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上料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进行包覆焊接工作时,需要利用上料装置将电缆输送到加工工位;但现有的电缆上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绕线盘上的电缆用完后,还会继续工作的现象,导致电缆的尾端移动到离上料装置较远的地方,这时更换上新的电缆后需要重新将新的电缆进行穿线工作,并将新的电缆拉倒前面电缆的位置,与前面的电缆进行连接,操作起来较不方便;而且,一般的电缆上料装置是固定在底面上的,并与生产线的入料口对齐,只能够对电缆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不能够对电缆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不能很好地适应特殊情况,特殊位置的上料,适用范围较小。因此,现有的电缆上料装置存在着操作较不方便和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方便了操作,还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电动滑轨;两条电动滑轨之间安装有龙门架,龙门架的顶面上设置有过线通道;过线通道上远离龙门架的一端部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与龙门架之间设置有多个位于过线通道的底面上且均匀分布的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龙门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每个第一滑轨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两个第一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一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每个第二滑轨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两个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二移动装置连接。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第一滚珠丝杠上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滚珠丝杠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片,每块第一限位挡片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停止开关,每个第一停止开关均与第一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滚珠丝杠,第二滚珠丝杠上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滚珠丝杠的两端部均套接有第二限位挡片,每块第二限位挡片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第二停止开关,每个第二停止开关均与第二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与第一滚珠丝杠连接的第一固定底盘,第一固定底盘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滑轨;两个调节滑轨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圆弧状的固定槽;第二固定板上也设有圆弧状的固定槽,两个固定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两个固定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端部套接有第一卡环;第一卡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环,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卡环;第一卡环的直径大于第二卡环的直径,第一卡环的直径小于第三卡环的直径。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与第二滚珠丝杠连接的第二固定底盘,第二固定底盘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另一端套接有旋转卡板;旋转卡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卡位杆,旋转卡板的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底板,夹紧底板上设置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上连接有夹紧推杆,夹紧推杆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夹板;夹紧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板,活动夹板设置在固定夹板与夹紧气缸之间;所述夹紧气缸的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控制架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启动按钮,启动按钮的一侧设置有急停按钮;急停按钮的上方设置有松开按钮,松开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双降按钮;松开按钮的另一侧设置有右移按钮,右移按钮设置在松开按钮与急停按钮之间;双降按钮与松开按钮之间设置有左单降按钮;所述启动按钮的上方设置有夹紧按钮,夹紧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双升按钮;夹紧按钮的另一侧设置有左移按钮,左移按钮设置在启动按钮与夹紧按钮之间;夹紧按钮与双升按钮之间设置有左单升按钮;所述控制架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动滑轨、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电磁阀、夹紧气缸、控制面板、双降按钮、松开按钮、右移按钮、左单降按钮、夹紧按钮、左移按钮、左单升按钮和双升按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前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底座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倾斜状的送料坡道和下料坡道,送料坡道和下料坡道上较高的一端均与底座连接;送料坡道和下料坡道均设置在龙门架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电缆上料装置,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电动滑轨,龙门架设置在电动滑轨上,通过电动滑轨能够带动龙门架移动,从而对龙门架左右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整个上料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线装置的上料,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方便了移动;通过在龙门架的顶面上设置有过线通道,多线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夹紧装置,利用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电缆通过,当电缆用完或者断掉时,第一光电传感器就检测不到电缆的存在,进而控制夹紧装置将前面的电缆夹紧从而控制电缆停止,不仅方便了更换新的电缆卷和接电缆,还避免了重复穿线的过程,方便了操作;通过设置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利用第一移动装置带动第一固定装置移动,通过第二移动装置带动第二固定装置移动,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将电缆卷固定住,使得当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同时工作时,能够实现对电缆卷实现稳定上升或者稳定下降的功能;而当够第一移动装置或者第二移动装置单独工作,能够实现对送出的电缆卷的方向进行调整的功能,方便了后续下料或者移动,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不仅能够方便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移动,能够对其移动的路径进行导向;而第一滑轨上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以及第二滑轨上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能够分别对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高移动的精准度。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滚珠丝杠和第二滚珠丝杠来控制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了上料精准度,还能够方便对细微距离的调节,方便了使用;通过在第一滚珠丝杠和第二滚珠丝杠的两端部均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片和第二限位挡片,第一限位挡片上设置有第一停止开关,第二限位挡片上设置有第二停止开关,利用第一限位挡片和第二限位挡片能够防止第一固定装置或者第二固定装置移动过头,从而出现与第一滑轨或者与第二滑轨脱落的现象发生,以及与第一伺服电机或者第二伺服电机碰撞的现象发生,不仅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还能够降低对整个装置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在第一固定底盘上设置有调节滑轨,调节滑轨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使得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了对第一液压缸的更换,方便了检修;铜鼓偶在第一液压缸的一端部设置有阶梯状分布的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三卡环,利用三者直径的不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卷的固定,而且三者直径的不同还能够对相互之间能够卡住的电缆卷进行限位和支撑,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转动电机,能够带动电缆卷转动,从而实现自动上料,进一步方便了使用;通过在旋转卡板上设置卡位杆,能够对位于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的电缆卷的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防止了电缆卷掉落,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的夹紧力度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将电缆卷夹得过紧或过松,进而影响了工作;通过在夹紧气缸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能够调节夹紧气缸中输送的气流,进而调节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不仅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缆夹紧,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电磁阀与第一光电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能够防止当电缆断线时,夹紧气缸突然通过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将电缆夹紧,从而造成对电缆的损坏的现象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控制器和控制面板,利用不同功能的开关来通过控制器控制不同的元件进行共同工作或者单独工作,再通过控制面板反应当前的工作元件,从而不仅进一步方便了操作者使用,也能够使整台装置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在底座的两侧面上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送料坡道和下料坡道,利用倾斜状的送料坡道和下料坡道能够方便的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电缆卷滚动到龙门架上或者滚到龙门架外,从而方便了人工移动、上料和下料,减小了劳动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方便了操作,还具有移动方便、功能多样、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使用稳定性高、上料精准度高、适用范围广和检修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电动滑轨,3-龙门架,4-过线通道,5-夹紧装置,6-第一光电传感器,7-第一停止开关,8-第一移动装置,9-第二移动装置,10-第一滑轨,11-第二光电传感器,12-第一固定装置,13-第二滑轨,14-第三光电传感器,15-第二固定装置,16--第一滚珠丝杠,17-第一伺服电机,18-第一限位挡片,19-第二滚珠丝杠,20-第二伺服电机,21-第二限位挡片,22-第二停止开关,23-第一固定底盘,24-调节滑轨,25-第一固定板,26-第二固定板,27-固定槽,28-第一液压缸,29-第一卡环,30-第二卡环,31-第三卡环,32-第二固定底盘,33-固定杆,34-转动电机,35-旋转卡板,36-卡位杆,37-压力传感器,38-夹紧底板,39-夹紧气缸,40-夹紧推杆,41-活动夹板,42-固定夹板,43-电磁阀,44-控制架,45-控制面板,46-启动按钮,47-急停按钮,48-松开按钮,49-双降按钮,50-右移按钮,51-左单降按钮,52-夹紧按钮,53-双升按钮,54-左移按钮,55-左单升按钮,56-控制器,57-送料坡道,58-下料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构成如图1至7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电动滑轨2;两条电动滑轨2之间安装有龙门架3,龙门架3的顶面上设置有过线通道4;过线通道4上远离龙门架3的一端部设置有夹紧装置5,夹紧装置5与龙门架3之间设置有多个位于过线通道4的底面上且均匀分布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所述龙门架3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8,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装置9;第一移动装置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10,每个第一滑轨10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1;两个第一滑轨1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12,第一固定装置12与第一移动装置8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9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13,每个第二滑轨13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4;两个第二滑轨13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5,第二固定装置15与第二移动装置9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装置8包括第一滚珠丝杠16,第一滚珠丝杠16上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第一滚珠丝杠16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片18,每块第一限位挡片18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停止开关7,每个第一停止开关7均与第一伺服电机17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9包括第二滚珠丝杠19,第二滚珠丝杠19上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0;第二滚珠丝杠19的两端部均套接有第二限位挡片21,每块第二限位挡片21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第二停止开关22,每个第二停止开关22均与第二伺服电机2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包括与第一滚珠丝杠16连接的第一固定底盘23,第一固定底盘23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滑轨24;两个调节滑轨24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板25和第二固定板26,第一固定板25上设有圆弧状的固定槽27;第二固定板26上也设有圆弧状的固定槽27,两个固定槽27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5与第二固定板26之间;两个固定槽27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8,第一液压缸28的端部套接有第一卡环29;第一卡环2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环30,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卡环31;第一卡环29的直径大于第二卡环30的直径,第一卡环29的直径小于第三卡环31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5包括与第二滚珠丝杠19连接的第二固定底盘32,第二固定底盘32上设置有固定杆33;固定杆33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34,另一端套接有旋转卡板35;旋转卡板35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卡位杆36,旋转卡板35的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7;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夹紧底板38,夹紧底板38上设置有夹紧气缸39;夹紧气缸39上连接有夹紧推杆40,夹紧推杆40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夹板41;夹紧气缸3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板42,活动夹板41设置在固定夹板42与夹紧气缸39之间;所述夹紧气缸39的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43;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44,控制架44上设置有控制面板45;控制面板45的一侧设置有启动按钮46,启动按钮46的一侧设置有急停按钮47;急停按钮47的上方设置有松开按钮48,松开按钮48的一侧设置有双降按钮49;松开按钮48的另一侧设置有右移按钮50,右移按钮50设置在松开按钮48与急停按钮47之间;双降按钮49与松开按钮48之间设置有左单降按钮51;所述启动按钮46的上方设置有夹紧按钮52,夹紧按钮52的一侧设置有双升按钮53;夹紧按钮52的另一侧设置有左移按钮54,左移按钮54设置在启动按钮46与夹紧按钮52之间;夹紧按钮52与双升按钮53之间设置有左单升按钮55;所述控制架44内设置有控制器56;所述电动滑轨2、第一光电传感器6、第一移动装置8、第二移动装置9、第二光电传感器11、第三光电传感器14、电磁阀43、夹紧气缸39、控制面板45、双降按钮49、松开按钮48、右移按钮50、左单降按钮51、夹紧按钮52、左移按钮54、左单升按钮55和双升按钮53均与控制器56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倾斜状的送料坡道57和下料坡道58,送料坡道57和下料坡道58上较高的一端均与底座1连接;送料坡道57和下料坡道58均设置在龙门架3的下方。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控制器56采用cortex-r8、cortex-r7或cortex-m7等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所用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第二光电传感器11、第三光电传感器14均采用ft-420-10、bms2m-mdt或e3-r2e41等型号;所用的的压力传感器37采用

pt124g-213、pt124g-214或pt124g-210等型号。

在进行上料工作时,先将整个装置连接上外部电源,并按下启动按钮46,使得控制器56、第一光电传感器6、第二光电传感器11、第三光电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37同时启动;然后将需要用到的电缆卷通过送料坡道57移动到底座1的上表面上,并移动到在龙门架3的正下方,然后按下双降按钮49,控制器56就会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7和第二伺服电机20同时正向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7启动后会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6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6转动会带动第一固定板25往下移动,并沿着第一滑轨10移动,在移动的时候第一固定板25会将第二光电传感器11遮挡住,第二光电传感器11被遮挡后会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就会根据接受到的电信号计算出被遮挡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1的数量,从而判定第一固定装置12移动的距离;同时第二伺服电机20启动后会带动第二滚珠丝杠19转动,第二滚珠丝杠19转动会带动第二固定板26往下移动,第二固定板26移动的同时会遮挡住第二滑轨13上的第三光电传感器14,同样的通过遮挡的第三光电传感器14也能够计算出第二固定装置15移动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固定装置12和第二固定装置15能够精准的移动到电缆卷的两侧,并与电缆卷同心。

当第一固定装置12和第二固定装置15移动到电缆卷的两侧后,控制器56先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7和第二伺服电机20同时关闭,接着控制第一液压缸28启动,第一液压缸28启动后会带动第一卡环29、第二卡环30和第三卡环31同时移动往电缆卷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环29和第二卡环30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卡进电缆卷内,并通过第三卡环31进行遮挡限位,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装置12能够将电缆卷往第二固定装置15移动,并两者同时将电缆卷固定住;电缆卷移动到第二固定装置上时,会将旋转卡板35上的卡位杆36将电缆卷的两端卡住,同时压力传感器37能够检测到电缆卷对第二固定底盘32的压力值,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发送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就会根据接收到的压力值控制第一液压缸28的启停,从而使得第一固定装置12和第二固定装置15能够将电缆卷固定牢靠;然后将电缆卷的一端拉动到过线通道4内,并送入下一工序,同时按下双升按钮53,这时控制器56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7和第二伺服电机20同时反向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7启动后会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6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6转动会带动第一固定板25沿着第一滑轨10往上移动,在移动的时候第一固定板25会将第二光电传感器11遮挡住,第二光电传感器11被遮挡后会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就会根据接受到的电信号计算出被遮挡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1的数量,从而判定第一固定装置12移动的距离;同时第二伺服电机20启动后会带动第二滚珠丝杠19转动,第二滚珠丝杠19转动会带动第二固定板26谈着第二滑轨13往上移动,第二固定板26移动的同时会遮挡住第二滑轨13上的第三光电传感器14,同样的通过遮挡的第三光电传感器14也能够计算出第二固定装置15移动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固定装置12和第二固定装置15能够将电缆卷移动到适当的高度,从而能够对电缆线输送时的松紧度进行调节。

在输送电缆的过程中,如果电缆卷上的电缆输送完,这时当电缆的底端通过过线通道4时,过线通道4上距离夹紧装置5最远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就会检测不到电缆的存在,这时第一光电传感器6就不会信号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就会根据接收到信号的数量控制电磁阀43的打开大小,电磁阀43打开后能够将控制夹紧气缸39带动夹紧推杆40移动,夹紧推杆40移动会带动活动夹板41往固定夹板42移动,从而使得活动夹板41和固定夹板42将电缆夹紧;当所有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都检测不到电缆存在时,电磁阀43被开到最大使得活动夹板41和固定夹板42能够紧紧的将电缆夹住,进而控制电缆停止运动,从而方便后续更换上新的电缆卷后,新电缆前端与前面电缆的后端连接,避免了重复穿线的过程,方便了操作;同时更换下来的空电缆卷框架通过下料坡道58搬离底座1。

当需要将对电缆的方向左右位置进行移动时,按下左移按钮54或者右移按钮50,当按下左移按钮54时,控制器56就会控制电动滑轨2正向移动,从而使得电动滑轨2能够带动整个龙门架3往左移动;而当按下右移按钮50时,控制器56会控制电动滑轨2反向移动,从而使得电动滑轨2能够带动整个龙门架3往右移动,方便了调节,也方便了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电动滑轨(2);两条电动滑轨(2)之间安装有龙门架(3),龙门架(3)的顶面上设置有过线通道(4);过线通道(4)上远离龙门架(3)的一端部设置有夹紧装置(5),夹紧装置(5)与龙门架(3)之间设置有多个位于过线通道(4)的底面上且均匀分布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所述龙门架(3)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8),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装置(9);第一移动装置(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10),每个第一滑轨(10)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1);两个第一滑轨(1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12),第一固定装置(12)与第一移动装置(8)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9)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13),每个第二滑轨(13)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4);两个第二滑轨(13)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5),第二固定装置(15)与第二移动装置(9)连接;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夹紧底板(38),夹紧底板(38)上设置有夹紧气缸(39);夹紧气缸(39)上连接有夹紧推杆(40),夹紧推杆(40)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夹板(41);夹紧气缸(3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板(42),活动夹板(41)设置在固定夹板(42)与夹紧气缸(39)之间;所述夹紧气缸(39)的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8)包括第一滚珠丝杠(16),第一滚珠丝杠(16)上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第一滚珠丝杠(16)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挡片(18),每块第一限位挡片(18)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停止开关(7),每个第一停止开关(7)均与第一伺服电机(17)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9)包括第二滚珠丝杠(19),第二滚珠丝杠(19)上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0);第二滚珠丝杠(19)的两端部均套接有第二限位挡片(21),每块第二限位挡片(21)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第二停止开关(22),每个第二停止开关(22)均与第二伺服电机(2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包括与第一滚珠丝杠(16)连接的第一固定底盘(23),第一固定底盘(23)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滑轨(24);两个调节滑轨(24)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板(25)和第二固定板(26),第一固定板(25)上设有圆弧状的固定槽(27);第二固定板(26)上也设有圆弧状的固定槽(27),两个固定槽(27)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5)与第二固定板(26)之间;两个固定槽(27)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8),第一液压缸(28)的端部套接有第一卡环(29);第一卡环(2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环(30),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卡环(31);第一卡环(29)的直径大于第二卡环(30)的直径,第一卡环(29)的直径小于第三卡环(3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5)包括与第二滚珠丝杠(19)连接的第二固定底盘(32),第二固定底盘(32)上设置有固定杆(33);固定杆(33)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34),另一端套接有旋转卡板(35);旋转卡板(35)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卡位杆(36),旋转卡板(35)的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44),控制架(44)上设置有控制面板(45);控制面板(45)的一侧设置有启动按钮(46),启动按钮(46)的一侧设置有急停按钮(47);急停按钮(47)的上方设置有松开按钮(48),松开按钮(48)的一侧设置有双降按钮(49);松开按钮(48)的另一侧设置有右移按钮(50),右移按钮(50)设置在松开按钮(48)与急停按钮(47)之间;双降按钮(49)与松开按钮(48)之间设置有左单降按钮(51);所述启动按钮(46)的上方设置有夹紧按钮(52),夹紧按钮(52)的一侧设置有双升按钮(53);夹紧按钮(52)的另一侧设置有左移按钮(54),左移按钮(54)设置在启动按钮(46)与夹紧按钮(52)之间;夹紧按钮(52)与双升按钮(53)之间设置有左单升按钮(55);所述控制架(44)内设置有控制器(56);所述电动滑轨(2)、第一光电传感器(6)、第一移动装置(8)、第二移动装置(9)、第二光电传感器(11)、第三光电传感器(14)、电磁阀(43)、夹紧气缸(39)、控制面板(45)、双降按钮(49)、松开按钮(48)、右移按钮(50)、左单降按钮(51)、夹紧按钮(52)、左移按钮(54)、左单升按钮(55)和双升按钮(53)均与控制器(56)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倾斜状的送料坡道(57)和下料坡道(58),送料坡道(57)和下料坡道(58)上较高的一端均与底座(1)连接;送料坡道(57)和下料坡道(58)均设置在龙门架(3)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包履焊接用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条电动滑轨;两条电动滑轨之间安装有龙门架,龙门架上设置有过线通道;过线通道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和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龙门架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每个第一滑轨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二移动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每个第二滑轨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方便了操作,还具有移动方便、功能多样、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使用稳定性高、上料精准度高、适用范围广和检修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应剑刚;叶国兵;秦相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蓝天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0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