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储纱的卷绕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纺织应用领域中,纱线在纺纱过程中或纱线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纱线进行另外的处理,例如加热,烘干,预收缩,染色,烧毛等,现在的纺纱工艺纱线线速度都很快,快的纱线线速度要达到1500米/分钟,那就相当于每秒要达到25米,慢一点的也要10米每秒左右,在这么快的纱线线速度下要对纱线进行处理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因而需要截留一定长度的纱线储备和纱线停留时间从而进行上述处理,而在现有纺织设备中,用于卷绕纱线的圆柱最多只能卷绕3-5圈,过多的话则会造成纱线缠绕,不仅无法进行后续的工序,反而会造成纱线断裂影响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的可动态储纱的卷绕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包括整体呈圆台状的筒体,筒体底部呈圆环状,筒体底部上方设有用于导入纱线的表面从下往上向内倾斜的进纱部,进纱部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轴线夹角为x°,筒体中部设有用于动态储存纱线的下粗上细的储纱部,储纱部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轴线夹角为y°,且x-y≥15,从进纱部切向导入的纱线通过进纱部表面的引导进而卷绕在储纱部上,筒体顶端设有将纱线输出的导纱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纱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筒体顶端的耐磨环,耐磨环轴线与筒体轴线共线,耐磨环外周上活动卡设有供纱线穿过的竖向布置的弓形导纱钩。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纱机构包括设置在筒体上端外侧的环形安装槽,安装槽内活动设有导纱环,纱线从导纱环与筒体间穿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筒体上在储纱部上侧设有用于防止储纱部的纱线继续上卷的挡纱环,挡纱环外径大于储纱部顶部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挡纱环外侧截面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从进纱部导入的纱线因进纱部与储纱部间的角度差,顺势从进纱部导入储纱部,而因储纱部上工作表面上母线与筒体间的夹角可使得新导入的纱线推前面已经卷绕的纱线,可自动让纱线一层层排列上去,从而可在储纱部上卷绕多圈而不造成纱线缠绕,进而实现动态储存纱线,而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纱线烘干、纱线预收缩与纱线染色等,进而可让相关纺纱设备小型化,一根纱线占地平均为0.2平方米左右即可,传统的单根纱线占地起码要2平方米左右,节省机器成本,节省纺纱用户的生产面积,还降低了使用时设备的能源损耗成本。
由于所述储纱部上侧设有工作表面高于储纱部顶部工作表面的挡纱环,挡纱环可有效防止纱线继续上卷,防止纱线缠绕在导纱机构上,保障机构工作的稳定性。
由于所述导纱机构也可为活动设置在筒体顶端外侧的导纱环,纱线从导纱环与筒体间穿过,通过导纱环取代耐磨环与导纱钩,在保障导纱效率的前提下,减少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筒体,2.进纱部,3.储纱部,4.挡纱环,5.导纱机构;51.耐磨环,52.导纱钩,53.安装槽,54.导纱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包括整体呈圆台状的筒体1,筒体1底部呈圆环状,筒体1底部上方设有用于导入纱线的表面从下往上向内倾斜的进纱部2,进纱部2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1轴线夹角为x°,筒体1中部设有用于动态储存纱线的下粗上细的储纱部3,储纱部3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1轴线夹角为y°,且x-y≥15,从进纱部2切向导入的纱线通过进纱部2表面的引导进而卷绕在储纱部3上。
筒体1顶端设有将纱线输出的导纱机构5,导纱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在筒体1顶端的耐磨环51,耐磨环51轴线与筒体1轴线共线,耐磨环51外周上活动卡设有供纱线穿过的竖向布置的弓形导纱钩52。
工作时:纱线从筒体1上的进纱部2的表面切向导入,卷绕轮的筒体1主动卷绕,通过进纱部2的引导卷绕在储纱部3上,经过储纱部3圆台几何结构推前面已经卷绕的纱线,可自动让纱线一层层排列上去,最后纱线穿在导纱钩52上,筒体1一边主动卷绕时,纱线一边带动导纱钩52在耐磨环21旋转一边抽出,从而保障储纱部3上动态保持一定长度的纱线。
如图2所示,一种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包括整体呈圆台状的筒体1,筒体1底部呈圆环状,筒体1底部上方设有用于导入纱线的表面从下往上向内倾斜的进纱部2,进纱部2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1轴线夹角为x°,筒体1中部设有用于动态储存纱线的下粗上细的储纱部3,储纱部3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1轴线夹角为y°,且x-y≥15,从进纱部2切向导入的纱线通过进纱部2表面的引导进而卷绕在储纱部3上。
筒体1上在储纱部3上侧设有用于防止储纱部3的纱线继续上卷的外侧截面呈圆弧状的挡纱环4,挡纱环4外径大于储纱部3顶部的直径,筒体1顶端设有将纱线输出的导纱机构5,导纱机构5包括设置在筒体上端外侧的环形安装槽53,安装槽53内活动设有导纱环54,纱线从导纱环54与筒体1间穿过。
工作时:纱线从筒体1上的进纱部2的表面切向导入,卷绕轮的筒体1主动卷绕,通过进纱部2的引导卷绕在储纱部3上,经过储纱部3圆台几何结构推前面已经卷绕的纱线,可自动让纱线一层层排列上去,直至挡纱环4处,最后纱线穿在导纱环54与筒体1间,筒体1一边主动卷绕时,纱线一边经导纱环53与筒体1间的间隙抽出。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可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圆台状的筒体,筒体底部呈圆环状,筒体底部上方设有用于导入纱线的表面从下往上向内倾斜的进纱部,进纱部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轴线夹角为x°,筒体中部设有用于动态储存纱线的下粗上细的储纱部,储纱部工作表面母线与筒体轴线夹角为y°,且x-y≥15,从进纱部切向导入的纱线通过进纱部表面的引导进而卷绕在储纱部上,筒体顶端设有将纱线输出的导纱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筒体顶端的耐磨环,耐磨环轴线与筒体轴线共线,耐磨环外周上活动卡设有供纱线穿过的竖向布置的弓形导纱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机构包括设置在筒体上端外侧的环形安装槽,安装槽内活动设有导纱环,纱线从导纱环与筒体间穿过。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在储纱部上侧设有用于防止储纱部的纱线继续上卷的挡纱环,挡纱环外径大于储纱部顶部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动态储纱的卷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纱环外侧截面呈圆弧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