带线金属锚钉(1)表面的螺纹螺距均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