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



背景技术:

陶瓷杯的上釉包括多道工序,例如包括对杯子上内釉、对杯子上外釉和对杯口上釉等工序,每道工序可由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完成,例如对杯子上内釉工序,可由内釉装置完成;但是,现有的陶瓷杯生产设备难以将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有效地衔接在一起,会降低陶瓷杯的上釉效率。

另一方面,现在技术当中使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对陶瓷杯产品进行搬运时,采用的都是带有气源管的方式,所以行程会受到气源管的限制;此外,不同装置都存在区别,有的输送装置要安装多个负压吸附装置,多个负压吸附装置的气源管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缠绕,所以负压吸附装置在陶瓷杯产品搬运方面,使用技术方面,管路是最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既能将多个工位的装置的功能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又因为没有使用气源管,因此不会产生气源管带来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包括环形输送线和无动力吸杆;

所述无动力吸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设于所述环形输送线;

所述无动力吸杆包括上安装套筒、活塞筒、活塞杆、下吸杆和吸嘴;

所述吸嘴安装于所述下吸杆的下端,所述下吸杆的上端固定连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的出口,所述活塞杆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上端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活塞杆的推杆穿过所述安装套筒的杆孔,所述活塞杆的推杆和所述活塞筒的内孔为具有气密性的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主安装套筒,所述主安装套筒的内圈安装有径向轴承,所述径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主安装套筒固定装配,所述径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上安装套筒固定装配。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套筒的下部穿过所述安装孔;

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转轴。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滑动小车,所述滑动小车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的两侧伸出有转动臂,两个所述转动臂之间留有空位;

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的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臂,自然状态下,所述安装座的后端的上表面贴合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

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安装有轨道轮,所述安装板的后端安装设有链条安装位。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同步轮,所述同步轮的中心为装配孔,所述同步轮通过装配孔以横向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的外壁。

进一步,所述轨道轮设有两排,所述轨道轮的排列方式与安装板的端部平行,所述轨道轮的转轴均为竖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轨道轮的轮面开设有截面呈v形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环形机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和链轮驱动装置;

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设有环形导轨;

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机架的两端,所述链条设置于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

所述滑动小车的安装板后端的所述链条安装位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滑动小车的两排轨道轮分别位于环形导轨的两侧;

所述链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的一端,所述链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设有链条托板。

进一步,还包括下压装置;

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支架、下压驱动装置、下压座、下压板和下压杆;

所述下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

所述下压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下压支架;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下压座;

所述下压板安装于所述下压座的一侧;

所述下压杆安装于所述下压板,所述下压杆的底端设有下压头。

本发明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既能将多个装置的功能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又因为没有使用气源管,因此不会产生气源管带来的问题。

通过将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设置于所述环形输送线,能够通过所述无动力吸杆将待加工的产品所述环形输送线运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因此,可在所述环形输送线的四周布置多个工位,每个工位设置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从而,通过所述环形输送线和无动力吸杆的配合,能够将多个装置的功能衔接起来,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无动力吸杆自然状态下活塞位于活塞筒的上方,使用时将活塞杆压下,使活塞筒内构成负压状态,就能够将物料吸附在吸嘴上,这样就不需要气源管了,同时也克服了气源管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无动力吸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无动力吸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无动力吸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所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下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环形输送线1、环形机架11、环形导轨111、链条托板112、主动链轮12、从动链轮13、链条、链轮驱动装置14

无动力吸杆2、上安装套筒100、活塞筒200、活塞杆300、同步轮210、下吸杆400、吸嘴500、主安装套筒600、安装座700、转轴710、滑动小车800、安装板810、转动臂820、轨道轮830;

下压装置3、下压支架31、下压驱动装置32、下压座33、下压板34、下压杆35、下压头351;

产品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7所示,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包括环形输送线1和无动力吸杆2;

所述无动力吸杆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2设于所述环形输送线1;

所述无动力吸杆2包括上安装套筒100、活塞筒200、活塞杆300、下吸杆400和吸嘴500;

所述吸嘴500安装于所述下吸杆400的下端,所述下吸杆400的上端固定连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200的出口,所述活塞杆300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筒200,所述活塞筒200的上端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活塞杆300的推杆穿过所述安装套筒的杆孔,所述活塞杆300的推杆和所述活塞筒200的内孔为具有气密性的滑动配合。

通过将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2设置于所述环形输送线1,能够通过所述无动力吸杆2将待加工的产品4所述环形输送线1运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因此,可在所述环形输送线1的四周布置多个工位,每个工位设置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从而,通过所述环形输送线1和无动力吸杆2的配合,能够将多个装置的功能衔接起来,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提出的无动力吸杆2,自然状态下活塞300位于活塞筒200的上方,使用时将活塞杆300压下,使活塞筒200内构成负压状态,就能够将物料吸附在吸嘴500上,这样就不需要气源管了,同时也克服了气源管带来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2还包括主安装套筒600,所述主安装套筒600的内圈安装有径向轴承,所述径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主安装套筒600固定装配,所述径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上安装套筒100固定装配。

在实际使用时,产品4有需要转动的要求,所以主安装套筒600和上安装套筒100之间的转动关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2还包括安装座700,所述安装座700,所述安装座700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套筒60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700,所述上安装套筒100的下部穿过所述安装孔;

所述安装座700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转轴710。

安装座700的设置,使主安装套筒600及安装在其本体上的装置能通过安装座700过度,再安装到移动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2还包括滑动小车800,所述滑动小车800包括安装板810,所述安装板810的前端的两侧伸出有转动臂820,两个所述转动臂820之间留有空位;

所述安装座700的两侧的转轴710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臂820,自然状态下,所述安装座700的后端的上表面贴合于所述安装板810的底面;

所述安装板810的中部安装有轨道轮830,所述安装板810的后端安装设有链条安装位。

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板810和转动臂820,使安装座700在自然状态下是水平状,在需要倾斜的时候,能够翻转一下,使吸杆呈倾斜状。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2还包括同步轮210,所述同步轮210的中心为装配孔,所述同步轮210通过装配孔以横向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200的外壁。

在运转的时候,同步轮210被其他同步装置带动,就会带动活塞筒200转动,进而吸附在下吸杆400上的工件也会旋转了。

进一步,所述轨道轮830设有两排,所述轨道轮830的排列方式与安装板810的端部平行,所述轨道轮830的转轴710均为竖向设置。

轨道轮830的设置方式是基于环形机架11顶部的环形导轨111的设计方式产生的,两排轨道轮830能够分别位于环形导轨111的两侧,将安装板810约束在环形导轨111上。

进一步,所述轨道轮830的轮面开设有截面呈v形的开口。

v形用于开口匹配侧面呈凸出状的环形导轨111。

进一步,所述环形输送线1包括环形机架11、主动链轮12、从动链轮13、链条和链轮驱动装置14;

所述环形机架11的顶部设有环形导轨111;

所述主动链轮12和从动链轮13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机架11的两端,所述链条设置于所述主动链轮12和从动链轮13之间;

所述滑动小车800的安装板810后端的所述链条安装位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滑动小车800的两排轨道轮830分别位于环形导轨111的两侧;

所述链轮驱动装置14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11的一端,所述链轮驱动装置14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12转动。

所述无动力吸杆2在所述环形输送线1上运动时,具体是,所述链轮驱动装置14驱动所述主动链轮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链条(未图示)和从动链轮13转动,由于每个所述滑动小车800的安装板810后端的所述链条安装位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链条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滑动小车800运动,从而通过所述滑动小车800带动所述无动力吸杆2运动。

进一步,所述环形机架11的顶部设有链条托板112。

所述链条托板112用于承托所述链条,提高链条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还包括下压装置3;

所述下压装置3包括下压支架31、下压驱动装置32、下压座33、下压板34和下压杆35;

所述下压装置3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11的顶部;

所述下压支架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形机架11的顶部;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32固定于所述下压支架31;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32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下压座33;

所述下压板34安装于所述下压座33的一侧;

所述下压杆35安装于所述下压板34,所述下压杆35的底端设有下压头351。

当需要令所述无动力吸杆2的活塞杆300压下时,通过所述下压驱动装置32驱动所述下压座33下压,从而所述下压座33带动所述下压板34下压至所述活塞杆300的顶端,使所述活塞杆300压下;同时,所述下压杆35底端的下压头351压紧在所述滑动小车800的安装板810的顶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输送线和无动力吸杆;

所述无动力吸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设于所述环形输送线;

所述无动力吸杆包括上安装套筒、活塞筒、活塞杆、下吸杆和吸嘴;

所述吸嘴安装于所述下吸杆的下端,所述下吸杆的上端固定连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的出口,所述活塞杆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上端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活塞杆的推杆穿过所述安装套筒的杆孔,所述活塞杆的推杆和所述活塞筒的内孔为具有气密性的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主安装套筒,所述主安装套筒的内圈安装有径向轴承,所述径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主安装套筒固定装配,所述径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上安装套筒固定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套筒的下部穿过所述安装孔;

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滑动小车,所述滑动小车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的两侧伸出有转动臂,两个所述转动臂之间留有空位;

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的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臂,自然状态下,所述安装座的后端的上表面贴合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

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安装有轨道轮,所述安装板的后端安装设有链条安装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吸杆还包括同步轮,所述同步轮的中心为装配孔,所述同步轮通过装配孔以横向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轮设有两排,所述轨道轮的排列方式与安装板的端部平行,所述轨道轮的转轴均为竖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轮的轮面开设有截面呈v形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环形机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和链轮驱动装置;

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设有环形导轨;

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机架的两端,所述链条设置于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

所述滑动小车的安装板后端的所述链条安装位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滑动小车的两排轨道轮分别位于环形导轨的两侧;

所述链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的一端,所述链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设有链条托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装置;

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支架、下压驱动装置、下压座、下压板和下压杆;

所述下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

所述下压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形机架的顶部;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下压支架;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下压座;

所述下压板安装于所述下压座的一侧;

所述下压杆安装于所述下压板,所述下压杆的底端设有下压头。

技术总结
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包括环形输送线和无动力吸杆;无动力吸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无动力吸杆设于环形输送线;无动力吸杆包括上安装套筒、活塞筒、活塞杆、下吸杆和吸嘴;吸嘴安装于下吸杆的下端,下吸杆的上端固定连通安装于活塞筒的出口,活塞杆的活塞位于活塞筒,活塞筒的上端安装有安装套筒,活塞杆的推杆穿过安装套筒的杆孔,活塞杆的推杆和活塞筒的内孔为具有气密性的滑动配合。本发明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多工位环形循环运转结构,既能将多个装置的功能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又因为没有使用气源管,因此不会产生气源管带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笃志;吕强;关嘉嘉;罗啟恩;郑锋;甄活强;罗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鑫隆机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5001.html

最新回复(0)