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拔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吐丝机输出端的辊式输送机,具体为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钢铁厂吐丝机流水线中的输出端一般设有辊式输送机,利用辊式输送机的辊轮形成的辊道来运输钢线,辊式输送机上的辊轮之间的间距不可调,但是一条吐丝机及位于吐丝机输出端的辊式输送机往往需要面对不同直径的钢线,尤其是辊式输送机距离吐丝机输出端较近的位置,从吐丝机输出的钢线由于输出的速度非常快且输出的钢线为螺旋状,钢线的方向和受力都不稳定,当辊式输送机需要输送直径小于辊轮间间距的钢线时,容易出现钢线卡在辊轮缝隙之间的情况,此情况一旦出现,就需要全部工段停止工作并对生产线进行维护,而每次维护完成后,整条生产线重新启动、预热至各工段良好衔接需要的时间较长,由此造成的时间成本的浪费过于高昂。另外,钢线从吐丝机输出时落在辊道上的速度与方向非常不稳定,导致辊道上的钢线在距吐丝机输出端5米以内,容易发生钢线的输送轨迹偏离辊式输送机的辊道范围的跑偏事故。
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钢线卡在辊轮的缝隙之间的问题以及钢线从吐丝机输出后在辊式输送机上跑偏脱离辊道范围问题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了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解决了在输送钢线的过程中钢线卡在辊轮的缝隙之间以及钢线从吐丝机输出后脱离辊道范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包括设置在吐丝机输出端的机架、在机架上并行排列且借助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作用具有旋转自由度的辊轮,关键是:所述的辊式输送机还包括插缝托板,插缝托板上设置有一组插块、所述插块位于辊轮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插块的宽度小于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插缝托板上的首、末块插块之间的长度为3-6米,且末块插块位于距吐丝机输出端6米以内。
所述的辊式输送机还包括在辊轮上设置的n级导向组件,所述的n级导向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辊轮端部的n个限位导向盘,所述的限位导向盘的设置位置为距吐丝机输出端5米以内,所述的限位导向盘的导向面为锥面且锥度沿输送方向增大,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的限位导向盘的锥面的母线为直线或向盘体内凹陷的弧线。
相邻的限位导向盘之间的距离大于辊轮间距。
n=2。
所述的插块的侧面与相邻辊轮之间的距离为1mm-5mm。
所述的插缝托板的下方设有可调节插缝托板升降的升降机构。
所述的插缝托板与插块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的插缝托板与升降机构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的升降机构为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或齿轮齿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吐丝机的输出端开始,在辊轮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插块,并且使插块的宽度小于与之相邻的辊轮之间的间隙,既能够弥补辊轮之间过大的缝隙,避免直径小于辊轮间间距的钢线卡在辊轮缝隙内,又能够保证辊轮具有良好的旋转自由度,从而保证辊式输送机能够顺畅的运输吐丝机吐出的钢线。另外,由于辊式输送机距吐丝机5米以内容易出现钢线卡在辊轮缝隙中的情况,因此,将插缝托板上首、末块插块之间的长度设置为3-6米,且末块插块位于距吐丝机输出端6米以内,弥补了可能卡住钢线的辊轮之间的缝隙,实现插块的合理运用,避免浪费。
钢线从吐丝机高速输出后,受力与方向均不稳定,在不同辊轮的端部设置n个限位导向盘(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限位导向盘的导向面为锥面能够对高速输出的钢线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钢线在辊式输送机的运输过程中位置发生偏斜,脱离输送机的辊道范围。而限位导向盘的锥面的锥度沿输送方向增大能够避免钢线集中堆积,保证钢线顺畅地沿轨道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拆开机架侧板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限位导向盘侧面的母线为直线形式的主视图;
图4是限位导向盘侧面的母线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式的主视图。
图中,1、吐丝机,2、机架,3、辊轮,4、插缝托板,5、插块,6、限位导向盘,61、锥面,62、第一限位导向盘,63、第二限位导向盘,7、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包括包括设置在吐丝机1输出端的机架2、在机架2上并行排列且借助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作用具有旋转自由度的辊轮3,关键是:所述的辊式输送机还包括插缝托板4,插缝托板4上设置有一组插块5、所述插块5位于辊轮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插块5的宽度小于相邻辊轮3之间的间隙,插缝托板4上的首、末块插块5之间的长度为3-6米,且末块插块5位于距吐丝机1输出端6米以内。
从吐丝机1的输出端开始,在辊轮3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插块5,并且使插块5的宽度小于与之相邻的辊轮3之间的间隙,既能够弥补辊轮3之间过大的缝隙,避免直径小于辊轮3间间距的钢线卡在辊轮3缝隙内,又能够保证辊轮3具有良好的旋转自由度,从而保证辊式输送机能够顺畅的运输吐丝机1吐出的钢线。另外,由于辊式输送机在距吐丝机1的输出端5米以内距离的位置容易出现钢线卡在辊轮3缝隙中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将插缝托板4上首、末块之间的长度设置为5米且末块插块位于距吐丝机输出端6米以内,弥补了可能卡住钢线的辊轮之间的缝隙,能够实现插块的合理运用,避免浪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辊式输送机还包括在辊轮3上设置的n级导向组件,所述的n级导向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辊轮3端部的n个限位导向盘6,所述的限位导向盘6的设置位置为距吐丝机1输出端5米以内,所述的限位导向盘6的导向面为锥面61且锥度沿输送方向增大,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钢线从吐丝机1高速输出后,受力与方向均不稳定,在距输出端大约5米以内容易出现钢线位置偏斜、脱离辊道范围的情况发生,在不同辊轮3的端部设置n个限位导向盘6(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限位导向盘6的侧面61设计为锥面,能够对高速输出的钢线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钢线在辊式输送机的运输过程中位置发生偏斜,脱离输送机的辊道范围,限位导向盘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则是为了更好的为钢线导向。而限位导向盘6的锥面的锥度沿输送方向逐渐增大能够避免钢线集中堆积,保证钢线顺畅地沿轨道移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图4所示,限位导向盘6锥面的母线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向盘体内凹陷的弧线。母线为弧线形式的锥面是对限位导向盘61锥面的进一步改进,其对钢线的导向作用更加的平稳。本实用新型采用锥面母线为直线的限位导向盘6,如图1和图2所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限位导向盘6之间的距离大于辊轮间距。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相邻的限位导向盘6之间的插块5来控制其间距,也可以通过增加辊轮3的方式来控制相邻限位导向盘6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增加辊轮3的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二级导向组件,即两个限位导向盘6,沿输送方向分别为第一限位导向盘62和第二限位导向盘63。第一限位导向盘62对辊轮上的钢线起到初步导向的作用,避免钢线在辊式输送机的运输过程中位置发生偏斜,脱离输送机的辊道范围,第二限位导向盘63的设置在对钢线进行二次导向的同时,较大锥度的设计能够避免钢线集中堆积,保证钢线顺畅地沿辊道移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钢铁厂生产的钢线的直径一般在5mm以上,为了保证较细的钢线不会卡进辊轮3与插块5之间的缝隙,同时也为了保证辊轮3具有灵活旋转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将插块5的侧面与相邻辊轮3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mm-5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调节对插块5有不同需要时插块5的高度,在插缝托板4的下方设置了可以调节升降的升降机构7,该升降机构7可以为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或齿轮齿条机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插缝托板4与插块5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方式,方便后期更换使用过程中磨损了的插块5;插缝托板4与升降机构7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便后期由于需要控制辊轮3与插块5的间距而更换整条输送机上的插块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根据钢线经过吐丝机1的出口沿圆周切线方向吐出线圈的特点,可以将辊式输送机的辊轮3对应吐丝机1出口的一端称为主动落料端,与主动落料端相对的一端称为被动落料端。当钢线在辊道运输时,钢线常从主动落料端脱离辊道运输的方向,因此,可仅仅在辊轮3的主动落料端上设置限位导向盘6即可实现钢线的导向。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在主动落料端安装有限位导向盘6的辊轮3的被动落料端上设置限位导向盘6,对钢线的位置做进一步限定,避免由于主动落料端的限位导向盘6的锥度过小而导致的导向过渡:钢线从辊轮3的被动落料端脱离辊道的运输方向。本实施例即在辊轮3的主动落料端和被动落料端均设置了限位导向盘6,如图1所示。
1.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包括设置在吐丝机(1)输出端的机架(2)、在机架(2)上并行排列且借助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作用具有旋转自由度的辊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式输送机还包括插缝托板(4),插缝托板(4)上设置有一组插块(5)、所述插块(5)位于辊轮(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插块(5)的宽度小于相邻辊轮(3)之间的间隙,插缝托板(4)上的首、末块插块(5)之间的长度为3-6米,且末块插块(5)位于距吐丝机(1)输出端6米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式输送机还包括在辊轮(3)上设置的n级导向组件,所述的n级导向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辊轮(3)端部的n个限位导向盘(6),所述的限位导向盘(6)的设置位置为距吐丝机(1)输出端5米以内,所述的限位导向盘(6)的导向面为锥面(61)且锥度沿输送方向增大,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导向盘(6)的锥面(61)的母线为直线或向盘体内凹陷的弧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限位导向盘(6)之间的距离大于辊轮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n=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块(5)的侧面与相邻辊轮(3)之间的距离为1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缝托板(4)的下方设有可调节插缝托板(4)升降的升降机构(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缝托板(4)与插块(5)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缝托板(4)与升降机构(7)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吐丝机输出端用可导向的辊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为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或齿轮齿条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