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0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又称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最常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空气以及正常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等。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肿瘤放化疗等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术、气管切开或导管留置等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普遍易感。可引起伤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菌血症等严重感染,是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由于icu内危重患者许多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和进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近年来,其高分离率、高耐药性、高病死率对临床感染控制构成严重威胁。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有: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或钝化酶、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外膜通透性下降、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形成生物膜及外源耐药基因的获得。因此,临床上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非常棘手,例如危重病人感染后的致死率在不断升高。铜绿假单胞菌致病的关键是非黏液性向黏液性的转化。多种致病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为了适应环境可粘附于生物材料或机体腔道表面,通过分泌多糖蛋白复合物将其自身包绕其中,形成大量的细菌聚合体膜状物,即细菌生物被膜。此膜作为一种生物屏障,不但能阻止和抑制白细胞、巨噬细胞、抗体等的入侵,使细菌免遭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而且还能降低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引起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感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因此,如何让药物有效突破生物膜屏障,同时杀灭细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未发现有将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联合用于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的研究报道和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菌药物组合物,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5%抗菌活性成分和95-98%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抗菌活性成分为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并且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1。

优选的,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4:1。

优选的,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2:1。

优选的,所述盐酸头孢替安是以7-氨基头孢霉烷酸为原料,通过三氟化硼催化法制得头孢替安三位中间体,再与氨噻唑乙酰氯反应制得。

优选的,所述罗红霉素是以硫氰酸、红霉素为原料,经肟化成红霉素肟,再和甲氧乙氧氯甲醚反应制得。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抗菌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抗菌药物组合物为注射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2g盐酸头孢替安和0.4g无水碳酸钠进行混合,随后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定容至100ml得到溶液a,备用;

(2)将3g罗红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定容至100ml得到溶液b,备用;

(3)按照抗菌药物组合物中的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需求,将一定体积的溶液a和溶液b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注射液形式的抗菌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在所述的罗红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罗红霉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2:1。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在联合制备抗菌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1。

优选的,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2:1。

优选的,所述抗菌药物组合物为注射液。

盐酸头孢替安是由日本武田公司研发于1981年首次在日本上市的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该药物的抗菌原理就是通过阻止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进而发挥出药物的抗菌活性。盐酸头孢替安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头孢唑林接近,对革兰阴性菌,如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作用较优,对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尿路感染以及手术后或外伤引起的感染和败血症等。

罗红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强、抗菌谱广、t1/2长等特点。罗红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大致相同,而体内抗菌作用却比红霉素强。在大环内酯类药物中,罗红霉素的血药峰浓度最高,顿服150mg或300mg后大概2h就能达到血药峰浓度,分别为6.6-7.9mg/l和9.1-10.8mg/l,并且生物利用度不受进食影响。若连续服用11d,300mg/d,药物在体内无积蓄。罗红霉素的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断细菌转肽途径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作用,尤其是在杀灭支原体和衣原体方面较为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盐酸头孢替安通过阻止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进而发挥出药物的抗菌活性。罗红霉素则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其本身不具备抗铜绿假单细胞菌的作用,但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生物被膜产生表多糖及藻酸盐,同时还能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表面结构进行破坏,使其生物被膜变薄、碎裂,从而有效的抑制其对宿主的粘附作用。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杀菌作用。该组合物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渗透性,达到增强杀菌效果的目的,同时还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多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这也为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抗菌药物组合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测定

1.实验菌株及材料

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atcc27853,由通派(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从医院临床感染患者的痰、血、尿等标本中分离得到的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命名为pa1、pa2、pa3。

培养基:lb细菌培养基(sigma公司),营养琼脂(青岛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药物:盐酸头孢替安(苏州朗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红霉素(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

2.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悬液制备

从经过活化的菌体斜面上挑取一环菌体接种于lb液体细菌培养基中,放入37℃恒温振荡培养箱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根据生长曲线来看,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约为8-10h左右。吸取上述培养时间的供试菌液0.5ml,加入无菌水倍比稀释到105-106cfu/ml,备用。

3.药物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一定量的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配置成浓度为1024μg/ml的药物溶液,0.22μm滤膜过滤,分装,备用。

4.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用无菌lb细菌培养基将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每毫升含药浓度为512、256、128、64、32、16、8、4、2、1、0.5、0.25μg/ml的溶液。取1ml上述菌悬液加至装有含药培养基的试管中。此时,各试管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256、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置37℃培养箱中培养18h,观察抑菌效果并记录mic值。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单独用药、联合用药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

由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atcc27853,还是对于从临床分离出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1、pa2、pa3来讲,单独使用盐酸头孢替安时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耐药性,并且单独使用罗红霉素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也很微弱。然而,当将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配合使用时,可以明显降低两种抑菌活性成分的mic值,这说明二者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抑菌效果,从而达到增强杀菌能力的目的。

5.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研究

用无菌lb细菌培养基将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含药浓度为1024、512、256、128、64、32、16、8、4、2μg/ml的溶液。根据测定的mic值,由低到高依次将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按棋盘稀释法进行设计,按不同的重量配比将两两组合的药物加入到96孔板中,每种药物加50μl,再将100μl备好的atcc27853菌液加入到孔中,置37℃培养箱中培养18h。观察抑菌效果,并记录mic值。棋盘稀释法的结果采用组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进行评价,fici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fici的判定标准:fici≤0.5为协同作用,0.5<fici≤1为相加作用,1<fici≤2为无关作用,fici>2为拮抗作用。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棋盘稀释法的测定结果

由表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将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联用时,二者之间的不同重量配比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有明显影响。其中,当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在1-8:1之间时,二者在抑菌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当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2:1时,二者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最强,fici指数可低至0.25;当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在1-8:1之外时(不含端点值),二者之间无法形成协同作用。综上所述,将特定重量配比的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杀菌作用,可有效的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渗透性,从而达到增强杀菌效果的目的。

6.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联合使用对其它种类菌株的抑制效果

菌株种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重量配比1:1、2:1和4:1来精确称取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分别配置成浓度为1024μg/ml的药物溶液,0.22μm滤膜过滤,分装,备用。用无菌lb细菌培养基将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每毫升含药浓度为512、256、128、64、32、16、8、4、2、1、0.5、0.25μg/ml的溶液。取1ml上述生长至对数期的菌悬液加至装有含药培养基的试管中。此时,各试管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256、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置37℃培养箱中培养18h,观察抑菌效果并记录mic值。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联合使用时的mic(μg/ml)

由表3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将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按一定比例联合使用时,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当盐酸头孢替安与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2:1时,四种菌株的mic值最低,证明该重量配比下的组合物的抑菌效果最强。以上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抗菌药物组合物对多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这为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药物组合物,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5%抗菌活性成分和95-98%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为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并且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头孢替安是以7-氨基头孢霉烷酸为原料,通过三氟化硼催化法制得头孢替安三位中间体,再与氨噻唑乙酰氯反应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罗红霉素是以硫氰酸、红霉素为原料,经肟化成红霉素肟,再和甲氧乙氧氯甲醚反应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药物组合物为注射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2g盐酸头孢替安和0.4g无水碳酸钠进行混合,随后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定容至100ml得到溶液a,备用;

(2)将3g罗红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定容至100ml得到溶液b,备用;

(3)按照抗菌药物组合物中的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需求,将一定体积的溶液a和溶液b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注射液形式的抗菌药物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罗红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罗红霉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2:1。

8.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在联合制备抗菌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药物组合物为注射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抗菌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由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组成的抗菌活性成分,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1。将盐酸头孢替安和罗红霉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杀菌作用。该组合物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渗透性,达到增强杀菌效果的目的,同时还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多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这也为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姜玲;纪羽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0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