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印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2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钢印机,尤指一种便于用户进行文件压印作业的钢印机。



背景技术:

早期的钢印机于用户进行文件压印作业的过程中,因钢印机的驱动机构采取直接下压的单一阶段下压行程的方式,易造成使用者的手部不适感。为此,现有的钢印机由两阶段下压行程的机构创作,解决使用者操作不适的问题。

如图11至图13所示,其揭示目前具备两阶段下压行程的的钢印机,该钢印机于一基座50一侧的压印区间500中装设一压印组件60,该基座50于压印区间500上方的操作部51中装设一驱动轴组70与一复位组件80,该操作部51顶端枢设一压柄90,其中,该驱动轴组70具有一下轴71,下轴71能上下移动地穿设于操作部51的内孔52中,下轴71底端连接压印组件60的上板62,下轴71中穿设能上下移动的一上轴72,上轴72顶端与压柄90的施压凸轮部91接触,上轴72的上段伸出下轴71的顶端外且套设一缓冲弹簧73,缓冲弹簧73的下端抵接下轴71的顶端,上轴72顶端的作用端部接触压柄90的施压凸轮部91,该复位组件80包括一连动板81以及一复位弹簧82,该复位弹簧82位于该下轴71外侧,且与下轴71间隔平行排列,复位弹簧82底部定位于该操作部51中,该连动板81的一端部活动套设于该上轴72的上段外侧且位于该作用端部721下方,缓冲弹簧73的上端抵接该连动板81的该端部底面,连接板81的另一端部横向伸至该基座50的操作部51内且连接复位弹簧82的上端。

前述的钢印机借助于其驱动轴组70的上轴72与下轴71轴向活动组设,且两者之间设置缓冲弹簧73,提供二阶段下压行程。当用户下压压柄90时,对驱动轴组70施以下压力量,使驱动轴组70进行第一阶段的下压行程,其中,上轴72、缓冲弹簧73及下轴71一同下降,直至下轴71接触压印组件60的上板62,第二阶段的下压行程,则压柄下压的力量经由上轴、缓冲弹簧及下轴作用于上板62,并由下轴71对上板62施压,使上板62中的压印块在文件上压印出清晰的图案。因此提供二阶段下压行程,让使用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该钢印机能够发挥省力的效果,进而降低使用者的手腕、手肘产生的不适感。

惟前述现有钢印机虽能利用其两阶段下压行程的机构,让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具有舒适性及省力功效。但是,该钢印机于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问题:

基座易损坏:现有钢印机由复位组件辅助驱动轴组上推压柄复位,由于该复位组件的复位弹簧与驱动轴组的下轴间隔平行排列,复位弹簧推顶的连动板连接上轴,塑料材质成形的基座的操作部必须额外延伸一支撑部,由支撑部提供复位弹簧定位,因此,钢印机经过多次压柄的施力作用,基座内部提供复位弹簧定位的支撑部易因反复多次的受力作用,造成支撑部易断裂而致基座损坏。

复位动作易偏斜而难以精确动作:承上所述,现有钢印机由复位组件辅助驱动轴组上推压柄复位,由于该复位组件的复位弹簧与驱动轴组的下轴间隔平行排列,复位弹簧推顶的连动板连接上轴,当使用者对压柄施压进行压印后释放,位于下轴外侧的复位弹簧推顶连动板,再经由连动板带动上轴及其连接的下轴上升,由于间接驱动方式易使连动板运动中发生偏斜,而难以精确驱动上轴及其下轴上升。

构件偏多且结构复杂:承上所述,现有钢印机由复位组件辅助驱动轴组上推压柄复位,由于该复位组件的复位弹簧与驱动轴组的下轴间隔平行排列,复位弹簧推顶的连动板连接上轴,造成驱动轴组与复位组件的组合构造有构件偏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座中必须提供复位组件组装的支撑构造,造成钢印机的整体构造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印机,解决现有钢印机使用间接驱动的复位组件与驱动轴组平行并列结合构造,造成基座易因钢印机使用的多次受力损坏,且有构造复杂以及复位动作易偏斜等问题。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钢印机包括:

一基座,其包括一基部以及位于该基部上的一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一轴管,该轴管与该基部之间具有一压印区间,该轴管内设有连通该压印区间的一轴孔,该基部于该压印区间的下方具有一承载台;

一压印组件,其装设于该基座中,该压印组件包含一下模板、一上模板以及一弹性部件,该上模板与该下模板上下相对设置于该基座的压印区间内的该承载台上,该弹性部件连接该上模板与下模板;

一驱动轴组,其能活动地装设于该基座的操作部中,该驱动轴组包括一下轴、一上轴、一缓冲弹簧以及一复位弹簧,该下轴能上下移动地组设于该轴管的轴孔中,且该下轴底端接触该上模板的顶面,该下轴设有一中孔,该上轴能上下移动地穿设于该下轴的中孔中,该上轴的顶端伸出该下轴的顶端外,且该上轴的顶端具有一作用端部,该缓冲弹簧与该复位弹簧皆套设于该上轴的外侧,该复位弹簧位于该缓冲弹簧的外侧,该缓冲弹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该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该下轴的顶端,该复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该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该轴管的顶端,该驱动轴组能驱动该上模板相对于该下模板的开合运动;以及

一压柄,其一端枢设于该基座的操作部的顶部,该压柄邻近该轴管的一端具有一施压部,该施压部抵接该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

由前述钢印机的创作,其至少具备以下功效:

1、构造精简化:本实用新型钢印机利用驱动轴组的下轴能上下移动地穿设于基座的轴管中且抵接压印组件的上模板,下轴中穿设能上下移动的上轴,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接触压柄的施压部,上轴的作用端部与下轴顶端之间装设缓冲弹簧,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轴管顶端之间装设复位弹簧,缓冲弹簧与复位弹簧共轴且内外排列,与现有钢印机的驱动轴组结合间接驱动的复位组件的驱动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钢印机连接于压柄与压印组件之间的驱动轴组与基座的构造具备精简化的功效。

2、避免基座反复受到复位组件的作用力而损坏: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钢印机令驱动轴组的复位弹簧装设于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轴管顶端之间,且缓冲弹簧与复位弹簧共轴且内外排列,故在压印作业中,压柄施加的力量直接经由驱动轴组作用于压印组件,减少基座反复受力作用而损坏,

3、复位动作精确而快速: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驱动轴组中,于能上下相对移动的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与下轴顶端之间设置缓冲弹簧外,于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与下轴外侧的轴管顶端之间装设复位弹簧,缓冲弹簧与复位弹簧共轴(上轴、下轴的中心轴)且内外排列,如此,当用户完成压印作业后释放压柄时,驱动轴组能借助其复位弹簧直接推顶上轴上升,且使压柄反向旋转复位,使钢印机的复位动作精确而快速。

4、操作舒适且省力: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驱动轴组提供二阶段下压行程的驱动方式.让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降低使用者的手腕、手肘于下压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达到提高操作舒适性及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钢印机还能进一步令该基座的基部底部具有一底板,该承载台对应该轴孔位置的底面设有一支撑柱,该支撑柱向下延伸接触该底板,对承载台对应下压力量的位置提供辅助支撑构造,提升基座的承载台的强度。于用户下压压柄进行压印作业时,对被施压的压印组件提供稳固的承载机构。

本实用新型钢印机还能进一步令该基座包括一外壳和固设于该外壳内部的一刚性座体,由此基座的组合构造,使其能够以刚性座体提供该底板作为支撑柱抵靠的部位,对钢印机压印作业提供优异且高强度的支撑性能。

本实用新型钢印机还能进一步令该压柄的施压部为可滚动的一滚轮,以利用滚轮式施压部与该驱动轴组的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的滚动接触,避免施压部的变形,且能对该驱动轴组的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施以平均的施压力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钢印机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基座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基座中的外壳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钢印机第一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钢印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钢印机第一较佳实施例于割面线a-a位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第一较佳实施例于执行文件压印作业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钢印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钢印机第二较佳实施例于执行文件压印作业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是现有钢印机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现有钢印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13是图11所示现有钢印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图4及图8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数种较佳实施例,由图式中可以见及,该钢印机包括一基座10、一压印组件20、一驱动轴组30以及一压柄40、40a。

如图1及图6或图8至图9所示,该基座10包括一基部11以及连接于该基部11上的一操作部12,该操作部12偏位于该基部11的一侧,且该操作部12与该基部11之间具有一压印区间100,该操作部12包括一轴管13,该轴管13中设有一自操作部12的顶部向下延伸且连通压印区间100的一轴孔131,该操作部12于该轴管13的上方形成一枢接部14,以及位于该枢接部14侧边的一活动口17。该基部11于该压印区间100的下方且对应该轴孔131的位置处具有一承载台15,该基部11的底部具有一底板103,承载台15位于底板103的上方,该承载台15的底面具有一支撑柱16,该支撑柱16的位置对应于该轴孔131且支撑柱16的底端接触该底板103,使支撑柱16能对承载台15提供辅助的支撑力量,该承载台15顶面形成多个朝上凸起的二固定凸块152,由所述固定凸块152固定压印组件20。

如图1、图2及图6或图8至图9所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基座10包括一外壳101以及一刚性座体102,该刚性座体102装设于该外壳101内部,并以多个螺丝加以锁固。该外壳101可选用塑料材料所制成,该外壳101包括该承载台15以及自该承载台15底面向下延伸的支撑柱16,该承载台15中设有二定位插孔151,该刚性座体102则可选用铁、钢或其他刚性材料所制成,该刚性座体102包括该底板103以及二边板104,两所述边板104分别自该底板103的两侧长边向上延伸,两所述边板104各具有一支撑板部105与一侧翼板部106,所述支撑板部105顶缘各具有一定位凸部107,两所述边板104的支撑板部105位于支撑柱16的两侧且抵接承载台15的底面,用以对承载台15提供辅助支撑的力量,两所述定位凸部107分别对位插设于承载台15的定位插孔151中定位,支撑柱16抵接于该刚性座体102的底板103上,并以所述螺丝穿过该底板103锁固该支撑柱16。

如图2及图6或图8至图9所示,该基座10还可于该外壳101的底部设置一外壳底板108,设于外壳101中的刚性座体102的底板103抵接于该外壳底板108上,于该外壳底板108的底面也还可增设一止滑垫109,使该基座10置放于桌面等具有止滑功能。

如图1、图4至图6或图8至图9所示,该压印组件20装设于该基座10的基部11与操作部12之间中,该压印组件20包含一下模板21、一上模板22以及一弹性部件23,该下模板21设有提供固定凸块152伸入的二固定孔211,该上模板22设于该下模板21上方,弹性部件23连接该上模板22与下模板21,该下模板21与上模板22位于该基座10的基部11与操作部12之间的压印区间100,该弹性部件23伸入基座10的外壳101与刚性座体102内部,使压印组件20的上模板22能与下模板21相对开合运动。

如图1及图6或图8至图9所示,该驱动轴组30能活动地装设于该基座10的操作部12与其下方的压印区间100中,该驱动轴组30包括一下轴31、一上轴32、一缓冲弹簧33以及一复位弹簧34。

如图1及图6或图8至图9所示,该下轴31能上下移动地组设该基座10的轴管13的轴孔131中,且该下轴31底端接触该压印组件20的上模板22的顶面,该下轴31中设有上下贯通的一中孔311,上轴32能上下移动地穿设于该下轴31的中孔311中,上轴32顶端具有一作用端部321,上轴32具有作用端部321的上段伸出下轴31的顶端,该缓冲弹簧33与复位弹簧34同轴套设于该上轴32外侧,该缓冲弹簧3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轴32的作用端部321与下轴31的顶端,该复位弹簧34的内径大于缓冲弹簧33的外径,且复位弹簧34位于缓冲弹簧33外侧,复位弹簧34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轴32的作用端部321与基座10的轴管13顶端。

如图1及图6或图8至图9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该下轴31的外周面还可形成至少一环形油槽312,环形油槽312中装填润滑油,用以增进下轴31与基座10的轴孔131的孔壁之间的润滑性,减少彼此间的摩擦阻力,增进下轴31于基座10中移动的顺畅性。如图1及图6所示,该上轴32的底端设有螺孔,该上轴32穿设于该下轴31的中孔311中且螺接一组接螺丝35,下轴31的中孔311的孔壁中形成一限位环部313,组接螺丝35穿过限位环部313,限制上轴32的上下移动的距离。

如图1、图4至图6以及图8至图9所示,该压柄40、40a一端通过基座10的顶部的活动口17,且该压柄40、40a结合一枢杆43、43a枢设于该基座10的操作部12的顶部,该压柄40、40a邻近该基座10的枢接部14的一端具有一施压部41、41a以及位于施压部41、41a侧边的限位挡部42,该施压部41、41a抵接该驱动轴组30的上轴32顶端的作用端部321,基座10的操作部12的顶部侧边能对压柄40、40a的限位挡部42、42a限位,而限制压柄40、40a复位转动的角度,该基座10的操作部12内部还可相对于压柄40、40a的施压部41、41a的外侧设置一限位杆18,用以限制下压压柄40、40a的转动角度。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压柄40的施压部41具有一耐磨垫,以该耐摩垫接触该驱动轴组30的上轴32顶端的作用端部321,由耐磨垫的耐磨特性,减少施压部41与该驱动轴组30的上轴32顶端的作用端部321多次摩擦的损耗。如图8及图9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压柄40a的施压部41a为可滚动的一滚轮,从而利用滚轮式施压部41a与该驱动轴组30的上轴32顶端的作用端部321的滚动接触,避免施压部41a的变形,且能对该驱动轴组30的上轴32顶端的作用端部321施以平均的施压力量。

请配合参看图1、图4至图6以及图8至图9,本实用新型钢印机使用前,将压印块a以其图案面朝下地装设于上模板22中。当使用者以该钢印机执行文件的压印作业时,将文件伸入压印组件20的设有压印块a的上模板22与下模板21之间。如图6、图7及图9所示,其次,使用者以手下压压柄40,进而经由压柄40、40a的施压部41、41a对驱动轴组30施以一下压力量,使驱动轴组30以二阶段下压行程方式施压于具有压印块a的上模板22进行压印。

前述中,压柄40、40a的施压部41、41a对上轴32的作用端部321以下压力,上轴32再经由缓冲弹簧33作用于下轴31,使驱动轴组30的上轴32、缓冲弹簧33及下轴31进行第一阶段的下压行程,并下压驱动压印组件20中具有压印块a的上模板22下降至接触文件,此第一阶段中,复位弹簧34受上轴32作用而呈压缩状态而蓄积弹性能,该驱动轴组30进行第一阶段的下压行程中,上轴32经由缓冲弹簧33直接驱动下轴31一同往下移动,故能减低使用者的手腕、手肘于下压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达到提高操作舒适性及省力的效果。

当使用者持续施以下压力量的过程中,驱动轴组30进行第二阶段的下压行程,使用者经由压柄40、40a下压的力量经由上轴32、缓冲弹簧33及下轴31直接作用于具有压印块a的上模板22,并由下轴31对压印组件20的上模板22施压,另由支撑柱16能对承载台15提供辅助的支撑力量等,使上模板22中的压印块a在文件上压印出清晰的图案。其中,利用位于上轴32与下轴31之间的缓冲弹簧33提供缓冲弹性,抵销用户的手腕、手肘于下压过程时所受的反作用力,减低操作时的不适感。

当完成文件压印作业后,用户释放压柄40、40a,此时,驱动轴组30通过其复位弹簧34直接推顶上轴32上升,以及使压柄40、40a反向旋转复位,同时,借助于上轴32连接的组接螺丝35拉动下轴31上升复位。该压印组件20中,具有压印块a的上模板22则由弹性部件23带动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包括一基部以及位于该基部上的一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一轴管,该轴管与该基部之间具有一压印区间,该轴管内设有连通该压印区间的一轴孔,该基部于该压印区间的下方具有一承载台;

一压印组件,其装设于该基座中,该压印组件包含一下模板、一上模板以及一弹性部件,该上模板与该下模板上下相对设置于该基座的压印区间内的该承载台上,该弹性部件连接该上模板与下模板;

一驱动轴组,其能活动地装设于该基座的操作部中,该驱动轴组包括一下轴、一上轴、一缓冲弹簧以及一复位弹簧,该下轴能上下移动地组设于该轴管的轴孔中,且该下轴底端接触该上模板的顶面,该下轴设有一中孔,该上轴能上下移动地穿设于该下轴的中孔中,该上轴的顶端伸出该下轴的顶端外,且该上轴的顶端具有一作用端部,该缓冲弹簧与该复位弹簧皆套设于该上轴的外侧,该复位弹簧位于该缓冲弹簧的外侧,该缓冲弹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该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该下轴的顶端,该复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该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该轴管的顶端,该驱动轴组能驱动该上模板相对于该下模板的开合运动;以及

一压柄,其一端枢设于该基座的操作部的顶部,该压柄邻近该轴管的一端具有一施压部,该施压部抵接该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基部的底部具有一底板,该承载台对应该轴孔位置的底面设有一支撑柱,该支撑柱向下延伸接触该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外壳以及固设于该外壳内的一刚性座体,该外壳包括该承载台,该承载台中设有二定位插孔,该刚性座体包括该底板以及二边板,两所述边板分别自该底板的两侧长边向上延伸,两所述边板各具有一支撑板部与一侧翼板部,所述支撑板部顶缘各具有一定位凸部,两所述边板的支撑板部位于支撑柱的两侧且抵接该承载台的底面,二所述定位凸部分别对位插设于该承载台的二所述定位插孔中定位,该支撑柱抵接于该刚性座体的底板上,并以螺丝穿过该底板锁固该支撑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该外壳的底部设置一外壳底板,该刚性座体的底板抵接于该外壳底板上,该外壳底板的底面设有一止滑垫。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台顶面形成多个朝上凸起的二固定凸块,该下模板设有分别提供二所述固定凸块伸入的二固定孔,由所述固定凸块固定该下模板。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下轴的外周面形成至少一环形油槽,所述的环形油槽中装填润滑油;该下轴的中孔的孔壁中形成一限位环部,该上轴的底端设有螺孔,该上轴穿设于该下轴的中孔中且螺接一组接螺丝,该组接螺丝穿过该限位环部。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压柄位于该施压部的侧边具有一限位挡部,该基座的操作部的顶部侧边能对该压柄的限位挡部限位,而限制该压柄复位转动的角度,该基座的操作部内部相对于该施压部的外侧设置一限位杆,用以限制下压该压柄的转动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柄的施压部为可滚动的一滚轮,该施压部能滚动接触与该驱动轴组的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柄的施压部具有一耐磨垫,以该耐摩垫接触该驱动轴组的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印机,其特征在于,该下轴的外周面形成至少一环形油槽,该环形油槽中装填润滑油;该下轴的中孔的孔壁中形成一限位环部,该上轴的底端设有螺孔,该上轴穿设于该下轴的中孔中且螺接一组接螺丝,该组接螺丝穿过该限位环部。

技术总结
一种钢印机,其于基座一侧的压印区间中装设压印组件,基座于压印区间上方的操作部中装设驱动轴组,操作部顶端枢设压柄,压柄连接驱动轴组,驱动轴组接压印组件,其中,驱动轴组的下轴活动穿设于操作部的轴管中且抵接压印组件的上模板,下轴中活动穿设上轴,上轴顶端的作用端部接触压柄的施压部,上轴的作用端部与下轴顶端之间装设缓冲弹簧,上轴的作用端部与轴管顶端之间装设复位弹簧,缓冲弹簧与复位弹簧共轴且内外排列,因此,使该钢印机连接于压柄与压印组件之间的驱动轴组与基座的构造精简化,且能使压柄施加的力量直接经由驱动轴组作用于压印组件,减少基座反复受力作用而损坏,且使复位动作精确而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胜文具厂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